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安腾处理器系列中断机制指南
2020-03-04 13:49:07安腾是英特尔公司面向企业级应用处理器的名字,它将英特尔架构的卓越性能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带到了数据密集型、企业关键的技术计算应用之中。安腾处理器家族是专为高端企业和高性能应用设计的,能为业务智能、数据库、... -
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机制
2020-05-14 19:02:42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被重新调度甚至是睡眠。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工作队列,什么情况下使用tasklet。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工作...工作队列(work queue)是另外一种将工作推后执行的形式 ,它和我们前面讨论的所有其他形式都有不同。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可以在进程上下文中执行。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被重新调度甚至是睡眠。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工作队列,什么情况下使用tasklet。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工作队列。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不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tasklet。另外,如果需要用一个可以重新调度的实体来执行你的下半部处理,也应该使用工作队列。它是唯一能在进程上下文运行的下半部实现的机制,也只有它才可以睡眠。这意味着在需要获得大量的内存时、在需要获取信号量时,在需要执行阻塞式的I/O操作时,它都会非常有用。如果不需要用一个内核线程来推后执行工作,那么就考虑使用tasklet。
1. 工作、工作队列和工作者线程
如前所述,我们把推后执行的任务叫做工作(work),描述它的数据结构为work_struct,这些工作以队列结构组织成工作队列(workqueue),其数据结构为workqueue_struct,而工作线程就是负责执行工作队列中的工作。系统默认的工作者线程为events,自己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工作者线程。
2. 表示工作的数据结构
工作用<linux/workqueue.h>中定义的work_struct结构表示:
struct work_struct{ unsigned long pending; /* 这个工作正在等待处理吗?*/ struct list_head entry; /* 连接所有工作的链表 */ void (*func) (void *); /* 要执行的函数 */ void *data; /* 传递给函数的参数 */ void *wq_data; /* 内部使用 */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 延迟的工作队列所用到的定时器 */ };
这些结构被连接成链表。当一个工作者线程被唤醒时,它会执行它的链表上的所有工作。工作被执行完毕,它就将相应的work_struct对象从链表上移去。当链表上不再有对象的时候,它就会继续休眠。
3. 创建推后的工作
要使用工作队列,首先要做的是创建一些需要推后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DECLARE_WORK在编译时静态地建该结构:
DECLARE_WORK(name, void (*func) (void *), void *data);
这样就会静态地创建一个名为name,待执行函数为func,参数为data的work_struct结构。
同样,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指针创建一个工作:
INIT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woid(*func) (void *), void *data);
这会动态地初始化一个由work指向的工作。
4. 工作队列中待执行的函数
工作队列待执行的函数原型是:
void work_handler(void *data)
这个函数会由一个工作者线程执行,因此,函数会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默认情况下,允许响应中断,并且不持有任何锁。如果需要,函数可以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函数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但它不能访问用户空间,因为内核线程在用户空间没有相关的内存映射。通常在系统调用发生时,内核会代表用户空间的进程运行,此时它才能访问用户空间,也只有在此时它才会映射用户空间的内存。
5. 对工作进行调度
现在工作已经被创建,我们可以调度它了。想要把给定工作的待处理函数提交给缺省的events工作线程,只需调用
schedule_work(&work);
work马上就会被调度,一旦其所在的处理器上的工作者线程被唤醒,它就会被执行。
有时候并不希望工作马上就被执行,而是希望它经过一段延迟以后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度它在指定的时间执行:
schedule_delayed_work(&work, delay);
这时,&work指向的work_struct直到delay指定的时钟节拍用完以后才会执行。
