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9 11:36:08
Author:老九
计算机专业
可控之事 沉重冷静 不可控之事 乐观面对
85180586@qq.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浦上青天」的原创文章
知识点以太网
- 以太网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以太网有两类:第一类是经典以太网,第二类是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了一种称为交换机的设备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经典以太网是以太网的原始形式,运行速度3-10Mbps不等;而交换机以太网正是广泛应用的以太网,可运行在100,1000和10000Mbps那样的高速率
- 以太网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而是一种技术标准,既包含了数据链路层的内容,也包含了一些物理层的内容,例如:规定了网络拓扑结构,访问控制,传输速率等
- 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本质就是负责相邻设备之间的传输,他会直接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
以太网帧格式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MAK地址),长度是48位(6字节),是在网卡出厂时固化的
帧类型字段有三种值:IP数据报,ARP数据帧,RARP数据帧
数据长度:受硬件设备直接影响(MTU机制)
帧末尾是CRC校验码认识MAC地址
- MAC地址是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6字节,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例如:08:00:03:fb:19)在网卡出厂时就确定了,不能修改,mac地址通常是唯一的(虚拟机中的mac地址不是真实的MAC地址,可能会有冲突,也有些网卡支持用户配置mac地址)
对比理解IP地址和MAC地址
- IP地址描述的是路途总体的 起点 和 终点
- MAC地址描述的是路途上的每一个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 举个栗子
快递的运输
要是类比IP地址
就是只看起点和终点 源地址上海市 目的地址 西安市
类比MAC地址
源地址上海市 目的地址 湖北市
源地址湖北市 目的地址 合肥市
源地址合肥市 目的地址 西安市认识MTU
- 数据链路层的这个特性MTU,即最大传输单元。不同类型网络的数据帧长度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报要传,而且数据帧的长度比链路层的MTU还大,那么IP层就需要进行分,即把数据包分成若干片,这样每一片都小于MTU
-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大小的限制
- 不同数据链路层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 主要用就是IP的分组和重组
认识ARP协议
- ARP协议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协议
- 主要作用就是建立了主机 IP地址 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假如有一个IP数据包需要转发,就需要构造一个以太网数据帧,需要填写对应的目的MAC。而ARP协议就是用来学习这个目的MAC地址(MAC学习)
ARP协议的工作流程
源主机发出ARP请求,询问“IP地址是192.168.0.0”的主机的硬件地址是多少,并将这个请求广播到本地网段(全是1是广播)
目的主机接收到广播的ARP请求,发现其中的IP地址与本机相符,则发送一个ARP应答数据包给源主机,将自己的硬件地址填写在应答包中认识应用层协议DNS
- DNS是一整套从域名映射到IP的系统
DNS是应用层协议
DNS底层使用UDP进行解析
浏览器会缓存DNS结构- TCP/IP中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确定网络上的一台主机的一个程序,但是IP地址不方便记忆,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叫主机名的东西,是一个字符串,并且使用hosts文件来描述主机名和IP地址的关系
- 现在是专门搭建一组服务器,用这个服务器来维护很多这样的映射关系
- 电脑上网的时候,电脑不认识这个域名,就先去浏览器找结果,如果没有再去找这组服务器(DNS服务器 也叫域名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地址
- DNS会按照域名等级来分别组织,当我们要访问某个域名的时候,会按照域名服务器的等级一层一层向下查询
- 有的时候,电脑可以登录QQ,但是不能访问网页,一般就是DNS服务器挂了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_ ^♥♥♥
每天都更新知识点哦!!!
