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列组合算法
2017-02-21 13:14:39排列组合算法组合算法非递归算法组合算法的思路是开一个数组,其下标表示1到m个数,数组元素的值为1表示其下标代表的数被选中,为0则没选中。 初始化,将数组前n个元素置1,表示第一个组合为前n个数。 从左到右扫描...排列组合算法
组合算法
非递归算法
组合算法的思路是开一个数组,其下标表示1到m个数,数组元素的值为1表示其下标代表的数被选中,为0则没选中。
- 初始化,将数组前n个元素置1,表示第一个组合为前n个数。
- 从左到右扫描数组元素值的“10”组合,找到第一个“10”组合后将其变为“01”组合,同时将其左边的所有“1”全部移动到数组的最左端。
当第一个“1”移动到数组的m-n的位置,即n个“1”全部移动到最右端时,就得到了最后一个组合。
例如求5中选3的组合:
1 1 1 0 0 //1,2,3 1 1 0 1 0 //1,2,4 1 0 1 1 0 //1,3,4 0 1 1 1 0 //2,3,4 1 1 0 0 1 //1,2,5 1 0 1 0 1 //1,3,5 0 1 1 0 1 //2,3,5 1 0 0 1 1 //1,4,5 0 1 0 1 1 //2,4,5 0 0 1 1 1 //3,4,5
c++代码如下:
class Combination { public: void combination(int n, int m) {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m; i++) a[i] = 1; for (int i = m; i < n; i++) a[i] = 0; bool tag = true; while (tag) { displayArray(a, n); for (int i = 0; i < n - 1; i++) if (a[i] == 1 && a[i + 1] == 0) { tag = true; a[i] = 0; a[i + 1] = 1; moveZeros(a, i); break; } else tag = false; } } private: void displayArray(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 // 0到n-1,把1移到最左边 void moveZeros(int *a, int n) { int left = 0, right = 0; while (right < n) { if (a[left] == 1) left++; else if (a[left] == 0 && a[right] == 1) { int t = a[left]; a[left] = a[right]; a[right] = t; left++; } right++; } } };
递归算法
- 从n个数中选取编号最大的数,然后在剩下的n-1个数里面选取m-1个数,直到从n-(m-1)个数中选取1个数为止。
- 从n个数中选取编号次小的一个数,继续执行1步,直到当前可选编号最大的数为m。
c++代码如下
class Combination { public: void combination(int n, int m) {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a[i] = 0; func(a, n, m, n); } private: void displayArray(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 void func(int *a, int n, int m, const int N) { if (m == 0) { displayArray(a, N); return; } for (int i = n - 1; i >= m - 1; i--) { a[i] = 1; func(a, i, m - 1, N); a[i] = 0; } } };
排列算法
递归算法
如果集合是{a,b,c},那么这个集合中元素的所有排列是{(a,b,c),(a,c,b),(b,a,c),(b,c,a),(c,a,b),(c,b,a)},显然,给定n个元素共有n!种不同的排列.
如果给定集合是{a,b,c,d},可以用下面给出的简单算法产生其所有排列,即集合(a,b,c,d)的所有排列有下面的排列组成:
(1)以a开头后面跟着(b,c,d)的排列
(2)以b开头后面跟着(a,c,d)的排列
(3)以c开头后面跟着(a,b,d)的排列
(4)以d开头后面跟着(a,b,c)的排列这显然是一种递归的思路,于是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实现:
c++代码如下
class Permutation { public: void permutation(int n) {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a[i] = 0; func(a, 1, n); } private: void displayArray(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 void func(int *a, int m, const int n) { if (m == n + 1) { displayArray(a, n);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a[i] == 0) { a[i] = m; func(a, m + 1, n); a[i] = 0; } } } };
非递归算法
全排列生成算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将集合A中的元素的排列,与某种顺序建立一一映射的关系,按照这种顺序,将集合的所有排列全部输出。这种顺序需要保证,既可以输出全部的排列,又不能重复输出某种排列,或者循环输出一部分排列。
字典序就是用此种思想输出全排列的一种方式。这里以A{1,2,3,4}来说明用字典序输出全排列的方法。
首先,对于集合A的某种排列所形成的序列,字典序是比较序列大小的一种方式。
以A{1,2,3,4}为例,其所形成的排列1234<1243,比较的方法是从前到后依次比较两个序列的对应元素,如果当前位置对应元素相同,则继续比较下一个位置,直到第一个元素不同的位置为止,元素值大的元素在字典序中就大于元素值小的元素。
上面的a1[1…4]=1234和a2[1…4]=1243,对于i=1,i=2,两序列的对应元素相等,但是当i=2时,有a1[2]=3 < a2[2]=4,所以1234 < 1243。
使用字典序输出全排列的思路是,首先输出字典序最小的排列,然后输出字典序次小的排列,……,最后输出字典序最大的排列。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已知排列,如何求出其字典序中的下一个排列。这里给出算法。
对于排列a[1…n],找到所有满足a[k] < a[k+1] (0< k < n-1)的k的最大值,如果这样的k不存在,则说明当前排列已经是a的所有排列中字典序最大者,所有排列输出完毕。
在a[k+1…n]中,寻找满足这样条件的元素l,使得在所有a[l]>a[k]的元素中,a[l]取得最小值。也就是说a[l]>a[k],但是小于所有其他大于a[k]的元素。
交换a[l]与a[k].
对于a[k+1…n],反转该区间内元素的顺序。也就是说a[k+1]与a[n]交换,a[k+2]与a[n-1]交换,……,这样就得到了a[1…n]在字典序中的下一个排列。
这里我们以排列a[1…8]=13876542为例,来解释一下上述算法。首先我们发现,1(38)76542,括号位置是第一处满足a[k] < a[k+1]的位置,此时k=2。
所以我们在a[3…8]的区间内寻找比a[2]=3大的最小元素,找到a[7]=4满足条件,交换a[2]和a[7]得到新排列14876532,对于此排列的3~8区间,反转该区间的元素,将a[3]-a[8],a[4]-a[7],a[5]-a[6]分别交换,就得到了13876542字典序的下一个元素14235678。下面是该算法的实现代码:
class Permutation { public: void permutation(int n) {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a[i] = i + 1; while (true) { displayArray(a, n); //找到k int k = n - 2; while (k != -1 && a[k] > a[k + 1]) k--; if (k == -1) return; // 交换比k稍大的数 int l = k + 1; for (int i = k + 1; i < n; i++) if (a[i] > a[k] && a[i] < a[l]) l = i; int t = a[k]; a[k] = a[l]; a[l] = t; //反转 for (int i = 1; 2 * i < n - k; i++) { int t = a[k + i]; a[k + i] = a[n - i]; a[n - i] = t; } } } private: void displayArray(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 };
-
django-rest-api的重量-源码
-
Java NIO之通道Channel详解
-
PostgreSQL关系型数据库安装教程
-
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
-
关于Android的一些设计
-
Redis高可用集群
-
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高级)
-
Drivers-amd64-ReleaseMSSigned.zip
-
软件架构设计
-
基于Flink+Hudi构建企业亿级云上实时数据湖教程(PC、移动、小
-
raspi_video_car.zip
-
Amoeba 实现 MySQL 高可用、负载均衡和读写分离
-
关于Johansen检验的结果
-
MaxScale 实现 MySQL 读写分离与负载均衡
-
多进程(多核运算)Multiprocessing
-
敏捷项目管理
-
学习的第0.1天
-
expression为true时执行
-
STM32按键扫描防抖
-
中国电子商务法 - 中英文对照版(2019.1.1实施)-完整中文版(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