6. 工作队列的简单应用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workqueue.h> static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queue = NULL; static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static void work_handler(struct work_struct *data) { printk(KERN_ALERT "work handler function.\n"); } static int __init test_init(void) { queue = create_singlethread_workqueue("helloworld"); /*创建一个单线程的工作队列*/ if (!queue) goto err; INIT_WORK(&work, work_handler); schedule_work(&work); return 0; err: return -1; } static void __exit test_exit(void) { destroy_workqueue(queue);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test_init); module_exit(test_exit);
-
VxWorks下MPC860的中断处理机制及其应用
2014-11-28 11:06:56中断是外部事件通知操作...内核wind在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及网络处理等方面与其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提供的微秒级的中断处理为VxWorks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领域的旗舰地位奠定了基础。中断是外部事件通知操作系统的最常用手段。中断处理机制是计算机多任务环境运行的基础,是系统实时性的保证。
VxWorks是美国Wind River公司于1983年设计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wind在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及网络处理等方面与其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提供的微秒级的中断处理为VxWorks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领域的旗舰地位奠定了基础。
Motorola公司推出的MPC860是目前在网络与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款微处理器芯片。高速的PowerPC内核,连同集成的网络与通信外围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建立高端通信系统的全新系统解决方案。因其体系结构与通用的x86体系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理解其中断处理机制及编写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成为系统移植与应用中的难点。
VxWorks采用中断处理与普通任务分别在不同的栈中处理的中断处理机制。中断处理程序运行于一种特殊的上下文环境中,没有任务控制块(Task Control Block, TCB),这使得中断的产生只会引发一些关键寄存器的存储而不会导致任务上下文的切换,从而减小了中断延迟。
VxWorks下的中断服务程序(ISR,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只完成在最小时间内通告中断的发生,而将其它的非实时处理尽量通过中断与任务间的通信机制放在被引发的任务上下文中来完成,类似于Linux中的底半处理机制,这样既可以避开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的种种限制,又进一步缩小了中断延迟。
VxWorks在内核Wind中普遍采用被高度优化的信号量而不是关中断来实现互斥访问,这也对缩小中断延迟有一定的贡献。
为了让用户方便的使用C语言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对中断的控制,VxWorks在体系结构无关例程库intLib和体系结构相关例程库intArchLib中提供了系统接口函数。对于应用程序员一般只需了解intLib库即可,而BSP(Board Support Packet,板级支持包)程序员则还需要了解intArchLib库。
接口函数中最常用的是在intLib库中提供的中断连接函数intConnect()。其函数原型为
STATUS intConnect
(
VOIDFUNCPTR * vector,/*需要连接的外部中断向量*/
VOIDFUNCPTR routine,/*中断发生时调用的中断服务程序*/
int parameter /*传递给中断服务程序的参数*/
)
该函数将指定的中断服务程序routine与指定的外部事件中断向量vector相关联。当指定的外部中断事件发生时,该函数以指定的参数parameter为参数,调用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相应的中断服务。MPC860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嵌入式PowerPC内核(Core)、系统接口单元(SIU,System Interface Unit)和通信处理模块(CPM, Communications ProcessorModule)。MPC860属于双处理器体系结构。嵌入式PowerPC内核是主处理单元,包括高速缓存(CACHE)和内存管理单元(MMU),它是一个RISC芯片,通常开发编译后的程序指令都是由它执行。通信处理模块内部也集成了一个RISC微处理器,对各种常用的通信模块进行管理。由于CPM 分担了嵌入式PowerPC内核的外围工作任务,这种双处理器体系结构功耗低于传统体系结构的处理器。系统接口单元主要提供内外总线的接口,以及一些其它功能如SIU中断的管理等。
MPC860的中断体系结构有三个模块:PowerPC内核、SIU中断控制器(SIU InterruptController)和CPM中断控制器(CPM Interrupt Controller)。如图1所示。
CPM中断控制器对通信处理模块的各个中断进行管理,它接收12个外部中断源和17个内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经过屏蔽和判优处理后,把中断请求送往SIU中断控制器。CPM中断控制器为每个中断源分配了一个中断向量号,并且分配了不同的优先级,还可以编程设定哪个中断源为最高优先级。所有的CPM中断在SIU中断控制器中产生的中断向量号都是一样的。
图1 MPC860中断体系结构
