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6 02:37:00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寄存器实验姓 名: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 计算机15-5班学 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16年11月1日 实验项目名称一: 寄存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模型机中A, W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2. 了解模型机中寄存器组R0…R3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3. 了解模型机中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1、A、W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A,W。
2、R0、R1、R2、R3寄存器实验: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对数据寄存器组R0..R3进行读写。
3、MAR、ST、OUT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COP2000 实验仪、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COP2000用74HC574来构成寄存器。74HC574的功能如下:
说明:
1. 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
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注意:
1. 数据是在放开CLK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L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
2. 当允许打入信号为高时,即使CLK有上升沿,寄存器的数据也不会改变。
(一)A,W寄存器实验
1. 原理图
寄存器A原理图
寄存器W原理图2.工作波形图
寄存器A,W写工作波形图
3. 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AENK3选通A低电平有效3WENK4选通W低电平有效4ALUCKCLOCK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二)R0,R1,R2,R3寄存器实验
2. 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RRDK11寄存器组读使能低电平有效3RWRK10寄存器组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BK1寄存器选择B5SAK0寄存器选择A6R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三)MAR地址寄存器,ST堆栈寄存器,OUT输出寄存器实验
1. 原理图
寄存器MAR 原理图
寄存器ST 原理图
寄存器OUT 原理图
2.工作波形图
寄存器MAR,ST,OUT 写工作波形图
3.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2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MAROEK14MAR地址输出使能低电平有效3MARENK15MAR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TENK12S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5OUTENK13OU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6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将55H写入A寄存器
(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在 AEN=0
CLK上升沿 数据送送入A寄存器
WEN=1 实验现象:
(1)按住CLOCK脉冲键,CLO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2)放开CLOCK键,CLO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练习将66H写入W寄存器K1(SB), K0(SA) 用于选择寄存器。
K1(SB)K0(SA)选择00R001R110R211R3
寄存器R写工作波形图将11H写入R0寄存器 (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 RRD=1
RWD=0 CLK上升沿
SB=0 R0寄存器
SA=0
3、将22H写
更多相关内容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
2021-07-16 01:55:37《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成绩: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寄存器实验姓 名:专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成绩: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寄存器实验姓 名: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计算机15-5班学 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11月1日 实验项目名称一: 寄存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模型机中A, W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2. 了解模型机中寄存器组R0R3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3. 了解模型机中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二、实验内容1、A、W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A,W。2、。
2、R0、R1、R2、R3寄存器实验: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对数据寄存器组R0.R3进行读写。3、MAR、ST、OUT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二、 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COP2000 实验仪、PC机、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 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结构图: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3、, Z)是二位的。COP2000用74HC574来构成寄存器。74HC574的功能如下:说明:1. 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注意:1. 数据是在放开CLK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L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2. 当允许打入信号为高时,即使CLK有上升沿,寄存器的数据也不会改变。(一)A,W寄存器实验1. 原理图寄存器A原理图寄存器W原理图2.工作波形图寄存器A,W写工作波形图3. 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AENK3选通A低电平有效3WENK4选通。
