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26 21:23:56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传输层和网络层所使用的协议:
应用层协议
- 文件传输协议FTP
从网络上下载文件时使用的是FTP协议。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上网浏览网页时使用的是HTTP协议。 - 域名服务DNS
DNS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协议,我们在访问网络上一台主机时,通常不是直接输入对方的IP地址,而是输入这台主机的一个域名,例如访问新浪网时,通常会输入: www.sina.com.cn,这就是新浪网的域名,通过DNS服务就可以将这个域名解析为它所对应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就可以访问新浪网的主机了。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通过FoxMail发送电子邮件时,就会使用SMTP协议。 - 邮局协议POP3
利用FoxMail从邮件服务器(例如263)上收取电子邮件时,就会使用POP3协议。
传输层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利用TCP协议进行通信时,首先要通过三步握手,以建立通信双方的连接。一旦连接建立好,就可以进行通信了.TCP提供了数据确认和数据重传的机制,保证了发送的数据一定能到达通信的对方。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采用UDP进行通信时,不需要建立连接,可以直接向一个IP地址发送数据,但是对方能否收到,就不敢保证了。我们知道在网络上传输的是电信号,既然是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就会有衰减,因此数据有可能在网络上就消失了。
也有可能我们所指定的IP地址还没有分配,或者该IP地址所对应的主机还没有运行,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发送的数据接收不到。这就好像寄信的过程,我们所寄的信件有可能在运输的途中丢失,也有可能收信人搬家了,这都会导致信件的丢失。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寄信时不需要和对方认识,也就是说,不需要建立连接。既然UDP协议有这么多缺点,那么为什么还要使用它呢?这主要是因为UDP协议不需要建立连接,而且没有数据确认和重传机制,所以实时性较高。因此,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例如视频会议,就可以采用UDP协议来实现。因为对于这类应用来说,丢失少量数据并不会影响视频的观看。
网络层协议
- 网际协议IP
- 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更多相关内容 - 文件传输协议FTP
-
OSI模型中,下列那些协议属于网络层的协议?
2020-04-01 17:38:13 -
TCP/IP协议族各层所含的主要协议——网络层
2019-07-28 18:45:03网络层所包含的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注协议之一,它的作用是用来让互连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网络层所包含的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注协议之一,它的作用是用来让互连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作用是更有效的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率,ICMP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但不是高层协议。ICMP报文作为网络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
ICMP报文分为两种: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IGP:RIP、OSPF
EGP:BGP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层的一些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
2022-01-08 01:45:01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等都属于静态路由。 2.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流量、拓扑等)的变化。 3.一般只在小规模网络中采用 动态路由选择 1....目录
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路由选择分为静态路由选择和动态路由选择
静态路由选择
1.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等都属于静态路由。
2.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流量、拓扑等)的变化。
3.一般只在小规模网络中采用动态路由选择
1.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获取路由信息。
2.比较复杂,开销比较大。能较好的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3.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因特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1.自适应:动态路由选择,能较好的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2.分布式: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3.分层次:将整个因特网划分为许多个较小的自治系统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称为域间路由选择,域间路由选择使用外部网关协议EGP这个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称为域内路由选择,域内路由选择使用内部网关协议IGP这个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路由信息协议RIP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
RIP和IGR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RIP是因特网上最早使用的,IGRP是思科早期私有的协议,现在已经被EIGRP取代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思科特有的,用来取代IGRP的混合型路由协议(基于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OSPF和IS-IS是基于链路状态的,OSPF在各种网络中广泛使用,集成化IS-IS是ISP骨干网上最长常用的IGP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
