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M32学习笔记之关于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接法和使用
2016-10-31 14:40:17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低电平。上拉电阻是指器件的输入电流,而下拉指的是输出电流。
一、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上、下拉电阻呢?
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另外,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关于上拉电阻,看图。作为输入接VCC等于1,接GND=0。
如果按键短路(按下)电阻为零,按键按下,Out=0,当按键断开,Out=?显然当Out悬空输出VCC,这可以用仪表测量,这个VCC就是靠R1“上拉”产生的,顾名思义,R1就是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大小,取决于输出接负载的需要,通常逻辑电路对高电平输出阻抗很大,要求输出电流很小,在上拉电阻上压降可以忽略,当然上拉电阻不能太大,否则就不能忽略了。
实际电路还有这种结构
这里的R1也是上拉电阻。
关于下拉电阻,用得少,道理和上面一样,只不过通过电阻“下拉”到GND。
单片机P0口输出结构一部分电路类似下图,实际可能用的是场效应管
当Q1,Q2分别导通,可以对外输出0和1,当Q1,Q2都不导通时?要想输出1,咋办?外接上拉电阻!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灌电流。 -
NPN 、PNP 三极管开关形式的典型接法(注意上下拉电阻)
2017-09-29 17:15:22只有一个上拉下拉电阻的区别。 如果是GND~VCC的信号驱动,左图即可。如果是强弱电流驱动,选右图。 NPN 适合做低端驱动,PNP 适合做高端驱动。类似的NMOS 和PMOS 也是如此。因此,为了获得相应的控制电位差,把...左图和右图都是NPN 、PNP 三极管开关形式的典型接法。只有一个上拉下拉电阻的区别。 如果是GND~VCC的信号驱动,左图即可。如果是强弱电流驱动,选右图。
NPN 适合做低端驱动,PNP 适合做高端驱动。类似的NMOS 和PMOS 也是如此。因此,为了获得相应的控制电位差,把npn 的射级对地,你比较容易获得一个开启信号。如果你把npn 的集电极直接接vcc ,那么你就需要VCC 甚至VCC 以上的信号才能开启,驱动起来不方便,更重要的是,随着负载上电压的变化,你的Ib 不稳定。因此一般来说,低端关在低端高端管在高端。有没有特殊情况呢?是有的,比如npn 在高端加自举电路维持一个稳定的ib 。暂不讨论。
-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原理
2019-11-23 22:27:22首先上拉电阻是接到VCC,下拉电阻是接到GND 不是说加了电阻就能上拉和下拉,是要看电阻怎么接法,拉在哪个地方 上拉电阻肯定是接到VCC(电源),我们以高电压理解为上 下拉电阻肯定接的是GND(电源),我们以低电压理解...首先上拉电阻是接到VCC,下拉电阻是接到GND 不是说加了电阻就能上拉和下拉,是要看电阻怎么接法,拉在哪个地方 上拉电阻肯定是接到VCC(电源),我们以高电压理解为上 下拉电阻肯定接的是GND(电源),我们以低电压理解为下
首先上拉电阻是接到VCC,下拉电阻是接到GND
不是说加了电阻就能上拉和下拉,是要看电阻怎么接法,拉在哪个地方
上拉电阻肯定是接到VCC(电源),我们以高电压理解为上
下拉电阻肯定是接到GND(电源),我们以低电压理解为下何为上拉电阻,上拉电阻怎么接法?
以一个轻触开关检测的电路为例解说一下
原理图A没有接上拉电阻,原理图B接了上拉电阻
原理图A当轻触开关SW1按下时,输入端口A的是低电平,但当轻触开关SW1没有按下时,输入端口A是什么电平呢?不知道啊!在数字电路的世界只有0和1,我们不能让未知的状态出现,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原理图B当轻触开关SW5按下时,输入端口B的是低电平,但当轻触开关SW5没有按下时上拉电阻R1决定了输入端口B是高电平,不会存在未知的状态
明显原理图B优于原理图A何为下拉电阻,下拉电阻怎么接法?
同样以一个轻触开关检测的电路为例解说一下
原理图C没有接下拉电阻,原理图D接了下拉电阻
原理图C当轻触开关SW1按下时,输入端口C的是高电平,但当轻触开关SW1没有按下时,输入端口C是什么电平呢呢?不知道啊!在数字电路的世界只有0和1,我们不能让未知的状态出现,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原理图D当轻触开关SW5按下时,输入端口D的是高电平,但当轻触开关SW5没有按下时下拉电阻R1决定了输入端口D是低电平,不会存在未知的状态
明显原理图D优于原理图C哪些场合需要接上拉或者下拉电阻呢?
开关检测电路中接上拉或者下拉电阻,防止输入检测端口出现浮空的未知状态。
继电器驱动电路中,下拉电阻R10可以防止三极管意外的导通(如果使用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就会拉上拉电阻) (责任编辑:admin) -
单片机之上拉电阻
2020-12-20 22:08:03但是我们知道发光二极管要点亮的电流最小大概在5mA左右,但是I/O口能支持的电流只有1mA,因此就算两边都给电流,数码管也不会亮,但是给了一个5V(图片只显示出一半)的电压再加上一个上拉电阻,就可以形成压差,...
