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16 21:18:27
离散模型:代数方程与差方程、整数规划、图论、对策论、网络论
层次模型(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互相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元素构成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
-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模型
-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阶梯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层次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最高层
在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它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 中间层
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 最底层
这一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思维归纳:-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 通过互相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以及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 将上述两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方案对目标的权重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大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心中,它们所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可作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单排序。上述构造对比较判断的办法虽能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影响力的差别。
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成对比较完全一致性的情况满足aij.ajk=aik,i,j,k=1,2,…,n的正互反阵A称一致阵A的秩为1,A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A的任一列向量是对应于n的特征向量
A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可作为权向量一致性检验:
更多相关内容 -
基于Matlab GUI层次分析法的实现和应用
2020-10-20 09:56:12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流程分为四步:一是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二是构造成对比矩阵并计算权向量,三是做一致性检验,四是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 -
层次分析法在评级中的应用——建立商业银行评级模型
2020-07-09 04:44:51在分析信用评级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层次分析法在建立信用评级模型中的优势,进而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层次分析法搭建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为:(1)对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我国原有影响较大的...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牙膏选择模型.docx
2021-09-09 18:00:39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居民消费具有高层次高需求特征,大学生群体作为主力军之一,对牙膏的要求逐渐提高,寻求层次化和差异化,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能帮助店家如何控制进货量保证利益最大化。本文选用市面上比较... -
python实现AHP算法的方法实例(层次分析法)
2020-12-17 01:11:21一、层次分析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用于确定评价模型中各评价因子/准则的权重,进一步选择最优方案。该方法仍... -
论文研究-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云推理威胁评估模型.pdf
2019-07-22 21:21:40针对传统的威胁评估方法存在指标数据冗余、指标权值设置合理性、推理有效性等问题,建立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云推理威胁评估模型,能够合理精简指标,有效优化推理规则。将该模型用于目标识别系统的威胁评估,首先给... -
层次分析法(AHP)Matlab代码
2020-10-31 13:00:53本资源是我在数模竞赛中建立模型时涉及到的AHP模型判断矩阵计算的部分,代码亲测有效,现在将代码完善上传到CSDN中,希望可以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 -
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层次分析模型.docx
2021-09-04 08:41:07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学生毕业去向的数学模型,不仅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种选择自己去向的参考,也能使低年级学生的从中找到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本模型使用的求解软件为MATLAB R2016a,可以得出大...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平评奖模型
2020-02-18 08:19:2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平评奖模型,肖斐,缪正平,数学建模这类竞赛的评奖往往难以有具体的评分标准。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基本模型试制定合理的综合评判方法,尽量减小由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型
