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2 08:45:50
目录
总结
前言
网络维护是一种日常维护,包括网络设备管理(如计算机,服务器)、操作系统维护(系统打补丁,系统升级)、网络安全(病毒防范)等。
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确保网络传输的正常,掌握公司或者网吧主干设备的配置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
一、网络管理员是什么?
- 负责规划、管理、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和网络的各种活动,使网络性能最优
- 网络管理五大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
- 一个合格的网络管理员要熟练: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开发
- 区别:
- 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架构设计、安装、配置,主要为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的员工;
- 系统管理员:负责网络服务器的安装、配置、运行,主要人员为大公司IT总部系统员;
- 网络工程师:侧重于网络设备、架构、运维。更专注、专业。基本不涉及系统、应用。
二、网管及系统概述
2.1网络管理的功能
- 故障管理
- 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 故障预测
- 故障诊断和定位功能
- 安全管理
- 确保网络不被非法使用
- 确保网络资源不被攻击
- 配置管理
- 网络配置信息
- 网络设备的拓扑关系:存在性和连接关系
- 网络设备的域名、IP地址:寻址信息
- 网络设备的运行特性:运行参数
- 网络设备的备份操作参数:是否备份、备份启用条件
- 网络设备的配置更改条件
- 配置管理的主要功能
- 定义配置信息
- 设置和修改设备属性
- 定义和修改网络元素的互联关系
- 启动和终止网络运行
- 发行软件
- 检查参数值、互连关系和报告
- 网络配置信息
- 性能管理
- 性能检测与网络控制
- 实时采集与网络性能相关的数据
- 分析和统计数据
- 维护并检查系统的运行日志
- 性能预警
- 生成性能分析报告
- 网络性能指标
- 吞吐量
- 包(帧)延迟
- 掉包(帧)率
- 可用性
- 响应时间
- 利用率
- 性能检测与网络控制
- 计算管理
2.2网络管理系统软件
一般都遵循SNMP并提供类似网络管理功能,但在系统的可靠性、用户界面、操作功能、应用程序接口以及数据库的支持等方面村子啊差别,例如思科、惠普、华为
- HP Open View
- HP Open View Operations(一体化网络管理平台,能支持数百个受控节点和数千个事件)
- HP OpenView Reporter(报告管理软件,为分布式IT环境提供灵活易用的报告管理解决方案)
- HP OpenView Performance(端到端的资源和性能管理软件)
- HP OpenView GlancePlus(实时诊断和监控软件,可显示系统级、应用级和进程级的性能视图)
- HP OpenView GlancePlus Pak 2000(全面管理系统可用性的综合性产品)
- HP OpenView Database Pak 2000(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性能管理软件)
- 华为Quidview
- 图形化的管理界面
- 运行环境与平台无关
- 提供中英页面显示功能
- 操作简单
- IBM Tivoli NetView
- StarView
三、应当具备的能力
- 综合布线、机房建设与维护(机房管理、工程施工)
- 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windows\linux)
- 服务器应用与部署(DNS、WEB、FTP、代理、数据库)
- 网络部署与维护(交换、路由、防火墙、上网行为)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安全、应用安全、网络攻击、病毒)
- 综合运维(机房管理、网络与主机监控、故障处理)
四、应该知道的知识
- 水晶头
- 线序标准
- 568A: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 568B: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 1、2发 3、6收,剩余4578可以用POE供电或电话线
- 有效电缆长度:100米
- 13 26 调换就是B转A
- 两端接入
- 链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交换器与路由器之间)=>两端均为568A或者568B
- 连接相同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一段为568A,另一端为568B
- 目前交换机自适应,免去同种设备使用交叉线,异种设备使用直通线的烦恼
- 制作网线
- 将网线放入剪线钳的专用剪线口稍微用力握紧线钳,旋转剪开外皮
- 取出线头,剥开
- 整理线芯顺序,把网线剪齐
- 将网线插入水晶头底部
- 将其插入相应压接口用力压接(全部压紧铜片处)
- 线序标准
- 网线分类
- 非屏蔽
- 屏蔽:有铝箔缠绕
- CAT-5 5类(100M以太网传输)、CAT-5e/6 超5\6类 (1000M) CAT-7 7类(>=10000M)
- 寻线仪+测线仪
- 测线仪=>每根线对应一个灯,两端同事亮起表示对应线通电
- 寻线仪=>寻信号震荡发声器通过线缆发出声音信号,高灵敏度感应式寻线器识别信号发出声音
- 注意:屏蔽网线只有水晶头的位置,寻线器才会响
- 光纤
- SM=single mode (SM1310)=>单模跳线大多数是黄色=>传输距离比较远(机房=>楼层)
- MM=Multi Mode(MM850)=>多模条线大多数是橙色=>传输距离比较近(机房内部)
- 光纤跳线接口
- LC(主流)=> SFP
- SC => 光模块传输 GBIC(以前)
- ST、FC => 光纤配件架
- 光模块
- SFP+
- QSFP+ => 40G
- BIDI => 单芯双向
- 光电转换器
- 俗称:光猫、光电收发器
- 将光纤介质转换成铜线接入
- 将铜线转换成光纤介质接入
- 光纤终端盒/光纤配件架(OFDF)
- 光纤与光纤的熔接、光纤与尾纤的熔接以及光接收器的交接
- 光纤及其元件提供机械保护和环境保护
- 提供光缆终端的安放和余端光纤存储的空间
- 光纤测试仪OTDP
- 测量光纤的损耗、接头耦合等,色散等特性
五、机房构建
-
机房规划
- 布局规划
- 照明
- 走线架
- 设备机柜
- 内部装修
- 门窗
- 监控室
- 参观走廊
- 供电系统
- UPS系统(大型蓄电池)
- 直流系统
- 空调配电
- 制冷系统
- 空调
- 通风
- 网络系统
- 综合布线
- IDC核心网络建设
- 集中监控系统
- 门禁
- 视频监控
- 环境监控
- 防火系统
- 火灾探测系统
- 烟感探测系统
- 灭火系统
六、组网学前必知概念
- 公网IP => IP地址区分
- 私网IP => 👆同上
- 地址映射NAT => 👆同上,因为IPV4地址不够用,将私网地址包装成一个映射地址,在互联网上交互
- 内网 => 管理本单位的网络 => 分割:
- 外网 => 本单位以外的网络 => 防火墙、网闸
- 路由器 => 家用路由器、网吧路由器、企业路由器
- DNS => DNS是什么
- 防火墙、上网行为、UTM
- 网络协议五层结构 =>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TCP/IP)
- 交换机(由于太多了我就放图片上来吧)
七、组网方案
- ADSL+代理服务器(软路由)
- ADSL+家用路由器(无线路由器)
- 双ASDL+多WAN路由器
- 多条专线+负载均衡器
- 专线+路由器
- 专线+路由器+上网行为
- 专线+防火墙+交换机
八、SNMP
- SNMP的介绍
-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 IP网络管理事实上的标准
- IAB建议网络所有的TCP/IP网络设备必须支持SNMP
- SNMP是专门设计用于在IP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以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 SNMP协议的版本
- SNMP V1 => 采用UDP协议,支持最为广泛,但存在安全问题
- SNMP V2 => 语义进行增强,支持TCP协议
- SNMP V3 => 增强更加强大的安全控制,协议可以加密
- 一个SNMP管理的网络的组成
- 网络管理系统
- 被管理的设备 => 这些被管理的设备中都会有一个MIB的库保存设备信息/日志
- 代理者
九、网盘资料
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ieH8nqI97MUU_7cyrH5AQ
密码:echo
总结
这篇文章是我在b站上面学习的一些关于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东西,因为实习接触了这些所以也补习了一下这些东西,我的办公室有一些大神,超牛的,网络工程师啥的,等我以后一定要考个信息安全工程师。
文章里面的东西,我标记不同字体的,都是我在实习中遇到的东西,我现在的工作是在网络维护方面。内容可能设计的不是很专业,我也是业余的水平,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如果有想学习更加深入的小伙伴可以多上B站大学 ahhhhh。如果文章内容有错误的请大家私聊或者在评论留言噢。
更多相关内容 -
通信与网络中的嵌入式智能家庭网关的软件设计方案
2020-10-21 03:18:13摘 要: 为了统一管理智能家居的各种... 智能家居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 -
战斗力客户服务管理软件 vtkh2013.0714.zip
2019-07-11 15:30:07战斗力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是专为中小企业的客服服务... 软件界面美观大方,操作简洁方便,很适合办公设备、手机维修、数码产品、机械电子、IT硬件电脑维修、家俱、医疗设备、工厂生产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售后维护使用。 -
通信与网络中的英飞凌扩展SPINACER软件套件的新功能以支持IMS和TR-69
2020-11-30 16:38:25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宣布,为面向宽带CPE(用户端设备)、家用网关和VoIP(IP语音)设备的SPINACER软件套件增添了新功能。新功能包括由英飞凌全资子公司Commeon面向FMC(固定移动融合)开发的IMS Device Framework... -
620出租屋管理系统 v7.0.zip
2019-07-11 03:12:45据我们经验一般 普通家用电脑至少能记录30万条以上信息,如果信息量超大时,软件自动会提示,此时可备份数据并重置数据库。因此记录海量数据也毫无顾虑 19、软件为纯绿色版,免安装、无插件、无功能限制,重装系统... -
基于JAVAweb的宠物管理系统.zip
2021-06-21 22:39:19软件端的设计(这个软件是给店家用的,功能都是针对店家这边方向开发): 有注册界面、登录界面; 主界面上显示店内有所有注册过的宠物信息,每个宠物有图片进行显示、宠物图片下面就显示宠物的名称; 商品界面: 展示...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及开发测试工具
2020-02-13 10:25:20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NMP 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管理网络效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以及规划网络增长。通过 SNMP...简介
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NMP 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管理网络效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以及规划网络增长。通过 SNMP 接收随机消息(及事件报告)获知网络出现问题。
SNMP的前身是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用来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随后,人们对SGMP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特别是加入了符合Internet定义的SMI和MIB,改进后的协议就是著名的SNMP。基于TCP/IP的SNMP网络管理框架是工业上的现行标准,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管理信息结构SMI(Structure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信息库MIB和管理协议SNMP。
-
SMI定义了SNMP框架所用信息的组织和标识,为MIB定义管理对象及使用管理对象提供模板。
-
MIB定义了可以通过SNMP进行访问的管理对象的集合。
-
SNM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定义了网络管理者如何对代理进程的MIB对象进行读写操作。
SNMP中的MIB是一种树状数据库,MIB管理的对象,就是树的端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唯一位置和唯一名字。IETF规定管理信息库对象识别符(OID,Object Identifier)唯一指定,其命名规则就是父节点的名字作为子节点名字的前缀。MIB树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表列出了常用的一些例子,这些类别是MIB 结构树中mib结点的子树。
MIB类别
包含的相关信息
system
被管理对象(如主机、路由器等设备)系统的总体信息
interface
各个网络接口的相关信息
at
地址转换(如:ARP映射)的相关信息
ip
IP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icmp
ICMP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tcp
TCP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udp
UDP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ospf
OSPF(开发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bgp
BGP(边界网关)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rmon
远程网络坚实和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Rip-2
RIP协议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dns
域名系统的实现和运行相关信息
组成部分
一个SNMP管理的网络由下列三个关键组件组成:
-
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management systems)
