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从政策调整到市场转型,从技术迭代到模式创新,"市场化"正在重构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格局。
这些变化也对源网荷储建设、储能管理、能碳管理等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并把握破局之道,成为行业备受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新能源和绿色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等。
为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鼓励其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继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地方政策快速响应。3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助力新电力系统建设。
新能源政策频发,基于行业洞察和应用实践,CET中电技术新能源事业部就新能源领域发展趋势发布如下预测:
趋势一:源网荷储微电网建设增加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随着智能调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可再生能源是血液,高耗能产业是器官,储能系统是心脏”的有机生命体已成必然趋势,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等区域,源荷储智能微电网发展将迎来新的突破。
趋势二:分布式储能配置增加
随着储能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储能建设成本会逐渐降低,分布式光伏主动配储的意愿持续增强。配置储能一方面能解决光伏发电不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平抑市场化交易的价格波动,稳定投资收益率。
同时,"光伏+储能"与售电、充电等业务的结合,将培育新场景下的新型商业模式,促进消纳并提高投资收益。
趋势三:零碳园区建设增加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未来,从中央到地方,预计会出台更多细化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以激励园区和企业开展零碳建设。
在此背景下,园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将成为发展重点,通过实时监测能碳数据、优化调度策略,能够实现能效提升与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
(1)CET分布式智能微网解决方案
方案采用 “ 源-网-荷-储 ” 深度协同核心理念,可全方位展示整个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与大电网灵活互动,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在保障用电可靠性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的生产运行。
CET中电技术为某工程院部署该方案,方案采用“光储直柔”技术,实现光伏、储能、V2G充电桩等源荷储的高效接入及就地消纳,降低建筑能耗;并建立数字化碳排放数据平台,实现建筑内部空间使用情况的自动控制,打造绿色智慧楼宇。
(2)CET储能EMS智能监控解决方案
为保障储能并网稳定运行以及安全、经济、高效的需求,该方案集成计划曲线、峰谷套利、需量管理、防逆流控制、调压调频等多种策略,实现储能电站最优运行;并通过搭建本地EMS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储能电站设备状态;支持电池充放电事件分析,判断电池运行状态及智能预警,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
CET中电技术为深圳华星光电储能EMS项目部署该方案,通过智能化控制策略,根据企业实际用电需求,利用夜间谷段电价充电,在白天尖高峰时段放电,以“削峰填谷”的方式,实现峰谷套利的最高收益,节约企业用电成本。
(3)CET智慧低碳管理解决方案
CET中电技术提供咨询服务、系统平台双轮驱动的企业碳管理解决方案,从规划低碳转型顶层设计,到碳管理平台部署建设,全面赋能客户绿色低碳转型。
CET中电技术为多家纳入碳市场的企业部署该方案。例如,在某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企业,针对传统计量数据以手工抄录/推测、能源管理颗粒度大等现状,通过建立数字化能碳管理体系,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助力企业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
未来,CET中电技术将持续以创新解决方案赋能新能源行业,携手合作伙伴共建安全、稳定、高效的绿色能源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