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链路层中MAC子层和LLC子层的功能分析
2019-03-15 15:31:171.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 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1.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
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在MAC子层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仲裁介质的使用权,即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实际上,局域网技术中是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对信息的发送通常无法保证接收。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承认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通过改变滑动窗口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承认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支持运行网络协议。有关传输层网络协议通常是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在Windows 2000网络体系结构中,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而MAC子层是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2.为何只有局域网内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802.3(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而广域网是专用的(通常是点对点的)不存在介质冲突的问题 -
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2020-07-17 10:15:32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为何只有局域网内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802.3(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而广域网是专用的(通常是点对点的)不存在介质冲突的问题
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在MAC子层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仲裁介质的使用权,即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实际上,局域网技术中是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操作类型: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对信息的发送通常无法保证接收。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承认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通过改变滑动窗口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承认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支持运行网络协议。有关传输层网络协议通常是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注意:在Windows 2000网络体系结构中,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而MAC子层是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LLC子层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IEEE 802.2 LLC 应用于 IEEE802.3 (以太网)和 IEEE802.5(令牌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
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
2.链接寻址
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ice Access Points (SAP)
4.排序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以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 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
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不保证发送的信息一定可以收到。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
(系数:128)。滑动窗口用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应答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允许在其上运行网络协议。使用传输层协议的网络协议通常会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是 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逻辑链路 Logical Links 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 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MAC子层与LLC子层的不同之处: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注解: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应用: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目前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铜缆、光线等)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逻辑链路(Logical Links)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
- 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
- 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
数据链路层的MAC和LLC子层
2014-09-11 16:19:49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1.为何只有局域网内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802.3(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而广域网是专用的(通常是点对点的)不存在介质冲突的问题
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在MAC子层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仲裁介质的使用权,即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实际上,局域网技术中是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对信息的发送通常无法保证接收。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承认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通过改变滑动窗口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承认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支持运行网络协议。有关传输层网络协议通常是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注意:在Windows 2000网络体系结构中,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而MAC子层是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LLC子层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IEEE 802.2 LLC 应用于 IEEE802.3 (以太网)和 IEEE802.5(令牌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
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
2.链接寻址
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ice Access Points (SAP)
4.排序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以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 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
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不保证发送的信息一定可以收到。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
(系数:128)。滑动窗口用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应答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允许在其上运行网络协议。使用传输层协议的网络协议通常会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 。
——————————————————————————————————————————————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是 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逻辑链路 Logical Links 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 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
———————————————————————————————————————————————
MAC子层与LLC子层的不同之处: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注解: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应用: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目前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铜缆、光线等)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逻辑链路(Logical Links)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 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
* 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
* 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
数据链路层的MAC和LLC子层的区别
2012-12-18 19:22:51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1.为何只有局域网内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802.3(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而广域网是专用的(通常是点对点的)不存在介质冲突的问题
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在MAC子层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仲裁介质的使用权,即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实际上,局域网技术中是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对信息的发送通常无法保证接收。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承认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通过改变滑动窗口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承认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支持运行网络协议。有关传输层网络协议通常是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注意:在Windows 2000网络体系结构中,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而MAC子层是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LLC子层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IEEE 802.2 LLC 应用于 IEEE802.3 (以太网)和 IEEE802.5(令牌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
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
2.链接寻址
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ice Access Points (SAP)
4.排序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以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 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
据通信操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不保证发送的信息一定可以收到。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
(系数:128)。滑动窗口用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应答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允许在其上运行网络协议。使用传输层协议的网络协议通常会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 。
——————————————————————————————————————————————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是 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逻辑链路 Logical Links 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 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
———————————————————————————————————————————————
MAC子层与LLC子层的不同之处: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注解: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应用:不管是在传统的有线局域网(LAN)中还是在目前流行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协议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铜缆、光线等)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络采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逻辑链路(Logical Links)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 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
* 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
* 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
[转]数据链路层的MAC和LLC子层的区别
2017-08-28 16:37:10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 -
数据链路层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2021-01-19 21:33:58数据链路层简介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的分类 1、逻辑控制子层 数据链路层的LLC子层用于设备间单个连接的错 -
数据链路层.pptx
2020-12-20 19:14:55数据链路层结构:“MAC子层”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如何控制不同用户数据传输中对物理层传输介质的访问,其中包括:介质访问时的寻址和介质访问冲突的解决。“LLC子层”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负责数据链路层中“逻辑链路”的... -
数据链路层
2016-09-20 21:52:41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功能 ... LLC层:建立数据链路成的逻辑连接链路层设备以太网交换机1、交换机能够根据以太网帧中目标地址智能的转发数据,因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交换机分割冲突域,实现全双工 -
网络基础(四)数据链路层功能,子层,帧的标准格式,交换机和网桥的区别。
2020-02-25 22:19:26数据链路层 定义 物理的源和目的地址 又叫 MAC 地址,物理地址 ...数据链路层分为 LLC 和 MAC 两个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格式 Peramble 前导 数据接收到之后可以通过前导识别,后面跟着的就是帧的数据 Dest add ... -
1-8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020-08-09 11:01:00一、 物理层的介质和物理层的设备: 介质: 1、同轴电缆(有线通) 2、双绞线(网线) 3、光纤 4、无线 设备:网线,中继器,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的协议:HDLC PPP FR 四、E2帧头的结构 destina... -
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哪两个子层?这两个子层分别完成了什么功能?
2018-12-11 19:46:36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哪两个子层这两个子层分别完成了什么功能? 答: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 (1)LLC作为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使用MAC子层为其提供的服务,通... -
OSI数据链路层
2013-02-04 11:37:48由于是软件与物理之间的过渡层,数据链路层能够分为两个子层,执行相应的功能: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定义了向网络层协议提供服务的软件进程。放入帧中的信息用于确定帧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此信息允许多个第... -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2013-10-03 15:35:49IEEE802标准 IEEE802标准定义了ISO/OSI的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提供与上层的接口(即服务访问点);给LL -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二 数据链路层
2019-02-15 16:17:38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线路转变为可靠的数据链路。 LLC层: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数据链路管理。 MAC层:介质的访问控制、成帧。 一般适配器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功能。 数据链路(逻辑链路) = ... -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基础习题
2020-06-23 17:00:17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11111001”,则采用零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B ) A.010011111001 B.010111110001 C.010111101001 D.010111110010 局域网的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 A ... -
我来学网络——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2018-12-17 12:27:11逻辑链路控制为上层协议提供SAP服务访问点,并为数据加上控制信息,其协议为802.2,为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提供了通用功能 2.MAC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负责MAC寻址和定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访问... -
信息安全工程师----五天修炼(第四章 4.3数据链路层)
2020-12-14 17:21:01IEEE 802标准把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该层与硬件无关,实现流量控制等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该层与硬件相关,提供硬件和LLC层的接口。LLC层目前不常使用了。 MAC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 -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为什么需要分层?
2010-08-30 02:15:491.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 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 -
数据链路网课笔记(内含LLC子层、MAC子层、SAP、海明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检错码CRC、ALOHA协议、CSMA...
2020-12-03 20:35:41在OSI/RM和TCP/IP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就一层,而在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是可细分为两个子层的,那就是“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
划分LLC与MAC子层的原因
2020-11-23 19:24:38①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具备局域网所需的介质访问控制功能; ②局域网基本上采用共享介质环境,从而数据链路层必须考虑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③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与物理介质、物理设备和物理拓扑等涉及硬件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