SIU中断控制器负责管理8个外部中断源(IRQ0~7)和8个内部中断源(Level0~7),其中IRQ0一般用作不可屏蔽中断,通过NMI向PowerPC内核请求中断,其余15个通过外部中断引脚IREQ请求中断。对于8个内部中断源,包括时间基准(TB)、周期性的中断定时器(PIT)、实时时钟(RTC)、PCMCIA以及CPM等,用户可以通过对寄存器的操作,把它们设定为Level0~7中的任何一级。SIU中断控制器已经设定了这16个中断源之间的优先级,其中IRQ0的优先级最高,Level0其次,IRQ1再次,依此类推,Level7的优先级最低。
PowerPC内核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保存内核中断现场,即将程序计数器保存到SRR0,机器状态寄存器(MSR,Machine State Register)保存到SRR1,并改变MSR相关的信息,然后按异常向量表转入外部中断偏移地址处(0x500)执行最大长度为256个字节的SIU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中断服务。
MPC860的中断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内核在收到中断请求,保存中断现场后执行SIU中断服务程序。首先保存用户中断现场,保存关键寄存器到中断堆栈,并设置堆栈入口,然后读取产生SIU中断的中断向量号,根据中断向量号判断中断源,再跳转到各个中断源相应的服务程序中执行。读到的中断向量号如果对应CPM,要转入CPM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在PM中断服务程序中,首先内核将CPM中断向量寄存器(CIVR,CPM Interrupt Vector Register)的IV位置1,然后读取CPM中断向量号,再根据中断向量号调用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这样,所有的CPM中断源,在进入中断处理程序之前,都经过了SIU中断控制器和CPM中断控制器两级处理。另外,由于MPC860是RISC处理器,它有许多通用寄存器,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该把影响到的关键寄存器压入到堆栈中,在退出中断服务程序之前再恢复。
图2 MPC860的中断处理流程
实际中断处理应用编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编写中断初始化程序,进行初始化和中断连接;二是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中断服务功能。
中断初始化程序的首要工作是初始化中断寄存器,包括打开SIU中断屏蔽寄存器(SIMASK,SIU Interrupt Mask)对应的屏蔽位,使能外部中断。如果是SIU的外部中断,应该初始化SIU中断边沿/电平寄存器(SIEL,SIU Interrupt Edge/Level Register),以设定中断是下降沿触发还是低电平触发。如果使用了CPM中断,还应该初始化CPM中断配置寄存器(CICR,CPM InterruptConfiguration Register)和CPM中断屏蔽寄存器(CIMR,CPM Interrupt Mask Register),以设定CPM在SIU中断控制器中的中断优先级,以及其内部的最高优先级中断源。对于子块可屏蔽中断源,还应该打开对应的事件屏蔽寄存器。
中断初始化程序还必须把SIU中断服务程序放到正确的位置。在VxWorks环境下调用intConnect()函数即将中断服务程序与外部中断源连接起来。
由于中断服务程序不是在规则的任务上下文中运行(它没有任务控制块,中断处理程序共享一个堆等),中断服务程序必须遵守一个基本约束:它必须不能调用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阻塞的函数。例如,ISR不能获取信号量,但可以释放信号量;ISR不能直接或间接调用内存操作函数malloc()和free();ISR不能通过VxWorks驱动来执行I/O操作,但VxWorks的管道驱动程序是一个例外;ISR也不能使用printf()进行打印,VxWorks专门为ISR打印信息设计了一个记录功能,允许向系统输出平台打印文本信息。
由于中断服务通常涉及到任务级代码,并且中断服务程序受到种种限制,VxWorks支持在中断级运行的中断服务程序直接与一般任务进行通信。其通信机制有共享数据结构、信号量、消息队列、管道、信号等。其中,信号量是VxWorks提高中断服务程序与任务的合作性能的最好机制。理想情况下,一个中断服务程序仅仅调用semGive()函数释放一个信号量,发起一个任务来完成必要的处理。
中断处理应用实例:
下面给出VxWorks下MPC860的中断处理的应用实例。我们在某项目开发中利用中断通知MPC860读取外围器件FIFO的数据。相关的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中断处理应用实例的硬件连接
其中,FIFO采用IDT公司的IDT72V3650芯片,FPGA采用ALTERA公司APEX20K系列的EP20K1500E器件。FIFO芯片提供了五个空满状态标志位,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方便的通过FPGA编程向MPC860的IRQ2和IRQ1分别发送开始读信号和停止读信,从而在时钟的驱动下读取FIFO数据。
中断应用程序的主要实现函数的代码及注释如下:
/***初始化,中断连接***/
void tRdFifoInit(void)
{
*SIEL(RegBase)|=0x28000000; /*设置外部中断源IRQ1、IRQ2下降沿触发*/
startSem=semBCreate(SEM_Q_FIFO,SEM_EMPTY);
/*创建二进制信号量,以便实现中断与任务的通信*/
intConnect(IV_IRQ1,(VOIDFUNCPTR)stopRdISR,NULL);
intConnect(IV_IRQ2,(VOIDFUNCPTR)startRdISR,NULL);
/*分别将外部中断源与中断服务程序相连接*/
intEnable(IVEC_TO_INUM(IV_IRQ1)); intEnable(IVEC_TO_INUM(IV_IRQ2));
/*分别使能外部中断*/
}
/***开始读FIFO中断服务程序***/
void startRdISR(void)
{
semGive(startSem);
/*释放信号量*/
RdFlag=1;
/*设置读FIFO数据标志*/
*SIPEND(RegBase)=0x08000000;
/*清除外部中断源IRQ2的状态位*/
}
