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文名
- DI
- 中文名
- 依赖注入
-
依赖注入
2018-03-01 14:35:40依赖注入 理解: 是一种允许我们从硬编码的依赖中解耦出来,从而在运行时或者编译时能够修改的软件设计模式。 简单来说依赖注入是通过构造注入,函数调用或者属性的设置等来提供组件的依赖关系。 控制反转 ...依赖注入
理解:
- 是一种允许我们从硬编码的依赖中解耦出来,从而在运行时或者编译时能够修改的软件设计模式。
- 简单来说依赖注入是通过构造注入,函数调用或者属性的设置等来提供组件的依赖关系。
控制反转
理解:
- 一个系统通过组织控制和对象的完全分离来实现”控制反转”。对于依赖注入,这就意味着通过在系统的其他地方控制或实例化依赖对象,从而实现了解耦。
- 例如MVC 框架通常会提供超类或者基本的控制器类以便其他控制器可以通过继承来获得相应的依赖
注意
- 因为对基类的继承是可以选择的,所以这种方式是可以完全解除依赖,不属于依赖注入
依赖反转
理解:
- 依赖反转准则是面向对象设计准则 S.O.L.I.D 中的 “D” ,倡导 “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简单来说就是依赖应该是接口/约定或者抽象类,而不是具体的实现。
例子:
<?php namespace Database; class Database { protected $adapter;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AdapterInterface $adapter) { $this->adapter = $adapter; } } interface AdapterInterface {} class MysqlAdapter implements AdapterInterface {}
好处:
- 假设你工作的团队中,一位同事负责设计适配器。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需要等待适配器设计完之后才能单元测试。现在由于依赖是一个接口/约定,我们能轻松地模拟接口测试,因为我们知道同事会基于约定实现那个适配器
- 代码扩展性变得更高。如果一年之后我们决定要迁移到一种不同的数据库,我们只需要写一个实现相应接口的适配器并且注入进去,由于适配器遵循接口的约定,我们不需要额外的重构。
-
-
依赖注入&依赖注入容器
2018-12-26 21:06:02依赖注入: 应用程序对需要使用的依赖【插件】在编译(编码)阶段仅依赖于接口的定义,到运行阶段由一个独立的组装模块(容器)完成对实现类的实例化工作,并将其【注射】到应用程序中称之为——“依赖注入”...依赖注入:
应用程序对需要使用的依赖【插件】在编译(编码)阶段仅依赖于接口的定义,到运行阶段由一个独立的组装模块(容器)完成对实现类的实例化工作,并将其【注射】到应用程序中称之为——“依赖注入”
-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理解(通俗易懂)
2018-05-13 11:37:38学习过Spring框架的人一定都会听过Spring的IoC(控制反转) 、DI(依赖注入)这两个概念,对于初学Spring的人来说,总觉得IoC 、DI这两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是很难理解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网上的一些技术大牛们对Spring...学习过Spring框架的人一定都会听过Spring的IoC(控制反转) 、DI(依赖注入)这两个概念,对于初学Spring的人来说,总觉得IoC 、DI这两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是很难理解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网上的一些技术大牛们对Spring框架的IOC的理解以及谈谈我对Spring Ioc的理解。
一、分享Iteye的开涛对Ioc的精彩讲解
首先要分享的是Iteye的开涛这位技术牛人对Spring框架的IOC的理解,写得非常通俗易懂,以下内容全部来自原文,原文地址:http://jinnianshilongnian.iteye.com/blog/1413846
1.1、IoC是什么
Ioc—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转”,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Java开发中,Ioc意味着将你设计好的对象交给容器控制,而不是传统的在你的对象内部直接控制。如何理解好Ioc呢?理解好Ioc的关键是要明确“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为何是反转(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了),哪些方面反转了”,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传统Java SE程序设计,我们直接在对象内部通过new进行创建对象,是程序主动去创建依赖对象;而IoC是有专门一个容器来创建这些对象,即由Ioc容器来控制对 象的创建;谁控制谁?当然是IoC 容器控制了对象;控制什么?那就是主要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不只是对象包括比如文件等)。
●为何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有反转就有正转,传统应用程序是由我们自己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去直接获取依赖对象,也就是正转;而反转则是由容器来帮忙创建及注入依赖对象;为何是反转?因为由容器帮我们查找及注入依赖对象,对象只是被动的接受依赖对象,所以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依赖对象的获取被反转了。
用图例说明一下,传统程序设计如图2-1,都是主动去创建相关对象然后再组合起来:
图1-1 传统应用程序示意图
当有了IoC/DI的容器后,在客户端类中不再主动去创建这些对象了,如图2-2所示:
图1-2有IoC/DI容器后程序结构示意图
1.2、IoC能做什么
IoC 不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法则,它能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更优良的程序。传统应用程序都是由我们在类内部主动创建依赖对象,从而导致类与类之间高耦合,难于测试;有了IoC容器后,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容器,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是 松散耦合,这样也方便测试,利于功能复用,更重要的是使得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
其实IoC对编程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从代码上,而是从思想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变化。应用程序原本是老大,要获取什么资源都是主动出击,但是在IoC/DI思想中,应用程序就变成被动的了,被动的等待IoC容器来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资源了。
IoC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法则之一—— 好莱坞法则:“别找我们,我们找你”;即由IoC容器帮对象找相应的依赖对象并注入,而不是由对象主动去找。
1.3、IoC和DI
DI—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的目的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频率,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由谁实现。