4、W低电平有效4ALUCKCLOCK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二)R0,R1,R2,R3寄存器实验1.原理图2. 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RRDK11寄存器组读使能低电平有效3RWRK10寄存器组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BK1寄存器选择B5SAK0寄存器选择A6R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三)MAR地址寄存器,ST堆栈寄存器,OUT输出寄存器实验1. 原理图寄存器MAR 原理图寄存器ST 原理图寄存器OUT 原理图2.工作波形图寄存器MAR,ST,OUT 写工作波形图3.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2座J3座将K。
5、23-K16接入DBUS7:02MAROEK14MAR地址输出使能低电平有效3MARENK15MAR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TENK12S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5OUTENK13OU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6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五、实验操作步骤1、将55H写入A寄存器(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在 AEN=0 CLK上升沿 数据送送入A寄存器WEN=1 实验现象:(1)按住CLOCK脉冲键,CLO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2)放开CLOCK键,CLO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
6、写入A寄存器。练习:将66H写入W寄存器K1(SB), K0(SA) 用于选择寄存器。K1(SB)K0(SA)选择00R001R110R211R3寄存器R写工作波形图2、将11H写入R0寄存器(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 RRD=1RWD=0 CLK上升沿SB=0 R0寄存器SA=03、将22H写入R1寄存器(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 RRD=1RWD=0 CLK上升沿SB=1 R0寄存器SA=0注意:数据是在放开CLOCK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LOC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寄存器中。学生练习:1. 将7BH写入R。
7、2寄存器;2. 将6DH写入R3寄存器。寄存器数据读出4、将11H用R0寄存器读出RRD=0RWD=1 CLK上升沿SB=0 数据送到数据总线(液晶显示)SA=0学生练习:1. 将数据5AH由寄存器R1送到数据总线; 2. 将数据9CH由寄存器R2送到数据总线;5、将55H写入MAR寄存器(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 MAROE=1(K14)MAREN=0(K15) CLK上升沿STEN=1(K12) MAR寄存器OUTEN=1(K13)学生练习:1.将67H写入ST寄存器2.将3CH写入OUT寄存器六、实验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各种寄存器的相关原理,以及如何实际操作,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己动手的成就感,充分感受到了这门课的魅力。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2018-12-16 08:54:121. 学习使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灵活运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行为级语言描述的技巧和方法; 3. 学习寄存器堆的数据传送和读写工作原理,掌握寄存器堆的设计方法.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讲述.doc
2021-07-16 07:28:03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讲述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寄存器实验姓 名: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 计算机15-5班学 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11月1日 实验项目...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讲述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寄存器实验姓 名: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 计算机15-5班学 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16年11月1日 实验项目名称一: 寄存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模型机中A, W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2. 了解模型机中寄存器组R0…R3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3. 了解模型机中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1、A、W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A,W。
2、R0、R1、R2、R3寄存器实验: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对数据寄存器组R0..R3进行读写。
3、MAR、ST、OUT寄存器: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COP2000 实验仪、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COP2000用74HC574来构成寄存器。74HC574的功能如下:
说明:
1. 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
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注意:
1. 数据是在放开CLK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L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
2. 当允许打入信号为高时,即使CLK有上升沿,寄存器的数据也不会改变。
(一)A,W寄存器实验
1. 原理图
寄存器A原理图
寄存器W原理图2.工作波形图
寄存器A,W写工作波形图
3. 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AENK3选通A低电平有效3WENK4选通W低电平有效4ALUCKCLOCK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二)R0,R1,R2,R3寄存器实验
2. 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RRDK11寄存器组读使能低电平有效3RWRK10寄存器组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BK1寄存器选择B5SAK0寄存器选择A6R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三)MAR地址寄存器,ST堆栈寄存器,OUT输出寄存器实验
1. 原理图
寄存器MAR 原理图
寄存器ST 原理图
寄存器OUT 原理图
2.工作波形图
寄存器MAR,ST,OUT 写工作波形图