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
路由器的组成
整个路由器结构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路由选择部分,另一个是分组转发部分。
路由选择部分的核心构件是路由选择处理机,他的任务是根据所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周期性的与其他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互,来更新路由表。
分组转发部分由三部分构成:
交换结构
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信号传输过程:
信号从某个输入端口进入路由器,物理层将信号转换成比特流,送交数据链路层处理。数据链路层从比特流中识别出帧,去掉帧头和帧尾后,送交网络层处理。
如果送交网络层的分组是普通待转发的数据分组,则根据分组首部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若找不到匹配的转发条目,则丢弃该分组。否则,按照匹配条目中所指示的端口进行转发。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的网络层,网络层更新数据分组中某些字段的值,例如将数据分组的生存时间减1。然后送交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组封装成帧,送交物理层处理。物理层将帧看作是比特流,将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进行发送。
如果送交网络层的分组是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报文,则把这种分组送交路由选择处理机。路由选择处理机根据分组的内容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路由表
路由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下一跳的映射。
路由表需要对网络拓扑变化的计算最优化
转发表是从路由表得出的
转发表的结构应当使查找过程最优化RIP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1.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在内部网关协议GI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其相关标准文档为RFC 1058。
2.RIP要求自治系统AS内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他自己到AS内其他 每一个网络的距离记录。这是一组距离,称为距离向量D-V(distance-vector)
3.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来衡量达到目的地的距离。
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思科为0)
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量加1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 只适用于小型网络。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距离短的路由,也就是通过路由器数量最少的路由。
当到达同一目的地的网络有多条距离相等的路由时,可以进行等价负载均衡。
RIP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和谁交换信息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 ---》自己的路由表
何时交换信息 ---》周期性交换(例如每30秒)举例:RIP的基本工作过程
1.路由器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自己到直连网络的距离为1
2.每个路由器仅和相邻路由器周期性的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3.若干次交换和更新后,每个路由器都知道到达本AS内各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地址,称为收敛。举例:RIP的路由条目的更新规则
当一个路由器将自己的路由表发送给另一个路由器时,另一个路由器根据此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时的更新规则
1.到达目的网络,相同下一跳,最新消息,更新
2.发现了新的网络,添加
3.到达目的网络,不同下一跳,新路有优势(距离短),更新
4.到达目的网络,不同下一跳,距离相同,添加,进行等价负载均衡
5.到达目的网络,不同下一跳,新路有劣势,不更新RIP存在坏消息传播得慢的问题
坏消息传播的慢又称为路由环路或距离无穷计数问题,这是距离向量算法的一个固有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出现该问题的概率或减少该问题带来的危害,但不能彻底避免路由环路问题。
1.限制最大路径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
2.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发送更新报文(即触发更新),而不是周期性发送
3.让路由器记录收到某特定路由信息的接口,而不让同一路由信息再通过此接口向反方向传送(即水平分割)OSPF协议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1.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为克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
1.开放表明OSPF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的,而是公开发表的
2.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距离算法SPF
2.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而不像RIP那样是基于向量的
3.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不会产生路由环路
4.OSPF不限制网络规模,更新效率高,收敛速度快
5.链路状态是指本路由器都和哪些 路由相邻,以及相应链路的代价
代价用来表示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这些都由网络管理人员来决定
举例:思科路由器中OSPF计算代价的方法:100mbps/链路带宽
计算结果小于1的值仍记为1,大于1且有小数的值,舍去小数
OSPF相邻路由器之间通过交互(hello)问候分组,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
hello分组封装在IP数据报中,发往组播地址224.0.0.5
