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列数据找出相同项自动对应_做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2020-12-12 08:43:16数据分析步骤Excel学习一、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问题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基于原始数据源)·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最多的10篇文章是什么? ·哪些城市找到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几率比较大?·数据分析师的薪水有...- 数据分析步骤
- Excel学习
一、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问题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基于原始数据源)
·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最多的10篇文章是什么?
·哪些城市找到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几率比较大?
·数据分析师的薪水有多高?
·特拉普和希拉里谁更有机会当选美国总统?
来自于业务部门的问题,用数据做出分析和决策。明确问题为后续的分析决策提供一个大方向。2、理解数据包括两个方面:
·采集数据(根据研究问题采集相关的数据)·查看数据集的信息(包括描述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理解数据,或者理解excel的每个字段是什么)3、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
脏数据/缺失/重复数据数据清洗的思路:
●选择子集
●列名重命名
●删除重复值
●缺失值处理
●一致化处理
●数据排序
●异常值处理
4、数据分析 或 构建模型
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简单:业务指标复杂:机器学习的算法来训练模型
5、数据可视化
利用图表的展示方式,将得出的分析结果展示给老板或者客户二、Excel学习(一)提出问题
业务部门给出的业务指标(二)理解数据
「一」、熟悉excel界面
1、选项卡、行号、列号、单元格、工作表名、创建新的工作表
2、列名(字段)
3、【列宽调整】:开始-全选表格-在列A上右键点击-列宽,数值:15
「二」、关于单元格格式
设置单元格格式: 任意单元格鼠标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数据类型「三」、Excel有哪些数据类型?
1、字符串(文本)类型:汉字、字母
注:以字符串形式重组的数值不能用于计算,字符串重组的数值需要转换成数字类型才能进行计算
2、数字类型:金额、整数、小数
3、逻辑类型: true、false(1)如何识别字符串类型的数值和数字类型的数值?
字符串类型的数值,一般默认为 左对齐
数字类型的数值:一般默认为 右对齐(2)字符串类型如何处理成数字类型?
=VALUE(Text)
=VALUE("$1,000") ,将返回字符串的等价数字1000(三)Excel如何进行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的步骤:
●选择子集
●列名重命名
●删除重复值
●缺失值处理(人工补全、删除缺失数据 、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 、用统计模型出来的值代替缺失值)
●一致化处理
●数据排序
●异常值处理 第1步:【选择子集】: 选择整列 - (右键- 隐藏)/ (开始- 格式-隐藏或取消隐藏)
重复的字段或数据太大,可选择隐藏列(尽量不删除数据,隐藏即可,保证原始数据的完整)第2步:●【 列名重命名】:点击单元格-直接修改第3步:●【删除重复值】: 数据 - 删除重复项第4步:●【缺失值处理】:(1)计算缺失值
●【定位】
选择列名(选取唯一值的列数,城市和职位ID)- 最下方的“计数”统计
通过两列的计数比较,快速得知是否存在数据的缺失
或者
●【筛选】
开始 - 查找和选择 - 定位条件 - 空值 (或 编辑- 查找 - 定位 - 定位条件 - 空值)/ 数据-筛选(2)处理缺失值
1)人工补全(适合缺失数据较少的情况)
●【一次性补齐缺失值】
Ctrl 选中所有空值单元格 - 在选完后最后一个单元格那里松开ctrl键,并在这个单元格里输入缺失值 - Ctrl + Enter 即可补齐全部空值
2)删除缺失数据
3)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
4)用统计模型出来的值代替缺失值第5步:【一致化处理】
数据是否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命名。如存在单元格内的数据值,有一个或多个,为了统一,就会进行分列处理统一每列的数值个数一致
