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意义
教室管理信息化是学校教务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过程,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室管理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自上而下而言,必须与学校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自下而上而言,必须以作为学校主体的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信息化,管理业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就学校对于教室管理方面,建立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无疑是学校发展的一种趋势,也使学校管理更方便,快捷。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内容的多变性;正因为如此,教室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止的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变化和发展的系统。就目前我校对教室管理情况而言,教室信息庞大复杂,管理过程杂乱,故建立此系统,以便及对教室信息的查询等。
使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学校老师和同学借用教室,旨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教室借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善教室借用长期处于手工状态的落后局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借用过程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教室借用由人工转变为网上借用
教室是学校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也是其培养造就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在使用上,它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教师调课、补课、习题课、小班讨论课和考试等的教学活动。 此外,它还承担着相关部门批准的招聘会、宣讲会和各类学术讲座、各类学生社团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以及学院(系部)进行的党、团组织培训等。
以前,学校教室的借用主要是采取手工操作,先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借用申请,经学院(系部)同意后送教务处,再由教务处根据其所需教室的类型、使用人数和时间,在课表中查找,对于符合条件的标注记号后,签发教室借用单,整个程序繁琐费时、效率低,还时常出现差错,造成教室借用上的冲突。 这些现象表明,手工操作越来越适应不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室资源管理的要求。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教室借用的对象日益多样化、内容也逐步多面化。 在此背景下,原有的教室借用管理模式已不能再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各高校相继推进和加强了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并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对教务管理系统不完善的功能进行修正和升级,逐步实现了教务管理从静态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变【1】。
2.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优化策略
针对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现状,我们要以改革和创新的思想理念为指南,积极探讨富有建设性的优化策略。
(1)制定科学的可持续性的规划方案
多媒体教室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便于各专业教师教学信息的传达和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是其最经常性的使用主体。因此,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制定过程要走群众路线,尽可能多地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专业的角度展望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前景。以便站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的制高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与不断发展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相适应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建设管理规划方案。努力使方案科学、务实,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前后呼应、衔接顺畅。
(2)统一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主体
改变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多头管理体制,系统地分析管理组织环境和条件,实施学校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学校信息技术中心集中管理的一元化管理。由学校信息技术中心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做好各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主体清晰,责权明确,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得以获得合理配置。信息技术中心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统一调配,规范了技术服务流程,提高了多媒体教室使用效率。出现设备运行、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学校信息技术中心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尽快予以排除。
(3)强化对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要制订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标准,强化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教学软件安装应用、多媒体教室使用和数字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一般性故障判断排除、多媒体设备的接口匹配和多媒体教室构设合理性评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等,力求通过业务培训提升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快速推进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4)确保对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的经费支持
经费支持是多媒体教室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要在每学年初根据多媒体教室的正常损耗和消耗,列出专项预算。对于易损、易老化、需及时更新的软硬件设备,如 :投影仪的灯泡、电动幕布、系统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要有一定的储备。安装红外监控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以智能化手段对多媒体教室的温度、光线及设备运行等进行监控,在节能降耗,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多媒体教室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平台。我们要以可持续的服务理念认识多媒体教室管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优化多媒体教室管理,使多媒体教室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2】。
3.使用基于web网络的B/S结构和server2012的数据库开发技术
Visual stuido20 13作为一款主流的优秀智能开发工具具有易用性、灵活性等显著优点,以及SQL server2012作为一个功能丰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转化和集成、数据处理和输出等功能,是可信任的、高效的、智能的非常适合Web开发的数据库产品。
在本系统中,后台数据库能够有效地对教室借用、设备维护等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且在使用界面上系统采用菜单式,实现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简洁友好,用户可以通过web控件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而不需要掌握数据库等相关知识,可见其操作的便利性。根据对本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类型数据的分析,确定各项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3】
4.基于.net的教室资源管理系统
以IIS为服务器的基于asp.net2.0开发的教室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器放在网络中心统一管理,配置环境为windows2003sever系统,开发工具为VS2005,为保证数基于.net的教室资源管理系统据库的稳定性,采取了SQL SERVER2005版本,并在程序中使用大量的存储过程,实现网站的快速读取和使用方便。
教室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与本校的需求相符合,为教室资源管理提供了便利,大大节约了管理人员和学生活动管理的时间。【4】
(三)特色与创新点
本系统数据库部分主要实现教室信息的存储,包括教室容纳人数、教室空闲时间、教室设备等以及教室安排信息,包括何时空闲、空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后,用户就可以对学校教室的使用信息进行查询,也可以对教室所上课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如果想修改数据或是进行教室使用信息的修改,只能由系统的管理员进行更改和储存。后台部分主要是实现查询功能以及教室信息管理功能,前端部分将这些功能以网站的形式显示出来方便后台管理员以及借教室的老师和学生使用。
根据以上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现有教室借用系统的使用情况,本系统利用servlet等技术结合jsp、ajax、html等前端技术进行教室借用系统的搭建,实现西北师范大学教室借用系统的完善,便于学校管理人员后台管理教室信息、方便借用教室的老师和学生,实现教室借用信息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王 阳 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网上教室借用 西安科技大学
[2] 肖理为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 湖南农业大学 2014年 第32期
[3] 陈悦 孙玉涛 安徽财经大字教室借用管理系统 安徽财经大学
[4] 基于.net的教室资源管理系统 吕静 温州医科大学 2013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