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30 17:53:44
1
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
链路控制子层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
MAC
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
接口(
MII
)。
物理层与实际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称作介质相关接口
(
MDI
)
。在物理层中,
又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
(
PCS
)
、
物理介质连接子层
(
PMA
)
、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
PMD
)
。
根据介质传输数据率的不同,以太网电接口可分为
10Base-T
,
100Base-Tx
和
1000Base-T
三种,分别对应
10Mbps
,
100Mbps
和
1000Mbps
三种速率级别。不仅是
速率的差异,
同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物理层编码规则而导致对应的测试和分析方案也全然不
同,各有各的章法。下面先就这三种类型以太网的物理层编码规则做一分析。
1
、
1 10Base-T
编码方法
10M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传输使用曼彻斯特
编码方法,即
“0”=
由
“+”
跳变到
“
-
”
,
“1”=
由
“
-
”
跳变到
“+”,
因为不论是
”0”
或是
”1”,
都有跳变
,
所以总体来说
,
信号是
DC
平衡的
,
并且
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进而恢复出数据逻辑。
更多相关内容 -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编码芯片设计
2020-12-09 12:23:32万兆以太网物理层编码芯片设计费瑞霞-朱恩-周忻-赵文虎-王志功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 摘要 提出了一种并行处理的编解码方案/采用这种方案-设计了万兆以太网标准的物理编码子层发送端芯片/芯片由... -
通信与网络中的Broadcom推出8端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器件BCM54880
2020-11-26 03:05:39该技术提高了以太网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很多新业务 北京,2007年5月25日 -全球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半导体厂商Broadcom公司(美国博通公司,Nasdaq:BRCM)宣布,推出8端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器件BCM54880,该器件... -
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
2019-03-14 13:09:24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 -
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rar
2019-12-05 21:56:52100BASE-TX支持全双工模式,使用的是两对抗阻为100欧姆的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最大传输距离是100米,用线对 1/2(发送), 3/6(接收)。使用RJ-45连接器。 -
以太网物理层
2019-04-14 12:59:58IEEE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物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红色框内标注: 物理层大致可以分为: GMII介质无关接口、 PCS物理编码子层,PMA物理介质连接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层、MDI接口 、MEDIUM物理介质。 1、物理介质层...网费不够了,不弄了,下次整理
物理层结构
IEEE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物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红色框内标注:
物理层大致可以分为: GMII介质无关接口、 PCS物理编码子层,PMA物理介质连接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层、MDI接口 、MEDIUM物理介质。
1、物理介质层
这里所谓的物理介质,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网线,这就是一种以太网传输的物理介质。常见的物理介质还有同轴电缆、光纤等。
看下表,其中10-100-1000表示以太网的速度10M-100M-1000M。而BASE后的字母数字,则表示了当前介质的类型。
关于这些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图解网络硬件》PHY芯片的主要作用是关注具体的接口和介质类型,执行以太网的物理层通信功能,
使MAC层芯片专注于实现以太网协议。
PCS -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子层的功能是编码/解码。
在发送方向,PCS子层将来自MAC层的数据进行编码,8B/10B或64B/66B。接收方向将来自线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后送给MAC层。
编码的作用是:转换密度、DC补偿、检错等。
FEC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其原理是: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附加上一定的冗余纠错码,接收方则根据纠错码对数据进行差错检测,如发现差错,可选择由接收方进行纠正。
RS-FEC Reed-Solomn 里德所罗门FEC编码。
FEC有两种模式,检测错误但不修复、检测且修改。两者在时延上有差别,当要求低时延使用检测不修复时,要求链路标准更高BER of 10–12 or better,否则要求BER of 10–5 or better,才能达到通讯质量要求。
PMA -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MA子层的功能是链路监测和时钟合成/恢复。
PMA从PCS接收串行bit流,然后发送到PMD层。PMA使用数字锁相环PLL,在发送端根据标准时钟接口发送bit流,在接收端PLL同步串行数据流并从中提取时钟。
端口时钟通过端口基频加锁相环倍频得到,每根lane的时钟再由端口时钟经过osr分频得到。
PMD -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层的功能是扰码和均衡。
均衡器(Equalizer),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在通信系统中,在系带系统中插入均衡器能够减小码间干扰的影响。
如果接收端中判决的结果经过反馈用于均衡器的参数调整,则为非线性均衡器,包括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最大似然(ML)符号检测器和最大似然序列估计等。
DEF是接收端通过固件自动调节以适配最好CDR时钟恢复效果,在高速时,需固件不断调整适配。
CL72 trainning调整的是发送端的均衡器的预加重值。
DEF/Trainning都位于PMD层,分别控制接收和发送端能力。
FEC是独立层,位于PCS之下,PMA之上,在发送端编码,用于接收端纠错。
AN - AUTO NEGOTATIONAN子层用于两端交互支持能力,并选取同时支持的最大能力。
CL28 AN内容包括速率/双工/流控。
CL73 AN包括对称流控+接口类型(100GCR4、100GKR4、40GKR4…)+FEC ability+FEC requested。 -
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及故障预诊断研究_ 1
2018-08-24 10:01:31《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及故障预诊断研究》,需要测试以太网的可以学习一下。 -
