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 的三大场景:eMBB、URLLC、mMTC
2020-03-12 15:21:14背景:很多人认为 5G 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哪些落地,又说... 先看 5G 的三大场景: (1)eMBB 即为“增强移动宽带”,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广覆盖下的移动性保证等...背景:很多人认为 5G 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哪些落地,又说不清楚,甚至于认为 5G 只比 4G 多了一个G 而已,但笔者认为:5G 在移动通信领域绝对是革命性的,如果说以前的移动通信只是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社交方式,5G 则是改变了网络社会。 先看 5G 的三大场景:
(1)eMBB
即为“增强移动宽带”,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广覆盖下的移动性保证等,这是最直观改善移动网速,未来更多的应用对移动网速的需求都将得到满足,从 eMBB 层面上来说, 它是原来移动网络的升级,让人们体验到极致的网速。因此,增强移动宽带(eMBB)将是 5G 发展初期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核心应用场景。
(2)uRLLC
“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在此场景下,连接时延要达到 1ms 级别,而且要支持高速移动(500KM/H)情况下的高可靠性(99.999%)连接。这一场景更多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特殊应用,这类应用在未来潜在的价值极高,未来社会走向智能化,就得依靠这个场景得网络,这些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
(3)mMTC
“海量物联”,5G 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场景下,数据速率较低且时延不敏感,连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终端成本更低,电池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真正能实现万物互联。
三大场景其实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真正应用起来,对未来社会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
5G技术构成:透过eMBB、mMTC、uRLLC三大应用场景从通信技术根源出发
2019-11-26 11:30:10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大规模物联网,更多的称为海量机器类通信[1-2])、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增强移动宽带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术语:
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大规模物联网,更多的称为海量机器类通信 [1-2]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增强移动宽带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大规模物联网
uRLLC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导语:5G
未来就在眼前,由于5G技术的三大场景应用性上相比于前几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巨大提升,它必将带来一些我们目前甚至无法想象出的应用。此番,我们从技术角度上来看看5G技术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也为你埋下一颗在5G应用上的种子。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几乎10年就是一个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的2G,直至触手可及的5G。可以说,无线通信技术是真正能够最迅速普惠全民众的事业,它所带来的便利性,应用性起到着推进时代进程的作用,我觉得这是通信人所值得骄傲的。
最新的5G无线通信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从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三大应用场景上做出了一定规划。那么5G技术到底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从其根源上出发从技术角度来看看它的演进过程。
首先从香农公式说起,:C=B log2(1+S/N)。C是最大传输速率;B为频谱带宽;S为信号功率;N则是噪声功率。此公式为通信领域理论之基。
首先很明显,在直观角度上,为了提高传输速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频谱带宽。
为了提高频谱带宽,总的来说分为三类方法。
其一,提高频谱范围,由C= λV,为了提高频率,那么所需波长就越小。也就诞生了5G的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mmWave)。其二,提高频谱利用率,那么这就涉及到了大幅提高频谱效率的Massive MIMO,以及(调制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以及F-OFDM等)和可以实现频谱效率3倍提升空分多址技术SCMA。
其三,为了提高在传输过程中的效率,空间利用率和抗干扰性、减低能耗,便有了CCFD(同时同频全双共)、3D波束赋形(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电磁波精准的指向所需服务的移动终端)和D2D(同基站下终端与终端可直接通信,无需经过基站)。
在实现了这些技术的前提下,三大应用场景基本就得到了解决,当然这不是最终的。在有了这些技术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可靠性,更低时延等,还有别的工作要做。
首先,传统运营商基站的建设成本是比较高的,而5G由于其多需要采用高频段,那么它的覆盖范围势必将缩小,那么(宏)基站的建设成本无疑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正是当初运营商抢低频而段而抢的头破血流的原因)因而提出了UDN(超密集组网)、UCNC(虚拟化小区和CloudRAN)等的建设方案,其做法之一就是建设微基站。(PS:据了解近两年微基站的建设成本控制在五千元以内)同时,由于SDR技术的发展,微基站建设的长期投入成本将会更低——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都可通过软件下载和更新来升级,而不用完全更换硬件。