/***停止读FIFO中断服务程序***/
void stopRdISR(void)
{
RdFlag=0;
/*禁止读FIFO数据标志*/
*SIPEND(RegBase)=0x20000000;
/*清除外部中断源IRQ1的状态位*/
}
/***按照中断通知读取FIFO数据***/
void tRdFifo(void)
{
while(1)
{
semTake(startSem,WAIT_FOREVER);
/*获取信号量*/
while(RdFlag)
{
…/*读取FIFO数据*/
}
}
}
结束语: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提供的中断处理机制中断延迟小、用户编程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MPC860的中断体系结构是理解如PowerPC系列芯片等双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中断处理机制的难点。本文在详细分析两者中断处理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了具体的开发实例。
http://www.ic72.com/ZhanHui/2009-03-20/132488.html
-
linux内核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workqueue机制
2010-03-31 16:43:00linux内核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workqueue机制 工作队列(workqueue)是另外一种将工作 推后执行的形式,它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小任务有所不同。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linux内核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workqueue机制
工作队列(workqueue)是另外一种将工作 推后执行的形式,它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小任务有所不同。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可以在进程上下文中执行。 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被重新调度甚至是睡眠。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工作队列,什么情况下使用tasklet。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工作队列。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不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tasklet。另外,如果需要用一个可以重新调度的实体来执行你的下半部处理,也应该使用工作队列。它是唯一能在进程上下文运行的下半部实现的机制,也只有它才可以睡眠。这意味着在需要获得大量的内存时、在需要获取信号量时,在需要执行阻塞式的I/O操作时,它都会非常有用。如果不需要用一个内核线程来推后执行工作,那么就考虑使用tasklet。- 工作、工作队列和工作者线程
如前所述,我们把推后执行的任务叫做工作(work),描述它的数据结构为work_struct,这些工作以队列结构组织成工作队列(workqueue),其数据结构为workqueue_struct,而工作线程就是负责执行工作队列中的工作。系统默认的工作者线程为events,自己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工作者线程。
- 表示工作的数据结构
工作用<linux/workqueue.h>中定义的work_struct结构表示:
struct work_struct{
unsigned long pending; /* 这个工作正在等待处理吗?*/
struct list_head entry; /* 连接所有工作的链表*/
void(*func) (void *); /* 要执行的函数*/
void*data; /* 传递给函数的参数*/
void*wq_data; /* 内部使用*/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 延迟的工作队列所用到的定时器*/
};
这些结构被连接成链表。当一个工作者线程被唤醒时,它会执行它的链表上的所有工作。工作被执行完毕,它就将相应的work_struct对象从链表上移去。当链表上不再有对象的时候,它就会继续休眠。
3.创建推后的工作
要使用工作队列,首先要做的是创建一些需要推后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DECLARE_WORK在编译时静态地建该结构:
DECLARE_WORK(name,void (*func) (void *), void *data);
这样就会静态地创建一个名为name,待执行函数为func,参数为data的work_struct结构。
同样,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指针创建一个工作:
INIT_WORK(structwork_struct *work, woid(*func) (void *), void *data);
这会动态地初始化一个由work指向的工作。
4.工作队列中待执行的函数
工作队列待执行的函数原型是:
voidwork_handler(void *data)
这个函数 会由一个工作者线程执行,因此,函数会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默认情况下,允许响应中断,并且不持有任何锁。如果需要,函数可以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 函数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但它不能访问用户空间,因为内核线程在用户空间没有相关的内存映射。通常在系统调用发生时,内核会代表用户空间的进程运行,此时 它才能访问用户空间,也只有在此时它才会映射用户空间的内存。
5.对工作进行调度
现在工作已经被创建,我们可以调度它了。想要把给定工作的待处理函数提交给缺省的events工作线程,只需调用
