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相关内容
-
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isosplit5:ISO-SPLIT集群(独立版)
2021-05-23 14:52:28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ISO标准 ISO-SPLIT是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可以处理中低维度的未知数量的单峰聚类,而无需任何用户可调整的参数。 它基于对单峰性的重复测试-使用等渗回归和改进的Hartigan dip测试-应用于... -
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fcm_m:这是Matlab代码中FCM聚类方法的一些变体
2021-05-23 14:52:20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fcm_m 这是matlab代码中FCM聚类方法的一些变体。 您可以参考以下文章以进一步了解:“一种鲁棒的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聚类算法” -
模糊C均值聚类(FCM),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缺点,matlab
2021-09-10 21:08:23模糊均值聚类算法。 -
图像处理中的模糊C均值聚类matlab算法及源代码
2020-09-24 16:01:11聚类分割算法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操作,文件中包含了使用模糊C-均值实现聚类分割的算法原理以及MAtlab源程序 聚类分割算法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操作,文件中包含了使用模糊C-均值实现聚类分割的算法原理以及MAtlab源...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2012-10-16 22:23:19自己写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
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iqm:逆量化的k均值
2021-05-23 14:52:17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 iqm代表反向量化的k均值(IQ-means),并实现了一种用于快速近似聚类的方法。 执照 iqm拥有2句BSD许可证。 请参阅文件以获取完整的许可证文本。 目录结构 iqm主要由Matlab .m文件组成,但还... -
FCMClust(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2021-04-23 18:07:46function [center, U, obj_fcn] = FCMClust(data, cluster_n, options)% FCMClust.m 采用模糊C均值对数据集data聚为cluster_n类% 用法:% 1.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options);% 2. [center,U...function [center, U, obj_fcn] = FCMClust(data, cluster_n, options)
% FCMClust.m 采用模糊C均值对数据集data聚为cluster_n类
% 用法:
% 1.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options);
% 2.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
% 输入:
% data ---- nxm矩阵,表示n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m的维特征值
% N_cluster ---- 标量,表示聚合中心数目,即类别数
% options ---- 4x1矩阵,其中
% options(1):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1 (缺省值: 2.0)
% options(2): 最大迭代次数(缺省值: 100)
% options(3):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缺省值: 1e-5)
% options(4): 每次迭代是否输出信息标志(缺省值: 1)
% 输出:
% center ---- 聚类中心
% U ---- 隶属度矩阵
% obj_fcn ---- 目标函数值
% Example:
% data = rand(100,2);
%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2);
% plot(data(:,1), data(:,2),'o');
% hold on;
% maxU = max(U);
% index1 = find(U(1,:) == maxU);
% index2 = find(U(2,:) == maxU);
% line(data(index1,1),data(index1,2),'marker','*','color','g');
% line(data(index2,1),data(index2,2),'marker','*','color','r');
% plot([center([1 2],1)],[center([1 2],2)],'*','color','k')
% hold off; %%%%%%%%%%%%%%%%%%%%%%%%%%%%%%%%%%%%%%%%%%%%%%% %%%%%%%%%%%%%%%%%%%%%%%%%%%% %%%%%%%%%%%%%%%%%%%%%%%%%%%%%%%%%%%%%%%%%%%%%%% %%%%%%%%%%%%%%%%%%%%%%%%%%%%
if nargin ~= 2 & nargin ~= 3, %判断输入参数个数只能是2个或3个
error('Too many or too few input arguments!');
end
data_n = size(data, 1); % 求出data的第一维(rows)数,即样本个数
in_n = size(data, 2); % 求出data的第二维(columns)数,即特征值长度
% 默认操作参数
default_options = [2; %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
100; % 最大迭代次数
1e-5; %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数据挖掘的matlab源代码
2018-01-04 19:52:53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数据挖掘的matlab源代码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2014-10-22 15:50:43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matlab中实现,已测试通过 -
模糊c均值算法matlab程序,k均值聚类算法、c均值聚类算法、模糊的c均值聚类算法的区别
2021-04-18 08:45:10function [center, U, obj_fcn] = FCMClust(data, cluster_n, options)% FCMClust.m 采用模糊C均值对数据集data聚为cluster_n类%% 用法:% 1.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options);% 2. [center,...function [center, U, obj_fcn] = FCMClust(data, cluster_n, options)
% FCMClust.m 采用模糊C均值对数据集data聚为cluster_n类
%
% 用法:
% 1.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options);
% 2.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
%
% 输入:
% data ---- nxm矩阵,表示n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m的维特征值
% N_cluster ---- 标量,表示聚合中心数目,即类别数
% options ---- 4x1矩阵,其中
% options(1):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1 (缺省值: 2.0)
% options(2): 最大迭代次数 (缺省值: 100)
% options(3):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 (缺省值: 1e-5)
% options(4): 每次迭代是否输出信息标志 (缺省值: 1)
% 输出:
% center ---- 聚类中心
% U ---- 隶属度矩阵
% obj_fcn ---- 目标函数值
% Example:
% data = rand(100,2);
%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2);
% plot(data(:,1), data(:,2),'o');
% hold on;
% maxU = max(U);
% index1 = find(U(1,:) == maxU);
% index2 = find(U(2,:) == maxU);
% line(data(index1,1),data(index1,2),'marker','*','color','g');
% line(data(index2,1),data(index2,2),'marker','*','color','r');
% plot([center([1 2],1)],[center([1 2],2)],'*','color','k')
% hold off;
if nargin ~= 2 & nargin ~= 3, %判断输入参数个数只能是2个或3个
error('Too many or too few input arguments!');
end
data_n = size(data, 1); % 求出data的第一维(rows)数,即样本个数
in_n = size(data, 2); % 求出data的第二维(columns)数,即特征值长度
% 默认操作参数
default_options = [2; %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
100; % 最大迭代次数
1e-5; %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
1]; % 每次迭代是否输出信息标志
if nargin == 2,
options = default_options;
else %分析有options做参数时候的情况
% 如果输入参数个数是二那么就调用默认的option;
if length(options) < 4, %如果用户给的opition数少于4个那么其他用默认值;
tmp = default_options;
tmp(1:length(options)) = options;
options = tmp;
end
% 返回options中是数的值为0(如NaN),不是数时为1
nan_index = find(isnan(options)==1);
%将denfault_options中对应位置的参数赋值给options中不是数的位置.