●【分列】
数据 - 分列 - 分隔符号 - 勾选连续分隔符号..-其他,设置用什么分割 - 下一步 - 完成
注:分列功能,会覆盖掉后面一列的数据,使用分列需要复制到新列进行处理
例如,公司所属领域(一个或多个领域名词混在一个单元格内,需要分列)、薪水(最高薪水、最低薪水、平均薪资需要分开)、统一数据格式等
●【常用函数使用】「一」、函数的3个功能
1、输入-功能-输出
2、公式-插入函数-平均值-选择函数项-确定「二」、几个常见的函数
1、平均值函数(前提:单元格值为数值类型)=AVERAGE
2、查找和字符串截取(1)字符串截取=FIND("查询的目标", 单元格的列号)=LEFT / RIGHT (目标单元格, FIND("查询的目标", 目标单元格列号))=MID(选中的目标单元格,起始位置,截取长度)
A、起始位置:使用find函数
=FIND("查询的目标",目标单元格列号)
B、截取长度:使用len函数和find函数结合
=LEN(目标单元格)- 起始位置
C、任意位置的字符串截取
=MID(选中的目标单元格,起始位置,截取长度)(2)自动填充函数(3)查找和筛选
●【筛选】
数据 - 筛选
●【查找和替换】
开始 - 查找和选择 - 替换 - 设置替换值 - 全部替换 - 关闭错误值处理:
·观察数据,可将最小值 变成 最大值(4)【重点】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字符串中的“数字"「字符串」转化为数字类型】
插入空行-复制原列-粘贴- 选择性粘贴 -进行 设置(“设置”的具体步骤:字符串转成数字,一般【选择粘贴】中的“数值”,运算中的“无” )。(或 编辑-查找-定位-定位条件(mac版本))第6步:【数据排序】
用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排序】
第1种方法:开始-排序和筛选-选择升/降序-勾选选定区域-排序
第2种方法:数据-排序第7步:【异常值处理】
使用excel上的数据透视表来进行操作
●数据透视表(split,apply,combine)
原理 : 数据处理模式
split:数据分组,具有相同属性的字段或数据特征进行分组
apply:应用函数,对分租后数值做分组操作,如求平均值、标准差等函数
combine:组合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汇总案例描述:(1)作图前的思考:
1)split:数据分组
对数据分组,根据目的地北京、上海进行分组
2)apply:应用函数
应用函数,这里计算两组距离和延误时间的平均值
3)combine:组合结果
组合结果,统一结合得出结果
(2)案例中如何搭建数据透视表?
1)行和列的位置,对应数据处理模式的第一步: 数据分组,表示按对应列里的相同值进行分组
2)求和的位置,对应数据处理模式中的第二步:应用函数,例如列值加入计数,对每一组里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所出现的次数,比如职位名称为“数据分析师“出现了多少次(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应用函数)
3)报表结果,对应数据模式中的第三步:组合结果。这种也可以筛查出异常值或者最高值(四) 构建模型「一 」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师的最热就业城市前5个哪些?
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年限对就职数据分析师的影响?
数据分析师的薪水如何?计算平均薪水?「二」几个分析手段:
1、【升降序筛选】
行列值,分别拖入,点击升降序
2、【列汇总百分比】
字段设置-数据透视表字段-数据显示方式-列汇总百分比(或选中单元格-右键-值显示方式-列汇总百分比)
3、描述统计分析-【分析工具库-数据分析】
(1)第1步:文件-加载项- Excel加载项-勾选分析工具库
(2)第2步:菜单-数据-数据分析
(3)第3步:数据分析-描述统计-选定-分别勾选:标志位于第一行、新工作表组(命名)、汇总统计、平均数置信度、第K大值、第K小值
4、【平均值】
行、列值,分别拖入。值,将平均值计算选为平均值(五)数据可视化及实践【下一节会介绍】三、一些Excel 问题的解决(一)日期数据处理1、求日期格式统一
【方法1】:分列(数据-分列-tab键-日期)【规整数据格式,如日期统一、格式统一】
【方法2】: 设置单元格格式(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自定义-选择日期的统一格式)2、求日期各分段的汇总数据
步骤:数据透视表-日期+数据拖入列值-选择任意单元格-右键创建组-设置3、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业务点:用户最近的几个月的变化趋势(用户增长量/下降量) 4、求最值问题(最大值/最小值)
步骤:数据透视表-值-下拉选择:值字段设置-值汇总方式-计算类型-选择你想要的最值类型或其他值类型(二)多表关联查询1、【重点】多表关联查询
【记住】vlookup(找什么, 在哪找, 第几列, 是准确找0 还是近似找1 )2、如何查找重复值?