-
被管理的设备(managed device)
-
代理者(agent)
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应用程序,以该应用程序监视并控制被管理的设备。也称为管理实体(managingentity),网络管理员在这儿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络管理需要的大量运算和记忆资源。一个被管理的网络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网络管理系统。
被管理的设备是一个网络节点,它包含一个存在于被管理的网络中的SNMP代理者。被管理的设备通过管理信息库(MIB)收集并存储管理信息,并且让网络管理系统能够通过SNMP代理者取得这项信息。任何一个被管理的资源都表示成一个对象,称为被管理的对象。MIB是被管理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被管理对象的一系列属性:对象的名称、对象的访问权限和对象的数据类型等。每个SNMP设备(Agent)都有自己的MIB。MIB也可以看作是NMS(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既可以指一台专门用来进行网络管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指某个网络设备中执行管理功能的一个应用程序)和Agent之间的沟通桥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代理者是一种存在于被管理的设备中的网络管理软件模块。代理者控制本地机器的管理信息,以和SNMP兼容的格式传送这项信息。
技术优点
SNMP是管理进程(NMS)和代理进程(Agent)之间的通信协议。它规定了在网络环境中对设备进行监视和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语言、相应的安全和访问控制机制。网络管理员使用SNMP功能可以查询设备信息、修改设备的参数值、监控设备状态、自动发现网络故障、生成报告等。
SNMP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
自动化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SNMP平台在网络上的节点检索信息、修改信息、发现故障、完成故障诊断、进行容量规划和生成报告。
-
屏蔽不同设备的物理差异,实现对不同厂商产品的自动化管理。SNMP只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集,使得管理任务与被管设备的物理特性和实际网络类型相对独立,从而实现对不同厂商设备的管理。
-
简单的请求—应答方式和主动通告方式相结合,并有超时和重传机制。
-
报文种类少,报文格式简单,方便解析,易于实现。
-
SNMPv3版本提供了认证和加密安全机制,以及基于用户和视图的访问控制功能,增强了安全性。
架构方式
主代理
主代理是一个在可运行SNMP的网络组件上运作的软件,可回应从管理站发出的SNMP要求。它的角色类似客户端/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术语中的服务器。主代理依赖子代理提供有关特定功能的管理信息。
如果系统当前拥有多个可管理的子系统,主代理就会传递它从一个或多个子代理处收到的请求。这些子代理在一个子系统以及对那个子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操作的接口内为关心的对象建模。主代理和子代理的角色可以合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代理(agent)。
子代理
子代理是一个在可运行SNMP的网络组件上运作的软件,运行在特定子系统的特定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中定义的信息和管理功能。子代理的一些能力有:
搜集主代理的信息
配置主代理的参数
回应管理者的要求
产生警告或陷阱
对协议和管理信息结构的良好分离使得使用SNMP来监测和管理同一网络内上百的不同子系统非常简单。MIB模型运行管理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并可以扩展至诸如数据库,电子邮件以及J2EE参考模型之类的应用。
管理站
管理者或者管理站提供第三个组件。它和一个客户端/服务器结构下的客户端一样工作。它根据一个管理员或应用程序的行为发出管理操作的请求,也接收从代理处获得的TRAP。
协议种类
目前, SNMP 有 3 种: SNMPV1 、 SNMPV2 、 SNMPV3。第 1 版和第 2 版没有太大差距,但 SNMPV2 是增强版本,包含了其它协议操作。与前两种相比, SNMPV3 则包含更多安全和远程配置。为了解决不同 SNMP 版本间的不兼容问题, RFC3584 中定义了三者共存策略。
SNMP 还包括一组由RMON、RMON2、MTB、MTB2、OCDS及OCDS定义的扩展协议。
协议结构
SNMP 是一种应用程序协议,封装在UDP中。各种版本的 SNMP 信息通用格式如下所示:
Version Community PDU
Version:SNMP 版本号。管理器和代理器必须使用相同版本的 SNMP。需要删除具有不同版本号的信息,并不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
Community:团体名称,用于在访问代理器之前认证管理器。
PDU(协议数据单元):SNMPv1、v2 和 v3 中的 PDU 类型和格式将在对应文件中作具体介绍。
在分层网络结构,例如在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中,在传输系统的每一层都将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PDU包含来自上层的信息和当前层的实体附加的信息,这个PDU会被传送到下一较低的层。物理层实际以一种编帧的位流形式传输这些PDU,这些PDU由协议栈的较高层建造。接收系统自下而上传送这些分组通过协议栈,并在协议栈的每一层分离出PDU中的相关信息。
每一层附加到PDU上的信息,是指定给另一个系统的同等层的,这就是对等层进行一次通信会话协调的过程。通过从传输层段剥离报头,执行协议数据检测以确定作为传输层段的部分数据的协议段的数据,以及执行标志验证和剥离,从而处理数据段。同时提供用于处理数据段的技术,其中接收到协议数据单元的报头部分。利用所接收的报头部分来确定将储存在应用空间中的数据的字节数。而且,利用所接收的报头部分来确定下一个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个报头部分。然后,发出窥视命令以获得下一个报头部分。另外提供用于利用所储存的部分循环冗余校验摘要和剩余数据来执行循环冗余校验的技术。
SNMP规定了5种协议数据单元PDU(也就是SNMP报文),用来在管理进程和代理之间的交换。
-
get-request操作:从代理进程处提取一个或多个参数值
-
get-next-request操作:从代理进程处提取紧跟当前参数值的下一个参数值
-
set-request操作:设置代理进程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
-
get-response操作:返回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这个操作是由代理进程发出的,它是前面三种操作的响应操作。
-
trap操作:代理进程主动发出的报文,通知管理进程有某些事情发生。
前面的3种操作是由管理进程向代理进程发出的,后面的2个操作是代理进程发给管理进程的,为了简化起见,前面3个操作今后叫做get、get-next和set操作。
注意:在代理进程端是用熟知端口161俩接收get或set报文,而在管理进程端是用熟知端口162来接收trap报文。
开发和使用
第一版
RFC 1065:基于TCP/IP网络的管理信息的结构和认定
RFC 1066:以基于TCP/IP网络的网络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信息
RFC 1067:一个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这些协议被废除经由:
RFC 1155:基于TCP/IP网络的管理信息的结构和认定
RFC 1156:以基于TCP/IP网络的网络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信息
RFC 1157:一个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应用层(第七层)。它(在第一版中)指定了四种核心协议数据单元(PDU):
GET,用来得到一条管理信息。GET命令从设备读取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是操作参数,例如连接状态、接口名称等。
GETNEXT,用来反复得到管理信息的串行
SET,用来给一个被管理的子系统制造一个变化。SET命令允许设置设备的某些参数,这类功能一般有限制,例如关闭某个网络接口、修改路由器参数等功能。
TRAP,用来报告一个关于被管理子系统的警告或其他异步事件
典型的,SNMP为代理使用UDP端口161,为管理站使用UDP端口162。
第一版因为其脆弱的安全性而备受争议。客户端的认证使用明码传送。在80年代,SNMP第一版被设计出来的时期,互联网标准的认证/安全并不被主要的协议设计团体所重视。
第二版
SNMP第二版(RFC 1441–RFC 1452)修订了第一版并且包含了在性能、安全、机密性和管理者之间通信这些领域的改进。它引入了GETBULK以取代反复的GETNEXT,藉以在单个请求中获取大量的管理数据。然而,SNMP第二版的新安全系统被认为过于复杂,而不被广泛接受。
SNMP v2c(基于社区的SNMP第二版)定义于RFC 1901–RFC 1908,一开始也非正式的被称为SNMP第1.5版。SNMPv2c包含SNMP第二版除了受争议的新SNMP第二版安全模型以外的部份,并以SNMP第一版的简单的基于社区的安全性方案取而代之。
SNMP v2u(基于用户的SNMP第二版)定义于RFC 1909–RFC 1910。这是一个SNMP第一版和SNMP第二版的折衷方案,试图提供比SNMP第一版更好的安全性,又不遭遇SNMP第二版的高复杂度。这产生一个被商业化的变种,称为SNMP v2*,而且它的机制最后被SNMP第三版的两个安全性框架之一采用。
第三版
Internet工程工作小组(IETF)把在RFC3411-RFC3418(STD0062)中定义的SNMP第三版作为2004年的标准版本。IETF将先前的版本定为“Obsolete”或“Historical”。
实际上,SNMP实现通常支持多个版本:典型的SNMPv1、SNMPv2c以及SNMPv3。参见RFC3584“Internet标准网络管理框架第一、二、三版间的共存”。
SNMP第三版提供三项重要的服务:认证、隐私和访问控制。
应用
在大型网络管理中,网络管理员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时了解不在身边的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若要一台一台的去查看网络设备的运行现状,那明显不是很现实。实际网络中,利用SNMP协议自动帮助管理员收集网络运行状况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通过这种方法,网络管理员只需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可以了解全公司的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了这个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络管理员可以很方便的在SNMP Agent和NMS之间交换管理信息。SNMP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企业网络管理人员更方便的了解网络性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规划网络的未来发展。
SNMP开发工具包
snmp4j是一个开源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snmp工具包,基于jdk1.8。
一般便宜的设备都不支持SNMP协议,因为这种低端的接入设备根本没有网络管理的必要,并且家用设备 一般都在3台以内,所以Snmp协议也用不到的。
SNMP walk与get的区别
snmpwalk是对OID值的遍历(比如某个OID值下面有N个节点,则依次遍历出这N个节点的值。如果对某个叶子节点的OID值做walk,则取得到数据就不正确了,因为它会认为该节点是某些节点的父节点,而对其进行遍历,而实际上该节点已经没有子节点了,那么它会取出与该叶子节点平级的下一个叶子节点的值,而不是当前请求的节子节点的值。)SNMPWALK是一个通过SNMP GET-NEXT类型PDU,实现对目标AGENT的某指定MIB分支信息进行完整提取输出的命令工作。
snmpget是取具体的OID的值。(适用于OID值是一个叶子节点的情况)
-
-
基于JAVAweb的宠物管理系统(完整源码+视频+环境).zip
2021-08-03 15:25:23软件端的设计(这个软件是给店家用的,功能都是针对店家这边方向开发): 有注册界面、登录界面; 主界面上显示店内有所有注册过的宠物信息,每个宠物有图片进行显示、宠物图片下面就显示宠物的名称; 商品界面: 展示... -
网上商城在线购物网站管理系统源码正式版
2022-04-20 10:22:46网上商城在线购物网站管理系统源码正式版,由致力于网络电子商务网站在线购物系统源码的http://www.gzxtx.cn/shop4开发,助从事电子商务,网上销售购物的创业者成功。电脑,软件,网络,办公设备,笔记本电脑电子商务... -
方正家用电脑卓越K100系列
2020-07-09 09:19:54卓越K100的外观别致,它配置了无线发射器,将声音...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网络应用软件方案,其中的方正通讯手柄,配合方正时讯通软件和触发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省钱、方便、全面管理的网络通讯解决方案等特点。 -
朋科PECU-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v14051701.zip
2019-07-11 03:49:57系统技术平台基于当今流行的ACCESS数据库管理平台,技术成熟,界面简洁,容易上手,费用低廉,运行稳定,是微软OFFICE套件的必备工具,兼容性非常好,对电脑性能要求非常低,普通的家用电脑足可应付。可节省大量硬件... -
基于GSM/GPRS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2013年)
2021-05-20 17:44:24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多种远程监控方式,实现了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网络化管理.调试、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和控制热水器的工作状态;热水器发生故障时... -
学Linux网络管理有它就够了
2020-07-21 14:59:19Linux基础入门知识总结(完整版) 内容:全部原创,仅代表自己的理解,不是官方文档,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斧正 ...软件下载链接:>>>>(本文使用的是vxbox,vmware除了安装过程不同其余一Linux基础入门知识总结(完整版)
PS: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博客,写的不好也希望支持!
