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相关内容
-
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
2021-06-26 12:01:10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 -
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
2020-10-21 12:55:49针对场效应管电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参数不同而导致一些理论计算复杂、繁琐,并且难于理解的情况,通过对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理论研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 -
自给偏压共源放大电路
2020-07-27 07:43:29本文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自给偏压共源放大电路。 -
关于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2021-01-20 03:50:01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以某一型号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为例,进行静态、动态和温度特性分析,并且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得出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 -
分压_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_李永清.pdf
2020-06-09 17:00:53在Multisim软件中绘制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仿真电路,附带电路截图加输入输出波形,在由 N 沟道增强型 MOS 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 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中 ,由于所选用场效应管的性能参数 不同 ,在理论计算中要考虑... -
模拟技术中的关于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2020-10-23 01:07:36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以某一型号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为例,进行静态、动态和温度特性分析,并且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得出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 -
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pdf
2019-09-12 22:56:50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pdf,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 -
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
2022-07-11 23:01:49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pdf实验6-结型... -
$U_{GSQ}$对共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020-08-09 10:59:54UGSQU_{GSQ}UGSQ对共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电路搭建(采用增强型MOSFET)恒流区iD=IDO(UGSUGS(th)−1)2i_D=I_{DO}(\frac{U_{GS}}{U_{GS(th)}}-1)^2iD=IDO(UGS(th)UGS−1)2 仿真分析1 采用参数...U G S Q U_{GSQ} UGSQ对共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电路搭建(采用增强型MOSFET)恒流区 i D = I D O ( U G S U G S ( t h ) − 1 ) 2 i_D=I_{DO}(\frac{U_{GS}}{U_{GS(th)}}-1)^2 iD=IDO(UGS(th)UGS−1)2
仿真分析1
采用参数扫描分析方法,设置直流电源V1为被扫描电源,节点1为输出,又源极电阻为1 Ω \Omega Ω,因此节点1的输出可视为漏(源)极电流。
发现,该增强型MOSFET的开启电压 U G S ( t h ) U_{GS(th)} UGS(th)=2V, I D O ≈ 200 m A I_{DO}\approx200mA IDO≈200mA ( I D O I_{DO} IDO是当 U G S U_{GS} UGS=2 U G S ( t h ) U_{GS(th)} UGS(th)时的漏极电流)仿真分析2