【查找重复值】插入一个辅助列 —— 公式,这里两列拼接,如=A&B —— 插入vlookup多表关联查询
【?】3、如何对数据分组?
步骤:创建分组标准 - 插入vlookup函数进行多表关联查询 - 在哪找:从相对引用至绝对应用(按下F4)4、三种引用方式(1)单元格的构成:如A1,表示A列第1行
(2)相对引用:A1
相对引用,直接列号行号直接引用,即在最终结果展示后则会展示出各自引用的值,各自的值最终的结果则成为各自引用后的结果。
注:相对引用产生的问题:因为结果的数值会随着相对单元格的改变而改变,会导致一个最终结果数值错误。
(3)绝对引用:$A$1
单元格的列行号,在某列或某行加上 $ 表示"定住不动"的值,即为绝对引用
(4)混合引用:$A1 A$1 -
格兰杰检验的基本步骤_数据挖掘基本操作:SPSS基本描述统计分析、卡方分析、对应分析...
2020-12-30 22:05:33我们采用IBM SPSS23.0作为数据挖掘的操作软件。...1.基本描述统计分析我们准备采用数据表与饼图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数据的基本概况,使人们对留学生汉语辞书使用与需求的基本现状有一个总体和直观的了解。...我们采用IBM SPSS23.0作为数据挖掘的操作软件。作为比较成熟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23.0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数据挖掘功能。为了便于不熟悉SPSS软件操作的同仁尽快掌握相关数据挖掘技能,我们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的同时,对具体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1.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我们准备采用数据表与饼图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数据的基本概况,使人们对留学生汉语辞书使用与需求的基本现状有一个总体和直观的了解。
数据表和饼图的制作步骤如下:
(1)启动SPSS,单击“文件”,选择“打开数据”,找到“对外汉语辞书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打开该文件。
(2)在菜单栏中找“分析—描述统计—频数”,在左边的列表中选中要分析的题目,比如“汉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是否重要”,选中后点击向右的箭头,将该选项加入到右边的“变量”列表中,选中“显示频率表”,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选中要分析的选项
图1-2 将要分析的选项送入右边的“变量”列表
(3)点击“图表--饼图”,“图表值”选“百分比”,如图1-3所示:
图1-3 点击“图表--饼图”,“图表值”选“百分比”
(4)点击“继续”,然后点击“格式”,在“排序方式”中选“按计数的降序排序”,点击继续。如图1-4所示:
图1-4 在“排序方式”中选“按计数的降序排序”
(5)点击“确定”,便生成饼图。
(6)饼图生成后,双击饼图,出现图表编辑器,双击图例所在区域,在弹出的“属性”选项卡上点击“变量”,选择“样式:模式”,再点击“应用”。如图1-5所示:
图1-5 选择“样式:模式”,再点击“应用”
(7)在饼图视图中,点击“元素”选项卡,选择“显示数据标签”。如图1-6所示:
图1-6 点击“元素”选项卡,选择“显示数据标签”
(8)上述步骤完成后,便生成了如表1-9所示的数据表和图1-7所示的饼图。
表1-9 汉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是否重要统计表
图1-7 汉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是否重要饼图
2.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是对分类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常用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它可以对基于人口学变量的频数差异进行检验,确定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卡方检验的步骤如下:
(1)在菜单栏中点击“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出现“交叉表”主选项卡,在行中放入要进行对比的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在列中放入要进行分析的问卷题目,比如“汉语词典对学习是否重要”;
图1-8 点击“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将要分析的项目放入“行”和“列”
(2)点击“统计”,在弹出的“交叉表:统计”选项卡上勾选“卡方”,点继续;
图1-9“交叉表:统计”选项卡上勾选“卡方”
(3)在“交叉表”主选项卡上点“确定”,就会出现卡方检验的结果。本例的结果如表1-10。
表 1-10 性别*学习词典重要性卡方检验表
表1-10表明,该项目的卡方检验结果为:χ2=.399,df=3, p= .940> 0.05, 证明男生和女生在学习词典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四个选项的回答在0.05的水平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如果卡方分析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就没有必要进行下面的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分项对比分析和对应分析。
我们又对“性别*对汉语词典‘前言’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卡方分析,结果如表1-11:
表 1-11 性别*对汉语词典‘前言’的阅读情况卡方检验表
我们利用SPSS对上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4.024,df=3, p=0.003<0.05,证明男生和女生在上述四个选项的回答上在0.05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分项对比分析和对应分析,找出具体差异所在。
