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8 08:07:49
计算机的网络发展史
-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主机只做内部数据处理和通信)这个时候的计算机就像是一个小孩,还只会和自己的妈妈沟通,不会和别人说话
-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主机与主机实现了通信)。这个时候的计算机不仅可以和自己的妈妈沟通,还可以和其他人沟通了。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标准化的发展。(网络协议的出现)这个时候的计算机可以和任何的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 国际化会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网络环境的多态化)这个时候的计算机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可以出国和外国人沟通了,同时身上还多了很多技能。
两个重要的网络协议
OSI/RM 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学习OSI/RM 模型,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需要学习的重点。
1,知道OSI/RM模型包含哪7层?
2掌握每一层的作用。OSI/RM的7层架构: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这7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整个架构实现了从最底层的二进制比特流到我们在屏幕上的呈现。
接下来我们去了解一下这7层每一层的作用。物理层:负责传输最底层的0,1二进制的比特流。向下一层的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也就是把比特流还原成数据连接层可以理解的格式。
数据链路层:数据层接到上一层给到的数据之后,进行打包封装,封装成帧。数据链路层完成了从物理流到网络层的过渡准备工作。
网络层:路由的寻址和广播。这个阶段网络层开始发挥作用,在路由器上从一个接口接受到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所携带的目的地址定向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传输层:传输由上一层网络层发送过来数据包。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发送端)到端(接收端)的连接,包括数据的核对和初步整理。 端到端的连接:建立,维护和撤销传输连接。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和拆除会话。掌控了端到端的对话控制。起到了一个连接端到端的中间商的角色,负责数据的售后服务。
表示层: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 数据转化的典型代表:格式化(数据格式化的标准化)(加密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
格式化:指的是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发送端:数据加密的形式,接收端解密操作。
发送端:数据压缩的形式 ,接受端:数据解压的操作。应用层:所有应用程序的网络在这一层展现,确定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所有的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支持。
计算机网络体系的通信原理:
1,数据通信原理。
要求:
发送端:数据自上而下传输过程。
接收端:数据自下而上传输过程。2,对等会话原理
要求:
1,数据只有在对等层面才能进行传输
2,发送端数据每走一层,就要进行协议封装,发送端每经过一层就要加装一个本层所使用的协议头
3,接收端每走一层,就要进行协议解封,接收端每走一层就要去掉本次所使用的协议头。每一层中数据的表示形式: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以报文方式传输
传输层以报文和报文分段方式传输
网络层以分组的方式传输
数据链路层以帧的方式传输
物理层以比特流方式传输更多相关内容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
2021-11-14 12:06:13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x
2022-06-14 17:48:56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诞生阶段 (网络诞生阶段) 形成阶段 (网络发展阶段) 互联互通阶段(网络标准化阶段) 高速网络技术阶段(Internet时代)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 -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2021-12-11 17:59:10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包括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共同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包括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共同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这三个方面。
-
硬件资源共享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打印机共享
-
数据资源共享的典型例子就是数据库资源共享,各网络用户可以集中调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
-
网上下载的各种软件都是软件资源共享的实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 这里所说的“终端”是指由一台计算机外围设备组成的简单计算机,有点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瘦客户机”,仅包括CRT显示器、键盘,没有CPU和硬盘,所以没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之所以网络中更多的是计算机终端,因为那时的计算机非常昂贵,为了节省成本,所以在用户端通常是使用那些不带关键部件的计算机终端。
- 第一代网络的缺点:
-
1、计算机中心的负荷比较大
-
2、容易发生单机故障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式的计算机网络)
- 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称为主机(不再使用功能简单的终端了),这些主机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各计算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 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IMP)转接后互连。IMP专门负责通信处理,通信线路将各IMP相互连接起来,然后各主机再与IMP相连,各主机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IMP连接起来的网络来实现。IMP和它们之间互连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通信子网”。
- 在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存储-转发”数据通信方式,也就是各个IMP在接收到数据后先按接收顺序把数据存储在自己的缓存中,然后再按接收顺序依次进行下一级的数据转发,这样可以使网络上的流量更加平滑、有序。如果某台主机的一个用户要发送数据给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它先是将数据交给与其相连接的IMP,接着该IMP通过适当的通信线路转给下一个IMP,然后继续转发这个数据,以此类推,直到到达目的IMP,最后由目的IMP转发给目的主机。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具有既分散(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又统一(从服务功能上来讲)的特点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架构和协议标准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 OSI/RM体系
-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简介
2021-06-23 04:29:52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08-26|查看全文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08-26|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02-24|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12-23|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11-02|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_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09-13|查看全文
草白居易古诗的翻译_古诗草白居易翻译朗读
导语:《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草白居易翻译朗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
06-19|查看全文
苏轼望江南_苏轼《望江南》赏析
这首词与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词调相同,起句也极为相似,只是以未、已一字之差显示了创作时间的某种差异性。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望江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江南 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①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②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
06-19|查看全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_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推荐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希望大家喜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宋]苏轼原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诗翻译: 荡
06-18|查看全文
古代老百姓住的房子叫什么|古代老祠堂古老对联
在中国,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在这个浓重传统色彩和礼仪的地方,祠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来看一看小编整理的一些古代老祠堂古老对联吧!
