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一条高速运转的产线上,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表面激光标记着微米级二维码。这些承载着关键追溯信息的编码,是半导体封装过程中的“身份证”,而如何快速准确地读取它们,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挑战。
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每个晶圆和芯片都标记有唯一编码,用于追溯生产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被记录在生产数据库中,通过分析可以评估工艺改进效果、优化生产流程,并对新产品进行验证和测试。
然而半导体封装中的读码过程面临诸多挑战,看Regem Marr研祥金码如何推出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半导体读码的重大挑战
微缩标识难识别:半导体晶圆、芯片和封装组件上的标识尺寸极其微小,晶圆表面的二维码通常小于2×2mm,有些甚至需要读取0.1mm²的晶圆DPM码(直接部件标识)。这对读码器的分辨率提出了极高要求。
恶劣环境影响:半导体生产环境包括洁净室、高温区域(如经过300℃回流焊后)或存在化学气体的空间。读码器需要具备防尘、耐腐蚀特性,才能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稳定工作
高速生产节拍:半导体生产线运行速度极高,封装测试线体速度可达3-5m/s。读码器必须实现毫秒级响应,才能避免成为生产瓶颈,匹配生产线的高节拍要求。
研祥金码解决方案
研祥金码推出的R-6060H系列智能读码器,采用百万像素传感器与mil级精度硬件系统,结合基于200万数据集的深度学习算法,为半导体行业提供着更加精准、高效的读码能力。
微缩战场:晶圆表面的微小二维码识别。研祥金码R-6060H智能读码器通过硬核软硬件实力,在无接触状态下完成微码识别,避免晶圆污染风险。
高温战场:PCB板经回流焊后,二维码因热应力产生模糊、变形。研祥金码R-6060H智能读码器在高温环境余热下仍保持99.99% 读取率,攻克了行业公认的“高温失码”难题。
高速战场:封装测试线体速度达3m/s时,传统读码器漏读率骤升。研祥金码R-6060智能读码器的自动调焦镜头搭配自研深度学习解码算法,在面对半导体高速产线时,解码能力更强,解码速度更快。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由第三方发布,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如有请直接微信联系g1002718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