码字不易,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点赞后不要忘记关注我哦!更多相关内容 -
以太网最小长度是64字节的原因为什么10Mbps以太网最小数据长度是64B,100Mbps以太网最小数据长度是1518B.zip
2021-11-09 18:56:44IEEE802.3局域网协议.以太网最小长度是64字节的原因为什么10Mbps以太网最小数据长度是64B,100Mbps以太网最小数据长度是1518B -
秒懂以太网的 MAC 硬件地址
2020-04-21 11:41:05什么是MAC硬件地址,以及物理地址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关系,本文介绍了以太网 MAC帧的格式,解释了常见的两种格式,以及一些基础知识,可以在遗忘的时候查阅。MAC 层的硬件地址
在局域网中,以下几个称呼是一样的:
- 📌 硬件地址
- 📌 物理地址
- 📌 MAC 地址
48 位的 MAC 地址
✅ 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 RA 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 6 个字节中的前三个字节 (即高位 24 位),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
✅ 所以就只有 3 个字节能支配了,这 3 个字节由厂家支配,称为扩展唯一标识符,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
❗ 生产适配器时,6 字节的 MAC 地址已被固化在适配器的 ROM,因此,MAC 地址也叫做硬件地址 (hardware address) 或物理地址。所以无论你把它带到哪里去,或者把它砸了,烧了🔥,它的硬件地址还是不会变。
📕 下面介绍一下 IEEE 组织的一些规定:
- IEEE 规定地址字段的 第一字节的最低位 为 I / G I/G I/G 位。 I / G I/G I/G 表示 I n d i v i d u a l / G r o u p Individual / Group Individual/Group。
- 当 I / G I/G I/G 位 = 0 = 0 =0 时,地址字段表示一个单站地址。
- 当 I / G I/G I/G 位 = 1 = 1 =1 时,表示组地址,用来进行多播。
所以对于前三个字节,既然第一个字节的最后一位被占用了,就只能支配其余的 23 23 23 位了。
❗所有 48 位都为 1 时,为广播地址。只能作为目的地址使用。
📕 IEEE 又规定了!
- IEEE 把地址字段第一字节的倒数第 2 2 2 位规定为 G / L G/L G/L 位,表示 G l o b a l / L o c a l Global / Local Global/Local 。
- 当 G / L G/L G/L 位 = 0 = 0 =0 时,是全球管理。
- 当 G / L G/L G/L 位 = 1 = 1 =1 时, 是本地管理。
❓ 那么有啥区别呢 ?
全球管理需要购买,本地管理用户自定义,不过以太网几乎不会去理会这个用户自定义的。
适配器检查 MAC 地址
🚀 适配器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 MAC 帧就首先用硬件检查 MAC 帧中的 MAC 地址,然后检查这个帧是否是下面的其中一种,如果不是就丢弃,如果是就收下然后转发。
- 1️⃣ 单播 (unicast) 帧(一对一)
- 2️⃣ 广播 (broadcast) 帧(一对全体)
- 3️⃣ 多播 (multicast) 帧(一对多)
MAC 帧的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 MAC 帧格式有两种标准 :
- ✅ D I X E t h e r n e t V 2 DIX \space Ethernet \space V2 DIX Ethernet V2 标准
- ✅ I E E E 的 802.3 IEEE 的 802.3 IEEE的802.3 标准
最常用的 M A C MAC MAC 帧是以太网 V 2 V2 V2 的格式。
我们来放大看一下:
-
1️⃣ 首先是目的地址字段,占 6 个字节。
-
2️⃣ 然后是源地址字段,也是 6 字节。
-
3️⃣ 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 M A C MAC MAC 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
-
4️⃣ 数据字段的正式名称是 MAC 客户数据字段。
最小长度 64 字 节 − 18 字 节 64 字节 - 18 字节 64字节−18字节 的首部和尾部 = = =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 46 46 46 字节 -
5️⃣ FSC 用于差错检测
❓ 其实你会发现从 M A C MAC MAC 层到物理层还会多出 8 8 8 个字节,那么这 8 8 8 个字节是啥呢?