options(nan_index) = default_options(nan_index);
if options(1) <= 1, %如果模糊矩阵的指数小于等于1
error('The exponent should be greater than 1!');
end
end
%将options 中的分量分别赋值给四个变量;
expo = options(1); %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
max_iter = options(2); % 最大迭代次数
min_impro = options(3); %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
display = options(4); % 每次迭代是否输出信息标志
obj_fcn = zeros(max_iter, 1); % 初始化输出参数obj_fcn
U = initfcm(cluster_n, data_n); % 初始化模糊分配矩阵,使U满足列上相加为1,
% Main loop 主要循环
for i = 1:max_iter,
%在第k步循环中改变聚类中心ceneter,和分配函数U的隶属度值;
[U, center, obj_fcn(i)] = stepfcm(data, U, cluster_n, expo);
if display,
fprintf('FCM:Iteration count = %d, obj. fcn = %f\n', i, obj_fcn(i));
end
% 终止条件判别
if i > 1,
if abs(obj_fcn(i) - obj_fcn(i-1)) < min_impro,
break;
end,
end
end
iter_n = i; % 实际迭代次数
obj_fcn(iter_n+1:max_iter) = [];
% 子函数
function U = initfcm(cluster_n, data_n)
% 初始化fcm的隶属度函数矩阵
% 输入:
% cluster_n ---- 聚类中心个数
% data_n ---- 样本点数
% 输出:
% U ---- 初始化的隶属度矩阵
U = rand(cluster_n, data_n);
col_sum = sum(U);
U = U./col_sum(ones(cluster_n, 1), :);
% 子函数
function [U_new, center, obj_fcn] = stepfcm(data, U, cluster_n, expo)
% 模糊C均值聚类时迭代的一步
% 输入:
% data ---- nxm矩阵,表示n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m的维特征值
% U ---- 隶属度矩阵
% cluster_n ---- 标量,表示聚合中心数目,即类别数
% expo ----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
% 输出:
% U_new ---- 迭代计算出的新的隶属度矩阵
% center ---- 迭代计算出的新的聚类中心
% obj_fcn ---- 目标函数值
mf = U.^expo; % 隶属度矩阵进行指数运算结果
center = mf*data./((ones(size(data, 2), 1)*sum(mf'))'); % 新聚类中心(5.4)式
dist = distfcm(center, data); % 计算距离矩阵
obj_fcn = sum(sum((dist.^2).*mf)); % 计算目标函数值 (5.1)式
tmp = dist.^(-2/(expo-1));
U_new = tmp./(ones(cluster_n, 1)*sum(tmp)); % 计算新的隶属度矩阵 (5.3)式
% 子函数
function out = distfcm(center, data)
% 计算样本点距离聚类中心的距离
% 输入:
% center ---- 聚类中心
% data ---- 样本点
% 输出:
% out ---- 距离
out = zeros(size(center, 1), size(data, 1));
for k = 1:size(center, 1), % 对每一个聚类中心
% 每一次循环求得所有样本点到一个聚类中心的距离
out(k, :) = sqrt(sum(((data-ones(size(data,1),1)*center(k,:)).^2)',1));
end
-
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CrownSeg:通过以RGB,高光谱和LiDAR作为输入进行聚类的树冠图像分割
2021-05-23 14:52:24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代码冠分割 使用聚类技术从RGB,高光谱和LiDAR图像中分割树冠 数据集 培训输入(GeoTIFF格式) 37张RGB图像(320,320,3) 43张高光谱图像(80,80,420) 43张LiDAR图像(80,80) 43张LiDAR Point... -
C均值聚类法,MATLAB
2017-04-16 18:50:26采用C均值聚类算法对男女生样本数据中的身高、体重2个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考察不同的类别初始值以及类别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并以友好的方式图示化结果。 -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2020-10-16 00:00:42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存在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将改进的粒子群聚类算法与FCM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对粒子群初始化空间及粒子移动最大速度... -
k均值聚类算法的原理与matlab实现
2018-04-20 10:08:45K均值聚类算法首先是聚类算法。K均值算法是一种简单的迭代型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指标,从而发现给定数据集中的K个类,且每个类的中心是根据类中所有值的均值得到,每个类用聚类中心来描述。它将相似的对象... -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自带的遗传算法工具箱)
2019-03-12 15:26:18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自带的遗传算法工具箱),注释清楚,可直接更改使用,代码在MATLAB2016里运行通过!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2019-06-21 13:53:01本代码利用MATLAB编写,根据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实现样本点的聚类功能。 -
局部模糊_c均值聚类算法_matlab代码
