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3 09:14:48
自从接触到数据库到现在这三个概念大家理解的还有些不清楚,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疑惑,共同提高,结合生活理解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就是在了解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业务领域工作情况以后,经过分析和总结,提炼出来的用以描述用户业务需求的一些概念的东西。如销售业务中的“客户”和“定单”,还有就是“商品”,“业务员”。用USE CASE(用例图)来描述就是:“业务员”与“客户”就购买“商品”之事签定下“定单”。
逻辑模型(关系模型)
逻辑模型就是要将概念模型具体化。要实现概念模型所描述的东西,需要那些具体的功能和处理那些具体的信息。这就到了需求分析的细化阶段。
还以销售业务为例:“客户”信息基本上要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等属性;“商品”信息基本上要包括:名称,类型,规格,单价等属性;“定单”信息基本上要包括:日期和时间属性。并且“定单”要与“客户”,“业务员”和“商品”明细关联。
系统需要建立几个数据表:业务员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商品信息表,定单表。
系统要包括几个功能:业务员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商品信息维护,建立销售定单 。
以上这些均属于建立逻辑模型,这些说明只表明系统要实现什么,但怎样实现,用什么工具实现还没有讲,后者属于物理模型范围。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就是针对上述逻辑模型所说的内容,在具体的物理介质上实现出来。如: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8,这样就可以编写具体的SQL脚本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将数据库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业务员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商品信息表,定单表。客户端使用VS2012开发工具,那么在工作站上用VS建立起功能菜单,包括:业务员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商品信息维护,建立销售定单等功能,并用工具将每一个功能编码实现。
总结
这三个过程,就是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三个关键的步骤,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不断细化完善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过程,结合PowerDesigner来根据需要分析、设计、到数据库表就是整个理解的过程,学习这块的内容要联系我们的实际学习,虽说是有些抽象,但是联系生活常用的,就显得不那么陌生了,这也是学习联系的好处,学而不乱,学越信息紧密,编制学习的网,生活中无处不再。
更多相关内容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2017-11-04 09:24:571、概念模型: (1)定义: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确定领域实体属性关系等。 (2)表示方式:E-R图。 2、逻辑模型: (1)定义: a、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模型。 b、根据...参考:http://blog.csdn.net/zmx729618/article/details/45059805
1、概念模型:
(1)定义: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确定领域实体属性关系等。
(2)表示方式:E-R图。
2、逻辑模型:
(1)定义:
a、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模型。
b、根据选定的DBMS,将E-R图转换成相应的逻辑模型。
(2)实质: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是要解决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和码。
(3)转化规则:
a、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b、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及联系所连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但是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如果是:
1:1联系,两端实体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
1:n联系,n端实体的码成为关系的码。
m:n联系,两端实体码的组合成为关系的码。
3、物理模型:
(1)定义:逻辑模型对应到具体的数据模型的机器实现。
(2)实质:物理模型是对真实数据库的描述。
如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些对象为表、视图、字段、数据类型、长度、主键、外键、索引、约束、是否可为空、默认值。
-
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
2019-10-21 15:56:28概念模型是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 1.基本概念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实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例如:一个职工、一个学生...概念模型是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
1.基本概念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实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例如:一个职工、一个学生等是实体。
(2)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个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一个学生实体可以由学生号、姓名、出生年月等,属性组合(2019001,张三,男,19940505)即表征了一个学生。
(3)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例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
(4)实体型(entity type)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如学生(学生号、姓名、出生年月)就是一个实体型
(5)实体集(entity set)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
(6)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不同实g体集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类型。
实体集A中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关系。
实体集A中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实体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A与B有一对多联系。
实体集A中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实体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则实体A与实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例如一门课程有若干个学生选修,而一个学生同时选修多门课程,则课程实体与学生实体具有多对多联系。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的建模,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即E-R模型。
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组成的。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2)数据库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操作规则。
3)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的规则。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码(key):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如人的年龄是1-120岁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年级) -
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2019-04-14 13:04:42在数据库技术中,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抽象。数据模型是研究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文章目录1.概念数据模型(CDM)2.逻辑数据模型(LDM)3.物理数据模型(PDM) 1.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抽象。数据模型是研究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1.概念数据模型(CDM)
现实世界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概念: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2)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4)实体型(Entity Type)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