目的IP为224.0.0.5 协议号为89(表明数据报的数据载荷为OSPF分组)
发送周期为10秒
40秒未收到邻居路由器的hello分组,则认为该邻居路由器不可达LSA
使用OSPF的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链路状态通告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中包含以下内容:
直连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
邻居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LSA被封装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LSU中,采用洪泛法发送。LSDB --->链路状态数据库
使用OSPF的各路由器基于LSDB进行最短路径优先SPF计算,构建出各自到达其他各路由器的最短路径,即构建各自的路由表。
OSPF分组类型
OSPF有以下五种分组类型:
类型1:问候(hello)分组
用来发现和维护邻居路由器的可达性
类型2:数据库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
向邻居路由器给出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所有链路状态项目的摘要信息
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link state request)分组
向邻居路由器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
类型4: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分组
路由器使用这种分组将其链路状态进行洪泛发送,即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
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分组
这是对链路状态更新分组的确认分组邻居关系
OSPF在多点接入网络中路由器邻居关系的建立
1.选举指定路由器DR(designated router)和备用的指定路由器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2.所有的非DR和BDR只与DR/BDR建立邻居关系
3.非DR/BDR之间通过DR/BDR交换信息区域
为了使OSPF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把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叫做区域(area)
区域内路由器IR(internal router):路由器的所有接口位于同一个区域内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一部分接口用于连接自身所在区域,另一部分接口用于连接主干区域
主干路由器BBR(backbone router):位于主干区域内的路由器,区域边界路由器可以看作主干路由器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AS border router): 专门和本自治系统外的其他自治系统交换路由信息BGP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不同自治系统内,度量路由的协议(距离、带宽、费用等)可能不同。因此,对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使用代价作为度量来寻找最佳路由是不行的。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相关策略(政治、经济、安全等)
BGP只能是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在配置BGP时,每个自治系统的管理员要选择至少一个路由器作为该自治系统的BGP发言人
不同自治系统的BGP发言人要交换路由信息,首先必须建立TCP接口,端口号为179
在此TCP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
利用BGP会话交换路由信息(例如增加新的路由,或撤销过时的路由,以及报告出错的情况等)
利用tcp连接交换路由信息的两个BGP发言人,彼此称为对方的邻站或对等站
BGP发言人除了运行BGP外,还必须运行自己所在的自治系统的内部网关协议IGP,例如OSPF或RIPBGP发言人交换网络可达信息(要达到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一系列自治系统)
当BGP发言人互相交换好了网络可达性的信息后,各BGP发言人就根据所采用的策略从收到的路由信息中找到到达自治系统的较好的路由。也就是构造出树形结构、不存在回路的自治系统连通图。BGP适用于多级结构的因特网
报文类型
BGP-4有以下四种报文
OPEN(打开)报文: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代言人建立关系,使通信初始化。
UPDATE(更新)报文:用来通告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要撤销的多条路由
KEEPALIVE(保活)报文:用来周期性的证实邻站的连通性
NOTIFICATION(通知)报文:用来发送检测到的差错
-
OSI七层模型及对应的网络协议
2019-05-16 16:34:49一、OSI七层模型OSI七层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层(Application)、表示层(Presentation)、会话层(Sess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层(Physical)。三、五... -
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
2020-05-12 20:22:222.网络层安全性 3.IPSec安全体系结构图 4.IPSec安全体系的内容 5.IPSec的模式 6.AH相关 7.ESP相关 8.安全联盟SA 9.IPSec密钥管理 10.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 11.两阶段交换 12.IPSec—vpn要求 13.IPSec—vpn协议... -
网络安全-互联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使用的安全协议
2020-06-11 18:22:14网络层安全协议 IPsec 我们经常使用的虚拟专用网(某PN),在某PN中传送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而IPsec就是提供的这个服务。 IPsec并不是一个单一协议,而是能够在IP层提供互联网通信安全的协议族。IPsec并没有限定... -
计算机网络分层协议及各层功能
2020-08-23 01:43:00目录什么是协议协议分层协议分层模型TCP/IP协议各层功能报文,报文段,数据报,帧 什么是协议 我们先以人类活动来进行类比 例如,当你想要向某人询问一天的时间时,将怎样做? 图1-2中显示了一种典型的交互过程。... -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BGP 协议 ( BGP 协议简介 | BGP 协议信息交换 | BGP 协议报文格式 | BGP-4 常用...
