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快速原型模型
2020-12-28 21:48:29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是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是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核心思想
快速原型模型是快速建立一个能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prototype),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试用它,通过实践来了解目标系统的概貌。通常,用户在试用原型系统之后会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开发人员按照用户的意见快速地修改原型系统,然后再次请用户试用。一旦用户认为这个原型系统确实能做到他们所需要的工作。开发人员便可据此书写规格说明文档,根据这份文档开发出的软件可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优缺点
优点
快速原型模型是不带反馈环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按线性顺序进行的。
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交互而得到验证,据此产生的规格说明正确地描述了用户需求,因此,在开发过程的后续阶段不会因为发现了规格说明文档的错误而进行较大的返工。
开发人员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已经学到了许多东西(至少知道了“系统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因此,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自然减少了在后续阶段需要改正前面阶段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缺点
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使用这个模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
-
关于增量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
2015-06-02 06:01:59这两个的区别具体在哪里?我看这两个都会发布出可运行的软件...另外增量模型的增量...我现在完成的软件是,先实现每个界面间的跳转,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版本,然后逐步添加功能,这算是增量还是快速原型呢? 谢谢! -
软件开发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2019-08-31 10:09:00快速原型模型 一.... 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思想。... 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快速原型模型
一.中心思想
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思想。经过简单快速分析,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用户与开发者在试用原型过程中加强通信与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改进原型,减少误解,弥补漏洞,适应变化,最终提高软件质量。
二 .内容
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该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进意见以丰富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据此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用户满意认可之后,进行软件的完整实现及测试、维护。
三. 优点
克服瀑布模型的切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互动性更高更容易了解客户需求,反复循环
四.缺点
a.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
b.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
快速原型模型
2018-03-18 10:44:41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该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进意见以丰富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据此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用户满意认可之后,进行软件的完整实现及测试、维护。
模型简述
编辑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在其他产业中经常使用。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性。快速原型模型又称原型模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优缺点
编辑这种模型适合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缺点: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使用这个模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产生原理
编辑思想的产生
由于种种原因,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完全、一致、准确、合理的需求说明是很困难的,在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就快速地使其“实现”,通过原型反馈,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并满足用户基本要求,使用户在试用过程中受到启发,对需求说明进行补充和精确化,消除不协调的系统需求,逐步确定各种需求,从而获得合理、协调一致、无歧义的、完整的、现实可行的需求说明。又把快速原型思想用到软件开发的其他阶段,向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扩展。即先用相对少的成本,较短的周期开发一个简单的、但可以运行的系统原型向用户演示或让用户试用,以便及早澄清并检验一些主要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实际的软件系统。原理
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思想。经过简单快速分析,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用户与开发者在试用原型过程中加强通信与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改进原型,减少误解,弥补漏洞,适应变化,最终提高软件质量。模型类型
编辑探索型原型
这种类型的原型是把原型用于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目的是要弄清用户的需求,确定所期望的特性,并探索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它主要针对开发目标模糊,用户与开发都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通过对原型的开发来明确用户的需求。实验型原型
这种原型主要用于设计阶段,考核实现方案是否合适,能否实现。对于一个大型系统,若对设计方案心中没有把握时,可通过这种原型来证实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演化型原型
这种原型主要用于及早向用户提交一个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或者包含系统的框架,或者包含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得到用户的认可后,将原型系统不断扩充演变为最终的软件系统。它将原型的思想扩展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运用方式
编辑由于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在使用原型时也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抛弃策略和附加策略。1、抛弃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探索型和实验型就是采用此策略的。2、附加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演化型快速原型就是采用此策略。采用何种形式、何种策略运用快速原型主要取决于软件项目的特点、人员素质、可供支持的原型开发工具和技术等,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的特点来决定。开发步骤
编辑快速分析
在分析人员与用户密切配合下,迅速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根据原型所要体现的特征描述基本需求以满足开发原型的需要。构造原型
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需求说明尽快实现一个可行的系统。这里要求具有强有力的软件工具的支持,并忽略最终系统在某些细节上的要求,如安全性、坚固性、例外处理等等,主要考虑原型系统能够充分反映所要评价的特性,而暂时删除一切次要内容。运行原型
这是发现问题、消除误解、开发者与用户充分协调的一个步骤。评价原型
在运行的基础上,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运行效果是否满足用户的愿望,纠正过去交互中的误解与分析中的错误,增添新的要求,并满足因环境变化或用户的新想法引起的系统要求变动,提出全面的修改意见。修改