除此之外,5G技术其实不单单指高频段的应用上,它将涵盖,或者说覆盖此前的网络频段应用,使得5G网成为一个巨大的混合网,因而有5G物联网之说。由此,端对端网络切片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解决大规模连接节点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会更好地解决5G在物联网中一些对连接要求不那么极端的设备连接上。
说完这些提高物理性技术的方案,我们再来谈谈从计算机技术上的方案。编码方案一定程度上在传输“源头”决定了传输的速率与时延,此前的4G网络上,不论信道控制还是数据控制都采用的是LDPC,而在去年底,3GPP确定了由华为中国公司主推的的极化码(Polar)方案作为5G 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虽然数据信道上憾负LDPC几票。
至此,我们从通信技术的根源上对5G所采用的主要新兴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性总结,当然,5G中的新技术还很多,我也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少部分的了解了这么一些。(如有意见,请评论补充)再者,5G虽在眼前,但它仍然还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也势必会出现更多更好地促使其成熟、加快落地的新技术。
此外,以下部分则是一段简单的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史。
追溯到由无线电报而衍生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它以模拟电路单元为基本模块实现语音通信,并创新式地采用了蜂窝结构,可重复利用频带,实现大区域覆盖和移动环境下的不间断通信。但它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频谱利用率低,容量节点有限;保真性较差,安全隐患大;制式太多,兼容性差;无法提供非语音数据业务。
相比于1G,2G时代由ETSI制定的GSM可谓是三朝元老,自90年商用沿用至今,统治了一代人的记忆。除此之外,高通基于扩频技术推广的CDMA也是我国联通早期的主要通信技术标准。2G时代我们主要应用的就是基于GSM演进的GPRS了,基于此诞生的WAP可以算是移动互联网的阶段性产物。但是很明显,其仍旧无法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直至3G的出现,日、欧提出了WCDMA,能够直接架设在GSM网络基础之上,能够轻易度过通信技术的迭代,降低基站建设的成本;高通则提出了CDMA2000,这套系统从窄频CDMA1X衍生而来,可从原有CDMA 1X结构直接升级3G,建设成本低廉。同时这套系统也成了高通的摇钱树之一,从运营商处收取5%的专利费用,这也为日后我国和欧洲共同研发LTE埋下了伏笔。1998年,我国也提出了TD-SCDMA,采用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其在频谱利用、业务支持灵活性上都有独特优势。
4G时代的到来,是比较快的。很多人都感觉3G还没用热呢,运营商已经在短信通知换取4G卡了。4G的演进过程中OFDM有着关键性作用,而无论WCDMA还是TD-SCDMA都可以很快速的直接演进到LTE,相比于此前的通信技术无疑4G的优势是巨大的,通信速度上的跃升已可匹及家庭宽带,因而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同时4G的发展也为现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讲到LTE就不得不说说FDD与TDD的差别了,如果将频谱比作一条高速公路,那么FDD就是采用双车道制式,可同步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而TDD则是一条根据时间变换的单行道,将时间分成无数帧,在帧与帧之间实行变换。
5G以前的通信演进史就到此告一段落了,而5G的演进正在进行之中,我们会共同持续关注它给物联网,给整个时代所带来的影响。
-
老猿学5G随笔:5G的三大业务场景eMBB、URLLC、mMTC
2020-04-04 22:29:575G的三大业务场景eMBB、URLLC、mMTC: eMBB:英文全称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移动宽带,是利用5G更好的网络覆盖及更高的传输速率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接入服务,使得无线上网具有更高的上网速率和更...5G的三大业务场景eMBB、URLLC、mMTC:
- eMBB:英文全称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移动宽带,是利用5G更好的网络覆盖及更高的传输速率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接入服务,使得无线上网具有更高的上网速率和更稳定的传输,给客户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速的大幅提升,即便是观看 4K 高清视频,峰值能够达到 10Gbps。
美国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0 点 45 分,在 3GPP RAN187 次会议的 5G 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 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 5G 控制信道 eMBB 场景编码最终方案。 - URLLC:英文全称Ultra Reliable &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即低时延高可靠,如名称所述,URLLC有两个基本特点,即高可靠和低时延,可以广泛应用于如AR/VR、工业控制系统、交通和运输(如无人驾驶)、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的管理、交互式的远程医疗诊断等。
- mMTC:英文全称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即海量物联网通信或大规模物联网业务,5G 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很好地适应了面向物联网的业务,可以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地物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这类终端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 100 万 /km2 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老猿Python,跟老猿学Python、学5G!