内容说明:所有含命令行代码的截图纯本人电脑实验操作截图,部分知识点截图取自网络资源,本博客内容仅代表自己的理解,不是官方文档,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斧正
虚拟机版本:VirtualBox-5.2.4-119785-Win
镜像版本:rhel-server-6.4-x86_64-dvd.iso
远程工具:xshell6
作者:My apologiz
转载请标注:https://huaizhihua.blog.csdn.net/ 系统版本:Red Hat(64-bit)软件下载链接:>>>>(本文使用的是vxbox,vmware除了安装过程不同其余一样,不会安装的,可以上网搜,也可以留言我给你安装过程)
vxbox: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xnfTgBkY-4q5AUYpOqZWg
提取码:gomgvmware: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mHR7AcIAVX7g7NNo5NtwQ
提取码:8lgwrhel6镜像: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hXHoo_5BTBAfaHewZoHeQ
提取码:fw62xshell远程工具: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m5d5zrKcDuvPxP04YJPPg
提取码:3sn6=========================================================
TIPS: 文章内容很长,需要下载docx版本的,点击下方下载链接:
Linux网络管理知识总结docx版下载链接话不多说进入正文:(下方目录方便跳转,各位看官各取所需)
目录
一、安装虚拟机系统步骤
1.打开vxbox点击新建
2.进入如下界面
3.名称任意,类型选择Linux,电脑版本64就选64.bit反之32
内存按推荐分配就行
4选择第二个
5选第三个
6.之后一直继续按默认就行
创建成功,点击启动
7.点击设置选择储存,如图选择.iso文件(启动镜像)
8.开始设置虚拟机
9.光盘检测选择skip
安装界面点next
10.语言选择中文简体
11.英语美语式
12.选择默认的
13.选择忽略(方向键选择)
14.任意给主机取名
15.城市默认
16.根密码设置 1255498751(可随意设置)
17.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
18.点击创建,选标准分区创建
19.创建四个ext4,挂载点/boot/home/tmp:(200)和/(使用全部可用空间)。swap(2000)
20.格式化
21.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
22.默认下一步
23.选择安装桌面
24.如图选择
25.系统安装完成重新引导
26.添加用户
27.修改时间和日期
28.出现kdump机制,不进行设置,完成
29.用账户和密码登录
30.设置网络
设置-网络
31.点击如图
32.显示网络连接成功
二、Xshell连接终端
1.网络设置桥接,在命令行里输入ifconfig 查询ip
如图192.168.1.41
2.打开Xshell6新建
3.输入相关信息
3.选择接受并保存
4.输入Linux里的用户名
5.输入Linux密码
6.测试已连接上(使用xshell要先开虚拟机再打开xshell连接
三、常用linux命令
PS:命令使用参考:https://www.linuxcool.com/
1.命令基础:
shell的作用。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shell接受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将命令送入内核去执行,实际上shell就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将用户输入的命令进行适当的解释,然后交给内核去执行,并将内核执行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linux:内核(Kernel),外壳(Shell),使用工具
2.出现如下提示符:
第一个hzh:当前登录用户,@:当前目录
第二个hzh:主机名,/:根目录,$:普通用户,#:代表root用户
切换的命令:su 用户名
切换到root成功
3.命令补全
cd b:当输入命令字符前几个字符后,按一次TAB建,系统会根据此时的命令,自动补全剩余字符(注意要按两次)
4.命令格式
命令名:给系统执行的命令
选项:对命令的特别定义,以短线(-)开始
参数1 参数2:给命令运行的信息或文件名
eg:ls:
目录切换cd
cd[参数][目录名]
直接切换到当前用户目录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返回当前用户目录
返回上一次所在目录
5.bash shell的使用
1.别名的使用
命令alias
给ls -l取别名 dir
测试
2.命令历史history
查看执行过的命令或键盘上下查看
执行最近一条以ls开头的命令
3.命令行编辑(快捷方式)
ctrl+a移动到前行的开头或者左方向键
ctrl+e移到当前行的结尾可以用右方向键
ctrl+l清屏
4.通配符
?:代表任意一个字符
*代表任意(0到多个)字符
[]相当于或(按范围查找)
-表示一个范围如a-z
6.shell命名规则
1.help获取帮助(注意是–)
2.man命令获取帮助(按q退出帮助信息)
四、常用目录和文件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管理是Linux重要模块之一,通过此模块,用户才能对处理的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通常文件的管理操作有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1.路径
各目录之间用/隔开
2.主目录和工作目录
home目录,用户访问主目录时用~代替
工作目录:指当前目录所在目录
3.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
相对路径“从工作目录开始的路径
ps:任何目录文件和设备都在“/“之下进入根目录
4.常见目录
bin:该目录主要保存linux的基本命令(ls,cp)即存放系统命令,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boot:系统启动目录,保存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等(最好做备份)
dev:保存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保存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
etc:保存所有管理文件、配置文件(用户账户和密码、服务的启动脚本,常用服务的配置文件
home: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建立每个用户时,每个用户要有一个默认登录位置,这个位置就是用户的家目录
lib: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64位系统有/lib64文件夹,主要存放动态连接库
7.lost+found: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时,而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放在这里
8.media、misc、mnt:挂载目录如:/mnt/cdrom
9.opt :第三方软件安装处
10proc:存放操作系统运行时的信息
11.root:超级用户的家目录
12.tmp:存放临时文件,该目录所有用户都可以写入和访问,最好每次开机清空此目录
13.usr:系统存放程序的目录。安装linux软件默认安装到/usr/local目录下
14.var:动态数据保存位置。主要保存缓存、日志及软件产生的文体5.常用命令
1.复制文件cp
将文件复制一个副本、将文件复制到不同的目录、还可将指定的目录中的文件复制到其他位置
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cp默认不能复制目录,复制目录要选项-R或-r
常用参数:-f若目标文件已存在直接覆盖原文件
-i若目标文件已存在,询问是否覆盖
-P:保留源文件或目录的所有属性-
-R -r递归复制文件和目录eg:复制多个文件
2.移动文件 mv
-I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询问是否覆盖
-f 覆盖已有文件时不给任何提示
3.touch创建文件或者修改
4.rm删除文件
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
-i为了避免误删,给出用户提示
-f强制删除,不提示删除的文件
-v:显示文件的删除进度
-r:删除某个目录及其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录
5.cat查看整个文件的内容
五、常见目录操作命令
1.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即当前所处目录
2.cd命令改变工作目录
.表示当前工作目录 …当前目录的上一层目录 ~表示当前目录的home目录 /:表示根目录
3.ls列处指定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
ls -a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中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l以长格式查看当前工作目录中的内容
ls -la显示当前工作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4.mkdir创建一个新目录(可以不基于当前目录)
5.rmdir删除指定目录,可以删除多级目录查看文件
1.cat命令
cat 选项 文件名
ps:还有功能就是进行文件合并,将多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2.more
查看文件进度所使用按键
3.less
less 选项 文件名
4.head 查看文件的前面部分
head 选项 文件名
5.tail 显示指定文件后几行其他操作命令
1.find 查找文件和目录
eg:直接用find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
按照指定路径查找所有文件
按照路径查找指定文件(运用通配符知识)
查找不是.txt结尾的
2.grep过滤文本
grep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命令,对目标中具体内容进行查找
3.diff比较文件
diff以逐行的方式比较文本的异同点
4.ln在文件或目录间创建链接
类似win里的快捷方式
ln的链接分为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在指定位置生成一个文件的镜像不会占用磁盘空间,可以跨分区,但是硬链接必须在同一个文件系统里,不可以删除源文件,删除源文件导致链接文件找不到,出现文件红色闪烁
硬链接:可以删除源文件,链接文件可以正常打开5.split分割文件
6.join合并文件
join[参数][文件1][文件2]
7.umask文件权限
r读权限 w写权限 x可执行权限
100只允许读 4
110 允许读和写 6
111 允许读写和执行权限 7
第一个所有者权限 第二个与所有者属于同一组的用户的权限 第三个其他用户权限,即与文件所有者不在同一组的用户,如图:644,目录和文件的最高权限是777
8.tree查看目录树
文件压缩和打包管理
1.tar命令
tar 选项 包文件名 打包的文件目录列表
eg把/boot目录中文件和目录打包到当前目录中取名boot.tar
显示打包文件boot.tar包含的文件名
.boot.tar打包文件中的内容解压到当前目录
其余命令 gzip和gunzip,zip和unzip六、安装与管理软件包
目前形成两种包管理jizhi
rpm(red hat里的),dpkg(这里不常用)