在 R g 2 R_{g2} Rg2分别为6M Ω \Omega Ω和6.1M Ω \Omega Ω时,采用电压表和示波器测 U G S Q U_{GSQ} UGSQ、 U D S Q U_{DSQ} UDSQ、 U o U_o Uo。
R g 2 R_{g2} Rg2= 6 M Ω 6M\Omega 6MΩ时,
U G S Q U_{GSQ} UGSQ=2.137V, U D S Q U_{DSQ} UDSQ=5.555V ⇒ \Rightarrow ⇒ I D Q ≈ 0.938 u A I_{DQ} \approx 0.938uA IDQ≈0.938uA
U o ≈ U_o\approx Uo≈ 710mVR g 2 R_{g2} Rg2= 6.1 M Ω 6.1M\Omega 6.1MΩ时,
U G S Q U_{GSQ} UGSQ=2.107V, U D S Q U_{DSQ} UDSQ=9.254V ⇒ \Rightarrow ⇒ I D Q ≈ 0.572 u A I_{DQ} \approx 0.572uA IDQ≈0.572uA
U o ≈ U_o\approx Uo≈ 546mV输入电压峰值/mV R g 2 / M Ω R_{g2}/M\Omega Rg2/MΩ U G S Q U_{GSQ} UGSQ/V U D S Q U_{DSQ} UDSQ/V I D Q I_{DQ} IDQ/uA U o / m V U_o/mV Uo/mV 电压放大倍数Av 10 6.0 2.137 5.555 0.938 710 -71.0 10 6.1 2.107 9.254 0.572 546 -54.6 随着 R g 2 R_{g2} Rg2增大, U G S Q U_{GSQ} UGSQ减小, I D Q I_{DQ} IDQ减小,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 \Rightarrow ⇒ 调整偏置电阻,使 U G S Q U_{GSQ} UGSQ增大, I D Q I_{DQ} IDQ增大,从而提高电压放大能力。当然要保证管子工作在恒流区,不失真,即 U G S > U G S ( t h ) U_{GS}>U_{GS(th)} UGS>UGS(th), U G D < U G S ( t h ) U_{GD}<U_{GS(th)} UGD<UGS(th)理论计算
g m = ∂ i d ∂ u G S g_m=\frac{\partial i_d}{\partial u_{GS}} gm=∂uGS∂id
⇒ g m = 2 I D O U G S ( t h ) ( U G S U G S ( t h ) − 1 ) \Rightarrow g_m=\frac{2I_{DO} }{U_{GS(th)}}(\frac{U_{GS}}{{U_{GS(th)}}}-1) ⇒gm=UGS(th)2IDO(UGS(th)UGS−1)
⇒ \Rightarrow ⇒ g m 1 = 0.0137 S ; g m 2 = 0.0137 S g_{m1}=0.0137S; g_{m2}=0.0137S gm1=0.0137S;gm2=0.0137S
⇒ A v = − g m R d ∣ ∣ R L \Rightarrow A_v=-g_mR_d||R_L ⇒Av=−gmRd∣∣RL
⇒ A v 1 = − 68.5 ; A v 2 = − 53.5 \Rightarrow A_{v1}=-68.5;A_{v2}=-53.5 ⇒Av1=−68.5;Av2=−53.5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输入电压峰值/mV R g 2 / M Ω R_{g2}/M\Omega Rg2/MΩ U G S Q U_{GSQ} UGSQ/V U D S Q U_{DSQ} UDSQ/V I D Q I_{DQ} IDQ/uA U o / m V U_o/mV Uo/mV 电压放大倍数Av(实验值) 电压放大倍数Av(理论计算) 10 6.0 2.137 5.555 0.938 710 -71.0 -68.5 10 6.1 2.107 9.254 0.572 546 -54.6 -53.5 说明,公式的近似效果甚好,同时也说明了仿真对电路调试的实际指导意义
-
共源放大电路.ms12
2020-12-24 16:19:33完整的共源放大电路特性分析(频谱,放大倍数) -
实验二 JFET共源极放大电路multisim源文件
2022-06-14 21:17:53实验二 JFET共源极放大电路multisim源文件 -
共源极放大电路
2020-07-17 13:42:57本文简述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和栅源电压的关系及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 -
共源放大器:使用 N 沟道 JFET 的共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matlab开发
2021-05-31 01:34:12使用 N 沟道 JFET 的共源放大器已与 SimElectronics 1.0 组件组装在一起。仿真提供了卓越的性能。 电压增益是交流输出与交流输入的比率,可在示波器显示中观察到。 -
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仿真
2012-01-05 13:55:21在Multisim软件中绘制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仿真电路,附带电路截图加输入输出波形。 -
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实验_19-05-19.docx
2021-12-15 15:01:58北邮模电 -
实验:MOS 管共源放大电路分析 cadence