3.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分项对比分析
“数据库”中设计了“性别”“国籍”“母语”“汉语水平”“汉语学习时间”等人口学变量。对这些信息的挖掘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国家、具备不同汉语水平、汉语学习时间不同的留学生在汉语辞书应用与需求等方面的异同,这对于辞书市场的细分、辞书编撰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辞书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提高等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信息对于如何有效改善和提高汉语辞书、辞书知识及辞书教育的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准备就“性别”“汉语水平”“母语-语系”“母语—纯语系”“洲合并”“国家—洲”“汉语学习时间”等关键人口学变量,对于卡方检验认为有显著差异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具体的差异所在。通过条形图和数据分析表,使人们在对关异同有直观感受的同时,获得精确的统计信息。
数据表和条形图的制作步骤如下:
(1)点击菜单栏上的“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在弹出的“交叉表”选项卡上,把要分析的人口学变量,比如“性别”,送入右侧的“行”中,把要分析的项目,比如“汉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是否重要”送入右侧的“列”中,勾选“交叉表”选项卡上左下侧的“显示簇状条形图”。如图1-10所示。
图1-10 点击菜单栏上的“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
(2)点击“交叉表”左侧的“单元格”,在弹出的“交叉表:单元格显示”选项卡上,点击“百分比”下面的“行”,按“继续”。如图1-11所示。
图1-11 “交叉表:单元格显示”选项卡的设置
(3)在“交叉表”选项卡上点“确定”,便会生成表1-10和图1-11。
表1-12 汉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是否重要(%)
图1-12 按性别比较的彩色条形图
(4)图12是彩色图,如果要得到黑白图,则双击条形图,进入“图形编辑器”界面。在该界面上点击“编辑”—“属性”,在弹出的选项卡上点击“变量”,选择“样式:模式”,点击“应用”,就会得到黑白条形图。
图1-13 按性别比较的黑白条形图
4.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中较为有用的一种多元相关变量统计分析技术,用来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技术在市场细分、产品定位以及计算机工程领域里有较多应用,其原因在于,作为一种视觉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将几组凭直觉难以看出联系的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视觉上可以感知的定位图展现出来。
在数据挖掘中,对应分析可以作为卡方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卡方检验认为有显著差异的变量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应分析进一步揭示具体的差异所在。
根据选项答案的数量,对应分析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至少其中一个选项的为两项的,第二种为两个选项的答案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具体步骤如下:
(1)至少其中一个选项答案的为两项的:
A.在菜单栏点击“分析—降维—最优标度—定义”,在“多重对应分析”选项卡上,将卡方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欲进行对应分析的项目送入“分析变量”一栏,如图1-14所示:
图1-14 点击“分析—降维—最优标度—定义”,定义分析变量
B.点击“变量”,在弹出的“MCA:变量图”选项卡上,将要分析的变量送入“联合类别图”一栏,如图1-15所示:
图1-15要分析的变量送入“联合类别图”一栏
C.点击“继续”,退回到“多重对应分析”选项卡,点击“确定”,就会得到对应分析图,如图1-16。
图1-16前言阅读情况与性别对应分析图
从图1-16可以看出,男生离“从不阅读”比较近,女生离“按需要选择阅读”距离比较近,就是说,男生选择“从不阅读”人数比较多,而女生选择“按需要选择阅读”的人数较多。对于“认真阅读”,男生和女生距离都比较远,这说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选择这一选项的人数都比较少。
这一信息,无论是对于对外辞书编纂还是对外辞书教育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首先,从对外辞书编纂的角度来看,在受调查的留学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选择“认真阅读前言”这一选项的人数都比较少,这一方面说明,可能留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前言”在辞书使用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这一结果说明,我们在对外汉语辞书“前言”编写的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使得汉语辞书的“前言”在语言上更能为留学生所理解、接受和喜爱,在功能上能够为留学生如何使用辞书提供更多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在对外辞书教育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在获知这一信息后,一方面,需要从总体上强调辞书“前言”对于辞书使用的重要性,以使留学生普遍意识到辞书“前言”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辞书教育中,相较于女生,男生更需要加强对词典“前言”意义的认识,以提高他们对“前言”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他们在查阅词典时的针对性和效率。