rpm包管理机制可以将软件安装到指定位置,安装前检查软件包的依赖性。
对于系统中已存在的包和已经存在的软件相冲突,如果发现冲突停止安装!!!!rpm包管理机制将执行安装前的环境检查吗,安装完毕后将这次软件安装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便于日后的升级,查询和卸载
包格式:name-vision-arch.rpm
name-version-arch.src.rpm
name:软件包名称
version:带有主、次和修订的软件包版本
arch:硬件平台(之后实验常用x86_64
src.rpm:源代码包1.查询系统是否安装了安装包
-q查询软件包 -a查询安装的软件列表
rpm包安装
1.在mnt目录下创建usb目录用于挂载
挂载光盘
2.进入Packages(rpm在这里面)
查询软件包是否已安装
没有安装所以安装
rpm -ivh lrzsz-0.12.20-27.1.el6.x86_64.rpm
测试
已安装成功
2.查看软件包文件列表和文件安装路径
-q 使用询问模式,遇到问题,rpm指令会先询问用户
-p:查询软件包
-l:显示软件包中的文件列表
rpm -qpl lrzsz-0.12.20-27.1.el6.x86_64.rpm
最后的rb之类的是文件权限
补充:升级软件包
rpm-Uvh lrzsz-0.12.20-27.1.el6.x86_64.rpm
3.查看一个文件属于哪个rpm包
4.卸载rpm软件包
5.获取rpm包的说明信息
rpm -qip lrzsz-0.12.20-27.1.el6.x86_64.rpm七、安装yum
1.查看有无yum安装包,若有卸载
查看:rpm -qa | grep yum
已有安装包—>卸载
卸载:rpm -aq | grep yum | xargs rpm -e --nodeps
查看是否卸载
已卸载
2.查看Linux版本
cat /etc/redhat_release
结果为6.4版本->6
3.去网上下载rhel6.4
登录mirrors.163.com/centos/(网易镜像)
点击1:
7.(选保存文件)
4.浏览器中查看文件名和文件保存路径
选择下载
5.安装安装包路径在/home/hzh/下载切换到下载目录
下载完成后,用rpm命令进行安装,如下:
rpm -ivh –force –nodeps + 安装包文件名
6.清理原有缓存
安装成功!八、重定向和管道
linux命令----进行命令的组合,协同工作,高效处理数据。提供管道和重定向机制,多命令协作就是通过管道和重定向来完成。
1.重定向,主要解决信息保存问题,以及输入的形式。。
输入重定向是指把文件导入到命令中;输出重定向则是把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数据信息写入指定的文件中。
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相较于输入重定向,使用输出重定向的频率更高。所以将输出重定向分为标准输出重定向和错误输出重定向。
eg:步骤:
1.创建一个目录test
2.在该目录下创建三个文件exc和exc3有内容
3.通过标准输出重定向将ls -l命令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信息写入到文件中,然后显示文件中的内容
4.通过标准输出重定向将ls -l命令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信息写入到文件中,然后显示文件中的内容(追加到原有内容后面)
5.使用输入重定向把exc.txt文件导入给 wc -l命令,统计文件中的内容行数
管道命令符
作用:把前一个命令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标准正常数据当作是后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入。
管道可以把一系列命令连接起来,将前面命令的输出作为后面命令的输入,第一个命令利用管道传给第二个命令,第二个命令输出又可以作为第三个命令的输入,依次类推
“|”
eg:
九、用户和组管理
1.linux用户管理
管理用户和组是linux中最基本的操作,要想登录到linux系统,必须要拥有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
linux用户类型
超级用户(root不能删,root是系统中唯一的超级管理员,它具有等同于操作系统的权限
系统用户:正常运行系统时使用的账号。每个进程运行在系统中都有一个相应的属主,比如某个进程以何种身份运行,这些身份就是系统里对应的用户账号。ps:系统账号是不能用来登录,如bineg:
2.用户管理机制
3个文件:
用户账户文件: /etc/passwd
用户密码文件: /etc/shadow
用户组文件: /etc/group
1.用户账户文件
/etc/passwd
文件中有七个字段字段间用:分割系统中每一个合法账户对应该文件中的一行记录
各字段解释:
2.用户密码文件
/etc/shadow
超级用户才能读取与passwd类似,shadow有9个字段
3.用户组文件
/etc/group
具有某种共同用户集合起来就是用户组,用于保存用户组的所有信息
每个组占用一行,每行分为4个字段
4.用户管理命令
系统管理员对用户和组的管理主要包括添加用户(组)、删除用户(组)、修改用户(组)的资料
添加、删除用户和组的操作可以直接4系统管理员编辑passwd和group文件来进行。但直接编辑这两个文件容易出错,最好用linux提供的命令来完成操作1.添加用户
groupadd添加组
查看shadow文件:
查看group文件:
2.添加用户并指定用户登录目录
-d代表为登录用户指定起始目录
2.更改用户
usermod[选项][用户账户]
eg:usermod使用
usermod 添加用户到一个组
3.删除用户
userdel[选项][用户账号]
删除了账户admin不会删除该用户对应的工作目录和文件
4.增加、删除组
与增加、删除、修改用户的操作类似,删除、修改组的操作也可以使用groupadd、groupdel、groupmod来进行。操作方法类似
实验
1.知道某个用户属于哪个组
2.通过查看文件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
5.口令维护(更改或设置用户密码)
新添加用户未设置登录密码,所以不能登录到系统中;新用户需要用passwd设置密码,才能登录到系统中
passwd命令
passwd[选项][用户名称]
6. su切换用户
su 命令yongyu 在不同用户之间的切换
su不加任何参数,默认切换到root用户
su不加参数-root,表示默认切换到root用户,并且改变到root用户的环境
7.sudo普通用户获取超级权限
4.用户管理器
在图形界面添加用户管理
1.选择用户和组群
添加新用户
注意:添加的用户信息和口令将保存在passwd和shadow文件里十、文件权限
1.修改文件权限
只有文件所有者和超级用户才能修改文件权限。使用命令chmod修改文件权限。
chmod命令使用的两种方法:
1.使用权限字符设置
2.使用数字设置权限
1.使用权限字符设置
eg:
2.使用数字设置权限
eg:
2.umask文件权限
1.当新建一个文件或目录时,其默认权限与umask有密切关系。umask就是指定目前用户在建立文件或目录时的权限默认值。
umask就是指定目前用户在建立文件或者目录的时候的权限默认值,目录和文件的最高权限模式是777
查看默认权限的两种方式:umask或umask -S
3.设置文件特殊权限
whereis命令用来定位命令的二进制程序、源代码文件和man手册页相关文件的路径
十一、配置和管理文件系统
1.linux常见文件系统
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只是清除了硬盘中的数据(格式化过程中还向硬盘中写入了文件系统,因为不同操作系统管理系统中文件也不尽相同(给文件设定的属性和权限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为了使硬盘有效存放当前系统中的文件数据,就需要将硬盘格式化,令其使用和操作系统一样(或接近)的文件系统格式。格式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iso9660 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linux要想使用光盘,必须支持iso9660文件系统
swap文件系统
这是linux的交换分区所采用的文件系统。在linux中使用交换分区管理内存的虚拟交换空间。
一般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系统物理内存的两倍,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必须建立交换分区,并且其文件系统类型必须是swap。交换分区由操作系统自行管理。2.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3.文件和文件权限
4.文件名
5.扩展名
为了方便管理,可以为文件设置扩展名。大部分文件都有标准的扩展名
6.文件各种属性信息
用“ls -l”或”ll”命令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权限、
eg:
十二、配置与管理磁盘
1.linux所有文件和目录都在“/”下
linux系统中每个硬件设备(如硬盘、内存)都映射到系统的一个文件
scsi设备映射的文件以sd为前缀,系统中第一个scsi设备为sda,第2个设备为sdb
查看系统中的分区信息
df命令即Disk Free 是指用于显示系统上可使用的磁盘空间。默认显示单位为KB。建议使用“df -h”的参数组合
显示文件类型为ext4的磁盘使用情况
1.查看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df命令拥有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eg1:显示分区类型
eg2:显示指定文件类型的磁盘使用情况
2.查看文件或目录所使用的空间
du命令查看磁盘或某个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常见的应用场景如硬盘满时需要找到占用空间最多的目录或文件
eg:统计当前文件夹的大写,默认不统计软链接指向的目的文件夹
2.使用硬盘
简介:在安装linux系统的过程中,首先需对硬盘进行分区处理。本书前面章节介绍安装Linux时进行了磁盘的分区操作。不过安装时,是在图形界面进行分区操作的。查看硬盘设备
添加硬盘
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盘
查看硬盘设备
系统原有硬盘
新增硬盘3.查看硬盘分区表
当系统添加硬盘后,可通过查看硬盘分区表来了解硬盘的分区情况,以便对硬盘分区进行进一步处理。
eg:若硬盘没有分区情况,可将其挂载到文件系统中访问;若硬盘没有分区,则可进行分区操作。
ps:对于新增加硬盘,必须要进行分区、格式化之后才能使用使用fdisk命令查看指定硬盘的分区,也可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eg:使用fdisk查看指定硬盘的分区,也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查看第一块硬盘分区情况(显示*的分区表示系统从该分区启动)
eg2:使用fdisk查看新增硬盘的分区情况
从图中可看出,除了显示硬盘大小之外,下面有一行提示信息,提示/dev/sdb设备中没有分区表。因此需要对该硬盘进行分区操作4.硬盘分区
硬盘分区有三种情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最多有4个主分区,若超过4个分区数,必须首先创建一个扩展分区,然后从扩展分区中划分多个逻辑分区1.创建主分区
输入命令进入分区界面
输入m显示帮助信息
3.输入n来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4.显示提示:创建一个扩展分区还是主分区,先创建主分区输入p
输入分区编号,创建第一个分区,然后起始位置直接enter,分区大小:+2000M
5.创好分区后输入命令p查看分区情况
fdisk将分区的结束柱面调整到256最后输入w,保存当前分区并退出fdisk程序
6.创建扩展分区
1.输入命令进入分区操作
2.增加分区命令输入n
3.提示创建分区类型,输入字符e,创建一个扩展分区
4.输入分区2
5.起始按enter
6.按enter
7.输入p命令查看分区情况 /sdb/sdb2为扩展分区