2009-07-11 22:42:36实验:MOS 管共源放大电路分析 cadence实验:MOS 管共源放大电路分析 cadence -
2-9-5a共源极放大电路_放大电路_电路仿真_
2021-10-04 04:07:04共源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可以学习学习 -
中南大学模电仿真实验——共射共基和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特性的仿真研究.rar
2020-04-22 12:43:35中南大学模电multism仿真实验——共射共基和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特性的仿真研究 共基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共集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2020-07-17 09:31:08频率失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3.4.1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2. RC高通滤波电路 ...高频等效模型的单向化在简化混合π型模型中,因存在Cb’c ,对求解不便,可通过单向化处理加以变换。...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积 -
实验6-结型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实验.pdf
2020-03-03 15:22:16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原理、测试过程。通过实验、仿真,了解JFET主要参数的获取、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增益等参数的计算和测试方法。 -
JFET 共源级放大电路设计
2019-08-26 19:04:531.要求: a.增益10db Av= 20log(Vout/Vin) Vout/Vin = 3; b.... ...2.管子种类不一样,IDSS不一样,2SK184GR IDSS范围:2.6ma~6.5...IDSS即可,此处为了安全起见,选择ID=1Ma.Id决定了传导率和噪声,所以设计电路从ID...1.要求:
a.增益10db Av= 20log(Vout/Vin) Vout/Vin = 3;
b.峰峰值:3Vp-p
2.管子种类不一样,IDSS不一样,2SK184GR IDSS范围:2.6ma~6.5Ma。
- 取Id值,设计RD\RS阻值,取值条件只需满足<IDSS即可,此处为了安全起见,选择ID=1Ma.Id决定了传导率和噪声,所以设计电路从ID开始。
RS=VS/I=2V/1Ma= 2K, VS选择在1V以上,避免温度变化带来的偏移。
RD=Av*Rs= 3*2K= 6K。
功耗计算:P=(15V-1ma*2k-1ma*6k)*I=7V*1ma = 7mW. 小于2SK184GR PD 200mW。
- 栅极偏压电路设计
2SK184GR 传输特性曲线:
IDSS在1MA左右时,根据上图VGS范围在-0.1~0.4之间,取中间值-0.25V,然后得到VG=2v-0.25V=1.75v,R1电阻压降1.75V,R2电阻压降13.25V。因JFET 输入电阻非常大,G\S间电流几乎为0.
R2 =20 K,R1=150K。
Pspice 采用BC264A做仿真,仿真原理图如下:
Q:
为什么放大倍数只有2.5倍左右?排查发现S级电压增量和Vin输入电压不一样实际没有2Vp-p.红色为输入信号VIN,绿色为Vs增量。
-
元器件应用中的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
2020-11-23 00:43:28和半导体三极管一样,场效应管的电路也有三种接法,即共源极电路、共漏极... 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可由以下各式确定: 输入电阻Ri=RG//RGS,因RGS》RG,故 Ri≈RG 输出电阻R。=rDS//RL,因rDS》RL,故 -
共源级放大电路偏置设计及小信号分析
2019-08-27 10:39:48MOSFET理解与应用:Lec 12—一篇文章搞定共源级放大电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701539915827630&wfr=spider&for=pc 为了便于保存和引用才进行转载学习 本期内容: 共源级放大电路的偏置...转载文章来自:
MOSFET理解与应用:Lec 12—一篇文章搞定共源级放大电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701539915827630&wfr=spider&for=pc为了便于保存和引用才进行转载学习
本期内容:
共源级放大电路的偏置设计
共源级放大电路的小信号分析
——————————————————————————————————
1、共源级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设计
Fig. 1
一个合适的偏置电路设计是放大器工作的前提,偏置电路需要使MOSFET工作在饱和区。如图Fig. 1,这是一个前几期讲过的MOSFET放大器的最基本电路。
① 电阻分压偏置电路
Fig. 2是一个最简单常见的偏置电路的设计,对比Fig. 1有很多不用,首先栅极没有了偏置直流电源,多了好几个电阻,多了一个电容,这些器件都有什么用呢?