根据评价原型的活动结果进行修改。若原型未满足需求说明的要求,说明对需求说明存在不一致的理解或实现方案不够合理,则根据明确的要求迅速修改原型。模型对比
编辑传统的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线性顺序模型,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各阶段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和依赖性,特别是强调预先定义需求的重要性,在着手进行具体的开发工作之前,必须通过需求分析预先定义并“冻结”软件需求,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实现这些需求。但是实际项目很少是遵循着这种线性顺序进行的。在系统建立之前很难只依靠分析就确定出一套完整、准确、一致和有效的用户需求,这种预先定义需求的方法更不能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具体表现在:。(1)需求是可变的。某些应用软件的需求与外部环境、经营内容等密切相关,因此需求是随时变化的,按照这样预先指定的需求开发软件,当软件开发出来的时候就往往已经过时,不符合用户的需要。(2)需求是模糊的。对于大多数的应用系统,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其需求往往很难预先准确的定义,也就是说,预先定义需求的策略所做出的假设,只对某些软件成立,对多数软件并不成立。许多用户对他们的需求最初只有模糊的概念,想要求一个对需求只有初步设想的人准确无误的说出全部需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3)用户和开发者沟通困难。大多数用户和专业领域的专家不热悉计算机和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人员也往往不熟悉用户的专业领域,因此,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很难做到完全沟通和相互理解,在需求分析阶段做出的用户需求常常是不完整、不准确的。传统的瀑布模型很难适应需求可变、模糊不定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用户很难参与进去,只有到开发结束才能看到整个软件系统。这种理想的、线性的开发过程,缺乏灵活性,不适合实际的开发过程。而快速原型模型的提出,可以较好的解决瀑布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建立原型,可以更好的和客户进行沟通,解决对一些模糊需求的澄清,并且对需求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原型模型可以减少技术、应用的风险,缩短开发时间,减少费用,提高生产率,通过实际运行原型,提供了用户直接评价系统的方法,促使用户主动参与开发活动,加强了信息的反馈,促进了各类人员的协调交流,减少误解,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最终有效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 -
软件工程——快速原型模型
2019-07-25 19:06:04目录 什么是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缺点 ...快速原型模型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目录
什么是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是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它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
快速原型模型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
它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该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进意见以丰富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据此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用户满意认可之后,进行软件的完整实现及测试、维护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 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 适合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缺点
- 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 使用前提是要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
快速原型模型的思想产生、原理及运用方式
思想产生
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完全、一致、准确、合理的需求说明十分困难
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就快速地使其“实现”,通过原型反馈,加深对系统的理解满足用户基本要求,使用户在试用后对需求说明进行补充和精确化,从而获得合理完整、现实可行的需求说明
再把快速原型思想用到软件开发的其他阶段,向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扩展
先用相对少的成本,较短的周期开发一个简单的、但可以运行的系统原型向用户演示或让用户试用,以便及早澄清并检验一些主要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实际的软件系统
原理
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
经过简单快速分析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用户与开发者在试用原型过程中加强通信与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改进原型,减少误解,弥补漏洞,最终提高软件质量
运用方式
由于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在使用原型时也采取不同的策略
- 抛弃策略: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探索型和实验型就是采用此策略的
- 附加策略: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演化型快速原型就是采用此策略
采用何种形式、何种策略运用快速原型主要取决于软件项目的特点、可供支持的原型开发工具和技术等,根据实际情况的特点决定
快速原型模型类型
在软件开发中,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
探索型
这种原型目的是要弄清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希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型
这种原型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之前,考核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
进化型
这种原型的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而是将系统建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逐步将原型进化成最终系统
快速原型模型的开发步骤
1、快速分析
在分析人员与用户密切配合下,迅速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根据原型需要体现的特征描述基本需求以满足开发原型的需要
2、构造原型
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需求说明尽快实现一个可行的系统
要求具有强有力的软件工具的支持,并忽略最终系统在某些细节上的要求,主要考虑原型系统能够充分反映所要评价的特性
3、运行原型
发现问题,消除误解,开发者与用户充分协调
4、评价原型
在运行的基础上,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运行效果是否满足用户的愿望,纠正过去交互中的误解与分析中的错误,增添新的要求,并满足因环境变化或用户的新想法引起的系统要求变动,提出全面的修改意见
5、修改
根据评价原型的活动结果进行修改
若原型未满足需求说明的要求,说明对需求说明存在不一致的理解或实现方案不够合理,根据明确的要求迅速修改原型
快速原型模型不带反馈环,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线性顺序进行的
快速原型的本质是"快速"。开发人员应尽可能地建造出原型系统,以加速软件开发过程,节约软件开发成本
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旦需求确定了,原型将被抛弃
参考: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AB%E9%80%9F%E5%8E%9F%E5%9E%8B%E6%A8%A1%E5%9E%8B
-
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2020-03-04 11:59:30软件过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不带反馈环,线性顺序进行,本质是“快速” 确保交付的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 还没有证明无懈可击 无完整的需求说明,只有一些基本要求 增量模型 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 -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2021-03-14 15:39:58一、瀑布模型 1、按照传统的瀑布模型开发软件,有下述几个特点。 ①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这个特点有两重含义: 1,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 2... -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模型的概念特点优点缺点和不同。