在帧的前面插入(硬件生成)的 8 字节中,第一个字段共 7 个字节,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 M A C MAC MAC 帧的比特同步。第二个字段 1 个字节是帧开始定界符,表示后面的信息就是 MAC 帧。
📗 最后提一下与 I E E E 802.3 M A C 帧 IEEE \space802.3\space MAC 帧 IEEE 802.3 MAC帧 的区别:
- IEEE 802.3 规定的 MAC 帧的第三个字段是“长度 / 类型”。
- 当 长 度 / 类 型 长度 / 类型 长度/类型 字段值小于 0 x 0600 0x0600 0x0600 时,数据字段必须装入上面的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的 LLC 帧。
帧间最小间隔为 9.6 μ s 9.6 \mu s 9.6μs,相当于 96 b i t 96 bit 96bit 的发送时间。
一个站在检测到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 9.6 μ s 9.6 \mu s 9.6μs 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
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_浅谈以太网数据包架构
2020-12-15 23:09:5901概述以太网这个术语一般是指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英特尔公司(IntelCorp.)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一个标准。它是当今TCP/IP采用的主要的局域网技术。几年后,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01概述以太网这个术语一般是指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英特尔公司(IntelCorp.)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一个标准。它是当今TCP/IP采用的主要的局域网技术。几年后,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委员会公布了一个稍有不同的标准集,其中802.3针对整个CSMA/CD网络,802.4针对令牌总线网络,802.5针对令牌环网络。
互联网早期的时候,主机间的互连使用的是NCP协议。这种协议本身有很多缺陷,如:不能互连不同的主机,不能互连不同的操作系统,没有纠错功能。为了改善这种缺点,大牛弄出了TCP/IP协议。现在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实现了TCP/IP协议栈。TCP/IP不是一个单一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HP协议等等。
首先我们看一下以太网数据结构:
注意数据长度为46~1500。
从物理层上看,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有7个字段,事实上前两个字段(前同步码和SFD码)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以太网数据帧,它们是网卡在物理层上发送以太网数据时添加上的,是为了实现底层的正确传输。上图中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属于以太网首部的部分。
特别说明:上面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MAC,不是IP!!!!
关于OSI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如下图:
02TCP/IP四层模型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下图,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
1、主机到网络层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网络互连层一个访问接口,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网络互联层
网络互联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网络互联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Protocol)。
网络互联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联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4、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于UDP协议的。
各行信息分别为:
Frame: 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
Ethernet II: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传输层T的数据段头部信息,此处是TC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应用层的信息。
几个常用的协议的功能我们通过一个形象的说法来展现:
IP:I want to send data to 192.168.0.127
UDP:I want to send a datagram on the port N
TCP:I want to send data in a reliable way onthe port N (reliable:可靠的)
ARP:who knows 192.168.0.127's MAC address?
RARP:who knows 21.21.12.21.21.12's IP address?
ICMP:I send or receive queries or error message
DHCP:I want to get an IP address
DNS:what is the IP address of www.baidu.com?
上文讲解了以太网数据包结构,其中牵扯到了802.3,以太网数据包等名词,下面讲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在TCP/IP世界中,以太网IP数据报的封装是在RFC894中定义的,IEEE802网络的IP数据报封装是在RFC1042中定义的。最常使用的封装格式是RFC 894定义的格式。下图显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封装格式。
从上图看到,两种帧格式都采用48bit(6字节)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接下来的2个字节在两种帧格式中互不相同。
在802标准定义的帧格式中,长度字段是指它后续数据的字节长度,但不包括CRC检验码。
以太网的类型字段定义了后续数据的类型。而在802标准定义的帧格式中,类型字段则由后续的子网接入协议的首部给出。
幸运的是,802定义的有效长度值与以太网的有效类型值无一相同,这样,就可以对两种帧格式进行区分。
长度/类型有两个意义,小于1518,代表后面字段的长度(也就是IEEE802.2/802.3(RFC1042)),大于1518,代表不同的类型(以太网的封装格式(RFC894))
0800 指IP数据类型
0806 指ARP协议,通过IP地址获得对应的MAC地址,称为地址解析协议
8035 指RARP协议,通过MAC地址来获得对应的IP地址,称为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在以太网帧格式中,类型字段之后就是数据。而在802帧格式中,后面是3字节的802.2LLC,它是由目的服务访问点(DestinationService Access Point,DSAP)、源服务访问点(SourceService Access Point,SSAP)和Ctrl字段组成,DSAP和SSAP默认值是0xaa,Ctrl默认是3。再接下来的2个字节类型字段和以太网帧格式一样。
802.3标准定义的帧和以太网的帧都有最小长度要求。802.3规定数据部分必须至少为38字节,而对于以太网,则要求最少要有46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pad)字节。
下面只讲最常用的以太网的封装格式(RFC894)
特别说明:上面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MAC,不是IP!!!!
