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移动金融安全屏障 邦盛科技中标新华保险
发表于 2025-08-13 16:21:58

随着国际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金融服务日益向移动端迁移。金融类APP,特别是保险行业的应用,承载着大量的用户敏感数据和资金交易活动。因此,移动终端的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用户的资金安全,更是维护平台信任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移动设备的普及性和便捷性使其成为欺诈行为的高发区,其匿名性和多样化的攻击手段(如模拟器、越狱、改机、远程控制等)对传统风控手段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日,邦盛科技成功中标新华保险移动端风险识别系统项目。该系统的核心亮点在于深度整合与应用最先进的设备指纹技术,同时识别终端设备的潜在风险环境。

图片

项目将聚焦于为新华保险公司构建坚实的移动端基础安全服务能力,通过为新华保险的各类移动应用(App、小程序、H5等)提供精准、稳定的设备唯一识别能力,并结合多维度风险要素的采集与分析,高效识别和预警移动端的潜在风险环境,从而显著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从“衣食住行”扩展到“娱教医养”,线上活动几乎完全依赖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移动端安全风险频发。不法分子常利用应用多开、远程共享、改机工具、群控工具等黑产手段,模拟伪造真实设备环境,更高效地执行薅羊毛、制造虚假流量、营销套利、电信诈骗等黑产任务,给企业和用户造成严重损失。

设备指纹技术正是移动端风险识别系统的关键支柱与核心引擎。它通过采集设备的软硬件特征信息,为每一台设备生成一个难以伪造的唯一标识符,是金融机构在移动端反欺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然而,随着手机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和个人隐私保护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设备指纹技术在准确性、稳定性方面面临挑战,尤其在跨应用一致性上难以突破。

相较于传统设备指纹,邦盛科技的超级设备指纹(设备指纹Pro)技术在“稳定性”与“一致性”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它能够确保同一个物理设备在不同的App、小程序及H5环境下均能生成统一的设备指纹。即便设备经历卸载重装应用、恢复出厂设置、系统升级或利用改机工具进行修改等操作,只要是同一台物理设备打开同一应用,均能被准确识别并生成相同的设备指纹。

此外,该技术还具备强大的风险环境识别能力,可有效识别模拟器、代理服务器、VPN连接、调试注入行为、越狱/ROOT状态、通话中识别、屏幕共享状态/远程控制、虚拟定位以及摄像头劫持等多种复杂风险。

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场景中,以设备指纹为核心的移动端风险识别系统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范保险欺诈:在投保、理赔等环节,通过设备指纹识别来自高风险设备(如模拟器、越狱/ROOT设备、已知欺诈设备)的虚假投保、恶意骗保骗赔行为。例如,系统可以关联分析在短时间内来自同一可疑设备的多个索赔请求,或识别用于批量注册虚假账户的设备。

账户安全与交易保护:在用户登录、保单信息修改、在线支付保费、申请理赔等关键操作时,通过校验设备指纹的一致性与安全性,增强账户安全防护,有效防止账户被盗用、撞库等风险。

营销活动反作弊:保险公司常推出各类营销活动吸引新客户,设备指纹技术能有效甄别和拦截“羊毛党”利用模拟器、多开工具、改机工具等手段批量注册、虚假邀请、恶意套取营销活动奖励的行为,维护营销活动的公平性和资金安全。

渠道管理与风险监控:对于通过代理人或第三方渠道进行的业务,设备指纹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同一设备被多个代理人异常使用,或是否存在地域性、群体性的欺诈风险,辅助保险公司进行更精细化的渠道风险管理。

提升用户体验与精准服务:通过可信设备识别,对正常用户可以简化某些安全验证流程,提升操作便捷性;同时,基于设备风险画像,可以为不同风险等级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风控策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渗透和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以设备指纹技术为核心的移动端风险识别系统,已成为保障保险业务线上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安全基础设施。通过对设备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与运营,邦盛科技将助力新华保险等金融机构构筑坚实的移动端安全防线,护航其数字化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由第三方发布,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如有请直接微信联系g1002718958。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微博关注
【免责声明:CSDN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SD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请立即与CSDN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