06-18|查看全文
【纪录片高三】纪录片《高三》观后感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边,今天我们离去在人海茫茫,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分天涯……”听着朴树的这首《那些花儿》的
06-18|查看全文
【李白的蜀道难全文赏析】李白的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有别于其他的送别诗,此诗巧妙地运用别情,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 “噫吁嚱”三个感叹词
06-17|查看全文
《兰亭集序》感情_《兰亭集序》蕴含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兰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于兰亭盛会,重在兴怀、抒志。羲之文如其书。其书妍丽劲健、力透纸背,其文隽永飘逸、入木三分。寓沉郁顿挫于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暗藏锋芒。 兰亭集会规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贤毕至。其中不少贤士名流代表当时封建士大夫一族,他们崇尚老庄玄学,追求清静无为。思想中的消极成分
06-17|查看全文
【诗经采薇原文朗读】诗经采薇原文及译文
导语:《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经采薇原文及译文,欢迎借鉴!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06-17|查看全文
浣溪沙古诗|《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原文及欣赏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出自于《东坡乐府》,是苏轼于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下面跟小编一起来欣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这首词吧!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原文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其二) 旋
06-16|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手抄报内容】科技创新手抄报一等奖
导语:人类诞生以来,一直有一个梦,梦想着能象鸟儿一样飞翔,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类终于梦想成真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科技创新手抄报一等奖,欢迎借鉴!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科技创新手抄报
06-16|查看全文
写给圣诞老人的一封信|写给圣诞老公公的一封信
亲爱的圣诞老公公: 您好! 马上就是圣诞节了,您肯定是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都在翘首等待着身穿红棉袄、头戴圣诞帽的您,乘着驯鹿驾的雪橇,背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伴着悠扬的钟声,把欢乐带到人间。 以前每
06-16|查看全文
overload|Over it歌词
歌曲:Over it 艺人:Stereo Skyline 音乐星级:★★★★★ 所属专辑:Stuck On Repeat 发行年代:2010 风格:Pop Rock 相关介绍:由三位青年在
06-14|查看全文
木兰诗的朗读节奏|木兰诗节奏划分正确
《木兰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诗的节奏划分 唧唧 复唧唧,木兰 当户织 不闻 机杼声,惟闻 女叹息 问女 何所 思,问女 何所 忆 女亦 无所思,女亦 无所忆 昨夜 见军帖,可
06-14|查看全文
[有关思乡怀情的诗句]有关思乡怀情的诗句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思乡之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思乡怀情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一、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二、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三、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四、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06-14|查看全文
[王维的是哪个朝代的人]王维的是哪个朝代的
王维的是哪个朝代的?大家有了解过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06-14|查看全文
life guider_Life, Love, and Faith歌词介绍
歌曲:Life, Love, and Faith 艺人:YLAMPRODUCTIONS 音乐星级:★★★★★ 所属专辑:My Heartbeat 发行年代:2010 风格:R&B 相关介绍
06-14|查看全文
[because of you]《Because You Need Me》的歌词
Song:Because You Need Me Artist:Heather Headley feat Chris Mann Where was I before your love? Dr
06-13|查看全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补习]四年级关于雪的手抄报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关于雪的手抄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关于雪的手抄报内容1 冬天,一直是我最讨厌的一个季节。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个不停,天空好像常常被一块大灰布遮盖着,地面冻得发白,我就
06-13|查看全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第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文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dú zài yì xiāng wéi yì kè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06-12|查看全文
张九龄的感遇四首_感遇张九龄十二首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下面一起去欣赏一下感遇张九龄十二首吧!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