- eMBB:英文全称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移动宽带,是利用5G更好的网络覆盖及更高的传输速率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接入服务,使得无线上网具有更高的上网速率和更稳定的传输,给客户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速的大幅提升,即便是观看 4K 高清视频,峰值能够达到 10Gbps。
-
NR/5G - URLLC UL
2020-08-22 18:20:26URLLC(Ultra 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 ... ...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NR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上面所述的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可靠性和时延要求,不言自明。 今天主要学习一...URLLC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Services for latency sensitive devices for applications like factory automation, autonomous driving, and remote surgery.
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NR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上面所述的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可靠性和时延要求,不言自明。
今天主要学习一下在具体实现URLLC的一些技术,主要是上行部分,下行部分待继续学习。
为了减小时延,上行调度使用Configured Grant方式调度,在NR - 上行调度部分学习总结中有介绍到过,等同于LTE中的SPS调度,只是在NR中增加了RRC直接配置上行调度的方式,即Configured Grant Type1的方式。
Configured Grant Type1的方式优点是接收到配置后立即生效,但是如果需要改变PUSCH的时频位置,只能使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重配置。如果需要释放该配置,同样需要进行重配置指示。
类似于LTE中的SPS使用DCI进行激活的方式是Configured Grant Type 2,只有在DCI满足激活条件之后,如果需要改变调度配置,只要使用DCI进行重新激活即可。如果需要释放配置,同样适用DCI进行去激活即可。
为了提高可靠性,类似于LTE中TTI Bundling,使用repetition,即同一个上行进程,使用不同的冗余版本发送多次。LTE的TTI Bundling分别使用冗余版本0、1、2、3传输4次,NR下repetition则通过repK配置传输的次数,repK-RV配置传输的冗余版本样式。
这一部分的描述主要在38.214的6.1.2.3.1节“Transport Block repeti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 a configured grant”。
在R1-1901562中的描述,在讨论的时候有两种重复发送方式,一种是Mini-slot-based-repetition,在一个Slot内可以进行多次传输;另外一种是在Slot内只传输一次,在连续的Slot上进行重复发送。
To support extremely low-latency transmission for Rel.16 URLLC, the following two op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both dynamic grant and configured grant PUSCH transmissions:
Ÿ Mini-slot-based repetition: two or more repetitions of a TB can be transmitted within one slot, or across slot boundary in consecutive available slots.
Ÿ Multi-segment transmission: two or more repetitions of a TB can be transmitted in consecutive available slots with only one repetition in each slot and with possibly different starting symbols and/or durations. Different repetitions in different slots can be with different starting symbols and/or durations.
38.214的6.1.2.3.1节的描述来看,Mini-slot-based-repetition方式没有被采用,基本采用Muti-segment transmission,但是其中的在不同Slot内可以在不同起始符号上重复发送这一点也没有被采纳。
For both Type 1 and Type 2 PUSCH transmissions with a configured grant, when the UE is configured with repK > 1, the UE shall repeat the TB across the repK consecutive slots applying the same symbol allocation in each slot. A Type 1 or Type 2 PUSCH transmission with a configured grant in a slot is omitt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in Subclause 11.1 of [6, TS38.213].
