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第一届中国(邹城)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济宁邹城正式开幕。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头部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机器人领域顶尖高校院所,聚势赋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迭代,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助推山东乃至全国加快打造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华为云中国区城市云总经理刘洋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了《把握AI机遇期,加速产业智能升级》主题演讲。刘洋全面分享华为“一城一云一模型”助力山东城市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深耕探索和案例成果,并重点解读了具身智能垂直领域的落地实践。
深耕山东,做好行业数字化云底座和使能器
华为扎根山东三十年来,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接,做好行业数字化云底座和使能器,在全省已累计服务7000多家政企客户。尤其在济宁,华为深度践行“一城一云一模型”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城市发展、产业特色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政务办公、企业赋能、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价值,推动济宁数字经济与制造强市、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成为全省数字经济高地和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刘洋介绍,华为从2016年开始,助力济宁实现超40个部门数据贯通、超140亿条政务数据的归集共享,并在122个服务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效率成倍提升。积极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助力本地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助力“省级新型数据中心”“省级工业互联网行业分中心”申报,持续节能演进改造,推动向绿色数据中心迈进,激活产业数智发展新活力。助力“一网通办”和“爱山东App”,99%线上办理覆盖率;支撑“无证明城市”和“一次办好”通过数据共享,简化审批流程,推动“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真正做到服务升级惠民生。
依托AI全栈能力,赋能千行万业“解难题,做难事”
随着“一城一云一模型”进一步走深向实,华为不断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升级与技术路线升维,为城市升级和产业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刘洋表示,华为云通过打造“自主创新、安全可信”AI算力底座,以昇腾AI云服务支持百模千态,以盘古大模型重塑千行万业,赋能越来越多的城市“解难题,做难事”,向着更高质量、更具创新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行。例如深圳福田的“福境CIM平台”,通过三维重建和BIM技术,实现16个委办局100个多个业务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上海数据治理平台,通过鸿蒙感知实现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等20多种场景的城市治理新方案。
不仅如此,华为盘古大模型还逐步向城市产业延伸,结合行业特点,训练开发行业级大模型,赋能智能制造、药物研发、智慧文旅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其中,华为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智慧矿山大模型,实现井下防水监管审核效率从天级缩短至秒级;与广东拓斯达基于预测大模型+天筹求解器提供NL2Solver的智能建模能力,以全链条优化寻找切割的最优解,实现AI大模型在机器人的工艺开发和生产制造中的创新突破,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具身智能大模型加持,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具身智能领域,华为云依托AI全栈能力,面向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商业服务等场景,深度探索盘古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持续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突破和场景爆发。
活动中,刘洋阐述了盘古具身智能柔性制造解决方案。他表示,通过云侧智能和端侧智能协同,极大降低端侧设计的复杂度,大幅提升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泛化能力和任务执行能力,有力促进了具身智能产业升级。例如,通过端云智能的结合,华为联合多类机器人厂商实现了把机械臂的操作精度从毫米级提升到百微米,实现刚性零部件的动态插装成功率达到99.99%。
同时刘洋对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指出,以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共创,成立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为载体,华为云将聚焦根技术和垂直领域,以产业示范应用场景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创新,并面向行业加速赋能和推广,形成生态汇聚、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全面覆盖的上下游产业链,助力具身智能产业全面释放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百模千态到千行万业,华为云不断夯实算力底座。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为契机,华为云将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开放的心态抢抓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新机遇,以持续的创新赋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升。“让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以开放创新加速产业智能升级,携手共建数智山东。”刘洋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