端点科技发布AI原生ERP,定义企业AI管理的全新标准
发表于 2025-09-30 10:39:07

日前,杭州端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端点科技”)在2025云栖大会上,成功举办了「向智而生,践行未来|AI原生ERP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以AI为内核的全新一代AI原生ERP。

作为一款从底层架构到使用方式都围绕人工智能重构的企业运营管理软件,端点科技AI原生ERP正在重新定义企业AI管理的新标准。

AI原生ERP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系统

十余年来,端点科技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符合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软件体系,参与了数百家行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与转型,其间所积累的对市场变化和行业客户需求的理解,让端点科技深刻认识到,ERP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以ERP为核心去构建管理系统是企业的未来。

端点科技认为,面向未来的企业管理系统需建立在三大核心支柱上:支持快速研发的技术底座,以ERP为核心的标准化产品,以及与AI深度融合的智能体系。

基于这三大支柱,端点科技推出了AI原生ERP,不仅仅是一款软件,更是一套完整的AI原生ERP体系。它以自研Trantor为技术底座,从系统底层就具备被AI驱动的能力,实现了业务能力原生接入AI,让AI去调用工具和系统,彻底颠覆传统企业软件的使用逻辑。同时,它以供应链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资源管理平台,纵向深入企业管理全链路,横向连接起上下游多伙伴与多角色,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链路、可协同、智慧化的管理能力。

从“ERP+AI”到“AI原生ERP”,企业管理的全面进化

在企业管理中,要让先进的管理理念真正落地,管理软件的角色就必须从传统“记录工具”转变为企业的“策略与执行中枢”。

传统ERP系统通常承担着业务过程记录和数据支持的功能,AI的发展能够赋予ERP“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新能力,推动企业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升级。然而,以往ERP与AI的结合多是在既有流程中寻找AI场景、解决局部问题的“ERP+AI”模式,这种点状式的AI应用并不能改变管理工具的逻辑,也难以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当下变化快速复杂的市场挑战。

真正的变革在于AI原生。

端点科技AI原生ERP,是以AI的认知、推理、决策和执行能力为内核,从底层重构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围绕具备管理认知、自主执行、安全可控、持续进化的“AI顾问团队”,构建企业智慧管理平台,能够全面通过AI感知业务、驱动管理动作,完成从战略洞察到执行落地的智慧化闭环。

六大核心能力,打造企业智慧管理平台

端点科技AI原生ERP将AI全面融入软件体系,具备六大核心能力,推动企业从传统管理向智能化、协同化转型,确保管理动作的精准与高效。

能交流:说人话,无障碍沟通企业管理的需求和问题;

能思考:会钻研,分析海量经营数据并生成洞察;

能决策:够专业,主动给出风险预警和改善建议;

能协同:有行动,针对决策结果协同员工完成工作;

能成长:当人管,成为内部员工共担目标并不断成长;

能信任:可控制,一切行为均可掌控并适配企业。

这六大能力环环相扣,共同作用,有效解决了从信息输入到分析、决策执行与反馈优化的全链路管理难题,让软件不再是一个被动工具,而是成为企业运营中的智能引擎,为企业构建起全面智慧化、可持续成长、可信赖的运营管理平台。

开箱即用的AI顾问矩阵,驱动智慧管理与自我进化

在六大能力基础上,端点科技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打造了开箱即用的AI顾问团队。这些顾问整合了企业级能力包和丰富的模型工具,将经典管理理念嵌入日常业务。它们能聚焦具体工作场景,高效处理复杂任务,例如自动生成采购计划、优化排产方案或调整营销策略。

此外,系统还提供AI顾问团队从入职、培训、执行、考核到能力进化与知识传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其持续成长,并为企业沉淀宝贵的知识资产。

借助AI原生ERP,企业可以构建起一个由多类AI智能体组成的顾问网络,覆盖战略决策、采购、销售、库存、计划、生产、供应链、财务、市场、人力等关键环节。从战略制定到业务规划,再到一线执行,AI能够实时洞察、智能拆解并在授权范围内自主执行,推动企业管理从依赖经验迈向AI全程驱动与协同的根本跃迁。

在AI时代,企业的真正竞争力源自系统的智慧与组织的韧性。端点科技愿以AI原生ERP为起点,将智能深度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帮助战略落地,推动执行提效,助力企业在不确定中保持敏捷,在演进中不断创造新价值。

未来已来,让我们以智慧致远,以韧性常新,与千行百业共启全面智慧化管理的新时代!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微博关注
【免责声明:CSDN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SD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请立即与CSDN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