重复传输的时机选择,取决于repK-RV的配置和UL数据到达的时间点。
-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occasions of the K repeti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V=0 if the configured RV sequence is {0,3,0,3},
-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occasions of the K repetitions if the configured RV sequence is {0,0,0,0}, except the last transmission occasion when K=8.
对于重复传输,也有几种提前终止传输的情况。
情况一 接收到相同进程的DCI调度,该DCI指示为新数据,此时隐式地指示该上行进程的HARQ-ACK反馈为ACK,那么后续的重复传输不需要再进行了
情况二 在Configured Grant的周期边界未到达最大重复传输次数,由于下一个周期开始是固定调度进程新数据
为了提高可靠性,URLLC传输时候使用计算TB Size的表格,对比前面两个表格,同一个MCS,码率都要远低于Table 5.1.3.1-1和Table 5.1.3.1-2。
-
5G中Multi-TRP based URLLC传输方案设计
2020-10-15 21:20:20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作为5G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车联网是URLLC的主要应用之一,对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很高的需求。为了增强传输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从空分、频分和时分的角度分别介绍... -
5G/NR如何保证URLLC的“超可靠、低时延”?
2021-01-27 11:59:165G时代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超可靠低时延通信)、mMTC(MassiveMachineTypeof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每个... -
5G/NR 下行抢占指示DCI foramt 2_1
2019-06-11 22:57:40DCI format 2_1用来通知eMBB场景下的UE,uRLLC场景下被占用的PRB和OFDM符号,也就是说这些PRB和OFDM被uRLLC场景下的UE给抢占了。 DCI format 2_1采用INT-RNTI(Interruption RNTI,用于在DL指示 pre-emption)加扰,... -
5G/NR 如何保证URLLC的“超可靠、低时延”?
2020-03-06 21:26:525G意味着什么?...5G时代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超可靠低时延通信)、mMTC(MassiveMachineType ofCommunicat... -
5G商用落地 “样板间”未达预期, URLLC如何带头提前进入5.5G时代?
2021-02-03 12:08:00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广为人知的“5G之花”描绘了eMBB、URLLC和mMTC三大类应用场景,3GPP第一个5G完整标准版本R15主要在eMBB上比较成熟,随着基于R15版... -
图解通信原理与案例分析-25:5G NR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是通过什么技术降低延时的?
2020-12-26 15:46:125G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是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超可靠性和超低延时。这句话是相对于LTE而言的。5G NR是通过什么技术实现超可靠性和超低延时的呢?本文探讨和拆解这个问题。 ... -
【文献阅读4】Position-Based User-Centric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5G UDN for URLLC Vehicular ...
2020-08-26 14:33:43场景:UUDN+车联网,城镇中的高速公路 待传数据:车辆协同感知信息的V2I上行传输 研究对象:RRM(无线资源管理) 资源:虚拟小区的构建和时频资源块的分配 优化目标:高可靠低时延 考虑到协同感知信息生成的周期... -
射频组件厂家_5G学习:射频前端
2021-01-05 05:17:33后续,随着mMTC,uRLLC场景的展开,5G的战场将不仅局限于此,更大的江湖会随之铺陈开来。对于其中蕴含的机会,大致上会随着时间轴线的发展逐渐出现。而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充分发现其中的五倍股、十倍股... -
一起深度学习入门_by-balancex
2019-04-28 08:05:50我是一名在读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生,具体方向是5G URLLC场景资源优化,日常任务就是跟着导师想idea,干一些小项目,主要还是写Paper。最近准备学习一下深度学习,还是这个领域的小白,哈哈!希望通过掘金平台来记录自己... -
5G通信系统应用场景与消费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综合分析
2019-06-12 18:00:31高速率(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容量(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低时延(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是5G网络的基础特性,并可实现在每平方公里内百万级设备的接入,同时传输延时上有巨大的技术突破,能成功做到“毫秒... -
5G时代下的AI应用场景展望.pdf