实体型
(5)实体集(Entity Set)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6)联系(Relationship)
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多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主要是在高水平和面向业务的角度对信息的一种描述,通常作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现实世界的概念化结构,这种数据模型使得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最初的数据库设计阶段将精力集中在数据之间的联系上,而不用同时关注数据的底层细节(如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特性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特性)。
概念数据模型主要的贡献在于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它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一种高度抽象,反应的是用户的一种业务层面的综合信息需求。
在这个阶段一般会形成整个数据模型或者是软件系统中的实体的概念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为构建逻辑数据模型奠定基础。下图中描述了现实世界和信息世界以及最终转换成计算机世界信息的转换流程。
设计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图,扩展的E-R图。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最常用的是P.P.Chen于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图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简称E-R模型"。E-R实体联系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其中包含了实体、联系、属性三个成分,联系的方法为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三种方式,联系属于哪种方式取决于客观实际本身。
E-R模型图,既表示实体,也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与计算机系统没有关系,是可以被用户理解的数据描述方式。通过E-R模型图可以使用户了解系统设计者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E-R模型图也是用户与系统设计者进行交流的工具,E-R模型图已成为概念模型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方法。
2.逻辑数据模型(LDM)
数据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是整个数据模型的基础,而针对数据的操作和数据之间的约束都是建立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的;
(2)数据操作:主要定义了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数据库中的增删改查等);
(3)数据约束:数据约束主要用来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结构之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约束和制约关系(如MySQL中使用外键保证数据之间的数据完整性)逻辑数据模型是对概念数据模型进一步具体化,在概念数据模型定义实体的基础上定义了各个实体的属性,是用户从数据库的角度能够看到的数据的模型,是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所支持的数据类型(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这种数据模型架起了用户和系统之间的桥梁,既要面向用户,同时也考虑到了所用的DBMS所支持的特性。
逻辑数据模型反映了系统分析设计人员针对数据在特定的存储系统(如MySQL)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模型的进一步细化和划分。逻辑数据模型是根据业务之间的规则产生的,是关于业务对象、业务对象数据以及业务对象彼此之间关系的蓝图。
逻辑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实体的主键、实体的外键(用于维护数据完整性)。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数据,但是并不涉及这些数据的具体物理实现。逻辑数据模型不仅会最终影响数据库的设计方向,并最终会影响到数据库的性能(如主键设计、外键等都会最终影响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逻辑数据模型是开发物理数据库的完整文档,逻辑数据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是关系模型,对应的数据库称之为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
常用的结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理论,数据的操作通过关系运算实现。在关系模型中用二维表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实例称为关系。从数学的观点上看,关系是集合,其元素是元组(记录)。遵循一定的规则后,可以将E-R模型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将E-R模型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
E-R模型图中的主要成分是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对于实体的转换方式是:
1) 将一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型。实体的属性为关系模型的属性,实体的标识符为关系模型的关键字,如上图所示的E-R模式中有两个实体:学生、课程,可以分别转换学生模型和课程模型:
学生模型(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号是学生模型的关键字
课程模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课程号是课程模型的关键字
2) 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型时,要根据联系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方式:
若联系的方式是一对一的(1:1),可以在两个实体关系模型中的任意一个关系模型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型的关键字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若联系方式是一对多的(1:N),则在N端(为多的一端)实体的关系模型中加入1端实体关系模型的关键字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若联系方式是多对多的(M:N),则将联系也转换成关系模型,其属性是互为联系的两个实体的关键字和联系的属性
3.物理数据模型(PDM)
物理数据模型,又称为物理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该模型描述了数据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具体组织结构,不但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同时还与具体的操作系统以及硬件有关,但是很多工作都是由DBMS自动完成的,用户所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添加自己的索引等结构即可。
物理数据模型是在逻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存储条件的限制,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从而真正实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其主要的工作是根据逻辑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属性、联系转换成对应的物理模型中的元素,包括定义所有的表和列,定义外键以维持表之间的联系等,具体例子如下:
-
建立数据库模型:从业务模型、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
2022-03-05 08:55:35(为了与数据分析场景中建模的概念区分,本文的数据建模可以理解为 数据库建模。) 数据建模是什么? 数据建模是一个过程,是对业务现实各类数据进行抽象组织后,确定数据库范围、数据组织形式及实现数据库开发的... -
数据库基本概念
2021-03-04 00:11:06数据抽象:物理抽象、概念抽象、视图级抽象,内模式、模式、外模式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我们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抽象。从现实世界的信息到数据库存储... -
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
2021-02-04 22:58:34数据库建模:在设计数据库时,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抽象、并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进而确定数据库的结构,这一过程就称为数据库建模。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确定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对约束建模。1.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 -
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基本概念详解
2022-03-25 20:33:05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 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 按... -