06-12|查看全文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解释|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解释
凡读过诗文的人,都知晓唐代张若虚写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和解释,欢迎大家前来查阅,喜欢的不错过啦!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06-12|查看全文
《观沧海》古诗_《观沧海》复习指南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 这首诗是曹操以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沧海:大海。2 临:登上。3 碣石:山名
06-11|查看全文
杨万里描写浙江之潮的诗句_杨万里写潮的诗句
听说杨万里笔下的“潮”可谓是各种特色,下面一起欣赏他的佳作吧。 杨万里写潮的诗句 高阁连云压潮白,前山倒影入杯青 《引见前一夕,寓宿徐元达小楼,元达招符君俞》 宋·杨万里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浙江观》 宋·杨万里 船阁寒沙待晚潮,行人舟子各相招
06-11|查看全文
即时比分|《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李商隐原文翻译注释
《即目》作品介绍 《即目》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79首。 《即目》原文 即目 作者: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目》注释 ①这首诗的题目也作“即日”。姚培谦日:“煎茶、着棋、书扇,是南塘移树时一日事,故题
06-11|查看全文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借鉴.pdf
2022-02-17 14:22:50计算机网络发展史借鉴.pdf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df
2021-10-11 17:24:31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rar
2022-02-26 23:55:38计算机网络发展史.rar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doc
2021-11-26 20:08:48计算机网络发展史.doc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2018-09-23 20:30:29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
改进
原因:随着连接的终端越来越多,为减轻承担数据处理的中央计算机的负载
解决办法:
- 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从而使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分工明确,更好的发挥了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
- 在终端集中的地方,设置集中器或多路复用器,它首先通过低速线路将附近群集的终端连至集中器或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实施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转换)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的前端处理机相连。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改进后的系统大概是这个样子滴(借个图)╰( ̄▽ ̄)╭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
背景:出现了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
例子:IBM公司的SNA、DEC公司的DNA
缺点:各个公司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机构和相应的软、硬件产品。各自研制的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连。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时间:20年代80年代
国际化标准组织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ISO 7498。简称OSI参考模型或OSI/RM。OSI/RW由七层组成,所以也称OSI七层模型。
作用: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的新时代。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时间:20世纪90年代
Internet、高速通信网络技术、接入网、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盛行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1.宽带网络
分类
- 宽带骨干网:骨干网又称为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在城市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数据流传送通常采用高速传输网络、高速交换设备(如大型ATM交换机和交换路由器),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称作宽带网
- 宽带接入网
2.全光网络
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功能。
3.多媒体网络能够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通信网络
多媒体网络需要满足多媒体信息传输的交互性和实时性要求。主要表现为:
(1)、高传输带宽要求:以分辨率为640*480(像素分辨率为24b)真彩色图像为例,如以每秒25帧动态显示,则需要通信带宽为184Mbps(640*480*24*25),这样的带宽要求是很难实现的,一般采用压缩技术来减少对带宽的要求,常用的压缩标准有ITU-T的H.261、H.263和ISO的MPEC等
(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要求也不同;语音数据的传输对实时性要求较强,对通信带宽的要求则不高。
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对实时性和通信带宽的要求都很高
(3)、对多媒体传输有连续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4)、对多媒体传输有同步的要求:即要在传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多媒体数据之间在时序上的同步约束关系