(2)两个选项答案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A.在菜单栏点击“分析—降维—对应分析”,将欲进行对应分析的选项分别送入“行”和“列”,如图1-17所示:
图1-17点击“分析—降维—对应分析”,将欲进行对应分析的选项分别送入“行”和“列”
B. 分别点击行和列下面的“定义范围”,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输入答案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然后依次点“更新”、“继续”,如图1-18所示:
图1-18定义行范围
C. 行和列范围定义完毕后回到“对应分析”主选项卡,点“确定”,如图1-19所示:
图1-19行、列范围定义完毕后在“对应分析”主选项卡点击“确定”
D.然后就会得到对应分析图,如图1-20。
图1-20:“前言阅读情况”与“汉语水平”对应分析图
从图1-20可以看出,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学生离“按需要选择阅读”较近,说明他们选择这个选项的人数较多;而“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离“从不阅读”较近,说明他们选择该选项的人数较多。
(五)多选题的数据挖掘步骤
上面的数据挖掘步骤是针对单选题的,即一个题目要求被调查对象从给出的答案中选择一个选项。“数据库中”有些题目是多选题,即允许被调查对象从给出的答案中选择多个答案。例如,“数据库”中“电子词典的使用场合”这一题目注明了使用场合“可多选”并给出了“阅读、翻译、写作、学习词汇”四个选项。
对这类题目,不能直接按照上面的分析步骤进行数据挖掘,而是要先将多选题的数据制成一个新的数据集,然后再进行分析。制作新数据集的步骤如下:
1. 在菜单栏点击“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弹出“定义多重响应集”选项卡,将该题目的所有四个选项送入“集合中的变量”栏目,“变量编码方式”选“二分法”,“计数值”填入“1”,“名称”和“标签”均填写“电子词典的使用场合”,如图然后点“添加”,如图1-21所示。
图1-21点击“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定义多重响应集”
2. 点击“定义多重响应集”选项卡上的“添加”按钮,完成“多重响应集”的定义。如图1-22所示。
图1-22点击“定义多重响应集”选项卡上的“添加”按钮,完成“多重响应集”的定义
3. 点击关闭。这样多重响应集就制作完成了。
4. 对多重响应集进行频数分析。
(1)“分析—多重响应—频数”,在弹出的“多重响应集频数”选项卡中,将“电子词典的使用场合”送入“表”列表,如图1-23所示:
图1-23将“电子词典的使用场合”送入“表”列表
(2)点击“确定”,就会出现“电子词典使用场合频数统计表”,如表1-13所示:
表1-13电子词典使用场合频数
5. 将制成的多重响应集按照人口学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例如,我们要对性别进行分析,则按一下步骤进行。
(1)点击“分析—多重响应—交叉表”,将“性别”送入行,将“电子词典使用场合”送入列,如图1-24所示:
图1-24将“性别”送入行,将“电字词典使用场合”送入列
(2)点击“性别”,在弹出的“多重响应交叉表:定义变量范围”选项卡上,定义变量范围。由于“性别”变量有“1”和“2”两个值,在最小值处填入“1”,最大值处填入“2”,如图1-25所示。
图1-25 定义变量范围
(3)点“继续”,返回“多重响应交叉表”选项卡,点“确定”,就会出现统计结果,如表1-14所示:
表1-14性别*电子词典使用场合交叉表
(4)将表1-14中的数据(不包括总计)部分拷贝到粘贴板,用R语言进行数据转置,代码如下:
a
library(reshape2)
b频数")
write.table(b, “e:/辞书项目/3.sav”,sep= “”, row.names = F, quote = F)
(5)运行上述代码,会在“e:/辞书项目/”生成数据表“3.sav”,如表1-15;
表1-15 用R语言转置后得到的数据表
(6)用SPSS打开“e:/辞书项目/3.sav”。
(7)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方法为:点击菜单栏上的“数据—个案加权”,弹出“个案加权”选项卡,点选“个案加权系数”,把需要加权的选项,比如“频数”,送入“频数变量”选项框,如图所示1-26:
图1-26 数据加权
(8)点击“确定”,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数据挖掘了,具体步骤和前面叙述的单选题的数据挖掘的步骤相同。
-
spass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_【621号】综合说课1: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实验教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2021-01-29 03:07:49如何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621号】综合说课1: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实验教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综合说课1: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实验教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合肥市第一中学 刘娟一、使用教材人教...如何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抽象?这个问题学生很难回答,可以由易到难设置简单问题,层层递进。比如,从生活经验出发,说说烧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对应的函数关系吗?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量?