2020-09-02 14:46:44一、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二、BGP 协议 简介、 三、BGP 协议 信息交换过程、 三、BGP 协议 报文格式、 四、BGP 协议 特点、 五、BGP-4 协议的 四种报文、 六、RIP 、OSPF、BGP 对比、 -
网络协议——七层、五层、四层协议概念及功能分析
2018-07-21 20:31:177层是指OSI七层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层(Application)、表示层(Presentation)、会话层(Sess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层(Physical)。 OSI是Open ... -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OSI七层与TCP/IP协议)
2022-01-04 13:53:24目录 1 为什么要分层 1.1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2.2.2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2.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过程 2.2.4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及各层间通信 2.3OSI与TCP/IP的区别 1 为什么要分层 1.1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 -
TCP/IP 协议族 简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2019-04-13 23:16:36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 [swi:t])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TCP/IP Protocol Suite[swi:t] 或 TCP/IP Protocols),简称 ... -
网络层次模型及各层对应协议
2020-02-21 22:12:36一、OSI七层模型OSI七层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层(Application)、表示层(Presentation)、会话层(Sess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层(Physical)。三、五层... -
2017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
2021-06-27 02:56:442017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一、练习题1、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分配唯一的主机IDB 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C 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D 网络ID不能全为1或全为02、对... -
40. 网络层 —— 网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 / IP协议
2021-03-29 21:11:041. 网络层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地址管理: 【网络上的这些主机和节点都需要使用一种规则来区分,就相当于是一种身份标识】 2.路由选择: 【从主机A传输到主机B,由于A和B需要跨越很多网络设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
TCP/IP四层模型各层主要协议详述
2019-08-02 00:46:001、一张表理清 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关系 2、TCP/IP模型 (1)物理层 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 -
网络层(第三层)之 ICMP协议
2019-10-14 09:08:581、ICMP协议之概述 2、ICMP协议之简介 3、ICMP协议之功能 0、相关文章: ICMP(百度百科) ICMP协议详解(1.2w阅读量,8赞) 完全理解icmp协议 1、ICMP协议之概述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ICMP ICMP(Internet ... -
计算机网络笔记(5) 传输层滑动窗口协议(GBN、SR)
2022-03-19 21:53:17观看MOOC(哈尔滨工业大学 聂兰顺)课程+杨振启的《计算机网络》总结的笔记 -
OSI体系结构的各层协议
2019-08-10 16:34:15首先,OSI是一个七层协议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 -
七层网络协议
2018-03-26 10:59:41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2)每层应当有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3)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4)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节省跨过接口的通信量。5)层数应... -
计算机网络(三)—— 数据链路层(7):MAC地址、IP地址以及数据链路层使用的ARP协议
2021-07-05 19:24:24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数据链路层使用的ARP协议7.1 MAC地址7.1.1 课后练习7.2 IP... ■ ARP协议属于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其作用是已知设备所分配到的IP地址,使用ARP协议可以通过该IP地址获取到设备的MAC地. -
在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在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的,哪些应用层协议需要使用传输层的...
2020-11-17 16:34:32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BOOTP(引导程序协议,DHCP的前身)、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基于TCP和UDP协议:DNS(域名系统)、ECHO(回... -
网络之五层网络模型及各层协议
2019-07-24 15:02:12五层网络模型:应用层(可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即七层网络模型)、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一、HTTP协议:分为Request、Response 两个部分 Request——请求:分为请求头Request Headers和... -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三)——ISP互联、时延、协议层及其服务模型
2022-03-02 10:08:09ISP互联、时延、协议层及其服务模型1.5 ISP互联时延和丢包1.6 时延1)时延的类型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2)排队时延和分组丢失排队时延分组丢失端到端时延3)英特网中的时延和路由1.7 协议层次及其服务... -
网络协议系列1—TC/PIP网络模型
2020-06-18 23:27:28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TCP/IP是互联网相关的是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协议簇的总称,比如TCP,UDP,IP,FTP,HTTP,ICMP,SMTP等属于TCP/IP族内的协议。 -
网络协议之ONVIF
2022-03-16 09:22:46ONVIF协议的出现,解决了不同厂商之间开发的各类失败不能融合使用的难题,提供了统一的网络视频开发标准。 ONVIF协议将终端设备(摄像头)提供Web Service服务,将每一个功能看做是一个Web Service。 ONVIF的实现... -
几种常用的网络路由交换协议【路由协议】
2019-11-25 22:40:12几种常见的网络路由交换协议 1.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 IGRP即内部网关协议,是一种动态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它由Cisco公司80年代中期设计。使用组合用户配置尺度,包括延迟、... -
网络协议--SSL/TLS
2022-03-13 13:50:58一、简介 SSL(Secure Socket Layer 安全套接层)最初是由网景公司(Netscape)研发,在SSL更新到3.0时,被IETF...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位于TCP/IP协议和应用层协议之间的一种协议层。SSL通过... -
计算机网络 应用层 电子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2021-01-19 17:37:58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用户代理:允许用户阅读、回复、转发、保存和撰写报文。 邮件服务器:每个接收方在其中的某个邮件... -
TCP/IP 中各层中比较重要的协议
2018-06-08 10:12:13(3)网络层:IP 协议,ARP、RARP 协议,ICMP 协议等;(4)网络接口层:是 TCP/IP 协议的基层,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网络层 ARP 地址解析协议 ICMP 控制报文协议ARP就是IP转MAC。在平时使用中,我们可以使用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