2013-11-15 20:48: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型,数学建模论文,内有层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和分析结果,以及关键计算步骤的matlab代码。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山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2020-07-08 18:44:59为了全面、准确、定量地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定义了评价指标等级,并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运算模型。运用该方法,对不连沟煤矿实际评价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较安全",同时也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选择快递公司模型.docx
2021-09-09 17:59:48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充满希望的产业。本文选了大学生选则快递公司的因素,借助matlab软件建立关于大学生选择快递公司的层次分析分析模型。 -
多目标决策模型_层次分析法、代数模型、离散模型.doc
2021-10-21 14:43:54多目标决策模型_层次分析法、代数模型、离散模型.doc -
层次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zip
2020-05-09 13:27:28层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的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不同的层次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分析结构模型。 -
AHP层次分析法V6.0-免费版.rar
2020-12-19 16:16:24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 -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模型应用x_模糊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
2020-02-05 21:53:21模糊层次综评模型及应用实例 摘要介绍了模糊层次法评价水环境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建立了水环 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方法就?...水质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是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 -
基于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云服务安全评价模型.pdf
2021-07-24 23:46:40基于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云服务安全评价模型.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超市连锁配送模型研究
2021-03-12 09:28:3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超市连锁配送模型研究 -
【数学建模】1层次分析法模型部分
2020-11-08 11:45:49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建模比赛中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其主要用于解决评价类问题(例如:选择哪种方案最好、哪位运动员或者员工表现得更优秀) AHP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目录
1 数学建模的任务分配
(1)数学建模三大块:建模+编程+写作
(2)模型讲解
• 简单例子
• 写作训练2 简介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建模比赛中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其主要用于解决评价类问题(例如:选择哪种方案最好、哪位运动员或者员工表现得更优秀)
AHP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把人类的判断转化为若干因素两两之间重要度的比较上,从而把难于量化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可操作的重要度的比较上面。在许多情况下,决策者可以直接使用AHP进行决策,极大的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但其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多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别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但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度但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来人类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克服来其他方法回避决策者主观判断的缺点。3 模型介绍
3.1 评价类问题
高考毕业了,小明选择去哪个学校
思考问题的思路如下:
3.2 拿到建模问题
优先在知网(万方、百度学术、谷歌学术)上搜一下相关文献
如果没有找到相关文献,则和小组成员来场头脑风暴+在平台上搜索别人或者专家的看法。3.3 推荐搜索网站
虫部落-快搜
优先级:
• 谷歌搜索
• 微信搜索
• 知乎搜索
例如本题我们可以搜索关键字:
旅游选择因素、根据什么因素来选择旅游景点、旅游景点评价指标。3.4 确定好指标
3.5 确定指标权重
(1)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
问题:一次性考虑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往往考虑不周
解决方法:两两指标进行比较,最终根据两两比较的结果进行推算权重。(2)分而治之的思想
(3)得到判断矩阵
(4)再对每个指标进行填写判断矩阵
(5)解决判断矩阵中不一致现象
• 先介绍一下什么叫一致矩阵
• 一致矩阵特点:各行和各列成倍数关系
• 一致矩阵的定义
• 一致性检验
原理:检验我们构造的矩阵和一致性矩阵是否有太大的差别
• 一致性检验的步骤
如果一致性检验大于0.1,那就需要修正矩阵。
• 两个小问题
• 计算一致矩阵的权重
(6)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
方法一:算术平均化求权重
• 算术平均法求权重的步骤:
• 步骤的数学表示(可放到论文中)
方法二:几何平均法
方法三:特征值法求权重
• 将计算结果填入权重表(特征值法最常用)
• 代码实现求权重矩阵