理解DI的关键是:“谁依赖谁,为什么需要依赖,谁注入谁,注入了什么”,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谁依赖于谁:当然是应用程序依赖于IoC容器;
●为什么需要依赖:应用程序需要IoC容器来提供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
●谁注入谁:很明显是IoC容器注入应用程序某个对象,应用程序依赖的对象;
●注入了什么:就是注入某个对象所需要的外部资源(包括对象、资源、常量数据)。
IoC和DI由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描述,由于控制反转概念比较含糊(可能只是理解为容器控制对象这一个层面,很难让人想到谁来维护对象关系),所以2004年大师级人物Martin Fowler又给出了一个新的名字:“依赖注入”,相对IoC 而言,“依赖注入”明确描述了“被注入对象依赖IoC容器配置依赖对象”。
看过很多对Spring的Ioc理解的文章,好多人对Ioc和DI的解释都晦涩难懂,反正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读完之后依然是一头雾水,感觉就是开涛这位技术牛人写得特别通俗易懂,他清楚地解释了IoC(控制反转) 和DI(依赖注入)中的每一个字,读完之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相信对于初学Spring框架的人对Ioc的理解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分享Bromon的blog上对IoC与DI浅显易懂的讲解
2.1、IoC(控制反转)
首先想说说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这是spring的核心,贯穿始终。所谓IoC,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是如何找女朋友的?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到处去看哪里有长得漂亮身材又好的mm,然后打听她们的兴趣爱好、qq号、电话号、ip号、iq号………,想办法认识她们,投其所好送其所要,然后嘿嘿……这个过程是复杂深奥的,我们必须自己设计和面对每个环节。传统的程序开发也是如此,在一个对象中,如果要使用另外的对象,就必须得到它(自己new一个,或者从JNDI中查询一个),使用完之后还要将对象销毁(比如Connection等),对象始终会和其他的接口或类藕合起来。
那么IoC是如何做的呢?有点像通过婚介找女朋友,在我和女朋友之间引入了一个第三者:婚姻介绍所。婚介管理了很多男男女女的资料,我可以向婚介提出一个列表,告诉它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比如长得像李嘉欣,身材像林熙雷,唱歌像周杰伦,速度像卡洛斯,技术像齐达内之类的,然后婚介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一个mm,我们只需要去和她谈恋爱、结婚就行了。简单明了,如果婚介给我们的人选不符合要求,我们就会抛出异常。整个过程不再由我自己控制,而是有婚介这样一个类似容器的机构来控制。Spring所倡导的开发方式就是如此,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 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而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所以这叫控制反转。
2.2、DI(依赖注入)
IoC的一个重点是在系统运行中,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这一点是通过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来实现的。比如对象A需要操作数据库,以前我们总是要在A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有了 spring我们就只需要告诉spring,A中需要一个Connection,至于这个Connection怎么构造,何时构造,A不需要知道。在系统运行时,spring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Connection,然后像打针一样,注射到A当中,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A需要依赖 Connection才能正常运行,而这个Connection是由spring注入到A中的,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那么DI是如何实现的呢? Java 1.3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reflection),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执行对象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属性,spring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
理解了IoC和DI的概念后,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明了,剩下的工作只是在spring的框架中堆积木而已。
三、我对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的理解
在平时的java应用开发中,我们要实现某一个功能或者说是完成某个业务逻辑时至少需要两个或以上的对象来协作完成,在没有使用Spring的时候,每个对象在需要使用他的合作对象时,自己均要使用像new object() 这样的语法来将合作对象创建出来,这个合作对象是由自己主动创建出来的,创建合作对象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自己需要哪个合作对象,就主动去创建,创建合作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这样就会使得对象间的耦合度高了,A对象需要使用合作对象B来共同完成一件事,A要使用B,那么A就对B产生了依赖,也就是A和B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关系,并且是紧密耦合在一起,而使用了Spring之后就不一样了,创建合作对象B的工作是由Spring来做的,Spring创建好B对象,然后存储到一个容器里面,当A对象需要使用B对象时,Spring就从存放对象的那个容器里面取出A要使用的那个B对象,然后交给A对象使用,至于Spring是如何创建那个对象,以及什么时候创建好对象的,A对象不需要关心这些细节问题(你是什么时候生的,怎么生出来的我可不关心,能帮我干活就行),A得到Spring给我们的对象之后,两个人一起协作完成要完成的工作即可。
所以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比如转移交给了IoC容器,它就是一个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工厂,你要什么对象,它就给你什么对象,有了 IoC容器,依赖关系就变了,原先的依赖关系就没了,它们都依赖IoC容器了,通过IoC容器来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是我对Spring的IoC(控制反转)的理解。DI(依赖注入)其实就是IOC的另外一种说法,DI是由Martin Fowler 在2004年初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他总结:控制的什么被反转了?就是:获得依赖对象的方式反转了。
四、小结
对于Spring Ioc这个核心概念,我相信每一个学习Spring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概念上的理解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有理解不到位或者理解错的地方,欢迎广大园友指正!