8.输入w命令,保存分区信息退出fdisk程序
9.创建逻辑分区
创建的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将其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用类似方法创建其余两个逻辑分区,最后输入p查看情况
扩展分区/dev/sdb2,在该扩展分区中包含了3个逻辑分区,实际应用中,不能直接访问/dev/sdb2中的数据,需要通过逻辑分区进行访问,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
10.修改分区类型
显示分区类型
t修改分区类型,6修改分区类型的编号,L查看不同分区类型对应编码
11.格式化分区
创建好分区后,在/dev/目录中将看到对应分区的设备名称
ps:刚建立的分区还不能使用,必须使用mkfs命令创建指定的文件系统后才能使用
mkfs命令
将前面创建的主分区格式化为ext4格式
12.挂载文件系统
将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创建好之后,还需要将其挂载到系统中才能使用
linux只有一个根目录,其他文件系统都挂载在根目录下的某一个子目录中
通常情况下,可将硬盘分区、光盘或U盘挂接到linux文件系统中,例如,通常将光盘挂载到/mnt/cdrom/目录中13.mount命令
要挂载到某各分区系统中,使用mount命令来进行操作
mount命令可将设备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到linux目录下(也就是装载点)
提示:如果使用mount指令挂载文件系统时,挂载点必须为目录。设备挂载后。就可以进行访问了
使用mount命令挂载硬盘分区
挂载硬盘分区
将格式化好的分区/dev/sdb1用来保存视频,可将将其挂载到/usr/video目录
创建目录将分区挂载到目录下
上述mount中没有任何选项,都用默认值,即表示可读可写、自动检测文件系统的方式挂载到/dev/sdb1分区
mount中若不使用任何选项,mount命令将自动识别被挂载文件系统的类型,以文件系统能使用的选项进行挂载使用mount命令挂载光驱
若计算机里安装有光驱,要使用光盘中的内容,必须首先将其挂载到文件系统中
通常将光驱挂载到/mnt/cdrom/目录下,如果/mnt/目录中不存在cdrom子目录,则应该首先创建该子目录
提示:可以使用df命令,查看该光驱是否被成功挂载
使用mount命令挂载u盘
将U盘插入计算机usb接口,由于计算机具有多个usb插口,将u盘插入不同的接口可能对应的设备名不一样,用ls命令查看upan对应的设备名14.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在/etc/fstab文件配置自动挂载指定的文件系统
每次手动挂载很麻烦,所以设置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所谓自动挂载文件系统,即表示系统启动后自动将硬盘各分区挂载到文件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分区中的内容
Linux中的/etc/fstab文件保存了自动挂载文件系统的参数,通过该文件中设置的参数,可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候自动挂载指定的文件系统使用命令/etc/fstab文件,设置系统自动挂载/dev/sdb1分区到文件系统中
vim /etc/fstab
如图显示的是fstab文件格式,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自动挂载选项,每行由6个字段组成
第一个字段:设备名,也可使用标签名。对磁盘分区进行格式化时,可设置其标签
第二个字段:设置挂载点
第三个字段:设置文件系统的类型
第四个字段:设置挂载选项。使用default表示rw、suid、dev、exec、auto、nouser和async选项的组合第五个字段:设置是否需要备份。0表示不备份,1表示备份,一般根分区需要备份
目的:实现自动挂载
添加到/etc/fstab文件中,在每次系统启动后,都可以通过/uer/video目录访问/dev/sdb1分区的内容,不用重复使用mount命令进行挂载
在/etc/fstab文件中设置好自动挂载该分区后,可以执行mount命令来查看挂载的分区
十三、管理linux服务器的网络配置
1.常见的网络配置文件
网络配置包括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在linux中,tcp/ip网络的配置信息分别储存在不同配置文件中。相关的配置文件有:
/etc/sysconfig/network
网卡配置文件
/etc/hosts
/etc/resolv.conf
/etc/host.conf
1./etc/sysconfig/network
主要用于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包括主机名称、网关
NETWORKING_IPV6:设置是否启用ipv6,取值yes或no
GATEWAY:设置网关的ip地址
DOMAINNAME:设置本机域名
NISDOMAIN:有NIS系统的网络中,设置NIS域名2./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网卡配置文件。网卡设备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都保存于此。
一块网卡对应一个配置文件。
文件名以“ifcfg-”开始后跟网卡类型(通常使用的以太网卡为eth)加网卡的序号(从0开始)。
文件名 ifcfg-ethN :N代表从0开始的数字。如第一块网卡的配置文件名就是ifcfg-eth0.DEVICE=eth0表示当前网络设备的设备名称
TYPE=Ethernet表示该网络设备的类型
ONBOOT=no设置系统启动时是否启用该设备,取值yes或no
BOOTPROTO表示获取ip地址的方式,取值static bootp 或dhcp
HWADDR该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IPADDR表示该网络设备所在网络的地址
注意UUID为系统中的储存设备提供唯一的标识字符串,不管这个设备是什么类型
linux系统支持在一块物理网卡上绑定多个ip地址,需要建立多个网卡配置文件,其文件名形式为ifcfg-ethN:M
3./etc/hostshosts文件是linux系统中负责ip地址与域名快速解析的文件。 hosts文件包含了ip地址和主机名之间的映射,包括主机名的别名,在没有域名服务器的情况下,系统上的所有网络程序都通过查询该文件来解析对应于某个主机名的ip地址,否则就需要使用DNS服务程序来解决。
4./etc/resolv.conf
是DNS客户端用于指定系统所用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
5./etc/host.conf
用来指定如何进行域名解析。通常包括几行:
order:设置主机名解析的可用方法及顺序。可用方法包括hosts(利用/etc/hosts文件进行解析)、bind(利用DNS服务器解析)、NIS(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器解析)。
multi:是否从/etc/hosts文件中返回多个ip地址,取值on或off
nospoof:取值on或off。设置为on时,系统会启用对主机名的欺骗保护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
order hosts bind 解析的顺序:先利用hosts进行静态名称解析,再利用dns进行动态域名解析
2.常用网络配置命令
1.hostname
用于显示或临时设置当前主机名称
用vim编辑/etc/hosts文件,修改主机名为RHEL6
2.用vim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中的hostname
ps:如果hosts文件中没有设置本地解析可以不用修改主机名。修改主机名后需重启系统
2.ifconfig
ifconfig命令可以用于查看、配置、启用或禁用指定网络接口
eg:
显示激活的网卡信息
连接类型(以太网)硬件mac地址网卡ip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
ipv6地址设置
up:表示此网络接口为启用状态
running:表示网卡设备工作中
multicast:支持组播
mtu:数据包最大传输单元
接受、发送数据字节数统计信息ifconfig配置和删除ip地址
3.setup
用命令setup设置网络接口ip地址的获得方式(静态或动态)、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ip地址等。
命令:setup dns
方向键选择,回车确定
启动服务用空格确定选择
3.常用网络测试工具
利用网络测试工具可以测试网络状态,判断和分析网络故障。
1.ping
ping命令主要用于测试本主机和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加 -c指定ping发出的消息数量
加 -i两次消息包的间隔时间,默认1秒2.traceroute
该命令用于实现路由跟踪
3.netstat
网络连通之后,用netstat查看网络当前的连接状态。
4.arp
使用arp命令配置并查看linux系统的arp缓存。包括查看arp缓存、删除某个缓存条目、添加新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十四、安装gcc
之后的实验中需要运行编译c语言代码
所以需要先安装gcc
1.查看是否安装yum
已安装
2.查看yum是否安装
没有安装,所以采用yum命令安装(可自动下载依赖包)
可是安装失败,没有下载依赖包
3.yum安装失败,采用手动下载各依赖包
首先到http://mirrors.163.com/centos.org/6/os/x86_64/Packages/下载用到的rpm包
在这里选取相关依赖包下载保存(详情参照yum安装)
如图需要下载这10个包
然后用rpm -ivh --force –-nodeps + 包名来安装
4.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成功十五、vim编辑器与shell
vim操作基础:
vim 1.txt若在启动vim是未指定文件名,或这个文件不存在,vim会开辟一段新的缓冲区域来编辑
1.命令模式:默认进入是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操作:
eg: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取消行号
:set ruler 显示右下角状态栏
:set noruler不显示右下角状态栏
:set all vim支持更多参数设置
2.输入模式:用于文本编辑,输入数据即可(如命令模式输入i进入)
按esc键回到命令模式
2.编辑模式:在命令模式输入:进入编辑模式
删除掉:就回到命令模式
2.shell
shell是允许用户输入命令的界面,linux中最常用的交互式shell是bash
shell:用户和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接口,起着协调用户和系统一致性和在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
shell功能:最重要功能就是命令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linux系统中所有可执行文件都可以作为shell命令来执行。将可执行文件做一个分类当用户提交了一个命令后,shell首先判断它是否为内置命令,若是就通过shell内部的解释器将其解释为系统功能调用并转交给内核执行;若是外部命令或使用程序,在硬盘中查找命令,并将其调入内存,再将其解释为系统功能调用并转交给内核执行
在查找一个命令时分两种情况:
用户给出了命令路径,shell就沿着用户给出的路径查找,若找到则调用内存,若没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
2.用户没有给出命令的路径,shell就在环境变量path所制定的路径中依次进行查找,若找到则调入内存,若没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