以太网物理层特性分析.docx
2021-06-11 18:03:24本文以百兆以太网为例,主要介绍以太网物理层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于硬件设计在开发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其特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于硬件测试人员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帮助。 -
美国国家半导体10/100 Mb/s 以太网物理层器件之间的差别
2020-11-08 12:27:08本文详细讲述了美国国家半导体10/100 Mb/s以太网物理层系列器件DP8384X之间的差别。当采用全新的SP83848 PHYTER来升级现有的基于美国国家半导体以太网物理层(PHY)产品的10/100 Mb/s以太网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 -
通信与网络中的博通推出8端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器件BCM54880
2020-12-03 08:46:42Broadcom公司(美国博通公司)宣布,推出8端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器件BCM54880,该器件延长了以太网信号在双绞线电缆上的传输距离。这个新的65纳米八口CMOS物理层器件采用了Broadcom? BroadR-ReachTM技术,已于美国... -
以太网物理层(PHY)
2021-04-06 20:34:21提供公共接口,屏蔽这些物理层的不同细节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8B10B编码或8B1Q4编码等。 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物理介质连接子层,负责数据串化/解PHY包括MII/GMII(介质独立接口)子层,PCS(物理编码子层),PMA(物理介质附加)子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MDI子层。
-
MII: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提供公共接口,屏蔽这些物理层的不同细节
-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8B10B编码或8B1Q4编码等。
-
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物理介质连接子层,负责数据串化/解串化以及数据-码元映射(4D-PAM5等)。
-
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sublayer,物理介质相关子层,信号转换到特定物理介质上或反向转换。
-
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媒介相关接口,PMD层和物理媒质的接口,是串行比特的物理接口,接到RJ45
1. PCS
• Responsible for encoding/decoding data
• Input to Carrier Sense and Collision Detect block, if used by the protocol
• Serializing/deserializing code groups at PMA interface
• Important for loopback testing
2. PMA
• Maps transmit and receive code-bits between the PCS and PMD, if present
– Otherwise, directly maps code-bits to signal values used for the particular network implementation
bit to data symbol mapping, and data symbol to bit mapping
• Recovers clock from received signal
• Generates indications and carrier errors from the PMD (if present) and sensing receive channel failures (Used for debugging)
3. PMD
• Maps TX and RX symbol streams to signal values appropriate to medium used
• The PMD may not always be part of the PHY
– Use of the PMD is defined by the specific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implemented by the PHY
• Provides inputs to line drivers, and accepts input from line receivers
The1000BASE-T1 PMD defines the transmit and receiv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MD also specifies the minimum link segment characteristics, EMC requirements, and test modes.
4. realtek PHY
-
-
车用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802.3bw-2015
2021-05-05 14:18:00IEEE标准的车用以太网技术规范 -
TC8 ECU测试规范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测试 PMA IOP
2018-12-05 11:10:26Open Allicance 发布的TC8 ECU测试规范; 包括物理层PMA测试和IOP测试,以及协议层测试; -
关于以太网物理层测试
2020-06-19 11:09:39随着汽车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驾驶连接性的... 目前,市场对汽车以太网节点的开发需求不断增长,相应的测试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以下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汽车以太网物理层测试领域的方式方法及其内容”。 ...随着汽车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驾驶连接性的体验度日益关注,导致了人们对汽车通讯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种新车载通讯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汽车以太网因成熟的设计开发技术以及网联智能化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OEM所关注,且逐步应用于各类最新车型中。
(BroadR-Reach: 单对绞线车载以太网)
目前,市场对汽车以太网节点的开发需求不断增长,相应的测试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以下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汽车以太网物理层测试领域的方式方法及其内容”。
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也是汽车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区别最大的地方。汽车以太网的物理层采用了单线对以太网联盟(One-pair Ethernet Alliance,OPEN)的标准化BroadR-Reach技术,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实现了100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单线对以太网联盟(One-pair Ethernet Alliance,OPEN)制定了汽车以太网控制器测试规范TC8,该规范对汽车以太网各层测试给出了建议性的测试项与测试要求,其中物理层的测试相关内容主要可分为IOP(Interoperability Tests)测试和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测试。