-
依赖注入原理(为什么需要依赖注入)
2016-07-13 14:25:39在软件工程领域,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是用于实现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依赖注入原理和常见的实现方式,重点在于介绍这种年轻的设计模式的适用场景及优势。...0. 前言
在软件工程领域,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是用于实现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依赖注入原理和常见的实现方式,重点在于介绍这种年轻的设计模式的适用场景及优势。
1. 为什么需要依赖注入
控制反转用于解耦,解的究竟是谁和谁的耦?这是我在最初了解依赖注入时候产生的第一个问题。
下面我引用Martin Flower在解释介绍注入时使用的一部分代码来说明这个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MovieLister { private MovieFinder finder; public MovieLister() { finder = new MovieFinderImpl(); } public Movie[] moviesDirectedBy(String arg) { List allMovies = finder.findAll(); for (Iterator it = allMovies.iterator(); it.hasNext();) { Movie movie = (Movie) it.next(); if (!movie.getDirector().equals(arg)) it.remove(); } return (Movie[]) allMovies.toArray(new Movie[allMovies.size()]); } ... }
1 2 3
public interface MovieFinder { List findAll(); }
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MovieLister的类来提供需要的电影列表,它moviesDirectedBy方法提供根据导演名来搜索电影的方式。真正负责搜索电影的是实现了MovieFinder接口的MovieFinderImpl,我们的MovieLister类在构造函数中创建了一个MovieFinderImpl的对象。
目前看来,一切都不错。但是,当我们希望修改finder,将finder替换为一种新的实现时(比如为MovieFinder增加一个参数表明Movie数据的来源是哪个数据库),我们不仅需要修改MovieFinderImpl类,还需要修改我们MovieLister中创建MovieFinderImpl的代码。
这就是依赖注入要处理的耦合。这种在MovieLister中创建MovieFinderImpl的方式,使得MovieLister不仅仅依赖于MovieFinder这个接口,它还依赖于MovieListImpl这个实现。 这种在一个类中直接创建另一个类的对象的代码,和硬编码(hard-coded strings)以及硬编码的数字(magic numbers)一样,是一种导致耦合的坏味道,我们可以把这种坏味道称为硬初始化(hard init)。同时,我们也应该像记住硬编码一样记住,new(对象创建)是有毒的。
Hard Init带来的主要坏处有两个方面:1)上文所述的修改其实现时,需要修改创建处的代码;2)不便于测试,这种方式创建的类(上文中的MovieLister)无法单独被测试,其行为和MovieFinderImpl紧紧耦合在一起,同时,也会导致代码的可读性问题(“如果一段代码不便于测试,那么它一定不便于阅读。”)。
2. 依赖注入的实现方式
依赖注入其实并不神奇,我们日常的代码中很多都用到了依赖注入,但很少注意到它,也很少主动使用依赖注入进行解耦。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赖注入实现三种的方式。
2.1 构造函数注入(Contructor Injection)
这是我认为的最简单的依赖注入方式,我们修改一下上面代码中MovieList的构造函数,使得MovieFinderImpl的实现在MovieLister类之外创建。这样,MovieLister就只依赖于我们定义的MovieFinder接口,而不依赖于MovieFinder的实现了。
1 2 3 4 5 6 7 8
public class MovieLister { private MovieFinder finder; public MovieLister(MovieFinder finder) { this.finder = finder; } ... }
2.2 setter注入
类似的,我们可以增加一个setter函数来传入创建好的MovieFinder对象,这样同样可以避免在MovieFinder中hard init这个对象。
1 2 3 4 5 6
public class MovieLister { s... public void setFinder(MovieFinder finder) { this.finder = finder; } }
2.3 接口注入
接口注入使用接口来提供setter方法,其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要创建一个注入使用的接口。1 2 3
public interface InjectFinder { void injectFinder(MovieFinder finder); }
之后,我们让MovieLister实现这个接口。1 2 3 4 5 6 7