%层次分析代码 disp('请输入判断矩阵A(n阶)'); A=input('A='); 【n,n】=size(A); x=ones(n,100); y=ones(n,100); m=zeros(1,100); m(1)=max(x(:,1)); y(:,1)=x(:,1); x(:,2)=A*y(:,1); m(2)=max(x(:,2)); y(:,2)=x(:,2)/m(2); p=0.0001;i=2;k=abs(m(2)-m(1)); while k>p i=i+1; x(:,i)=A*y(:,i-1); m(i)=max(x(:,i)); y(:,i)=x(:,i)/m(i); k=abs(m(i)-m(i-1)); end a=sum(y(:,i)); w=y(:,i)/a; t=m(i); disp('权向量');disp(w); disp('最大特征值');disp(t); %以下是一致性检验 CI=(t-n)/(n-1);RI=【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CR=CI/RI(n); if CR<0.10 disp('此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disp('CI=');disp(CI); disp('CR=');disp(CR); else disp('此矩阵的一致性不可以接受!'); end
(7)Excel可以方便计算矩阵权重
F4可以锁定单元格,往后拖动计算公式,那锁定的那个单元格不会变。
4 层次分析法完整建模过程
4.1 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图
生成层次结构图方法
方法一:PPT的SmartArt来生成层次结构图
方法二:专业 画图软件亿图图示(或processon)
4.2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
因为评价矩阵有主观性(能搜资料,参考专家的就参考专家的,没有也不要乱写),在论文撰写时,可以直接给出权重矩阵。例如别人的优秀论文
4.3 第三步-计算判断矩阵相对权重
4.4 第四步-计算合成权重排序
5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6 模型拓展
(1)层次分析法还适用于最后一层是1对2(这里的2表示大于1小于方案层所有的方案数量),但不是上面举例中1对3(3表示方案层中所有方案数量)
(2)还适用于一个准则对应自己的多个方案。
7 代码实现层次分析法
ccfx_Learn.m
%% 注意:在论文写作中,应该先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再计算权重,因为只有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其权重才是有意义的。 %% 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先计算了权重,然后再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这是为了顺应计算过程,事实上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 %% 因此大家自己写论文中如果用到了层次分析法,一定要先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 而且要说明的是,只有非一致矩阵的判断矩阵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 如果你的判断矩阵本身就是一个一致矩阵,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 输入判断矩阵 clear;clc disp('请输入判断矩阵A: ') % A = input('判断矩阵A=') A =[1 1 4 1/3 3; 1 1 4 1/3 3; 1/4 1/4 1 1/3 1/2; 3 3 3 1 3; 1/3 1/3 2 1/3 1] % matlab矩阵有两种写法,可以直接写到一行: % [1 1 4 1/3 3;1 1 4 1/3 3;1/4 1/4 1 1/3 1/2;3 3 3 1 3;1/3 1/3 2 1/3 1] % 也可以写成多行: [1 1 4 1/3 3; 1 1 4 1/3 3; 1/4 1/4 1 1/3 1/2; 3 3 3 1 3; 1/3 1/3 2 1/3 1] % 两行之间以分号结尾(最后一行的分号可加可不加),同行元素之间以空格(或者逗号)分开。 %% 方法1:算术平均法求权重 %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按照列归一化(每一个元素除以其所在列的和) Sum_A = sum(A) [n,n] = size(A) % 也可以写成n = size(A,1) % 因为我们的判断矩阵A是一个方阵,所以这里的r和c相同,我们可以就用同一个字母n表示 SUM_A = repmat(Sum_A,n,1) %repeat matrix的缩写 % 另外一种替代的方法如下: SUM_A = []; for i = 1:n %循环哦,这一行后面不能加冒号(和Python不同),这里表示循环n次 SUM_A = [SUM_A; Sum_A] end clc;A SUM_A Stand_A = A ./ SUM_A % 这里我们直接将两个矩阵对应的元素相除即可 % 第二步:将归一化的各列相加(按行求和) sum(Stand_A,2) % 第三步:将相加后得到的向量中每个元素除以n即可得到权重向量 disp('算术平均法求权重的结果为:'); disp(sum(Stand_A,2) / n) % 首先对标准化后的矩阵按照行求和,得到一个列向量 % 然后再将这个列向量的每个元素同时除以n即可(注意这里也可以用./哦) %% 方法2:几何平均法求权重 % 第一步:将A的元素按照行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列向量 clc;A Prduct_A = prod(A,2) % prod函数和sum函数类似,一个用于乘,一个用于加 dim = 2 维度是行 % 第二步:将新的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 Prduct_n_A = Prduct_A .^ (1/n) % 这里对每个元素进行乘方操作,因此要加.号哦。 ^符号表示乘方哦 这里是开n次方,所以我们等价求1/n次方 % 第三步:对该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即可得到权重向量 % 将这个列向量中的每一个元素除以这一个向量的和即可 disp('几何平均法求权重的结果为:'); disp(Prduct_n_A ./ sum(Prduct_n_A)) %% 方法3:特征值法求权重 % 第一步:求出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clc [V,D] = eig(A) %V是特征向量, D是由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除了对角线元素外,其余位置元素全为0) Max_eig = max(max(D)) %也可以写成max(D(:))哦~ % 那么怎么找到最大特征值所在的位置了? 需要用到find函数,它可以用来返回向量或者矩阵中不为0的元素的位置索引。 %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得到最大特征值的位置,就需要将包含所有特征值的这个对角矩阵D中,不等于最大特征值的位置全变为0 % 这时候可以用到矩阵与常数的大小判断运算 D == Max_eig [r,c] = find(D == Max_eig , 1) % 找到D中第一个与最大特征值相等的元素的位置,记录它的行和列。 % 第二步:对求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即可得到我们的权重 V(:,c) disp('特征值法求权重的结果为:'); disp( V(:,c) ./ sum(V(:,c)) ) % 我们先根据上面找到的最大特征值的列数c找到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再进行标准化。 %%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lc CI = (Max_eig - n) / (n-1); RI=[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注意哦,这里的RI最多支持 n = 15 CR=CI/RI(n); disp('一致性指标CI=');disp(CI); disp('一致性比例CR=');disp(CR); if CR<0.10 disp('因为CR < 0.10,所以该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else disp('注意:CR >= 0.10,因此该判断矩阵A需要进行修改!'); end % % 注意:代码文件仅供参考,一定不要直接用于自己的数模论文中 % % 国赛对于论文的查重要求非常严格,代码雷同也算作抄袭 % % 视频中提到的附件可在售后群(购买后收到的那个有道云笔记中有加入方式)的群文件中下载。包括讲义、代码、优秀的作业、我视频中推荐的资料等。 % %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数学建模学习交流》,后台发送“软件”两个字,可获得常见的建模软件下载方法;发送“数据”两个字,可获得建模数据的获取方法;发送“画图”两个字,可获得数学建模中常见的画图方法。另外,也可以看看公众号的历史文章,里面发布的都是对大家有帮助的技巧。 % % 购买更多优质精选的数学建模资料,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数学建模学习交流》,在后台发送“买”这个字即可进入店铺(我的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1372657210)进行购买。 % % 视频价格不贵,但价值很高。单人购买观看只需要58元,三人购买人均仅需46元,视频本身也是下载到本地观看的,所以请大家不要侵犯知识产权,对视频或者资料进行二次销售。 % % 如何修改代码避免查重的方法: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9423231(必看)
8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版下载
-
多维数据挖掘处理对层次分析法构建挖掘模型的应用.pdf
2021-07-14 15:38:24多维数据挖掘处理对层次分析法构建挖掘模型的应用.pdf -
多准则层的层次分析法(AHP),用于方案的优化选择。
2020-04-24 14:36:33本人自己编写的程序多层次目标分析法(AHP),适用于多层次的问题分析,以求得到最优的方案,可用以方案的优化选择。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评价指标模型 (2010年)
2021-04-25 09:07:48针对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没有给出二级评教指标对应的权值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对各级教学评教指标给予了合理的参考权值,这将有利于评教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利用。 -
层次分析法模型.doc
2021-10-07 20:32:40层次分析法模型.doc -
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2021-08-08 16:06:06层次分析法1.实现步骤1. 根据问题中对象的关系,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2. 构造比较矩阵3. 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检验(一致性检验)4. 层次总排序(组合权向量)与检验(一致性检验)5. 结果分析2.matlab...层次分析法
1.实现步骤
1. 根据问题中对象的关系,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底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是指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底层是指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中间层是指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2. 构造比较矩阵
3. 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检验(一致性检验)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则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其中,n阶一致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n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λ≥n,当且仅当λ=n时,A为一直矩阵,由于λ的连续依赖于aij,则λ 比n 大的越多,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一致性指标用CI计算,CI越小,说明一致性越大。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A 的不一致程度。定义一致性指标为:
CI=0,有完全的一致性;CI 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CI 越大,不一致越严重。
为衡量CI 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其中,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判断矩阵的阶数有关,一般情况下,矩阵阶数越大,则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也越大,其对应关系如表2:
考虑到一致性的偏离可能是由于随机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需将C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系数CR,公式如下:
一般的,如果CR<0.1 ,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4. 层次总排序(组合权向量)与检验(一致性检验)
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
5. 结果分析
2.matlab的代码实现
根据比较矩阵,得到权值向量
function w=AHPfindweight(A) [~,n]=size(A);%求阶数 %% 求解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V,D]=eig(A);%V是特征向量矩阵,D是特征值的对角矩阵 rvs=max(D);%特征值向量 r=max(rvs);%最大特征值 cl=find(D==r);%最大特征值所在列 rv=V(:,cl);%特征向量 %% 致性检验 CI=(r-n)/(n-1); RI=[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CR=CI/RI(n); if CR<0.10 CR_Result='通过'; else CR_Result='不通过'; end %% 权值向量 w=V(:,cl)/sum(V(:,cl)); %% 结果输出 disp('判断矩阵A的权向量计算报告:'); disp(['一致性指标CI:' num2str(CI)]); disp(['一致性比例CR:' num2str(CR)]); disp(['一致性检验结果:' CR_Result]); disp(['特征值r:' num2str(r)]); disp(['权向量w:' num2str(w')]);
