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3 10:11:02
文章目录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几何平均数
统计数据时经常用到的几种数的比较:
算数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几何平均数 英文名 Arithmetic mean Median Mode Geometric Mean 别称 均值 中值 定义 n个变量的和除以n。 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他大,有一半的数据比他小。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优点 只需要知道变量组的总额,不需要知道每个变量值,就可以计算。 不容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 数据项没有数值时也可以计算。 不容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 缺点 容易受极大值或极小值影响。 需要知道每个变量的值,并且先排序,再找出中位数。 需要知道每个变量出现的次数,仅适用于计算Top N的情况。 变量值不能为0或负数,仅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据。 考虑上算数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数据项采用不同的权重,就是加权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几何平均数。
在统计一般的“平均数”时,比如统计平均工资、平均房价时,用中位数比算数平均数更合理,可以避免受极大值或极小值影响。但是在实际中,考虑到统计成本,统计的样本比较小,统计数据缺失,统计对象的有意漏报错报,而算数平均数因为计算简单对数据要求不高,仍然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档:
更多相关内容 -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极差标准差典型题.doc
2021-10-03 23:25:16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极差标准差典型题.doc -
(完整版)中考数学试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pdf
2021-10-05 14:48:03(完整版)中考数学试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pdf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件.pptx
2021-09-23 15:17:3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件.pptx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讲解.ppt
2021-11-10 06:21:1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讲解.ppt -
§4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pptx
2021-09-27 13:58:25§4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pptx -
§4 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 标准差.pptx
2021-09-22 12:31:36§4 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 标准差.pptx -
(完整版)中考数学试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20211008071651).pdf
2021-10-08 08:00:56(完整版)中考数学试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20211008071651).pdf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件.ppt
2021-10-03 01:19:54教育精品资料 -
程序员数学(20)–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平均差)
2020-02-10 22:37:44平均数 平均数的概念很简单,不再详述,直接给出其公式: 对于n个数字x1、x2…xn,其平均数公式为: 加权平均数 什么是权,就是重要性,在数学中就是一个表示其所占比重的数值。 ...1. 平均数
平均数的概念很简单,不再详述,直接给出其公式:
对于n个数字x1、x2…xn,其平均数公式为:
x ‾ = x 1 + x 2 + . . . + x n n \overline x=\frac{x_1+x_2+...+x_n}n x=nx1+x2+...+xn2. 加权平均数
什么是权,就是重要性,在数学中就是一个表示其所占比重的数值。假设xn的权为wn,则平均数公式为:
x ‾ = x 1 w + x 2 w + . . . + x n w w + w + . . . + w \overline x=\frac{x_1w+x_2w+...+x_nw}{w+w+...+w} x=w+w+...+wx1w+x2w+...+xnw加权平均数平时其实用的很多,例如同时参加语文、数学、英语考试,这三门的权重比为2:2:1,三门考试成绩为100,90,80,则加权平均分为:
x ‾ = 100 × 2 + 90 × 2 + 80 × 1 2 + 2 + 1 \overline x=\frac{100\times2+90\times2+80\times1}{2+2+1} x=2+2+1100×2+90×2+80×13. 中位数
平均数容易受个别极大、极小数字的影响,从而不能全面描述整体情况。而中位数有时候能较好的表达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处于中间的数为中位数。
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4.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次的数为众数。
5. 方差
可以使用方差来描述数据波动的程序,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反之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方差方式如下:
s 2 = ( x 1 − x ‾ ) 2 + ( x 2 − x ‾ ) 2 + . . . + ( x n − x ‾ ) 2 n s^2=\frac{{(x_1-\overline x)}^2+{(x_2-\overline x)}^2+...+{(x_n-\overline x)}^2}n s2=n(x1−x)2+(x2−x)2+...+(xn−x)26. 平均差
由于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所以平时常用标准差来刻画数据的波动,标准差公式为:
s = ( x 1 − x ‾ ) 2 + ( x 2 − x ‾ ) 2 + . . . + ( x n − x ‾ ) 2 n s=\sqrt{\frac{{(x_1-\overline x)}^2+{(x_2-\overline x)}^2+...+{(x_n-\overline x)}^2}n} s=n(x1−x)2+(x2−x)2+...+(xn−x)2 -
讲座课件资料完美版§4 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 标准差.ppt
2021-09-28 18:52:03教育精品资料 -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2018-11-15 20:33:45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lis = sorted(li) if len(lis) % 2 == 1: print("中位数:",lis[int((len(lis) - 1) / 2)]) else: print("中位数:",(lis[int(len(lis) / 2 - ...Python代码实现
第一步:添加数据到列表
def num(a): if float(a) == int(a): return int(a) return float(a) #添加数据 li = [] print("请逐条添加数据! (若退出请输入0000)") while True: print("请输入:") x = input() if x == "0000": break li.append(num(float(x)))
其中,num() 为自定义函数,用于取整,即在不影响数值的情况下,去掉小数点后的 0
以上代码用于添加一组数据。功能一:最大值、最小值、总和
print("最大值:",max(li)) print("最小值:",min(li)) print("总和:",sum(li))
功能二:平均数
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avg = sum(li) / len(li) print("平均数:",avg)
功能三:众数
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
d = {} for i in li: ss = d.get(i) if ss == None: d[i] = 1 else: d[i] += 1 for i in d.items(): if i[1] == max(d.values()): print("众数:",i[0])
其中,d 为字典,用于存储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字典的键为数据,值为次数。
功能四:中位数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lis = sorted(li) if len(lis) % 2 == 1: print("中位数:",lis[int((len(lis) - 1) / 2)]) else: print("中位数:",(lis[int(len(lis) / 2 - 1)] + lis[int(len(lis) / 2)]) / 2)
功能五:极差
极差又称范围误差或全距(Range),以R表示,是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数(measures of variation),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之数据。