2022-04-05 21:35:09资源名:局部模糊_c均值聚类算法_matlab代码 资源类型:matlab项目全套源码 源码说明: 全部项目源码都是经过测试校正后百分百成功运行的,如果您下载后不能运行可联系我进行指导或者更换。 适合人群:新手及有一定...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原理+Matlab代码)
2021-04-23 19:41:50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也是无监督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模式分类 图像处理和模糊规则处理等众多领域中获得最广泛的应用。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按照某种准则划分为若干子集,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也是无监督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模式分类 图像处理和模糊规则处理等众多领域中获得最广泛的应用。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按照某种准则划分为若干子集,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归于一类,而把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硬聚类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的划分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而模糊聚类建立了样本对类别的不确定描述,更能客观的反应客观世界,从而成为聚类分析的主流。
模糊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函数最优方法的聚类算法,使用微积分计算技术求最优代价函数,在基于概率算法的聚类方法中将使用概率密度函数,为此要假定合适的模型,模糊聚类算法的向量可以同时属于多个聚类,从而摆脱上述问题。
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分类数不定,根据不同要求对事物进行动态聚类,此类方法是基于模糊等价矩阵聚类的,称为模糊等价矩阵动态聚类分析法。
2)分类数给定,寻找出对事物的最佳分析方案,此类方法是基于目标函数聚类的,称为模糊C均值聚类。
3)在摄动有意义的情况下,根据模糊相似矩阵聚类,此类方法称为基于摄动的模糊聚类分析法
模糊的c均值聚类算法:-------- 一种模糊聚类算法,是k均值聚类算法的推广形式,隶属度取值为[0 1]区间内的任何一个数,提出的基本根据是“类内加权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准则;
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FCM,Fuzzy c-means) 是从硬C 均值聚类算法发展而来(HCM,Hardc-means )。
硬C划分和模糊C 划分
FCM算法原理
FCM 算法步骤
给定聚类类别数C,设定迭代收敛条件,初始化各个聚类中心;
(1)重复下面的运算,直到各个样本的隶属度值稳定:
(2)用当前的聚类中心根据公式(6) 计算隶属度函数;
A.用当前的隶属度函数根据公式(5) 重新计算各个聚类的中心。
B.当算法收敛时,就得到了各类的聚类中心和各个样本对于各类的隶属度值,从而完成了模糊聚类划分。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原理+Matlab代码) - 全文
2021-04-18 04:30:21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也是无监督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模式分类 图像处理和模糊规则处理等众多领域中获得最广泛的应用。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按照某种准则划分为若干子集,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 -
实现代码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原理+Matlab代码)
2021-04-18 06:30:27算法实现·采用VC++进行编写文档的读取#include “data.h”//函数定义double **DataRead(char*name,int row,intcol){double**p=new double* [row];ifstreaminfile;infile.open(name,ios::in);for(inTI=0;i... -
k-means聚类算法及matlab代码--:--
2021-05-21 15:00:14k-means聚类算法及matlab代码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实验 . 目录 实验内容 小组成员 队长:张奥翔 队员:何锦辉、王浩辉、吴振廷 仓库文件内容说明 文件/目录 说明 实验一 多源数据集成、清洗和统计 实验二 数据统计和... -
局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matlab代码.zip
2022-04-16 14:43:56局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matlab代码.zip -
K均值聚类算法的MATLAB实现 - 全文
2021-04-21 03:04:05算法的目的是使各个样本与所在类均值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这也是评价K-means算法最后聚类效果的评价标准)K-means聚类算法的一般步骤:初始化。输入基因表达矩阵作为对象集X,输入指定聚类类数N,并在X中随机选取N个... -
c均值聚类matlab算法和程序
2010-06-15 12:07:25c均值聚类的matlab程序,里面含有源程序,图片,算法介绍,还包括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算法的过程,希望读者都能看懂。 -
FCM+KFCM 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算法 matlab
2016-12-20 10:09:19FCM+KFCM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算法,matlab代码,有界面,有图片,运行正常,附pdf说明文档 -
c 均值聚类进行分类的教程:使用模糊 c 均值聚类对 2 类和 3 类问题进行一维矩阵分类的基本教程-matlab开发
2021-05-29 07:35:24使用基于模糊 c 均值聚类的机器学习对 2 类和 3 类问题进行一维矩阵分类。 它还包含一个基于矩阵的 AND 门示例和大小为 12 和 3 的输入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