MAC地址解析
MAC地址前3个字节:组织身份标记 后3个字节:组织自行分配
第1个字节
b0:0表示单播,1表示组播
b1:0表示被某个组织使用,1表示个人使用
例子:
02-00-00-00-00-01:本地分配
00-50-C2-xx-xx-xx:ST的MAC地址
01-00-5E-xx-xx-xx:IPv4的多播地址
FF-FF-FF-FF-FF-FF:广播地址。
上文说到,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值分别是1500和1492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作MTU,最大传输单元。不同类型的网络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包要传,而且数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MTU还大,那么IP层就需要进行分片,把数据包分成若干片,这样每一片都小于MTU,IP分片的问题会在讲解IP协议的时候讲解。下图列出了一些典型的MTU值。
我们将用netstat命令打印出网络接口的MTU。
- i参数将打印出接口信息,- n参数则打印出IP地址,而不是主机名字。
这个命令打印出每个接口的MTU、输入分组数、输入错误、输出分组数、输出错误、冲突以及当前的输出队列长度。
-
以太网MAC地址组成与交换机基本知识点整理
2020-10-22 13:14:11以太网MAC地址 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组成,通常分为六段,用十六进制表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第八位为0 对于目的地址,相当于单播通信 为1,对于目的地址,相当于组播通信 前三位:生产厂家 , 后三位:网卡...以太网MAC地址
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组成,通常分为六段,用十六进制表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链路的建立,维护与拆除
帧包装,帧传输,帧同步
帧的差错恢复
简单的流量控制
第八位为0 对于目的地址,相当于单播通信
为1,对于目的地址,相当于组播通信
前三位:生产厂家 , 后三位:网卡序列号
例 08 - 00 - 5a - e3 - 93 - 62 前二十四位是供应商标识,后二十四位:供应商对网卡的唯一编号
以太网帧格式:7部分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为MAC地址,各占6字节 ,2字节类型:0800代表IP协议,0806代表ARP协议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5步骤
初始状态:
MAC地址学习
广播未知数据帧:
接收方回应:
交换机实现单播通信:
比如这是一台新的交换机,我们接上网络,接上电脑,这时候A要找B,这时A发出一个数据帧,里面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先将A的MAC地址进行记录和对应上自己的接口,学习到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里,之后交换机会广播未知MAC地址,B接收到后进行回应,先经过交换机,交换机再学习记录B的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再连接上A,这时交换机已经记住A和B的MAC地址与对应接口,之后A和B两机之间实现单播通信。
交换机MAC地址表生命周期默认300s,达到生命周期后交换机将会MAC地址表进行老化,刷新。
交换机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
单工 例:话筒 喇叭
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单一方向传输数据
半双工 例:对讲机
两个数据站之间可用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 例:电话
两个数据站之间可双向且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既收又发
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速率
接口连接时进行协商
协商失败则无法正常通信
交换机基本命令
用户视图模式<Huawei>切换至系统视图模式【Huawei】
<Huawei>system-view
1.历史命令查询
【Huawei】display history-command
2.配置主机名
<Huawei>system-view
【Huawei】sysname Router1
3.状态信息查询
<Huawei>display version 查看VRP版本
<Huawei>display user 查看用户终端信息
4.进入接口模式并查看信息
<Huawei>sys
【Huawei】int g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dis this 查看当前视图下的配置信息
5.配置文件管理命令
【Huawei】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查看设备保存的信息