IOP测试
1)Link-up time连接时间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DUT与连接伙伴建立连接的时间,判断该时间是否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
➢测试项目:
-
Power on Link Partner连接伙伴上电后建立连接
-
Power on DUT被测件上电后建立连接
-
Wake up DUT被测件被唤醒建立连接
➢测试方法:
(表中的图片来自于TC8)
2)Signal Quality信号质量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DUT的信号质量指标值是否与真实信号质量相一致。
➢测试项目:
-
Decreasing quality降低信号质量
-
Increasing quality提高信号质量
➢测试方法:
(表中的图片来自于TC8)
3)Cable diagnostics线缆诊断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否准确地检测到线缆的开路或短路故障。
➢测试项目:
-
Cable diagnostics for open线缆开路故障诊断
-
Cable diagnostics for short线缆短路故障诊断
➢测试方法:
(表中的图片来自于TC8)
PMA测试
Transmitter 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测试收发器电气规范
➢测试目的:从DUT层面评估收发器物理层接口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项目:
-
Check the Transmitter output droop信号电压衰减测试
-
Check the Transmitter Timing Jitter in MASTER Mode信号抖动测试
-
Check the Transmit Clock Frequency传输时钟频率测试
-
Transmitt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信号功率谱测试
-
Check MDI return Loss回波损耗测试
-
Check MDI Mode conversion模式转换测试
-
Check MDI Common Mode emission共模辐射测试
-
Check the Transmitter Distortion干扰测试
➢测试方法:
(表中的图片来自于TC8)
由于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只描述了汽车以太网物理层测试的大概内容与方法,需要了解更深入信息的可查阅TC8测试规范,欢迎大家踊跃留言交流。
参考文献:OPEN Alliance Automotive Ethernet ECU Test Specification,version 2.0, 2017
-
-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pdf
2020-06-16 23:19:48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 1 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 链路控制子层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MAC 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 ... -
ADI - 适用于恶劣工业环境下时限通信的可靠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
2021-01-19 21:16:35越来越多的工业系统采用以太网连接来解决制造商面临的工业4.0和智能工厂通信关键挑战,包括数据集成、同步、终端连接和系统互操作性挑战。以太网互联工厂通过实现信息技术(IT)与操作技术(OT)网络之间的连接,可提高... -
ADI_适用于恶劣工业环境下时限通信的可靠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综合文档
2021-05-25 06:36:02ADI_适用于恶劣工业环境下时限通信的可靠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 -
IEEE Std 802.3ch-2020 以太网 修正案8:2.5/5/10Gb/s汽车电子的以太网物理层规格和管理参数 - 完整英文...
2021-07-10 15:20:32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2.5 Gb/s, 5 Gb/s, and 10 Gb/s Automotive Electrical Ethernet(以太网 修正案8:2.5/5/10Gb/s汽车电子的以太网物理层规格和管理参数)。对IEEE标准... -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
2020-02-04 21:30:47以太网物理层信号 作者:AirCity 2020.2.4 Aircity007@sina.com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Aircity所有 1 10Base-T 1M以太网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简单讲就是从“+”跳变到“-”判为0,从“-”跳变到“+”判为0;由于不论0... -
千兆以太网物理层 8B1Q4/4D-PAM5
2021-04-06 20:32:16首先看一下1000BASE-T以太网网络物理层上是怎么定义的:1000BASE-T使用5类双绞线(也就是常见的网线,8根线,4个线对),全双工基带传输。1000BASE-T的传输速率是1000 Mb/s ,通过4个线对发送和接收,那么每个线对... -
全光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
2020-03-04 22:11:08以3M公司为例,其网络通讯部推出的全光10 Gbit/s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一体化的网络解决方案,利用创新的VF-45端接技术及GGP高强度光纤技术,完全解决了构建全光10 Gbit/s以太网的成本和工艺... -
以太网物理层专题
2011-12-31 07:48:49对以太网物理层规范有着详细的介绍,如物理接口类型,FE自协商,物理层芯片介绍等。 -
以太网物理层(MAC)接口协议
2020-03-14 21:09:30常见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协议项目总结常见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协议MII接口GMII接口RGMII接口总结 项目总结 ‘本次的以太网协议,我们将完成与前面DDR3相类似的实验内容,也就是FPGA开发板发送视频内容,在电脑的上位机... -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转换芯片研究.pdf
2021-07-26 23:36:00万兆以太网物理层转换芯片研究.pdf -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标识方法PPT学习教案.pptx
2021-10-02 02:03:57以太网物理层标准标识方法PPT学习教案.pptx -
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整理-万兆以太网
2017-06-27 09:51:11在万兆以太网标准化过程中,IEEE和10GEA(万兆以太网联盟)是两个最重要的组织。 万兆以太网标准和规范都比较繁多,在标准方面,首先有2002年的IEEE 802.3ae,后来也不断有新的万兆以太网规范推出,如2006年的IEEE ... -
100G比特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和传输问题 (2010年)
2021-05-30 01:14:01为了获得超高宽带以太网的支持,介绍IEEE802.3ba工作组对100G比特以太网制定的标准,叙述应对高带宽需求发展的高速传输光纤技术,分析网络信号调制方式及其优缺点,讨论100G比特以太网信号传输的解决方法。 -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SerDes
2020-01-04 09:07:20车载以太网物理层Ser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