2020-04-30 14:11:38ITU定义了5G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连接物联网(mMT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
5G 的应用场景及其性能需求
2019-03-11 13:48:585G 的应用场景及其性能需求 本文经过多篇文章整理而成,参考详解5G、5G 的应用场景及其性能需求 未来,5G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 URLLC(Ult... -
5G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场景
2019-03-02 14:59:155G面临的挑战:移动网络面临的挑战:大流量、大连接和多场景。 ITU-R定义了未来5G的3大类应用场景: 增强型移动互联网业务eMBB(Enhanced ...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业务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 -
5G通信3大场景 来源:elecfans
2018-09-21 10:53:00eMBB( 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 ,是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对于用户体验等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 URLLC(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mMTC... -
[4G&5G专题-14]:应用层-5G的三大业务应用场景(多、快、好、省)
2021-01-24 15:46:521. 5G的三大应用场景 2 eMBB 增强移动宽带 (高速): 快 3 URLLC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可靠):好 4 mMTC 海量机器类通信 (海量):多 -
边缘计算是5G应用的核心平台 , 产业空间广阔
2019-03-06 11:06:165G引入三大应用场景,eMBB(高速移动通信)、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URLLC(低时延高可靠),为克服传输网的性能瓶颈,边缘计算成为5G网络的核心网络技术之一。 为进一步拓展运营商网络价值,避免管道化,运营商... -
图解通信原理与案例分析-23:5G NR的三大场景、四大基本特征、三组关键技术、两大网络架构演进、八大组网...
2020-12-21 01:27:54第二章 5G三大应用场景(外在服务) 2.1 eMBB 增强移动宽带 2.2 URLLC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2.3 mMTC 海量机器类通信 第三章 5G的四大特征 (内在) 3.1 泛在(网络自身的存在) 3.2 低功耗 3.3 网络虚拟化 3.4 ... -
腾讯5G边缘计算
2020-10-18 17:03:08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URLLC)。 三大场景显然对5G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解决一直需要解决的速度问题,同时还要满足低时研以及海量连接的要求。 事实上,如果单纯依靠5G核心网络来处理未来爆发的大规模数据,... -
通信设备研究报告:5G网络规划设计难点解读
2021-03-20 15:47:44但5G 网络规划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CBD(中央商务区)等热点地区的规划以及 mMTC 和 uRLLC 中的特定场景规划为主。 3G/4G 阶段的用户数预测主要基于现有网络的用户数规模、渗透率水平、市场发展策略及竞争对手... -
5G NR首版标准R15解读
2019-12-09 11:49:225G定义了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三大场景。针对这三大场景,在2018年6月已完成的3GPP R15标准不仅定义了5G NR(新无线)以满足5G用例和需求,还定义了... -
国产基带芯片行业报告:研究框架
2021-03-29 10:58:515G三大场景定义万物互联时代: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网(mMTCL)、高可 靠低时延(uRLLC)。其中eMBB相当于3G-4G网络速率的变化,而mMTCL和uRLLC是针对 行业推出的全新场景,推动科技由移动物联网时代向... -
无线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关键设计分析与挑战
2021-01-13 19:45:04目前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研究较碎片化,且侧重于某一点,因此以全景式视角,从应用场景和需求开始,介绍了URLLC相关的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总体解决方案;然后分别对物理层检测性能需求、链路自适应、无线资源... -
5G下物联网的前景和难点在哪里?
2021-03-08 16:20:31对物联网而言,5G带来了海量的连接和大数据,5G的eMBB、mMTC、uRLLC三大应用场景其中有两大是物联网场景。其中,eMBB 指 3D/ 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 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 则指如无人驾驶、工业... -
5G论坛515
2020-05-16 10:52:12三大应用场景 车联网领域就涵盖了5G的三种技术,包括eMBB,uRLLC,mMTC 高新兴模组 -
5G、物联网、北斗行业报告
2021-03-24 16:46:33根据 ITU 的定义,5G 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eMBB(移动宽带增强)、uRLLC(超高可 靠、超低时延通信)、mMTC(大规模物联网),这意味着 5G 不仅要解决人与人 之间的连接,还要满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