【Huawei】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设备当前配置的信息
<Huawei>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擦除存储设备中的配置文件
<Huawei>compare configuration 比较当前配置信息于存储设备中的保存文件是否一致
6.关闭华为的信息提示中心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undo terminal monitor
7.永不超时
【Huawe】]user-interface console 0
【Huawei-ui console0】idle-timeout 0 0
8.配置双工及速率命令
<Huawei>sys
【Huawei】int g0/0/
【SW1-Ethernet0/0/1】undo negotiation auto 关闭自动协商
【SW1-Ethernet0/0/1】speed 100 调至速率100m
【SW1-Ethernet0/0/1】duplex full 调至全双工模式, 解释:full:Full-Duplex(全双工模式)
half:Half-Duplex(半双工模式)
9.保存配置
<Huawei>save
10.设置远程登陆密码
【Huawei】user-interface vty 0 4 0是初始值,4是结束值.表示可同时打开5个绘画进入交换机去配置命令
【Huawei-ui-vty0-4】authrntication-mode-password
【Huawei-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222
【Huawei-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
【Huawei-ui-vty0-4】dis this
-
以太网最小合法帧长度 64字节
2019-04-17 16:04:50以太网最小合法帧长度为?( B ) ...以太网帧格式:目标 MAC 地址 6 字节,源 MAC 地址 6 字节,类型 2 字节,数据和填充 46-1500 字节,FCS(帧检验序列) 4 字节,所以最小合法帧为 64 字节。 ... -
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_以太网飙升的速率及对应的标准
2020-12-18 22:39:37来源:《传智播客》及网络整理:王耀以太网(Ethernet)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的局域网组网规范,1980年DEC、Intel和Xe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了初版Ethernet规范—DIX 1.0,1982年这三家公司又推出了修改版本DIX ... -
为什么需要Mac地址,以太网和因特网
2021-07-15 14:58:48MAC地址(英语: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 -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 (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 以太网发展 | 10BASE-T 以太网 | MAC 地址 | ...
2020-08-21 22:52:42一、 以太网 ( Ethernet ) 概述、 二、 以太网 ( Ethernet ) 服务、 三、 以太网 ( Ethernet ) 发展、 四、 10BASE-T 以太网、 五、 适配器 与 MAC 地址、 六、 以太网 MAC 帧、 七、高速以太网、 -
37张图详解MAC地址、以太网、二层转发、VLAN
2021-04-15 22:24:46MAC 地址作为数据链路设备的地址标识符,需要保证网络中的每个 MAC 地址都是唯一的,才能正确识别到数据链路上的设备。 MAC 地址由 6 个字节组成。前 3 个字节表示厂商识别码,每个网卡厂商都有特定唯一的识别数字。... -
以太网MAC地址
2019-05-27 19:52:00MAC地址全球唯一,由IEEE对这些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每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4位二进制代表该供应商代码。剩下的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如果48位全是1,则表明该地址是广播地址... -
3.3.5 以太网的 MAC 层
2021-04-04 20:27:05一、 MAC层中的硬件地址 硬件地址又叫物理地址,mac地址...以太网mac帧 中有 mac地址字段,mac地址字段可采用 6字节(48bit)或 2字节(16bit)中的一种 6字节 mac地址 是全球唯一的,使全世界所有的局域网适配器都 -
用 WinPCAP 监听并分析以太网的帧,记录目标与源 MAC 和 IP 地址
2018-04-29 18:09:32用 WinPCAP 监听并分析以太网的帧,记录目标与源 MAC 和 IP 地址 -
MAC地址;地址解析协议(ARP);以太网;链路层交换机
2018-06-04 16:52:28并非节点具有链路层地址,而是节点的适配器(网络接口)具有链路层地址(MAC)。 MAC地址的作用是标识局域网内一个帧从哪个接口到哪个物理相连的其他接口.因此,拥有多个网络接口的主机或路由器将具有与之相关联的... -