path(export查看)2.shell的功能
shell环境变量;正则表达式,输出输入重定向和管道
shell环境变量
shell支持具有字符串值的变量
shell变量不需要专门的说明语句,通过赋值语句完成变量说明并予以赋值。
在命令行或shell脚本文件中使用$name的形式引用变量name的值1.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变量赋值格式:
name=string
name是变量名(变量名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的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字符),它的值是string
(注意等于号两侧不能有空格)
在定义变量时,若string中包括空格、制表符和换行符时,则string必须用“string”或‘string’的形式
由于特殊字符‘所以不匹配,shell认为命令行没结束,按回车出现系统第二提示符>,让用户继续输入命令行,按ctrl+c组合键结束
2.shell变量的作用域
当前shell中定义变量var1和var2
设置var2为全局变量
显示当前shell的PID
调用子shell显示当前shell的PID
var1没有被export,所以在子shell中没有值
var2没有被export,所以子shell中仍然有值
退出3.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指由shell定义和赋初始值的shell变量
shell用环境变量来确定查找路径、注册目录、终端类型、终端名称、用户名等。所有的环境变量都是全局变量,并可以有用户重新设置。
直接使用set命令可以显示用户当前所有环境变量的设置
输出变量path的值
4.工作环境配置文件
shell环境依赖于多个文件配置。用户并不需要每次登录后都对各种环境变量进行手工设置,通过环境设置文件,用户的工作环境的设置可以在登录的时候自动由系统来完成。
环境设置文件由两种,一种是系统环境设置文件,一种是个人环境设置文件
/etc/profile
/etc/bashrc
$home/.bash_profile
用户每次登录系统时被读取,里面的所有命令都会被bash执行。用户自己定义的环境变量设置$home/.bashrc
3.正则表达式 1.grep命令:
2.正则表达式
^m搜以m开头
p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group after '^' at position 7: 搜以p结尾 ^̲表示空号4.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补充)
1.重定向
2.管道
5.shell脚本
定义:shell中用于流程控制的内置命令
2.脚本的建立和执行
2.脚本的建立与执行
方式1:将文件名作为shell命令的参数,调用格式(当被执行脚本文件没有可执行权限时使用)
2.执行方式2
3.方式3
十六、安装配置samba服务器
1.检查是否安装samba服务器
命令:rpm -qa | grep samba
执行命令后,出现上述命令,则说明系统中已经安装了5个软件包。
2.安装命令
命令1:yum -y install samba
命令2:rpm -ivh samba-3.6.9-164.e16.x86_64.rpm
命令2要先挂载才能使用不然报错找不到目录或文件
三、启动Samba
1.samba进程
安装好samba并启动其守护进程后,便可以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samba的守护进程有两个:smbd和nmbd。
2.启动samba
其余命令:
service nmb status
service nmb restart
service nmb stop
或者用setup samba命令启动
若需要samba随系统的启动而启动,可以执行setup命令进行设置。
四、配置samba服务器
samba服务的配置文件是/etc/samba/smb.conf。
用vim /etc/samba/smb.conf编辑配置
五、匿名服务器配置
如果samba服务器中的文件不需要用户登录就可以访问,则在全局设置中将security设置为share。
1.创建目录:/soft,和/tmpdoc
命令:mkdir soft tmpdoc
2.修改soft的目录权限
因为所有用户都要有读取权限,该目录权限应设置为755。
命令:chmod 755 soft
4.修改tmpdoc属性
由于匿名用户可以在/tmpdoc目录中写入数据,需要将该目录的属性修改为nobody(samba中使用匿名登录,默认的用户名为nobody)。
命令:chown nobody:nobody tmpdoc
5.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etc/samba/smb.conf文件,删除原来的内容,输入以下内容:
6.对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可以输入:testparm查看是否有误
7.重启服务器,关闭linux防火墙
8.关闭win防火墙,访问测试
在win里输入//ip地址测试
成功!
六、登录samba服务器
创建的匿名samba服务器的权限控制很简单,分为只读和可读写两种权限。
首先需要在服务器端添加用户和用户组,并用smbpasswd设置用户的权限,然后在smb.conf配置文件中对不同用户和用户组的权限进行设置。
1.创建用户
2.将用户添加到samba密码文件中
3.准备目录
4.修改权限
5.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ect/samba/smb.conf文件
原有的基础上添加[user_hzh02]这一部分
6.测试
重启服务器:service smb restart
service nmb restart
在win上输入:\ip地址
登录成功!
七、访问windows系统1.先在Windows中共享一个文件夹。共享完成,在我的电脑—地址栏输入:\本地物理机ip地址。
在桌面创建文件,并在高级共享选择共享文件夹
2.创建挂载点
3.使用挂载命令
3.测试
成功!十七、dhcp服务的配置与应用
对于TCP/IP网络,要接入到本地网络中,每台计算机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若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都需要管理员来分配、设置,在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中,任务
极其繁重。
在TCP/IP协议簇中提供了DHCP应用层协议。通过DHCP,可以对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动态分配,从而降低网络管理复杂性。
1.DHCP简介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主要用来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这些被分配的ip地址都是在DHCP服务器中预先保留的地址集。1.DHCP在管理网络配置方面的作用:
网络规模较大,使用DHCP可减少管理员工作量;
对于移动pc,使用环境变动,造成ip地址变动,使用dhcp,自动接入。
DHCP分为两个部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dhcp请求,给客户端分配ip地址。
客户端负责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ip地址的数据包,并获取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为客户端设置分配的ip地址。注:dhcp服务器在很多设备中已经内置。如:家用的光猫,路由器等
2.DHCP工作流程
使用dhcp时,网络上必须有一台dhcp服务器,而其他计算机执行dhcp客户端。
当dhcp客户端程序发出一个信息,请求一个动态ip地址时,dhcp服务器会从目前配置中设置的ip地址集中提供一个可供使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给客户端。工作流程如下:
1.由于客户端最初不知道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因此设置使用dhcp的客户端将以广播方式向网络中发送dhcp discover信息,用来查找网络中是否存在dhcp服务器。这样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可收到该广播信息,但只有dhcp服务器才会做出响应。
使用dhcp时,网络上必须有一台dhcp服务器,而其他计算机执行dhcp客户端。2.dhcp服务器 收到客户端发送的dhcp discover信息,将从dhcp服务器中还没有分配的ip地址中选择一个,并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等信息发送给申请的客户端计算机。
3.由于网络中可能存在多台dhcp服务器,而这些dhcp服务器都可能向申请ip地址的客户端返回一个ip地址及相关信息,所以,需要设置一种选择方案,通常的规则是dhcp客户端接受第一个收到的ip地址分配信息。
4.客户端以广播方式发送出一个dhcp request信息,该信息中包含向它所选定的dhcp服务器请求ip地址的内容。这里使用广播方式来应答,是为了通知其他其他dhcp服务器,该客户端已选择了某台dhcp服务器所提供的IP地址。
5.当dhcp服务器收到dhcp客户端广播的dhcp request请求后,被使用的dhcp服务器将向dhcp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其所提供的ip地址和其他设置的dhcp ack信息,告诉dhcp客户端可以使用使用该ip地址,其他的dhcp服务器则收回曾提供的ip地址。而dhcp客户端便将收到的ip地址与客户端的网卡绑定。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了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的过程。
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端分配ip地址称为出租,通常都设置为有租借期限,当期满后,dhcp服务器便会收回该ip地址。如果dhcp客户端要延长租约,则必须更新租约。
dhcp客户端启动和租约期限过半时,会自动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租约的信息。3.安装DHCP服务器程序
命令:
查询是否安装成功
安装成功
4.启动DHCP服务器程序
启动失败
选择手动启动
系统启动后将自动启动dhcpd进程,不再需要用户手工输入命令来启动。
大部分需要自启动的程序都可采用这种方式来设置。
因未对dhcp服务器程序进行配置,使用以上命令启动dhcp程序会失败。
命令setup dhcp
空格选择这个服务
5.配置服务器
安装完成以后,首先应进行对DHCP服务器配置。
安装程序后,在/etc/dhcp目录下产生一个名为dhcpd.conf的配置文件。
可以发现该配置文件的3行都是注释,没有实际内容。
/usr/share/doc/dhcp*目录中可以找到配置文件的模板。使用复制命令将其复制到/etc目录。
*表示dhcp的版本
复制到/etc目录
命令:cp -p /usr/share/doc/dhcp-4.1.1/dhcpd.conf.sample /etc/dhcp/dhcpd.conf
查看文件内容
常见问题:
1)如何知道客户机从哪个DNS Server获得ip地址?
windows中直接查看网络链接详细信息,有个dhcp服务器,可以看到服务器的ip地址。
linux下查看/var/lib/dhclient/dhclient.leases,这是个租约文件,服务器端的租约文件在/var/lib/dhcpd/dhcpd.leases。
2)服务器分配ip的顺序?
从小的ip开始分配
3)为何客户机在获得一个ip后,释放再获得ip时会获得以前使用的ip?
客户机内有一个租约文件存放自己曾经获得的ip地址,服务器端也有一个租约文件存放了自己已经分配的ip以及其对应的主机mac。
4)服务器会在哪些端口提供dhcp服务?
默认在任何端口提供dhcp服务。实际上只是在与dhcp同一网段的网卡上提供dhcp服务。
5)如果租约到期,而服务器并没有续约,该如何处理?