【621号】综合说课1: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实验教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综合说课1: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实验教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合肥市第一中学 刘娟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数学》高中选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二、实验器材
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TI图形计算器等。
三、实验创新点
“TI”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DIS”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四、实验方法、设计思路
(一)实验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处理的全过程,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图形计算器进行回归分析,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素养。
(二)实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探究班级男生身高与手掌长度的相关关系研究为起点,经历三个实际操作实验,分别是水的沸腾和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小车运动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距离由远而近, 光的亮度级(lux) 与时间的相关关系。
五、实验教学目标
1.从教材到生活实际,研究“真实的”数学。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实验,体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全过程,发展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素养,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体会科学精神。
3.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是唯一的一颗通过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被发现的行星,天文学家利用天王星轨道的摄动推测出海王星的存在与可能的位置,所以海王星也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研究过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如说,统计班级男生的身高和手掌长度,分析相关关系。
(二)实验过程
实验一:
一杯水在室温下烧至沸腾然后自然冷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怎样的规律?
【思考】如何对这个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运用哪种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思考】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分为哪几步?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如图1、图2)
(三)合作探究
1.借助“DIS”获取数据:
利用温度传感器结合图形计算器,实现水温数据的实时采集。
2.教师示例:
教师以水升温过程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选择线性回归和二次回归两种回归模型,对比模型拟合效果,并预报360秒时的水温(如图3、图4)。
真实值:96.9℃
预报值:95.1℃
【归纳】回归模型只能近似描述实际情况,而非精确值(如图5)。
3.探究交流:
教师将收集到的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和时间的数据传输给学生,学生分小组进行回归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判断所建立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模型,从而根据回归方程预报某时刻的水温。
通过TI软件实时掌握学生操作情况,适当加以指导,并选取学生1一2名现场演示。
(四)分组实验
1.利用距离传感器,探究小车运动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6一9)。
2.利用光电传感器, 探究距离由远而近光的亮度级(lux) 与时间的关系。
(五)完成实验报告
(六)归纳小结
1.数学知识:
(1)通过图形计算器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
(2)可以从相关指数、残差图不同角度来判断所建立模型的拟合效果;
(3)回归方程得到的预报值只能近似描述实际情况。
2.思想方法:
数学建模。
(七)布置作业
1.课本90页第2、3两题;
2.完成实验报告。
八、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1.学生活动时间偏少,教师可适当减少演示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
2.如何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抽象?这个问题学生很难回答,可以由易到难设置简单问题,层层递进。比如,从生活经验出发,说说烧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对应的函数关系吗?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量?
3.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数据搜集过程?使之更具真实性?