schedule_work(&work);
work马上就会被调度,一旦其所在的处理器上的工作者线程被唤醒,它就会被执行。
有时候并不希望工作马上就被执行,而是希望它经过一段延迟以后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度它在指定的时间执行:
schedule_delayed_work(&work,delay);
这时,&work指向的work_struct直到delay指定的时钟节拍用完以后才会执行。
6.工作队列的简单应用#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workqueue.h>
static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queue=NULL;
static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staticvoid work_handler(struct work_struct *data)
{
printk(KERN_ALERT"work handler function./n");
}
static int __init test_init(void)
{
queue=create_singlethread_workqueue("hello world");/*创建一个单线程的工作队列*/
if (!queue)
goto err;
INIT_WORK(&work,work_handler);
schedule_work(&work);
return0;
err:
return-1;
}
static void __exit test_exit(void)
{
destroy_workqueue(queue);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test_init);
module_exit(test_exit); -
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机制-原来如此(工作队列)
2009-11-06 16:57:00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机制-原来如此工作队列(workqueue)是另外一种将工作推后执行的形式,它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小任务有所不同。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可以在进程...中断处理的工作队列机制-原来如此
工作队列(workqueue)是另外一种将工作推后执行的形式,它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小任务有所不同。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可以在进程上下文中执行。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被重新调度甚至是睡眠。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工作队列,什么情况下使用tasklet。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工作队列。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不需要睡眠,那么就选择tasklet。另外,如果需要用一个可以重新调度的实体来执行你的下半部处理,也应该使用工作队列。它是唯一能在进程上下文运行的下半部实现的机制,也只有它才可以睡眠。这意味着在需要获得大量的内存时、在需要获取信号量时,在需要执行阻塞式的I/O操作时,它都会非常有用。如果不需要用一个内核线程来推后执行工作,那么就考虑使用tasklet。- 工作、工作队列和工作者线程
- 表示工作的数据结构
struct work_struct{
unsigned long pending; /* 这个工作正在等待处理吗?*/
struct list_head entry; /* 连接所有工作的链表*/
void(*func) (void *); /* 要执行的函数*/
void*data; /* 传递给函数的参数*/
void*wq_data; /* 内部使用*/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 延迟的工作队列所用到的定时器*/
};
这些结构被连接成链表。当一个工作者线程被唤醒时,它会执行它的链表上的所有工作。工作被执行完毕,它就将相应的work_struct对象从链表上移去。当链表上不再有对象的时候,它就会继续休眠。
3.创建推后的工作
要使用工作队列,首先要做的是创建一些需要推后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DECLARE_WORK在编译时静态地建该结构:
DECLARE_WORK(name,void (*func) (void *), void *data);
这样就会静态地创建一个名为name,待执行函数为func,参数为data的work_struct结构。
同样,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指针创建一个工作:
INIT_WORK(structwork_struct *work, woid(*func) (void *), void *data);
这会动态地初始化一个由work指向的工作。
4.工作队列中待执行的函数
工作队列待执行的函数原型是:
voidwork_handler(void *data)
这个函数会由一个工作者线程执行,因此,函数会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默认情况下,允许响应中断,并且不持有任何锁。如果需要,函数可以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函数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但它不能访问用户空间,因为内核线程在用户空间没有相关的内存映射。通常在系统调用发生时,内核会代表用户空间的进程运行,此时它才能访问用户空间,也只有在此时它才会映射用户空间的内存。
5.对工作进行调度
现在工作已经被创建,我们可以调度它了。想要把给定工作的待处理函数提交给缺省的events工作线程,只需调用
schedule_work(&work);
work马上就会被调度,一旦其所在的处理器上的工作者线程被唤醒,它就会被执行。