会向其他服务器寻找dhcp服务
局域网络,在该网络中使用dhcp服务器,要对dhcp服务器进行配置设置:网络中ip网段为192.168.232.0(虚拟机上的ipv4地址)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动态分配的ip地池区间:192.168.232.180~192.168.232.190
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114.114.114.114
默认网关为:192.168.232.1
有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有特殊要求,设置ip地址为192.168.0.199
根据以上条件,修改配置文件。
注:以上的配置一定要与虚拟机的ip地址设置
eg: 有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有特殊要求,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0.199
根据以上条件,修改配置文件
vim dhcpd.conf文件里输入如图内容。
3.1克隆两台客户机
先克隆两台客户机
创建完之后,可以使用命令: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查看每个虚拟机的网络配置文件,然后使用ifconfig查看每个虚拟机的ip地址即可发现规律。
- 4.查看客户租约文件,查看已经分配出去的ip地址信息。
十八、FTP服务器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利用ftp服务可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及下载等相关的文件传输服务。
服务概述:
ftp服务就是文件传输服务,即文件传输协议,具备更强的文件传输可靠性和更高的效率。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基于该协议FTP客户端与服务端可以实现共享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向FTP服务端上传、下载、删除文件,ftp服务器端可以同时提供给多人共享使用。ftp最主要的功能是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进行文件的传输。
ftp是以TCP封包的模式来进行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当
连接建立后,用户便可以在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来进行文件的
上传和下载,同时也可以直接管理用户在ftp服务器上的文件。1.匿名用户:要使用ftp服务来实现文件的传输,首先需要登录到服务器,然后再进行文件的传输。但是对于很多公开提供软件下载的服务器来说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该问题,匿名用户访问随之产生。
匿名用户是通过使用一个公用用户名anonymous,密码不限的策略管理,让任何用户都可以方便地从这些服务器上下载相关资源。2.ftp服务有两种工作模式:
主动传输模式:active ftp
被动传输模式:passive ftp3.流行的ftp服务器软件
vsftp(very secure FTP),该ftp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安全的ftp服务器程序。
vsftp具有的主要特点:
1.安全、高速、稳定的ftp服务器
2.可以做多个ip的虚拟ftp主机服务器
3.方便地设置匿名登录
4.不执行任何外部程序,从而减少了安全隐患
5.支持带宽限制
6.支持两种认证方式4.安装vsftpd服务器
1.检查系统中是否安装有ftp
未安装
2.挂载光盘安装
安装成功
3.启动服务
4.设置自动启动vsftp服务
命令:ntsysv
5.关闭防火墙(注意客户机的防火墙也要全关掉)
6.浏览器打开ftp
先用ifconfig查询linuxip地址
在我的电脑输入ftp://192.168.1.41/(每个人电脑的这个ip地址不一样)
7.查找pub路径:/var/ftp/pub,创建两个共享目录
实验:
1.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ps:在vim编辑模式里:g/^#/d可以删除所有注释
修改配置文件如下
2.修改/var/ftp/pub目录权限
因vsftpd匿名用户有两种:anonymous、ftp,所以匿名
用户如果默认需要上传文件、删除及修改等权限,需要vsftpd用
户对/var/ftp/pub目录有写入权限,使用chown和chmod任意
一种设置权限,如下:
或者:chmod o+w pub3.测试
重启服务,通过Windows客户端访问,能上传、删除文件、创建目录等
删除掉原有目录
关闭防火墙,selinux问题:修改/etc/sysconfig/selinux把enforcing改成disabled
实验:
1.配置完匿名用户后,实现vsftpd系统用户方式验证。
1.在linux里建立用户ftp01和ftp02
2.修改vsftpd.conf
把第一行修改为NO,如图
3.测试,windows客户端ftp://ip地址
4.测试结果
linux端测试
实验:
虚拟用户ftp服务器配置
1.创建相应的ftp数据目录
验证:
2.创建一个用户提供给虚拟用户使用
验证:
3.将ftp数据目录设置为vftp用户
验证:
4.创建虚拟账号与密码的文本文件
5.将创建好的密码文件txt格式转换成db格式
验证:
6.定义db文件的权限
验证:
7.定义 pam认证文件
验证:
8.配置vsftp主配置文件
输入如下内容:
anonymous_enable=NO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NO
anon_upload_enable=NO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anon_other_write_enable=NO
chroot_local_user=YES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guest_enable=YES
guest_username=vftp
listen=YES
listen_port=21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10000
pasv_max_port=10088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user_conf验证:
cat /etc/vsftpd/vsftpd.conf
启动
服务:9创建上面配置文件中指定的子配置文件目录
验证:
10定义hzh01用户的配置文件
验证:
11.定义hzh02用户的配置文件
write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anon_umask=022
local_root=/home/ftp/sgd001
验证:
12启动vsftpd
关闭防火墙
13验证测试
windows客户端验证
Linux客户端验证“
============================================================================
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第一次写这么长博客支持博主一下。谢谢!
- 4.查看客户租约文件,查看已经分配出去的ip地址信息。
-
使用树莓派完成简易家用网络摄像头
2019-04-30 16:10:50最近闲来无事,看到公司客户拿来的树莓派,又想起现在很火的各种智能硬件,突然想学习一下树莓派,利用树莓派做一个家用网络摄像头,解解闷。 首先,从网上了解一下,树莓派的配置,价格等,做好前期工作,接下来...最近闲来无事,看到公司客户拿来的树莓派,又想起现在很火的各种智能硬件,突然想学习一下树莓派,利用树莓派做一个家用网络摄像头,解解闷。
首先,从网上了解一下,树莓派的配置,价格等,做好前期工作,接下来就是入手一块实体机(树莓派3B+),由于一些配件也必不可少,所以一起买了,比如电源线,外壳盒子,风扇,由于树莓派使用tf卡(microSD)作为存储设备,所以tf卡也很重要,索性家里有块不用的16G的tf卡,省了不少钱。最后是CSI接口的摄像头,如果买官方的要100多,但非官方的20多就能买到,作为初学者,够用了。
树莓派到手后,迫不及待的先安装,先是将散热贴贴上,然后将风扇和摄像头安装上,最后用购买的9层双色盒子将树莓派裹的严严实实,虽说严实,但该暴露的接口,一个也不少,所以不必担心以后加新的小配件时,需要将盒子完全拆开。
硬件的初步连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软件部分,首先是操作系统,树莓派的操作系统非常多,大多是基于linux的。为了安全起见,我选择从官网上下载最新系统映象,当然最好下载官方自己提供的映象,因为网上大多数教程都是针对官方系统,而第三方系统可能存在各种坑,对于初学者并不友好。
下载完系统后,就是将系统刷入tf(microSD)卡的时候了。我使用usb tool image,这是一款Windows带ui界面的映象刷入工具,非常直观和方便。相比传统工具win32diskimager更好用一些,比如支持压缩格式,支持中文目录名等。接下来的操作非常的简单,先将存储卡装上卡套,插入电脑,然后启动usb tool image(也可以先启动后插入),在界面左边选择u盘图标后,点击Restore按钮,选择下载的映象文件后,确定。然后就是刷入过程,接下来就是等待,具体时间视机器性能与tf卡存储速度而定。一般几分钟就能搞定了。PS:刷入完成后,有时会看到windows的格式化提示,因为tf卡刷入了系统映象,windows无法发现正常的文件系统,所以会提醒是否要格式化,这时忽略即可。
系统终于刷完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tf卡插入树派莓,接上HDMI视频线,最后接上电源线,正式启动树莓派。如果一切OK的话,就能在显示器上看到树莓派系统的整个启动过程。由于是第一次启动,系统还无法连接任何网络,也没有任何的输入设备,这里建议将usb的鼠标与键盘接入(树莓派有4个usb口),以便第一次操作树莓派。关于树莓派的桌面,配置,菜单等使用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这里不细说了,大家可以都找到,而对于我来说,摆脱鼠标键盘HDMI线的束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的第一步操作就是连接上wifi,并且将wifi设置为启动时自动连接,在图形界面下很简单,在右上角的菜单栏里面选择wifi,输入密码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使用命令行来操作,方法是编辑/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文件,如图即可。第二步就是打开ssh功能,使树莓派可以通过网络被远程操作,方法是运行sudo raspi-config,然后根据选项,打开ssh,然后通过另一台电脑连接树莓派。如图,终于大功造成了,可以摆脱鼠标键盘和HDMI线,做回一个安静的小板子了。
好了,下面该摄像头登场了,树派莓的官方系统对摄像头的支持很到位,该有的软件都有提供,不需要用户额外再去开发,对于小白用户或初学者来说是件很nice的事情,当然作为后期有更复杂应用的老用户来说,还是不够的,索性官方系统还提供了python及摄像头操作的相关python开发包,也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更多高级问题。今天作为新手,我们只需要基本能用就行,下面来看看自带的工具如何使用摄像头,首先启动摄像头模块,sudo raspi-config 命令后,启动摄像头。如图
接下来,让我们试试通过摄像头来截图,首先是raspistill命令,运行 raspistill -v -o /tmp/a.jpg,这样就简单的用摄像头拍摄了一张图片,不相信可以将/tmp/a.jpg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看一下。-v参数代表了详细过程的输出,-o代表了输出文件路径,看上去非常的简单,当然raspistill绝对不止这两个参数可用,我们可以使用raspistill —help命令了解更多复杂的功能,比如旋转图片参数—rotation等。
摄像头
成像照片(由于是倒置的,所以拍出来的是反的,效果还行)
说完摄像头截图,该说一下截视频命令raspivid命令了,运行raspivid -o /tmp/myvideo.h264 -t 10000 -w 1280 -h 720 将输出一段1280x720, 并且时长为10秒的视频,raspivid 的输出是一段未压缩的 H.264 视频流。
虽然用了raspivid命令后能够截视频了,但离我们的网络摄像头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每次都使用命令生成视频后下载到本地观看,这样也太笨拙了,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实现网络查看的摄像头,说到这里,需要使用上新的工具:vlc,这是一款媒体播放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以流的方式播放视频,这样就可以将raspivid与vlc结合起来实现网络摄像头的功能了。首先是安装vlc,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vlc,然后将raspivid的输出通过linux管道输出给vlc,然后由vlc传输给客户端进行实时播放,命令如下:
raspivid -o - -t 0 -w 640 -h 360 -fps 25|cvlc -vvv stream:///dev/stdin --sout '#standard{access=http,mux=ts,dst=:8090}' :demux=h264