-
Android-常见异常的基本分析步骤
2017-08-18 14:50:37常见异常的基本分析步骤: 1).在Logcat中从下往上找,最好找到(因为有的没有):Caused by.......(导致异常的原因) 2).找到异常类及行号,一般点击进入对应的行 a.常见的异常: 1.NullpointEception 原因:调用对象...常见异常的基本分析步骤:
1).在Logcat中从下往上找,最好找到(因为有的没有):Caused by.......(导致异常的原因)
2).找到异常类及行号,一般点击进入对应的行
a.常见的异常:
1.NullpointEception
原因:调用对象的方法/属性,但对象为空
2.ClassCateException(类型转换错误)
原因:类型转换异常
3.ActivityNotFoundException:(没有Caused by提示从下往上细心查看)原因:没有注册Activity,或者注册不正确
-
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
2021-01-01 20:01:27§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是什么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为表明... -
magicexif 元数据编辑器_数据采集分析之关键步骤-数据填报的前世今生
2020-12-20 21:57:29通过表格、表单、列表展现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后保存到对应的数据库表中。如何实现数据填报?1、常用表单组件基本覆盖表单制作需求。2、用表格的形式来展现录入表,录入表也可以进行查询、修改、筛选。在进行... -
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神经网络大作业(一).doc
2019-08-13 15:07:37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神经网络大作业(一).doc 本人做的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适合做入门学习用-I do neural network experiments, the steps detailed analysis of specific, ... -
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神经网络大作业(三).doc
2019-08-13 15:07:48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神经网络大作业(三).doc 本人做的神经网络的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具体,适合做入门学习用-I do neural network experiments, the steps detailed analysis of specific, ... -
机器学习新视角1 :机器学习算法基本步骤
2020-09-21 11:22:12机器学习算法基本步骤: 1. 读取数据 训练数据, 测试数据,测试标签 (无监督时没有) 2. 找寻特征 强化特征:卷积核,池化 统计特征:频谱直方图 3. 拟合特征 距离回归,逻辑回归(归一,激活), 线性回归... -
汤阳光OA系统记录-----基本步骤
2016-06-08 09:11:09- 分析有几个功能对应几个请求 - 功能所对应的表单以及对应的模板 - 新建对应页面 - 配置structs - 测试之前的Action可以运行没实际作用 实现功能 -实现Action的实际功能对应Service ServiceImpl中的补全 ... -
数学建模——一些基本概念(线性回归)和相对应的python代码实现
2019-08-07 17:16:47首先分析一下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这上面三个问题对应了以下三个步骤: 按照一个或一些选出的模型类型对数据进行拟合 从一些已经拟合的类型中选取最适合的模型。 根据模型... -
分析一下UART IIC SPI驱动编写步骤
2020-10-26 10:52:29首先都是设置引脚的功能,把引脚设置到对应的模式 然后设置对应串口控制器的一些参数(也就寄存器的一些参数),完成对串口的基本设置,比如UART的波特率等等的。 -
基本字符设备的编写及代码分析
2014-10-10 19:08:49* 说明:用于演示一个最基本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框架。 * 实现一个字符设备驱动的步骤: * 1、实现模块代码框架 * 2、申请设备号,这个设备号由主、次设备号组成,是应用程序 * 通过文件访问设备的关键... -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016-02-15 23:18:561、需求分析:分析客户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 基本步骤如下: ⑴、收集信息:了解数据库需要存储哪些信息(数据),实现哪些功能。 ⑵、标识实体。(一个实体对应一张表)。 ⑶、标识每个实体需要村粗的详细信息。... -
判别分析分为r型和q型吗_R语言统计学习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和一般步骤(一)...
2021-01-04 06:54:41调入需要的扩展包:library(leaps) # 全子集回归library(ISLR) # 参考书对应的包library(glmnet) # 岭回归和lassolibrary(tree) # 树回归library(randomForest) # 随机森林和装袋法library(MASS)libra... -
假设检验_假设检验的实现步骤
2021-01-11 01:19:17文章大纲:假设检验的逻辑基本概念辨析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总结假设检验的逻辑假设检验的逻辑是先对总体的特征做出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是接受做出推断。基于小概率事件和反证... -
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因子载荷矩阵_多元统计分析第13讲(因子分析:载荷矩阵的估计,因子旋转;典型相关分析...
2021-01-17 15:46:498.3 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回顾一下主成分法估计因子载荷矩阵的步骤:求出原变量协方差阵(或相关阵)的前 m 个特征根(考虑累积贡献率),后面的特征根忽略掉因子载荷矩阵的每一列为前 m 个特征根乘上... -
运用Jackson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
2020-12-19 23:27:55运用Jackson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 1.分析并确定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并用Jackson结构来表示这些数据结构 2.找出输入数据结构和输出数据结构中有对应关系的数据单元 3.按照一定的原则,从描绘数据结构的... -
系统中mysql设计过程_简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2021-01-21 05:36:36展开全部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33438:1、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2、概念结构分析与设计。3、逻辑结构分析与设计。4、物理结构分析与设计。5、系统实施。6、系统维护。扩展... -
模板方法模式分析、图表和基本代码
2015-06-25 21:41:00 定义: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能够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就可以...而逻辑的组成步骤在对应的抽象操作中,推迟到子类实现。顶级逻辑也有可能调用一些详细方法。 Co... -
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什么意思_高中数学常考问题1: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真题分析...