Fig. 2
Fig. 1中的供电设计是复杂的,需要两种电源才能使放大器工作,这个是我们不希望的,所以Fig. 2中利用电阻的分压电路,使VDD分一部分电压给栅极提供偏置电压,大小为VDD*R2/(R1+R2)。这样整个系统就可以只用一个供电单元来提供电压,简化了设计。所以R1,R2的作用是分压,为MOSFET提供栅极开启电压。Fig. 2 中的R0为小信号源的内阻,这个内阻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要放大的信号时麦克风信号,那R0就表示麦克风的内阻。Fig. 2 中的C0为一个隔直电容,作用是防止前级直流信号对后级偏置电压的影响。只有交流信号能够通过后级电路进行放大。但是电容对于MOSFET器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器件,增加一个电容会占用芯片很大一块位置,所以尽量避免使用电容,如图Fig. 3有两级放大电路,如果前一级的输出Vx的直流部分正好可以作为后级的直流偏置,则不需要加电容和分压电阻。
Fig. 3
选择合适的R0,R1,RD才能使MOSFET工作在饱和区,使其具有放大作用。下期讲介绍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电阻应该如何选取,大概的量级是多少。
② 自偏置电路
Fig. 4是一个自偏置电路的设计,此时,通过RF的电流为零,RF两边的电压相等,MOSFET的漏极电压和栅极电压相等,都等于VDD-I_D * R_D。
Fig. 4
自偏置电路的好处是它对MOSFET的截止电压的敏感性弱,因为工艺的公差会导致两片晶圆片的阈值电压不可能完全相等,比如晶圆片A的阈值电压为V_TH,A,晶圆片B的阈值电压为V_TH,B,如下图Fig. 5,如果用电阻分压方法来提供栅极的偏置电压,则相同的V_GS在两个晶圆片上得到的漏极电流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两片晶圆片做出来的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相同。
Fig. 5
但如果用Fig. 4的自偏压电路,V_TH上升会导致I_D下降,I_D下降会导致V_{GS}上升,V_{GS}上升又会导致I_D上升,这个电路有个自反馈的过程在,所以他对V_TH的变化敏感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晶圆片的公差不过过大的影响放大器的性能。
共源级放大电路的偏置部分就介绍这两种,其他种类的偏置电路大同小异。
2、共源级放大电路的小信号分析
放大电路的小信号分析主要考虑三个参数,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这三个参数直接影响实际电路中的小信号放大倍数。我们以电阻分压偏置电路Fig. 2为例进行计算这三个参数。这里主要运用MOSFET的小信号电路模型和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概念。不清楚的请查看。MOSFET理解与应用:Lec 9—NMOS、PMOS小信号电路模型总结、MOSFET理解与应用:Lec 10—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概念。
Fig. 6
如图Fig. 6,为电阻分压偏置电路的小信号电路模型,这里只是将Lec 9 中的模型替换了MOSFET器件,是不是超级简单。通过这个电路图可以求出: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要使放大倍数提高,需要R1||R2远大于R0。这也是偏置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点。
总结一下:偏置电路是设计是为了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使MOSFET工作在饱和区,同时引入的器件如电阻也会影响MOSFET的放大倍数。然后利用小信号模型求出具体的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这三个变量。
-
NMOS管共源放大实验电路multisim源文件
2020-12-19 15:45:14NMOS管共源放大实验电路multisim源文件,multisim10及以上版本可以正常打开仿真,是教材上的电路,可以直接仿真,方便大家学习。 -
共源放大器:使用 JFET 的共源放大器已构建并显示波形。-matlab开发
2021-05-30 02:08:55已构建使用 JFET 的共源放大器并显示其输入和输出波形。 施加的交流输入电压为 1 伏,交流输出电压为 10 伏,因此 JFET 放大器的增益为 10。 -
带源极电阻的共源极放大电路能否解决因mosfet参数的分散性(由生产工艺造成)而引起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问题...
2021-07-30 20:16:04带源极电阻的共源极放大电路能否解决因mosfet参数的分散性(由生产工艺造成)而引起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问题? -
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模板)2018-02-26.docx
2020-06-03 22:56:02在苦苦学海中,你是否还在针扎,你是否早已看淡,你想偷懒,来这里下载北京邮电大学的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但这只是一部分,剩下的还是需要自己补充,解决你的部分实验之忧 -
JFET管放大电路以及各种放大电路比较PPT教案.pptx
2021-10-02 10:00:49JFET管放大电路以及各种放大电路比较PPT教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