print("极差:",max(li) - min(li))
功能六:方差与标准差
统计中的方差(样本方差)是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方差即偏离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中文环境中又常称均方差,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标准差未必相同。sum1 = 0 for i in li: sum1 += (i - avg) ** 2 print("方差:",sum1 / len(li)) print("标准差:",(sum1 / len(li)) ** (1 / 2))
以上所有代码的运行效果:
希望这些功能能对大家起到帮助!博主推荐
-
【全程复习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1.4.1-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课时提升作业...
2021-08-19 16:32:00【全程复习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1.4.1-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课时提升作业 北师大版必修3 -
【全程复习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1.4.1-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课堂达标·...
2021-08-19 15:12:59【全程复习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1.4.1-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3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doc
2021-10-12 19:35:2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doc -
python求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的例子
2021-01-20 06:04:51CalStatistics.py def getNum(): #获取用户不定长度的输入 nums = [] iNumStr = input(请输入数字(回车退出):)...def mean(numbers): #计算平均值 s = 0.0 for num in numbers: s = s + num return s/len(number -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doc
2021-09-18 11:21:45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doc -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统计1_4_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1_4_2标准差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2020042906
2021-09-08 20:55:28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统计1_4_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1_4_2标准差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202004290674 -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的实际意义
2019-04-08 10:45:04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它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 。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平均数应用比较广泛,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都有关系,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进行判断和掌控,它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可靠性比较差;所以中位数只是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众数着眼对一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化,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较多,此时用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体现了整个数据的集中情况。
转载自:
作者:蒲公英110
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zsq1993/p/6062316.html -
统计量-均值、众数、中位数、方差等
2016-07-21 19:45:091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1 .1 概念均值(mean): 样本中所有数的平均值。 众数(mode): 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中位数(median): 样本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极差或全距(range) ... -
2020_2021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1.4.1_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时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
2021-08-07 19:56:292020_2021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1.4.1_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时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20210329193 -
【Python】不用numpy用纯python求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python的打印到控制台
2020-12-09 17:52:41python作为数据分析的利器,求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是很常用的,然而,在python进行统计往往要使用外部的python库numpy,这个库不难装,然而,如果单纯只是求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还是... -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1.4.1_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北师大版...
2021-08-07 19:29:05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1.4.1_1.4.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202103041174 -
python计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2020-08-27 23:03:54""" print(li) d = {} for i in li: ss = d.get(i) if ss == None: d[i] = 1 else: d[i] += 1 for i in d.items(): if i[1] == max(d.values()): print("众数:",i[0]) """ 功能四:中位数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 -
r语言dmy()函数转化出现na_R语言学习笔记(三):基本的统计学数字运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等).....
2020-11-21 10:17:41*本文是本人在学习 res method 课程中反复学不会被自己蠢到的笔记作品,仅供本人娱乐使用,如果恰好里面的内容也能帮到你,那可真是太好了。...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吐槽,这对什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
hive统计函数 中位数 均值 方差等
2021-09-27 14:52:57目标统计值:均值、方差、标准差、众数、中位数。 均值 AVG eg: select avg(item_a) from table_a; 中位数 percentile或者percentile_approx,此函数本是求分位数,但是0.5的分位数不就是中位数嘛! 若是int型... -
什么是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今天终于弄明白
2021-03-15 10:56:51在初中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平均数,但是平均数与中位数、众数有是关系呐,下面我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 -
MySQL:求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2020-08-13 20:36:33ceshi_salaries表中字段如下所示 2.众数 以求员工工资的众数为例 2.1使用having 首先用COUNT()对工资计数,找到出现最多的次数 SELECT COUNT(*) FROM ceshi_salaries GROUP BY salary 再用嵌套即可 SEL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