有时候并不希望工作马上就被执行,而是希望它经过一段延迟以后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度它在指定的时间执行:
schedule_delayed_work(&work,delay);
这时,&work指向的work_struct直到delay指定的时钟节拍用完以后才会执行。
6.工作队列的简单应用#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workqueue.h>
static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queue=NULL;
static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staticvoid work_handler(struct work_struct *data)
{
printk(KERN_ALERT"work handler function./n");
}
static int __init test_init(void)
{
queue=create_singlethread_workqueue("hello world");/*创建一个单线程的工作队列*/
if (!queue)
goto err;
INIT_WORK(&work,work_handler);
schedule_work(&work);
return0;
err:
return-1;
}
static void __exit test_exit(void)
{
destroy_workqueue(queue);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test_init);
module_exit(test_exit); -
中断的下半部处理机制(2)工作队列
2016-01-15 23:07:56工作队列是另一种将工作推后执行的形式,他和前面讨论的所有其他形式都有所不同。工作队列可以吧工作推后,交...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被调用甚至是睡眠。 -
java锁机制——相比于synchronized而言lock的优势在哪里
2018-08-14 11:30:471、synchronized有哪些局限 性能不佳,源自1 线程的阻塞和唤醒带来的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开销;2 本身的性质(可重入、执行...等待可中断,可使用公平锁,锁可以绑定多个条件——针对的是第二点 3、ReadWriteLock... -
Linux(内核剖析):26---中断下半部之(工作队列机制(workqueue_struct、cpu_workqueue_struct))
2020-01-17 20:58:26这样,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能占尽进程上下文的所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工作队列允许重新调度甚至是睡眠 通常,在工作队列和软中断/tasklet中做出选择非常容易。如果推后执行的任务需要睡眠... -
基于arm9和vxworks中的中断处理
2007-08-20 09:58:00中断处理机制是计算机多任务环境运行的基础,是系统实时性的保证VxWorks内核wind在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及网络处理等方面与其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提供的微秒级的中断处理为VxWorks在... -
vxworks中断
2008-02-01 20:43:00中断处理机制是计算机多任务环境运行的基础,是系统实时性的保证 VxWorks内核wind在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及网络处理等方面与其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提供的微秒级的中断处理为VxWorks在... -
micropython 中断_5. 开关,回调和中断
2020-12-03 15:21:395.1. 按键回调函数¶尽管按键算是一种简单的构造,但它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征**sw.callback()**函数。该回调函数将在按键按下时创建一些东西,且使用了一个中断。在理解中断工作机制前最好的是用一个例子进行描述。尝试... -
5G双连接场景下的低传输时延切换机制
2021-01-14 00:52:32最后,基于数据传输时序模型,用数学推导和仿真的方法对新型机制与传统机制进行对比评估,相关结果显示出新型机制在单个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数据分组平均传输时延和数据分组总传输时延三方面的优势。 -
10---中断与时钟
2018-09-28 14:21:25轮询、中断和异常比较 轮询:内核定期对设备进行查询做出相应处理 中断:硬件在需要时向内核CPU发出信号 异常:由于编程失误...中断机制 顶半部和底半部 划分顶半部和底半部优势 中断会随时发生,产生中断的... -
linux驱动开发--中断:工作者队列实现中断底半部
2014-03-05 10:32:22这种机制和tasklet不同之处在于工作队列是把推后的工作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因此工作队列的优势就在于它允许重新调度甚至睡眠。 工作队列数据类型定义,在中 struct work_struct{ atomic_long_t data;//记录... -
Java基础-锁机制
2018-11-25 22:04:00Java中的锁机制 Lock不是Java语言内置的, ...优势在于: 使锁更公平, 使线程在等待锁的时候可以响应中断; 可以让线程尝试获取锁, 并在无法获取锁的时候立即返回或等待一段时间。 public interface Lock { ... -
大家谈18岁的Java——周志明:多语言协作至今仍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优势
2013-06-14 16:31:152013年,已经进入第18个年头的Java仍然是InfoQ上最受欢迎的话题,最近的《详细分析Java中断机制》、《关于Java性能的9个谬论》、《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等系列文章,一直占据InfoQ阅读热榜的首位。同时,今年7月的... -