2021-01-09 18:52:15函数及其图象(1)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是确定函数的三要素,是一个整体,研究函数问题时务必须“定义域优先”.(2)对于函数的图象要会作图、识图和用图,作函数图象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描点法;二是图象变换法,... -
软件测试过程五个步骤_软件测试新手需知:测试基本流程、及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2021-01-28 20:16:05所以我整理一下软件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一些测试用例编写方法。大致内容如下,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帮助。首先,作为测试人员需了解业务,分析需求点 为什么测试人员要参加需求分析?也就是进行测试需求分析的目的... -
基础电子中的怎样分析电力电子系统
2020-11-18 05:38:56分析电力电子电路有以下的几个步骤: 1、 分析电路的输出量,是直流还是交流?或者实现已经知道电源的类型,则可跳过这一步; 2、 联想对应的系统框图: 不管是直流开关电源还是交流电源,都有比较通用的... -
关于自抗扰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2019-10-03 16:21:57前面3篇博客分析了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收敛性分析的套路,基本上是过了一遍原文献的证明步骤,穿插一些说明,目的在于让人看清证明背后的思想。考虑到ESO是自抗扰控制(ADRC)的核心,因此ADRC的稳定性证明套路其实在... -
软件测试测试用例编写 不超过7步骤_软件测试新手请收好:测试基本流程、及如何写好测试用例全在这里!...
2021-01-31 08:02:40所以我整理一下软件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一些测试用例编写方法。大致内容如下,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作为测试人员需了解业务,分析需求点 #为什么测试人员要参加需求分析?也就是进行测试需求分析的... -
层次分析法用于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方案选择
2018-09-20 10:20:00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确定准则层和方案层的权重,然后方案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对应相乘相加,最终得到每个方案的评价分数,根据评价分数进行方案的选择,,具体步骤可以参见... MATLAB程序 a=[1,1/2,4,3,3;... -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第5章数据分析5.1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整理
2018-07-10 19:28:29数据分析的三大作用(现状分析,原因分析,预测分析)数据分析的三大基本方法(对比,细分,预测)数据分析作用与对应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定义和特点分类使用步骤实践运用注意事项备注对比... -
关于python爬虫的分析
2020-12-10 22:08:59并且爬虫基本是定制化的,对于不同的系统需要去调整。 爬虫爬取数据的第一步必须分析目标网站的技术以及网站数据结构(通过前端源码),可借助chrome浏览器,目前python爬虫主要会... -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
2018-11-29 23:04:40本书保留前两版的统计分析方法,压缩了基本操作,增加了两步聚类、对应分析和表格制作的内容。为方便读者和减少篇幅,书中所有例题数据均按章节编号,并保存在所附的光盘中。为便于教师备课,本书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
-
ValueError: Classification metrics can‘t handle a mix of binary and continuous targets
-
PHP 日期 加减 月数,天数,周数,小时,分,秒等等
-
Den书签-源码
-
2021年 系统分析师 系列课
-
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
-
响应式编程入门与实战(Reactor、WebFlux、R2DBC)
-
646. 最长数对链
-
baseline改进
-
ELF视频教程
-
编程训练第十三期——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
【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之深入解析 TCP 的“拥塞控制”原理
-
v-for的用法
-
Docker从入门到精通
-
Galera 高可用 MySQL 集群(PXC v5.7+Hapro)
-
百瓦级全光纤线偏振激光振荡器
-
Windows系统管理
-
实现 MySQL 读写分离的利器 mysql-proxy
-
libFuzzer视频教程
-
机载激光雷达沙尘探测能量优化配置的统计研究
-
虚函数,虚表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