class MovieLister implements InjectFinder { ... public void injectFinder(MovieFinder finder) { this.finder = finder; } ... }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框架创建被依赖的MovieFinder的实现。3. 最后
依赖注入降低了依赖和被依赖类型间的耦合,在修改被依赖的类型实现时,不需要修改依赖类型的实现,同时,对于依赖类型的测试,可以更方便的使用mocking object替代原有的被依赖类型,以达到对依赖对象独立进行单元测试的目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依赖注入只是控制反转的一种实现方式。控制反转还有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称为依赖查找。
参考
-
Spring 依赖注入 静态变量无法依赖注入
2017-11-23 15:45:56静态变量不能依赖注入,这涉及到程序执行的先后问题,我是把静态类改成非静态类,然后依赖注入属性,再当成别人的属性,再依赖注入 -
Spring DI 依赖注入案例(带参数构造方法依赖注入、setter方法依赖注入、p名称空间注入)
2017-10-27 21:00:08Spring DI 依赖注入案例(带参数构造方法依赖注入和setter方法依赖注入) DI 依赖注入: 简单的说是指对象中的属性的值设置方式不再是调用setter方法进行传值,而是由配置实现经过框架传值。 DI操作可以采用... -
XUnit 依赖注入
2019-09-12 15:20:27XUnit 依赖注入Intro现在的开发中越来越看重依赖注入的思想,微软的 Asp.Net Core 框架更是天然集成了依赖注入,那么在单元测试中如何使用依赖注入呢?本文... -
.netCore内置依赖注入和AutoFac依赖注入的异同
2020-05-02 11:33:481.netCore内置依赖注入支持构造函数注入但不支持属性注入(具体可搜索“属性注入”,了解更多内容) 2.AutoFac除了支持.netCore所支持的所有注入方式以外,还支持属性注入和方法注入 先简单写一点,有时间再来补充... -
Angular2 依赖注入
2017-04-26 15:43:17依赖注入 -
什么是DI(依赖注入),依赖注入的原理
2020-09-17 22:06:37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当中的依赖注入(DI),以及他能注入的数据类型,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什么是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它是 ... -
angular依赖注入:angular 依赖注入原理
2017-09-29 15:05:20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简称DI)是像C#,java等典型的面向对象语言框架设计原则控制反转的一种典型的一种实现方式,angular把它引入到js中,介绍angular依赖注入的使用方式的文章很多, angular官方的文档... -
依赖注入框架Dagger2详解(一),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的深入理解
2019-05-20 18:36:35Java 依赖注入标准(JSR-330,Dependency Injection for Java)1.0 规范已于2009年10 月份发布。该规范主要是面向依赖注入使用者,而对注入器实现、配置并未作详细要求。Spring、Guice 已经开始兼容该规范,JSR-299... -
C#依赖注入
2018-10-19 14:23:44一、什么是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的正式定义: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是这样一个过程:由于某客户类只依赖于服务类的一个接口,而不依赖于具体服务类,所以客户类只定义一个注入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
-
使用内置传感器的LED进行LED热阻和TIM评估的研究
-
leetcode算法第5题
-
ASHRAE_Extended_Environmental_Envelope_Final_Aug_1_2008.pdf
-
改变visual studio配色方案
-
基于采用级联调制器的光电振荡器的自振荡光学频率梳状发生器
-
两种新的具有最优修复的2位奇偶校验MDS阵列代码
-
人脸数据集
-
物联网基础篇:快速玩转MQTT
-
Siamese Network (应用篇3) :孪生网络用于图像块匹配 ACCV2016
-
第1关上 将错就错.mp4
-
沿RF锁相辅助的光纤环路链路上任意中间点的精确时延感测和工作台频率分配
-
使用Jenkins搭建iOS/Android持续集成打包平台
-
CentOS 7 下修改主机名
-
【CTF资料-0x0002】简易Linux堆利用入门教程by arttnba3
-
2021-02-25
-
UTC、GMT与本地时钟
-
2021-02-25
-
龙芯实训平台应用实战(希云)
-
C++代码规范和Doxygen根据注释自动生成手册
-
UL 153:2020 Portable Electric Luminaires(便携灯具)- 最新完整英文版(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