STM32FSMC机制FlaSh存储器扩展
2020-10-26 09:46:23STM32是ST(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基于ARM内核Cortex-M3...STM32系列采用一种新型的存储器扩展技术——FSMC,在外部存储器扩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根据系统的应用需要,方便地进行不同类型大容量静态存储器的扩展。 -
linux 触摸屏驱动中断下半部实现-工作队列
2014-06-18 16:29:47这种机制和BH或Tasklets不同之处在于工作队列是把推后的工作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因此工作队列的优势就在于它允许重新调度甚至睡眠。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下半部分... -
雨课堂——操作系统3月3日作业 02 操作系统运行机制和体系结构
2020-03-17 16:28:001.操作系统采用 POSIX 接口的优越性体现在() ...3.实现中断机制的是() A.内核 B.中央处理器 C.系统调用 D.原语 4.关于内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内核是指操作系统中,实现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的... -
基于FPGA的CPCI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0-10-15 22:54:06介绍了使用FPGA实现的CPCI协议、仿真及外部通信总线协议、外部中断机制、冲突避免机制,该设计在量产的各种CPCI板卡中使用,用于各种厂家的CPCI机箱。与传统实现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好、兼容... -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ECOS在S3C2510上的移植实现
2020-12-08 20:49:33引言 ECOS(Embedded Configurable ...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多任务抢占机制,具有最小的中断延迟,支持嵌入式系统所需的所有同步原语,并拥有灵活的调度策略和中断处理机制,因而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Clinux和C -
java 线程 轮询_JAVA多线程编中的轮询锁与定时锁
2021-02-28 16:35:00显示锁Lock接口是Java 5.0新增的接口,该接口的定义如下:与内置加锁机制不同的是,Lock提供了一种无条件的、可轮询的、定时的以及可中断的锁获取操作,所有加锁和解锁的方法都是显示的。ReentrantLock实现了Lock... -
基于协作干扰的全双工中继系统混合安全传输协议
2021-01-19 19:27:28针对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的混合安全传输协议可以显著提高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安全中断性能,与传统未利用协作干扰的传输机制相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能优势。 -
电子测量中的uC/OS-II在配电监测终端仪表中的应用
2020-12-13 07:58:52摘要:讲述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在电力监控仪表中的应用;通过实时多任务系统对所有任务的调度管理,解决在单任务系统中难以处理的实时性差的问题,同时增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这种方式编程的优势在于程 -
LTE-Advanced中继系统基于辅助载波的协作切换算法
2021-01-19 22:22:48切换是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LTE-Advanced系统中,由于中继、...该算法利用低频载波传播范围广、高频载波资源相对较多的优势,并结合中继技术和载波聚合技术,达到了降低切换中断概率、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
第七部分 线程间通信
2011-01-17 14:00:00线程间通信 <br /> 我们所掌握的线程通信手段还只限于主线程通过唤醒,中断机制向子线程发出信号,或者在通过创建子线程时候向构造方法传入数据,以及设置子线程的公有属性。但是仅凭这些事难以胜任要求的...
-
TL1769_HSD 1.79inch FPC Application Guide Ver0.4_20051119.pdf
-
MySQL 事务和锁
-
python+selenium爬取【加载更多】动态加载方法
-
java-productor-consummer
-
定时器初值计算.rar
-
linux基础入门和项目实战部署系列课程
-
零基础极简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环境搭建并开发部署
-
零基础一小时极简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环境搭建并开发部署
-
java百万级tcp ip_就这一次:TCP、IP、操作系统、Netty、算法一次性讲透
-
NFS 网络文件系统
-
java搭建安卓服务器_无框架完整搭建安卓app及其服务端(一)
-
TL1769_Initial Sequence_060113.pdf
-
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
-
java正则表达式校验手机号_Java正则表达式校验邮箱和手机号
-
TL1769_Initial_Ver0.7_20060213.pdf
-
jdk8win64.zip
-
java比c_Java比C更快
-
基于SSM实现的房屋租赁系统【附源码】(毕设)
-
矩阵论复习资料.rar
-
GPT分区一键安装.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