从命令上大致可分析出,我们的输出流为640x360的视频,从标准输出中输出,并且从vlc的标准输入中传输给vlc程序处理,网络端口为8090,接就是网络另一端的客户端,vlc支持的平台很多,我们可以在windows, ios, 安卓上都下载到它并使用,以ios手机为例,我们下载了vlc后,打开网络串流,输入http://192.168.1.247:8090 (地址为树莓派分配到的ip地址),这样就能在手机端实时的看到网络摄像头的视频了。
手机app截图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有一个最简单的网络摄像头了,虽然没有存储,没有报警,没有转向功能,但至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看家里的情况了。。。。。。mmmmmm,但好像还缺了点什么,虽然可以看,但当我离开了家,我就无法使用192.168.1.247这个内网的ip地址访问摄像头了,而且现在ipv4资源那么紧张,家里的网络多数没有公网IP,做端口映射的机会都没有,这时,我就需要一个可以穿透内网,访问摄像头的工具了,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花生壳了,这是oray公司的主打产品,可提供内网穿透功能,我们只需要将花生壳运行在树莓派上,并且将刚刚的8090端口映射到公网,就能在任何地方访问我的树莓派摄像头了。
但是花生壳内网穿透功能,是利用服务器中转,所以速度上受限,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访问到它,安全性也稍差,最重要的是花生壳是tcp应用层上的转发,所以只能针对特定应用,如果我要访问ssh,必须再添加一个映射,每访问一个新的应用就要添加一个,而且只支持tcp协议。所以使用花生壳的念头打消,转而使用oray公司的另一个产品“蒲公英”,这是一款智能组网产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拟局域网(VPN),相对于我的应用,蒲公英的优势在于更私密,更快速,更全面。
更私密:不像花生壳,蒲公英只有被管理员加入到虚拟局域网的设备才能互相访问,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并且支持加密传输。
更快速:蒲公英支持p2p,也就是说如果p2p打通,完全可以走用户自己的网络,而不受中转服务器的限制。
更全面:由于是虚拟局域网,所以就像局域网一样,几乎支持所有ip层以上的协议,不必像花生壳一样为每一个应用开一个映射。
蒲公英的产品众多,从软件支持windows,ios,Mac,安卓,linux开始,到硬件支持路由器,nas,第三方嵌入等,有众多的平台可供选择,而我选择了蒲公英路由器硬件,和众多的软件平台,为什么要选路由器呢,首先是家里的路由器太老了,正好想更换,另一方面我选择的蒲公英x5系列路由器是千兆网口,符合现在需求越来越高的网络环境,而且带usb口,可外接存储设备,以及2.4g/5gWifi,支持局域网开机,最最重要的是蒲公英路由器内还集成了花生壳功能,真是一举两得。
蒲公英路由器到手后,开始做一些初始工作,如配置wifi,局域网ip,管理员密码等。由于它是一款智能路由器,所以内部可用的功能很多,如行为管理,全端口,远程开机,花生壳,QoS,文件存储等,虽然没有一些专业路由器功能多,但对于我来说够用了,必尽人家蒲公英是以智能组网为卖点的产品。
初步工作完成后,下面就组网工作了,首先登录https://pgybox.oray.com,输入自己的oray帐号和密码,然后在蒲公英智能组网菜单,选择创建网络,网络类型选择对等网络即可。
默认情况下,免费版用户支持拥有5个成员组网,其中3台路由器,和两个客户端,对于我来说,已经够用了。由于之前在初始化我的路由器时,已经绑定了我的oray帐号,所以在可选成员列表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蒲公英路由器,另外就是两个可用的客户端成员,不管怎么样,先将它们统一选入我的组,然后点击创建,完成。这时,我的路由器已经进入了组网状态了。然后我先在手机上下载蒲公英,同样使用自己的oray帐号登录,这时,你会发现组内就是我刚刚选入的组成员,包括我的路由器,试着在手机上使用网络工具ping一下我的路由器lan口ip,发现马上通了,如果不信,可以将手机上的蒲公英软件关闭,再ping一次(注意不要将手机连接在蒲公路由器的wifi下,这样测试毫无意义)。
测试成功后,该我的树莓派登场了,首先将树莓派连接上蒲公英的wifi,然后再尝试去ping,这时ping的将是树莓派的ip地址(10.168.1.247),你会发现同样能通,这时我们用手机自带的vlc,打开之前http://10.168.1.247:8090 ,同样也看到了树莓派的摄像头画面,这时就代表了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查看家里的树莓派了摄像头。
由于我平时在公司的时间非常多,所以在公司的windows上安装一个蒲公英客户端很有用,一方面不用使用手机的流量,一方面也能获取更好的体验,必尽电脑的性能远远强于手机。于是下载了windows客户端,同样的方式,登录。发现windows版可以显示每个成员的连接方式,很明显我的公司电脑和家里的蒲公英使用了p2p连接,同时还能显示路由器下面接的子设备(包括我的树莓派)。这时再打开电脑上的vlc,查看摄像头,画面明显更流畅一些。大功告成。
终于完成了网络摄像头的基本功能,下面将是进一步的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优化,由于树莓派目前只是学习使用,不在家的时候一直开着也很麻烦,不仅浪费电,还有风扇噪音,但需要时,又希望能够马上打开,于是琢磨着买一个智能插座,说到智能插座,市面上太多了,这里我选择仍然是oray公司的向日葵智能插座,这款插座与一般的插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定时和不定时启动关闭电源外,还支持网络wol开机,这样,通电和开机,能一体化搞定,于是拍下了这个宝贝。由于这个插座是向日葵产品,所以先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向日葵app,然后登录自己的oray帐号,选择设备,点击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智能硬件,并添加插座,按照提示顺利添加插座后,就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控制家里的插座了。这时我的树莓派再次登场,将电源插在智能插座上,完美。
这样,一套可供我在公司随时学习树莓派,又能查看网络摄像头的完美方案做好了,每当我在公司希望查看树莓派时,首先在手机上操作向日葵插座让树莓派通电,然后在电脑上打开蒲公英,再打开vlc,就能查看到摄像头画面了,另外还可以通过putty这样的ssh工具进后树莓派后台了。
回想一下,这个方案仍然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公司与家里的通讯速度,如果不能p2p,看视频不能很流畅,当然,这需要在树莓派上对网络视频输出有更好的压缩,所幸公司到家里的速度可以达到的70-80Mbits/s,在p2p模式还是很给力的。在公司看家里的nas电影都绰绰有余。
-
基于java开发的宠物管理系统(STM32设备端源代码+前端代码+视频+环境).rar
2022-01-02 11:58:24软件端的设计(这个软件是给店家用的,功能都是针对店家这边方向开发): 有注册界面、登录界面; 主界面上显示店内有所有注册过的宠物信息,每个宠物有图片进行显示、宠物图片下面就显示宠物的名称; 商品界面: 展示... -
多媒体文档管理工具 J.River Media Center 26.0.80 + x64 中文免费版.zip
2021-05-19 09:54:05J.River Media Center为一款非常强大的多媒体管理及播放软件,该软件不但是一款优秀的播放器软件还是一款优秀的音乐管理软件,你可以通过群组的方式来管理你的音乐,除了这些你还可以把她当成是MP3制作器以及CD刻录... -
家用小型低功耗服务器配置
2021-08-11 09:46:48家用小型低功耗服务器配置 内容精选换一换物联网平台支持创建设备的影子。设备影子是一个JSON文件,用于存储设备的在线状态、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设备属性值、应用服务器期望下发的配置。每个设备有且只有一个设备... -
100个 电子专业毕业设计单片机设计产品设计资料软硬件设计参考软件例程等资料.zip
2021-03-25 20:10:09100个 电子专业毕业设计单片机设计产品设计资料软硬件设计参考软件例程等资料: 一种智能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AVR)proteus仿真+程序资料 交通控制器设计资料 光纤通信复用技术的研究资料 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 类功率... -
O.N.O.S:开放网络对象系统-开源
2021-04-24 18:25:58开放网络对象系统物联网内容管理系统。 您想使用电话/ pc从Internet或lan自动化和远程控制家用电器吗? 该程序适合您! 物联网使每个人都很容易。 开源,易于使用,不需要任何编程语言,可以轻松添加程序,它运行... -
通信与网络中的CSR推出基于UniFi单芯片WiFi技术的VoIP电话方案
2020-12-06 04:06:40CSR宣布推出以该公司UniFi-1 Portable单芯片WiFi技术为基础的VoIP网络电话方案。新发表的UniVox可供制造商以最低成本生产最低功耗的家用无线VoIP电话。CSR并为UniVox客户提供原理图、布局和物料清单(BOM),以及免... -
软件分享 篇十四:利用投影仪提高生活质量 —— 自用软件推荐
2021-07-23 06:15:14软件分享 篇十四:利用投影仪提高生活质量 —— 自用软件推荐2019-12-30 21:08:518点赞121收藏6评论自从家里购入了投影仪以后,电视就变成摆设了 。。。本篇分享我自己经常用的几个投影软件产品评测 篇七:NAS影片... -
2020年中国嵌入式软件市场现状分析,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发展「图」
2022-03-22 10:53:23嵌入式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信等领域。 嵌入式软件主要应用领域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 -
通信与网络中的一种新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研究与实现
2020-11-18 23:29:36嵌入式Internet是近几年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项新兴概念和... 如何通过Internet共享嵌入式设备的信息,实现设备的远程访问、控制和管理,对接入到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设备实时监控, -
无线路由器网络安全设置的九种方法
2022-03-31 15:57:55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报道,全国范围内的无线网络(WIFI及随身WIFI)遭到攻击的次数程几何增长。绝大多数家庭及公共WIFI环境缺少甚至毫无安全防护措施。黑客通过WIFI给手机、电脑疯狂弹出广告,占用大量流量... -
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
2021-11-27 11:34:21所谓系统软件就是指我们的电脑系统,家用电脑常见的系统有Windows系列的,比如小编大学时候最常见的window XP系统,后来毕业以后常见的系统主要是Windows 7,随后Windows 8、Windows 10、Windows11系统相继问世,... -
家用电器远程控制
2019-06-19 10:49:22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通过wifi模块和互联网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 摘 要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复杂的家具体系。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 -
2016中国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及网络化发展分析【图】
2017-03-24 09:02:21随着国内现有的技术、网络等条件不断完善,金融、电信、电力、石油、政府等传统上软件行业的重要客户,都走上了数据集中的道路,这使得小的软件企业很难进入并分享这个蛋糕,进入的门槛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自身条件... -
家用WIFI网络摄像头(P2P)安全吗?记一次海思Hi3518方案摄像头的测试
2021-09-07 17:03:3615年左右在淘宝买了一个无线网络摄像头,搬家之后一直放在杂物堆里,最近重新上电装在客厅准备监控一下入户门,连接摄像头需要IP和管理密码,时间太长密码早就不记得了。于是拿出Goby扫一下局域网,找一下IP地址,... -
家庭网络对外网络服务搭建指南
2021-03-19 19:37:33家庭网络对外网网络服务搭建指南 v0.5ap 铸思阁/HomeLab/ 作者:exFluex 本文第一发表网站为 铸思阁https://blog.oyxf.top/index.php/2021/03/19/home_web/为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及对文章错漏、问题得到我及时的... -
Accent Tool Suite:通过目标和策略来强调界面和控制系统-开源
2021-04-29 13:58:55Accent已应用于以下领域:o呼叫控制:用于电信,尤其是Internet电话中的呼叫控制o家庭护理:用于家庭自动化和远程护理,尤其是用于支持家庭护理的家用电器和设备o传感器网络:尤其是传感器网络管理风电场但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