数据库 之 概念模型-ER图
2020-04-28 17:49:50ER模型 (Entity-Relation) 理论 实体集: 域:属性允许取值的集合 属性种类: 简单属性 & 复合属性 单值属性 & 多值属性 派生属性 联系集 用来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度 参与联系的实体集数量:一元... -
er模型是反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什么模型
2021-01-19 20:40:05展开全部er模型是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365反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模型 ,表示概念模型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E-R模型,由P.PChen于1976年提出,中文为实体-联系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 -
数据库原理(2)——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2020-09-21 01:47:17数据库原理(2)——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实体 实体的特征 实体集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主码 Primary Key 候选码:除了主码也能唯一标识实体 实体集联系的类型 一对一(1:1) 一对多(1:n) 多... -
数据库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及物理模型
2017-09-30 00:10:16概念模型什么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面向用户、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型,与DBMS无关。采用概念模型,数据设计 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上,而把涉及DBMS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推迟 到设计阶段解决。如何... -
【计算机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2019-09-02 22:16:25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中实现。...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
ArangoDB 多模型数据库概念
2020-08-23 13:33:01本文大部分是基于ArangoDB的论文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说明。 无论是为一个新的项目或者正在开发的功能模块又或者某一次系统升级去选择技术方案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出一个从始至终都非常match... -
数据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概念模型、E—R模型、概念结构设计)
2020-05-19 19:26:15概念模型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 特点: 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 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 -
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2019-05-29 09:46:482、概念设计: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 4、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设计; 5、... -
数据库逻辑模型是什么,数据模型是什么?
2021-01-28 08:09:04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1)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 -
数据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
2022-04-30 20:27:20文章目录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结构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的基本元素...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反映用户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具有硬件独立、软件独立的特点 处于一个桥梁作用 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 -
1.2 《数据库系统概论》之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
2020-03-25 15:49:16概念模型(1)用途与基本要求(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3)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① 一对一联系(1:1)② 一对多联系(1:n)③ 多对多联系(m:n)(4)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① 一对多联系(1:m||1:n)② 一对一联系... -
数据库数据模型
2021-11-15 11:09:56(1)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2)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 -
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2018-01-05 11:44:54内容: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概念数据模型中,不包括实体的属性,也不用定义实体的主键,这是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的主要区别。 表示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是“实体-关系”图,ER图主要是由实体、属性和... -
SQL-Server数据库-数据库的基本概念.pdf
2022-06-18 16:11:38常见的数据模型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最早用于商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它以树状层次结构组织数据。树形结 构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记录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位于树形结构顶部的节点称为根 节点... -
关于数据库建模,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区别和转化
2020-03-05 13:38:47最近在进行UML学习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大学时关于数据库理论中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之间的区别。随机复习上网并复习,并在此记录一下,数据库建模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抽象、并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进而确定... -
(理论)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2021-02-08 19:19:41数据库建模:在设计数据库时,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抽象、并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进而确定数据库的结构,这一过程就称为数据库建模。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确定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对约束建模。1.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 -
数据库复习-2.概念模型
2017-03-31 21:08:10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用途: 1.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2.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3.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4.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进行交流的语言。 -
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2021-02-24 15:32:31数据库建模三步骤: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yimenglin 2020-07-22 10:22:12 ... -
MySQL数据库: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pptx
2022-05-30 10:35:44MySQL数据库: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pptx -
数据库中的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2019-04-14 13:41:45层次数据模型 定义:层次数据模型是用树状<...其实层次数据模型就是的图形表示就是一个倒立生长的树,由基本数据结构中的树(或者二叉树)的定义可知,每棵树都有且仅有一个根节点,其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