3.连接线表
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1J2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2MAROEK14MAR地址输出使能低电平有效3MARENK15MAR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4STENK12S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5OUTENK13OUT寄存器写使能低电平有效6CKCLOCK寄存器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将55H写入A寄存器
(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在 AEN=0
CLK上升沿 数据送送入A寄存器
WEN=1 实验现象:
(1)按住CLOCK脉冲键,CLO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2)放开CLOCK键,CLO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练习将66H写入W寄存器K1(SB), K0(SA) 用于选择寄存器。
K1(SB)K0(SA)选择00R001R110R211R3
寄存器R写工作波形图将11H写入R0寄存器 (1) 二进制开关K23-K16 DBUS[7:0],用于数据输入
(2) RRD=1
RWD=0 CLK上升沿
SB=0 R0寄存器
SA=0
3、将22H写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pdf
2021-10-14 16:30:38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pdf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寄存器实验详解(含工程文件)
2020-06-11 18:36:11寄存器实验详解(寄存、移位)(74LS373、74LS299、74LS138、74LS245)含原工程文件寄存器实验
先放一张 Proteus 总体仿真图,设计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考虑总体的布局,线路的排布等等。。。
我将原工程文件放在文末,需要可自取实验要求
- 基本要求
- 理解CPU运算器中寄存器的作用
- 设计并验证寄存器组(至少四个寄存器)
- 利用寄存器或组合逻辑电路实现移位运算功能(至少含左移、右移、循环左移、循环右移四种运算功能)
- 扩展要求
- 实现更多的寄存器
- 实现多总线结构寄存器访问
分析
-
实验要求设计验证寄存器,还有实现移位功能,扩展功能是使用多总线结构和更多寄存器,这里我使用双总线结构,八个寄存器。
-
实验中用到的元器件如下
- 74LS373(寄存器)
- 74LS299(通用移位/存储寄存器)
- 74LS138(译码器,用来控制八个寄存器)
- 74LS245(数据传送)
- SW-SPDT(单刀双掷开关)
- LED(用来显示输出)
- RES(LED下拉电阻)
- 4073(与门)
- 4075(或门)
- 74LS04(非门)
-
74LS299 功能表如下
- 其功能被表引脚与Proteus元器件有些许不同
- CLR 对应 MR(低电平有效)
- 不管任何状态,强制清零
- 输出控制 G1、G2对应 OE1、OE2(低电平有效)
- 需要输出时,将这两个引脚置0
- CLK
- 脉冲信号
- 查看功能表即可,需要上升沿时,就将开关拨高再拨低
- D7、D0
- 下一位移位的数
- Q7、Q0
- 保存最高位和最低位
- CLR 对应 MR(低电平有效)
- 其功能被表引脚与Proteus元器件有些许不同
-
其他元器件的使用自行百度即可
设计
这里说一下怎么使用 74LS138 和门电路组合实现控制八个 74LS373
- 我们使用 74LS138 的输出和 两个开关(一个读开关、一个写开关)作为输入,因为我们实现能够 同时控制 74SL373 的读/写
- 对应的输出就是 74LS373 的读和写
- 可得到如下真值表
- 对应表达式如下
- 最后根据表达式进行连线即可
- 运行流程图如下
- 电路设计可根据下述操作慢慢理解
具体实现
(一)验证寄存器写操作
- 首先,通过开关给 74LS245 输入数据,打开 74LS245 开关(CE引脚置0),将数据传送到总线上。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保存,通过 74LS138 输入开关(A、B、C)选通某个 74LS373 寄存器,打开 74LS373 的写开关(OE引脚),将数据写入 74SL373 ,然后关闭写开关,关闭 74LS245(CE引脚置1)。关闭 74LS245 后,此时总线上无数据。(放一张中间的图吧,下图对应的 74LS138 选通的是第一个寄存器,打开 74SL373 写开关)
我这里测试的八位数据是
00100100
,选择的寄存器是第一个(二)验证寄存器读操作
- 接着上一步,将 74LS373 的读开关(LE引脚)打开,将 74LS373 中所存的数据输出到总线上,读操作完成。
- 如图,此时 74LS245 是关闭的(CE引脚为1)的,打开 74LS373 的读开关后,数据输出到总线
(三)移位操作
移位和循环移位的区别
- 循环移位区别于一般移位的是移位是 没有数位的丢失。
- 循环左移时,用从左边移出的位填充字的右端,而循环右移时,用从右边移出的位填充字的左侧
- 例: 10110011
- 右移1位得到 :01011001
- 循环右移1位得到:11011001
-
进行移位操作前,需要先将总线上的数据写入 74LS299 ,接着上一步,我们已经将 74LS373 的数据输出到总线上,然后我们给与 74LS299 的 CLK 引脚一个上升沿,就可以将总线上的数据写入 到74LS299 中, 然后关闭 74LS373 的读开关(此时总线无数据)
-
左移操作
- 74LS299 的 OE1、OE2、S1 、D7、D0 引脚均置 0,S0、MR 引脚置1(MR为0强制清零),持续给 CLK 上升沿就可以了(将开关重复拨上拨下) ,观察 LED 的变化。
- 如下图,持续进行左移操作,发现 最高位被移出
- 右移操作
- 右移 S1置1,S0 置0,OE1、OE2、S0 、D7、D0 引脚均置 0,S1、MR 引脚置1,同样持续给与 CLK 引脚上升沿,然后观察 LED 的变化。
- 如下图,持续进行右移操作,发现 最低位被移出
(四)循环移位操作
- 循环左移
- 将 74LS299 的 D7 引脚接到Q0引脚,D0 引脚接到 Q7 引脚,OE1、OE2、S1 、D7、D0 引脚均置 0,S0、MR 引脚置1,持续给与 CLK 上升沿,观察 LED 变化。
- 如下图进行循环左移操作,我们可以看出,循环左移最高位移动到了最低位
- 循环右移
-
将 74LS299 的 D7 引脚接到Q0引脚,D0 引脚接到 Q7 引脚,OE1、OE2、S0 、D7、D0 引脚均置 0,S1、MR 引脚置1,持续给与 CLK 上升沿,观察 LED 变化。
-
如下图进行循环右移操作,我们可以看出,循环右移最低位移动到了最高位
-
我们可以将循环右移后的总线上的数据写入 74LS373 中。如图,将总线上的数据写入到 74SL373 中,并进行了
读操作
(LE)
-
思考问题
-
最后有一个小的思考问题
思考随着寄存器的增多,电路设计的复杂度是什么比例增大
-
寄存器增多,设计上来说复杂度是成倍的增加,电路的设计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原工程文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VnxtAznoFetXNdCohPYkg
提取码:hmcq如果本文对你有小小的帮助,请点个赞再走吧 😄
- 基本要求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说课材料.doc
2020-07-01 03:40:37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实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成绩 成绩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MIPS 寄存器堆 logisim
2021-10-28 10:51:4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MIPS 寄存器堆 logisim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寄存器堆设计实验(加上与ALU连接)