分层模型、以太网帧结构、MAC地址、数据转发方式
2020-12-29 17:27:40目标: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以太网帧结构、MAC地址作用、数据转发方式一、OSI七层模型1、物理层:在设备之间进行比特流传输。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链路层地址(MAC地址)... -
(网络)链路层:以太网协议解析(mac地址 + ARP协议 + MTU)
2021-04-11 11:07:01之前我们学习了应用层的http和https、传输层...MAC地址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 长度为48位, 即6个字节. 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例如: 08:00:27:03:fb:19) 在网卡出厂时就确定了, 不能修改. m. -
100G以太网中高位宽并行CRC的简化方法
2020-10-16 21:05:35在100G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设计中,需要采用高位宽的并行数据来降低对时钟的要求。在使用并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CRC)时会有一个问题,即需要计算CRC的数据域... -
详解以太网MAC帧格式
2022-03-12 16:34:37一、引入 1. 前言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大厂商和标准组织为了在数据通信网 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纷纷...网络通信中, " 协议" 和" 标准" 这两个词汇常常可以混用。同时, 协议或标准本 -
关于MAC地址修改和扩展以太网
2018-01-31 19:59:31MAC地址修改和多个MAC地址的问题我们都知道MAC地址是网卡上的硬件地址,在网卡...因为在计算机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将计算机的MAC地址进行修改,我们可以不使用网卡上携带的MAC地址。一般修改MAC -
以太网的MAC帧(一)
2020-08-02 18:53:10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DIX Ethernet V2标准和IEEE 802.3标准。DIX以太网V2标准的帧格式如图: 前导码: 使接收端与发送端时钟同步,在帧的前面插入的8字节,可再分为两字段:第一个字段共7字节,是前同步码,... -
计算机网络笔记12 以太网的MAC层
2020-06-02 16:39:12本文详细记录以太网的MAC层的笔记。 -
以太网中的MAC帧格式
2019-10-04 18:21:40以太网中的MAC帧的格式为:前导码(7字节):使接收器建立比特同步起始定界符SFD(1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目的地址DA(6字节):指出要接收该帧的工作站源地址SA(6字节):指示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地址。数据字段长度... -
ARP协议的原理 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009-01-05 19:03:44互联层通过IP地址指定报文的始发地和目的地 低层物理网络使用物理地址表达帧的源和宿 地址解析协议ARP 以太网使用ARP将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动态映射 以太网具有固定长度的MAC地址和广播能力 -
以太网的MAC层
2017-06-25 10:34:25以太网的MAC层 以太网的MAC地址 MAC帧的格式 -
以太网 MAC子层
2021-04-17 15:59:35在以太网中,主要存在两种MAC子层: 半双工MAC:物理层运行模式是半双工时提供访问。 全双工MAC:物理层运行模式是全双工时提供访问。 这两种MAC都集成在网卡中,网卡初始化的时候一般进行自动... -
Network 之二 Ethernet(以太网)中的 MAC、MII、PHY 详解
2018-04-26 14:06:47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 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以上三部分并不一定独立分开的。 由于... -
IP协议与MAC地址详解
2022-02-18 20:59:33目录IP协议基本概念协议头格式网段划分IP地址的数量限制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路由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IP协议 基本概念 主机: 配有IP地址, 但是不进行路由控制的设备; 路由器: 即配... -
MAC地址,ARP协议,以太网
2017-01-14 18:13:36mac地址: 那么有了IP地址为什么还要一个MAC地址呢?... Ethernet物理地址长度为48位,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