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在大会主论坛上,百度副总裁陈洋围绕主题《AI Coding: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码”力》展开分享,揭秘百度如何运用AI技术重塑软件开发流程,助力行业突破效率瓶颈。
从辅助到协同:AI重构软件开发全流程
传统软件开发流程涵盖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多个环节,需大量专业人才协同推进,效率提升空间受限。而AI Coding工具的出现,从“辅助”向“协同”升级,实现全流程提效。据陈洋介绍,目前在百度内部,AI生成代码占比已从2022年的不足1%飙升至当前的45%,专业开发者使用AI编程工具越多,日均产出与交付速度提升越显著。
在设计阶段,AI可结合企业私域知识、API文档及安全规范,帮助产品经理完善需求文档,避免遗漏安全与合规要求;在编码阶段,AI能自动补全代码、生成注释与单元测试,减少重复工作;在测试与部署阶段,AI可实现智能评审、漏洞修复与合规检测,保障产品安全高效上线。
今年,AI Coding更进入“智能体爆发期”——将软件开发各环节拆分为独立智能体。开发者只需聚焦产品架构、创意设计等核心环节,简单重复工作可由智能体自主完成,多智能体还能主动协同拆解复杂任务,相当于为每位开发者配备“智能研发团队”。
作为百度AI编程核心工具,文心快码自2023年10月国内首发以来,每半年完成一次大版本迭代。不久前发布的3.5S版本已实现多智能体协同,能有效传承团队知识,在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和准确性上实现了大幅提升,目前已赋能上千万开发者与上万家企业,覆盖各行各业。
案例见证价值:从“一人成团”到“无障碍编程”
会上,陈洋用两个真实案例证明AI Coding的实际价值。算法工程师张欣欣,曾接到为中医院开发辅助诊疗系统的任务,但她对完整应用开发并不熟悉。借助文心快码,她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上传设计草图,AI便自动拆解任务、生成代码,甚至设计出远超预期的美观界面与流畅交互。最终,张欣欣仅用两周就完成了传统团队4~6个月的工作量,帮助中医院接诊速度提升一倍,真正实现“一人成团”。
另一案例则聚焦视障群体就业。我国视障人群超1731万,而从事 IT 行业的数量仅次于盲人按摩。除了物理上的“看不见”,他们在 IT 领域的能力几乎与普通人无异,但传统编程工具对视障人群门槛极高,视障开发者需依赖读屏软件逐行读取代码,理解逻辑难度极大。但依托文心快码的无障碍适配功能,通过语音解析代码逻辑,视障开发者钟科只需用自然语言交互,就能理解代码结构、实现程序开发,成功将“为视障群体开发应用”的梦想变为现实,这就是AI Coding对特殊群体的赋能意义。
陈洋还指出,专业开发者在总人口中占比不足1%,90%长尾开发需求难以满足的现状。对此,百度推出“秒哒”产品。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即可生成专属应用,支持语音或图形交互修改,且应用能通过用户行为数据“自演化”优化。上线不久,秒哒已激发30多万创意,推动“人人都是开发者”成为可能。
最后,陈洋表示,未来百度将持续深耕AI Coding领域,通过文心快码释放专业开发者10倍生产力,以“秒哒”激活大众创意,让AI技术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新码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