2021-05-08 16:17:48设计一个32×32位的寄存器堆(即含有32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32位)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
2012-01-09 15:04:0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存储器,其中包含实验内同,实验目的,实验结果还有电路图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实验报告
2021-07-16 02:04:02QuartusII9.1 sp2、DE2-115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实验目的】本次实验要求掌握触发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寄存器和寄存器堆的组成原理。【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只需要设计并实现8位触发器和32位...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
2021-08-01 07:20:1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 (4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9.9 积分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姓 名徐骁学号33班级0920542成绩设备名称... -
计算机组成原理 通用寄存器及其仿真
2021-12-08 08:11:36通用寄存器端口信号说明如下: dout:8位,输出,数据输出 din:8位,输入,需要保存的数据 load:1位,输入,load=1时该部件工作,load=0时该部件不工作 clk:1位,输入,时钟信号,进行时序控制 rst:1位,...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课案.docx
2021-07-17 01:59:5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提供在线免费全文阅读可下载,此文档格式为docx,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课案.docx》文档请在天天文库搜索。...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寄存器实验.doc
2021-07-16 02:29:25文档介绍:2.1寄存器实验姓名:孙坚学号:134173733班级:13计算机日期:2015.4.3一.实验要求:利用CPTH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包括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寄存器文件电路
2022-04-20 20:41:16但是光选择了这个寄存器还不够,还得让WE为1,这时才会写进寄存器,所以要用与门 寄存器的右边:输出的控制 右边用多路选择器,选择端为R1#和R2#,分别对应RD1和RD2。他们的值将决定那个寄存器将被读,并且显示。 ... -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2021-07-20 04:05:47文章目录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1.1 计算机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发展...1.2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计算机组成框图: 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实验寄存器A
2018-09-21 14:03:51实验一 寄存器A,W实验 一、实验要求 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包括累加器A,...了解模型机中A和W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CPU寄存器
2019-07-05 16:58:04这些寄存器用来暂存一个计算机字。根据需要,可以扩充其数目。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寄存器的功能与结构。 1.数据缓冲寄存器(DR) 数据缓冲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由内存储器读出的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字;反之,当向内存...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堆栈寄存器实验
2021-07-17 06:21:46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三:堆栈寄存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1、熟悉堆栈概念。2、熟悉堆栈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二、实验要求完成3个对战寄存器的数据写入与读出。三、实验原理由三片8为字长的LS374组成R0、R1...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堆
2021-07-22 00:31:43资料简介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寄存器堆的设计与实现班级 物联网工程 192学生姓名 谢焘 学号 1930110689指导教师 成耀日 期 2021 年 5 月 30 日实验 寄存器堆的设计与实现一... -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
2020-03-23 23:57:02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寄存器既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和地址,也可以存放控制信息或CPU工作时的状态。在CPU中增加寄存器的数量,可以使CPU把执行程序时所需的数据尽可能地放在...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寄存器堆
2021-09-24 17:26:40寄存器堆 module Register( input [4:0] R_Addr_A, input [4:0] R_Addr_B, input [4:0] W_Addr, input Write_Reg, input [31:0] Write_Data, input clk, input reset, output [31:0] R_Data_A, output [31:...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7:通用寄存器实验
2021-08-28 20:48:31由四片8位字长的74LS574组成CX(R1 R0)、DX(R3 R2)通用寄存器组。图中X2 X1 X0定义输出选通使能,SI、XP控制位为源选通选择。RXW为寄存器数据写入使能,O2 O1 O0及OP、DI为目的寄存器选择。T4信号为寄存器、堆栈... -
Logism-MIPS文件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头歌)
2022-04-22 21:47:47Logism-MIPS文件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头歌)Logism-MIPS文件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头歌)Logism-MIPS文件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头歌)Logism-MIPS文件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头歌)Log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