(5)、具有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如视频会议要求任何成员之间可以通信;视屏点播要求视屏服务器可以同时将视屏数据发向多个用户
4.移动网络
移动计算是将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移动的计算环境和新的计算模式,其作用是在任何时间都能及时、准确的为任何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服务,涉及的主要技术有:- 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通信平台:其特点是可移动和无线
- 无线局域网(WLAN):以微波、激光、红外线等无线电波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有限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实现移动计算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各功能,构成无线局域网,传输速率可达几十Mbps
- Ad hoc网络:Ad hoc 网络是一种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模式。所有用户都可能移动,并且系统支持动态配置和动态流控制,每个系统都具备动态搜索、定位和恢复连结的能力
- 无线应用协议WAP:是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全球haul的协议。它能让用户使用内置浏览器在移动电话的屏幕上访问Internet,可以使具备WAP功能的手机直接上网。
5.下一代网络NGN
一个基于分组的核心网络(有别于先前的时分复用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支持多种带宽能力和具有按需求的服务质量(QoS)传送的技术,实现与业务相关的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独立。
我国的三大网络
1.电信业务网(传语音的电话机)
电信业务网是以电话网为基础逐步发展去起来的。
电话系统由三个主要的部件构成:
(1). 本地网络:使用双绞线进入家庭和业务部门,承载的是模拟信号;
(2). 干线:通过光纤将交换局连接起来,承载的数字信号;
(3). 交换局:使电话呼叫从一条干线接入到另一条干线电话业务网除了传统的电话交换网(PSTN)之外,还有
- 数字数据网(DDN):提供固定或半永久连接的电路交换服务业务,适合于传输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
- 帧中继网(FR):以统计复用技术为基础,进行包传输、包交换,速率在64Kbps~2.048Mbps之内,适合传输非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
- 异步转移模式ATM网:支持高速数据网建设、运行的关键设备,可支持25Mbps~4Gbps速率的传输,不仅可以传话音,而且可以传数据、图像、包括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
- X.25公共数据网
- 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
- CHINANET网
提供的服务:话音服务,传真和数据通信
2. 广播电视网(单向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机)
广播电视网主要是 有线电视网(CATV),靠同轴电缆向用户传送电视节目,处于模拟水平阶段。但其网络技术设备先进,光缆为主干线,贯通个城镇。宽带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入户的优点,与电话接入方式相比,其传输带宽约为 电话线的一万倍左右,而在有限电视同一根同轴电缆上,可以同时看电视、打电话、上因特网,且互不干扰。目前,它的信息源是以单向实时及一点对多点的方式连接到众多的用户,用户只能在当时被动的选择是否接受(主要是语音和图像的广播)。
发展方向:
- 使CATV网走向宽带双向的多媒体通信网
- 宽带双向的点播电视(VOD)
- 通过CATV网接入因特网进行电视点播
- CATV通话
业务:广播电视传输、电视点播(VOD)或准视频点播业务(NVOD)、远程电视教育、远程医疗、电视会议、电视电话、电视购物、电视商务等
3. 计算机网(仅仅能提供文件共享和上Internet的计算机)初期:主要是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是在Internet大规模发展后才进入平常家庭的,
目前:主要依赖于电信网,传输速率受到双绞线的限制。CHINANET网是依托强大的CHINAPAC(分组交换网)、CHINADDN(数字数据网)和PSTN(电话交换网)等公用网,采用先进设备。而成为我国Internet的主平网。在计算机网中,用户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点的,用户之间的通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认为是实时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实时的,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方式。通信方式可以是双向交互的,也可以是单向的。
提供的业务: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文件下载和网上会议等
-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pdf
2021-10-06 11:17:07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pdf -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doc
2021-10-01 10:17:50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doc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doc
2021-10-01 10:17:51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doc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讲解学习.ppt
2020-11-23 15:22:25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954年 出现终端terminal;1969 ARPANET;70年代 网络之间不能互联;1983 Internet诞生;Internet的概念;发展历程;1985 三级计算机网络;1993 ISP;用户通过ISP上网;一些ISP;从Internet的发展史中学到...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2022-06-02 09:41:59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以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