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发布《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百度智能云以24.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
IDC《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
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 AI 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相比2023年增长了55.3%,快速的增长主要受大模型带动AI能力的不断拓展驱动。大模型正开始逐步改变 AI 云服务市场格局。一方面,云上大模型产品的定价模式正在向按 Tokens 倾斜,另一方面,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大幅带动云基础设施产品尤其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
IDC认为,依托覆盖算力、模型、数据与应用的AI全栈基础设施,在大模型时代,百度智能云依然在 AI 云服务市场保持领先优势,并已助力各行业企业高效实现大模型落地。
2025年上半年,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招投标市场实现“中标数量”与“中标金额”双第一。依托深厚的产业实践能力,百度智能云已成为65%央企、80%系统重要性银行、TOP10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最多重点具身智能企业的首选AI云服务商。
全栈能力加持,大模型落地进入“快车道”
企业落地大模型,强大且灵活的算力资源是基础保障。首先,企业需要云厂商提供多样化、高性价比的AI算力。以百度智能云为例,百度智能云已成功点亮昆仑芯三万卡集群,昆仑芯已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为了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今年4月份,百度智能云正式发布昆仑芯超节点,支持把64张昆仑芯AI加速卡放到同一个机柜,实现单节点的超强性能,一台机柜的算力,相当于过去上百台服务器。
硬件之上,在算力调度与推理加速方面,百舸GPU云平台可以对所有的底层硬件进行统一的纳管、调度,通过大规模分布式推理的PD分离,实现超大规模节点上有效训练时长超过95%。使用百舸+昆仑芯方案,单卡吞吐性能相比国内主流芯片方案可以高出90%;大规模、高并发模型推理速度可以提高40%+。
其次,企业希望依托完善的一站式AI开发平台,实现从模型预训练、微调、部署到评估的全流程管理。平台需兼容主流框架,并提供低门槛工具链,帮助企业团队高效完成大模型的二次开发与应用集成。
百度智能云依托千帆大模型平台,为客户提供覆盖模型调用、模型开发、应用开发到数据智能的全流程、一站式AI服务。平台已集成 100+ 优质模型,既包含文心 4.5 Turbo、文心 X1 Turbo 等百度自研模型,也支持 DeepSeek、Llama、Vidu 等主流第三方模型,充分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千帆平台还配备完善的工具链、企业级 MCP 服务及百度独有组件,助力企业高效构建与部署大模型应用。
最后,为了加速大模型与业务场景的融合,企业还需要云厂商提供行业化、场景化的应用组件与解决方案。
百度智能云推出全球首批AI数字员工,将大模型、数字人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实现“开箱即用”,以更专业、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突破业务增长瓶颈、快速见效。与此同时,百度智能云·一见持续升级,依托复杂视频理解能力进行SOP合规分析,显著降低误操作带来的品质风险,实现SOP合规管理从“传统人工巡检”向“视觉AI全覆盖”的跃迁。
从“好玩”到“好用”,大模型应用正深入产业
当前大众体验到的AI应用多以“趣味性”为主,而对企业来说,唯有将大模型能力深度融入核心业务场景,才能释放真正价值。为此,百度智能云正凭借全栈技术能力深入千行百业,持续推动场景化创新与落地。
在金融行业,昆仑芯P800已在招行多个核心业务场景中落地,有效加速了多模态数据分析、智能客服、代码助手等场景的应用效能;同时,民生银行引入千帆平台作为大模型技术底座,全面支撑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训练与应用,并基于百度智能云的知识检索核心组件搭建了全行级的知识检索平台,目前已有1.6万人使用,大幅提升了员工在知识获取和使用方面的便捷性与满意度。
在汽车行业,百度智能云联合深蓝汽车在高端旗舰车型S09上打造座舱大模型智能体,该智能体能为0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个专属学习娱乐空间,可以为孩子生成个性化绘本故事、和AI一对一陪练进行情景化口语练习,还可以和虚拟卡通角色互动、发起视频对话等。
在具身智能行业,百舸平台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提供了「极致训推加速 + 一站式开发平台 + 全栈工具链」的综合能力体系,有效提升了其模型训练性能。其中,VLM模型训练性能相比社区版本提升40%以上;世界模型训练性能相比社区版本提升20%以上,推理性能相比于社区版本提升3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