如图可见,图中数码管由P2进行段选,由P0进行位选
这种接法操作方便,而且较为独立,但是缺点是硬件电路复制,成本较高回到正题,数码管两端都用I/O口直接连接,但是我们知道发光二极管要点亮的电流最小大概在5mA左右,但是I/O口能支持的电流只有1mA,因此就算两边都给电流,数码管也不会亮,但是给了一个5V(图片只显示出一半)的电压再加上一个上拉电阻,就可以形成压差,从而形成电流流过数码管,使之发光。
-
今日说“法”:上拉、下拉电阻那点事
2020-05-11 22:30:53今天带来的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那点事”,话不多说,上货。 在电路设计中,相信大家总见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这两个名字,但是不知道各位对他们有没有详细的了解,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上拉、下拉电阻那.. -
floating输入 高阻输入_按键怎么有那么多种接法,有的要电阻有的不用?实在搞糊涂了...
2020-12-20 06:10:29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隐藏此楼查看此楼况琪开源硬件/Arduino/物联网/交互艺术/科技出版实名反对@李赧郎 和某...对于数字IO而言,常见的模式有:推挽输出、开漏输出、浮空输入(高阻输入)、上拉输入、下拉输入。... -
小白系列之51单片机的入门速成法
2020-07-04 17:25:12P0端口:PC门,集电极开路输出,必须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 P1端口:无特殊之处。 P2端口: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高8位地址用。 P3端口:功能复用端口,详情看表。 <2> 三大外设:外部中断、定时/计数、... -
USB转TTL连接好ESP8266 不能进行AT通信
2021-02-07 20:05:55用3.3V给ESP8266供电的时候,如果将CH_PD(这其实是一个模块使能引脚EN,当他为高电平的时候,ESP8266处于工作模式,若是低电平则是睡眠模式)接入到3.3V(或者接一个1.2k的上拉电阻),我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接法 -
ESP32使用SD卡注意事项
2019-10-09 11:40:36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上拉电阻为47K和上拉电阻为10K。 上拉电阻为47K。...按照ESP32-CAM开发板的接法。 上拉电阻为10K。 一、原理图。 ESP32S模块中有引出SDIO的接口,就是SD2、SD3、CM... -
常用的几种电平转换方案
2021-01-20 06:38:55(1) 晶体管+上拉电阻法 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 -
单片机与DSP中的基于单片机的单键电路设计及对应程序
2020-11-03 20:23:37单键接法要求按键的一端接有一个上拉电阻,而按键的另一端直接接地,这样可以在按键没有合上的时候保持输入管脚始终是高电平。如果程序检测到这个管脚为高电平,就会认为该管脚的按键没有按下,而按键合上以后,输入... -
常用的TTL与CMOS电平转换方案
2016-09-14 10:25:39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 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 + 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法
2017-04-26 09:42:22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场合。 3 74xHCT... -
解决不同逻辑电平的兼容问题
2016-10-14 11:47:25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场合。 (3) -
基于单片机的单键电路设计及对应程序
2021-01-19 18:59:52单键接法要求按键的一端接有一个上拉电阻,而按键的另一端直接接地,这样可以在按键没有合上的时候保持输入管脚始终是高电平。如果程序检测到这个管脚为高电平,就会认为该管脚的按键没有按下,而按键合上以后,输入... -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74HC245、74LVC4245等)
2016-12-15 18:02:18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场合。 (3) 74xHCT系列... -
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
2017-01-08 19:56:12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场合。 ... -
3.3V到5V互相转换的芯片
2012-10-29 23:39:26(1) 晶体管+上拉电阻法 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 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OD 的... -
的i2c例子_I2C协议与EEPROM
2020-12-27 08:12:56韦东山本文字数:1856,阅读时长:3.5分钟I2C协议I2C在硬件上的接法如下(图19-1)所示,主控芯片引出两条线SCL,SDA线,在一条I2C总线上可以接很多I2C设备,我们还会放一个上拉电阻(放一个上拉电阻的原因以后我们再说)... -
传统电路一般采用P2.x引脚作为外部扩展器件的地址
2017-07-11 14:09:47P2.x引脚与P0.x引脚上电后默认为高电平,不过P0.x引脚需要外部接上拉电阻。 接74LS138时传统接法一般采用P2.x引脚的最高3位。 若仅仅外接一片ADC0809,在不使用外部总线的设计中,不需要地址选择 -
Jlink-10 pin 的定义(stm32使用)官方定义
2017-09-14 22:07:00因为在网上找了好久才找到正确的接法,所以专门记载了下来,因为stm32芯片这几个功能引脚会内置上拉电阻,所以不需要再外接电阻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zswise/p/7523420.html... -
BQ24195的使用:与MSP430G2553的I2C通信
2019-07-25 18:10:53I2C的上拉电阻10K或4.7K都行,阻值影响的是跳变沿的时间,即使fast mode I2C通信的频率也才400k左右,所以影响不大。 软件例程 我们用的是G2553的硬件I2C,有中断法和查询法,不想用中断的可以用查询法。如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