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5日,由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央视网联合“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共同打造的《装甲山河 碳路中国》系列科技纪录片正式收官上线。镜头聚焦九大重点基地电站,围绕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讲述央国企引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探秘光伏产业背后的创新科技。
展示壮美山河,开启“追光之旅”
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力量,光伏产业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态势崛起,成为全球能源变革浪潮中极具国际竞争力的 “中国名片”。《装甲山河 碳路中国》纪录片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装甲山河”、“碳路未来”、“绿链新生”。“装甲山河”聚焦不同地貌环境下的光伏攻坚,助力“补充电力”演进为“主力能源”,走进千家万户;“碳路未来”直击科技创新和效率提升,为“双碳”目标刻下技术创新的注脚;“绿链新生”探索光伏参与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通过复合开发提升环境友好,重新定义能源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共生逻辑。
纪录片镜头跨越华夏版图,从“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草原,到“羡长江之无穷”的荆楚之地;从风沙无垠、万顷茫然的西域戈壁,到日照金山、云锁雾罩的川藏险峰……在广袤山河的壮美画卷中,中国新能源的从业者们以 “山河装甲”之姿突破地理极限,利用创新科技,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实践。
在西藏山南地区,华电山南乃东才朋光伏项目突破了雪域高原“高海拔+弱电网”的先天劣势,为山南市一半家庭的生活用电提供保障;
高原上的华电山南乃东亚堆才朋50MW保供项目
在山东东营,HG14项目作为全球首个也是最大规模的海上光伏项目,让光伏成功在海上“安家”;
正在吊装施工的国华HG14海光光伏项目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火储一体化方案让多种能源协调互补,推动蒙西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阻挡”沙漠东移的三峡库布其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
数智技术赋能,中国光伏产业跑出“加速度”
纪录片的另一大亮点,是通过典型案例剖解能源央国企与头部科技企业的协同实践。镜头聚焦“五大六小”能源央国企遍布全国的基地项目,展现其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从领先的构网型储能、AI运维等技术,到落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携手打造了多个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大型光伏项目,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新能源产业”的中国实践。
如何在海拔45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快速建设一座光伏电站?纪录片镜头里,国投电力集团引入华为数字孪生、华为IV诊断等尖端技术,为新能源电站注入AI动力;
海拔4500米上的国投电力雅砻江项目
在湖北荆州公安市,中广核引入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一包一优化”、“一簇一管理”等创新性技术,助力客户真正实现安全+储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运维的中广核湖北公安县储能项目
在天地相接的新疆三塘湖荒野环境下,风、光、火发电资源丰富,但受制于恶劣气候,能源输送不稳定,华为数字能源为华润电力提供了领先的GWh级构网型储能技术,克服光伏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痛点,显著提升系统效能,对电网调峰、提升运行灵活度具有重要标杆意义,推动新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实现质的飞跃。
位于新疆巴里坤的华润电力三塘湖构网型储能项目
和谐共生,光伏产业与自然生态协同发展
此外,纪录片还生动体现出光伏产业与区域生态和谐发展的共生图景,凸显能源央国企携手华为数字能源提升环境友好,以产业力量扛起生态保护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渔光互补”,将光伏板设于鱼塘上方,不仅能发电,还能为水体遮光降温,抑制藻类繁殖,为水产养殖营造良好环境,实现“渔、电、环保”三方面价值提升。同时,大唐集团携手华为创新使用IV&CV融合诊断解决方案,彻底颠覆了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将原本需要50天的全站巡检缩减到7天,大幅提升了电站的运维效率;
位于抚州的大唐江西临川2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黑龙江华能大庆长胜100MW光伏电站“油气改光”,战胜了极寒环境的挑战,使用的华为数字能源SUN2000-196K逆变器,可在零下5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之间正常工作,并可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自动启动,以确保逆变器在极端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助力大庆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稳步迈进;
极寒环境中的华能长胜100MW光伏电站
国家电投内蒙古磴口县100MW光伏治沙项目,让曾经漫天黄沙的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逐步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2024年磴口光伏治沙项目年发电量达3.584亿千瓦时,超原计划0.066亿千瓦时,具备风扇反转除尘的华为逆变器,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节省了客户运维成本和运维压力。
退沙还绿后的国家电投磴口县100MW光伏治沙项目
《装甲山河 碳路中国》系列纪录片以生动的镜头语言勾勒出中国光伏产业波澜壮阔画卷,深刻地展现政企机构与从业者在能源变革中的奋斗群像。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走出了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深耕新能源场景,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大国能源转型注入科技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