3.实例:职员晋升
4.总结
优点:
它完全依靠主观评价做出方案的优劣排序,所需数据量少,决策花费的时间很短。从整体上看,AHP在复杂决策过程中引入定量分析,并充分利用决策者在两两比较中给出的偏好信息进行分析与决策支持,既有效地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结果,又发挥了定量分析的优势,从而使决策过程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科学性,特别适合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中使用。
缺点:
用AHP进行决策主观成分很大。当决策者的判断过多地受其主观偏好影响,而产生某种对客观规律的歪曲时,AHP的结果显然就靠不住了。
适用范围:
尤其适合于人的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要使AHP的决策结论尽可能符合客观规律,决策者必须对所面临的问题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另外,当遇到因素众多,规模较大的评价问题时,该模型容易出现问题,它要求评价者对问题的本质、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掌握得十分透彻,否则评价结果就不可靠和准确。
对一些定性因素的评价有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某一层的因素超过9个,将会给计算过程带来较大负担,不宜使用本方法,而且比较矩阵的确定过于强调主观性,在实际问题中,应优先使用客观的方法。
改进
(1) 成对比较矩阵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获得。
(2) 如果评价指标个数过多(一般超过9个),利用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就有一定的偏差,继而组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就不再可靠。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各原始指标分层和归类,使得每层各类中的指标数少于9个。 -
论文研究-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频摘要评价模型.pdf
2019-07-22 19:25:22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视频摘要评价模型,将视频摘要质量作为最终评价目标,以内容合理性和结构合理性作为准则,以内容完整性、特殊重要性、整体流畅性等作为测度层,从而建立了视频摘要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对... -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的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
2020-07-09 17:55:02在构建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煤层顶板突水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刻画突水的多因素决策特征... -
基于层次分析法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2010年)
2021-05-22 07:44:57通过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就业指导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影响...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的权重,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也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明确学习方向提供指导。 -
数学建模 --- 层次分析法(AHP模型)
2020-07-24 12:44:50层次分析法 评价类问题 该问题思路 选出相关指标,求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 和 对某个指标而言各个选择权重(分而治之思想) 计算每个方案的得分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第一步 --- 层次结构图 层次分析法第二步 --- 构造...层次分析法
评价类问题
- 目标
-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案
- 评价方案的准则
该问题思路
选出相关指标,求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 和 对某个指标而言各个选择权重(分而治之思想)
将所选择的指标两两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求权重
- 两两比较指标的重要程度(注意比较时不要发生逻辑不一致):
- 得到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
例如:
问题:从苏杭,北戴河,桂林选择一个地方旅行
评判指标: 景色 花费 居住 饮食 交通
- 一致矩阵
各行(各列)成 倍数关系 且 为判断阵
- 注意在使用判断矩阵求权重前,一定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 进行一致性检验:.
步骤:
当 C R > = 0.1 CR>=0.1 CR>=0.1按照每行(列)比例进行调整(一致矩阵每行(列)比例相同) - 求各个指标的权重
法一:
算术平均法求权重
对于一致性矩阵,可以忽略第三步
法二:
几何平均法
法三:
特征值法求权重 (使用最多)
计算每个方案的得分
例如: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第一步 — 层次结构图
层次分析法第二步 —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第三步 — 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局限性
当决策层指标数据已知时而不是通过主观给出时,需要使用: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模型)
-
层次分析法模型(数学建模学习)
2020-07-24 17:32:00层次分析法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应用场景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比赛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模型,应用场景在于解决评价类问题。比如哪个人最优秀,哪种方案最好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