2019-11-20 23:46:48(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各种模型的概念特点优点缺点和不同。 (张海藩,吕云翔)著软件工程 复习记录 文章目录一、瀑布模型二、快速原型模型三、增量模型四、螺旋模型五、喷泉模型... -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复习资料】软件工程之快速原型模型
2020-12-19 01:21:31引入快速原型模型的原因: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在初期需求方面的工作时,无论和用户做如何详细的沟通,用户都能难对自己的需求表达准确、全面,因为用户和开发团队双方的知识领域有很大差异。开发人员懂... -
软件开发模型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
2019-01-02 22:47:00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 -
7、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
2018-10-25 21:05:00在软件开发的几十年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软件开发模型用来描述和表示一个复杂的开发过程,如: 软件测试与软件的开发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测试人员,应该充分理解软件的开发模式,以便找准自己在其中的... -
简述瀑布模型、增量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2015-03-13 18:38:59瀑布模型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易于理解和掌握。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照固定顺序相连的若干阶段性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因形如瀑布,故此得名。该模型比较适用... -
软件开发模型 -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及优缺点详解
2019-11-11 10:21:57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软件开发模型(目的)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 -
常见的软件生存期模型主要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统一过程六种
2021-04-04 14:40:30request_id=161733026316780255276562&am -
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使用范围。
2019-11-23 11:46:23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作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 优点:它提供了一个模板,这个模板使得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支持的方法可以在该模板下有一个... -
快速原型模型的特点
2020-05-30 14:31:06原来优秀的人每天都有额外的给自己安排事情,真正做到了每日都有收获,每日都要学习一个自己不会的东西,那么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极速原型模型的特点,以下也是我前几天背的,然后今天就当是默写一遍了吧。... -
【软件工程】瀑布模型 原型模型 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喷泉模型 RUP过程模型 敏捷过程
2020-04-16 13:01:30Content瀑布模型(生命周期...2.软件工程 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喷泉模型和V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什么是敏捷开发? 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 优点 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缺点 各个阶段之间... -
【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及喷泉模型
2020-03-14 17:15:1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作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 -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 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使用范围
2019-09-08 11:04:26瀑布模型的优点: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瀑布模型的缺点:开发过程一般不能逆转,否则代价太大;很难严格按该模型... -
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2015-09-26 12:39:57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瀑布模型的缺点: (1)开发过程一般不能逆转,否则代价太大; (2)实际的项目开发很难... -
软件工程之快速原型模型
2017-10-19 22:45:49引入快速原型模型的原因: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在初期需求方面的工作时,无论和用户做如何详细的沟通,用户都能难对自己的需求表达准确、全面,因为用户和开发团队双方的知识领域有很大差异。开发人员懂... -
快速原型模型的概念,优缺点。
2020-12-16 11:07:44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 -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YXSPACE系列快速原型原型控制器--基于模型设计的实时仿真器...
2020-12-17 15:34:50原标题:YXSPACE系列快速原型原型控制器--基于模型设计的实时仿真器为了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现代工业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还要熟悉并掌握在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 -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课程大纲 | 创新与快速原型研制
2020-12-30 13:20:12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老师本学期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创新与快速原型研制》的课程大纲和课程介绍。在本门课程当中,陈江老师立足于创新产品的“原型制作(Prototyping)”阶段,讲授三个板块... -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迭代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2020-12-21 17:08:15软件是一种灵活的、可延展性的媒介,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迭代分析、设计、构造、验证和确认,这比通常可能用于系统的纯粹物理组件的程度要高。迭代开发模型的每次重复都会向不断增长的软件基础中添加材料(代码);对... -
具体案例 快速原型模型_项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须懂!
2020-12-09 15:16:02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原型模型,是项目管理常见的四种模型。每种模型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的项目类型。项目经理针对不同的项目用对模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01 瀑布模型 用瀑布模型做项目就像古代匠... -
通用测试技术2——软件危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迭代...
2020-08-10 22:57:17软件开发模型 一.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 软件危机:是指落后的软件成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的问题,就出现了软件工程。... -
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 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使用范围。
2015-10-25 13:59:36瀑布模型的优点: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瀑布模型的缺点:开发过程一般不能逆转,否则代价太大;很难严格按该模型... -
【复习资料】软件工程之快速原型模型
2017-09-26 14:43:00引入快速原型模型的原因: 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在初期需求方面的工作时,无论和用户做如何详细的沟通,用户都能难对自己的需求表达准确、全面,因为用户和开发团队双方的知识领域有很大差异。 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