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杭州讯 由国内最大的CIO /科技高管专家智库及社交平台企业网D1net、瞻新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第三届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峰会于4月18日在杭州圆满召开。
本次大会以“数智推动业技融合”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上海农商银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天津银行、北京银行、青岛农商等银行的CIO、IT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如何促进银行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施。
大会现场
企业网D1net CEO、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秘书长范脡
会议伊始,企业网D1net CEO、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秘书长范脡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下复杂的环境中,金融行业首当其冲,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业务上的压力一定会传导到科技部门。尤其在DeepSeek火爆全国的背景下,科技高管面临来自高层或业务部门的压力日益加大,在AI应用方面如何尽快找到靠谱落地的业务场景和方式至关重要。大会将邀请业界的先进代表来分享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范脡同时介绍了信众智(CIO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的CIO社交平台,信众智年初新增金融板块,旨在打造一个跨行业的CIO、科技高管专家智库和知识输出变现平台,目前已经汇聚了约六万的高管人群。同时,平台提供会展、猎头等服务,并针对当前AI、数据、安全架构等新技术领域的选型难题,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以下首位金融业开场嘉宾内容因敏感,此处略过。后面有几位甲方嘉宾的内容因同样原因做同样处理。
腾讯专有云首席产品架构师 李建宏
腾讯专有云首席架构师李建宏从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丰富落地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腾讯专有云TCE如何支撑下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在核心系统建设中,腾讯专有云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技术平移与规划重建两种模式。从长远来看,规划重建模式通过重塑IT架构,优化底层基础设施与上层应用系统,成为更为理想的选择。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如分布式核心的改造与稳定运行等。
针对这些挑战,腾讯云依托其专业的解决方案,如腾讯专有云解决方案和分布式数据库,有效解决了资源供给与核心数据处理问题。腾讯专有云的成功案例遍布全国,如山东某城商行和广西某城商行,均通过腾讯专有云的支撑实现了核心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腾讯专有云作为第三代私有云平台,融合了公有云技术,为金融行业核心系统提供了高可用、安全的解决方案。从多芯片兼容到云迁移能力,从安全合规到端到端的设计交付,腾讯专有云在金融国产化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上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兼研发测试中心 副总经理 查晓隽
上海农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积极拥抱云计算,在前期引入腾讯云的基础上,进行云平台的二次规划。
据上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兼研发测试中心副总经理查晓隽介绍,在规划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充分考虑到行业趋势、政策导向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了云平台建设的三大目标:服务应用研发、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创战略,提出五大构建方向,包括传统技术路线与云平台技术路线的融合、云化公共基础服务的构建、分层解耦与自主可控供应链的打造等。
在具体实践中,上海农商银行选择了多云分层解耦的建设路线,兼顾历史与未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自主可控,同时规划了以容器平台和虚拟化技术为核心的云平台架构,向下整合IaaS资源和传统资源,向上提供标准化的容器和虚拟化服务。同时,上海农商银行还配套建设了工程管理体系、运维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上层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撑。
展望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云计算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腾讯会议高级架构师 张景凯
作为连接4亿用户的线上音视频平台,腾讯会议提供了稳定的会议服务。通过实时文字转写、多语种翻译、智能纪要等功能,腾讯会议助力金融机构在办公、业务等场景中高效沉淀内容数据。据腾讯会议高级架构师张景凯介绍,腾讯会议企业版不仅限于客户端,更拥有从前端到服务端的全面架构,支持媒体本地部署,满足金融机构应监管要求的安全部署需求。
在现场演示中,腾讯会议通过与AI的深度融合,无论是会前的信息检索、文件上传,还是会中的内容提问、观点提炼,还是会后的智能纪要生成,腾讯会议都以精准、高效的AI能力,为会议沟通带来全新体验。腾讯会议的天籁音频处理方案,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有效消除各种噪声,确保会议音质清晰。
此外,腾讯会议还提供了丰富的硬件对接能力,支持多种品牌的视频会议终端,实现无线投屏、远程呼叫等功能,让传统硬件焕发新生。通过腾讯会议企业版,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轻松构建统一的通讯平台,提升会议效率,保障信息安全。
总之,腾讯会议企业版以其强大的音视频能力、丰富的AI功能以及灵活的部署方式,正成为金融科技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杭州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 刘峥
杭州银行信息技术部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建自营道路,独立建设了包括核心系统、网银系统在内的多个关键业务系统,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杭州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刘峥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在基础架构平台方面的历史实践与思考。从早期的物理服务器和IBM小型机,到虚拟化平台、专有云平台,再到如今的容器云平台,杭州银行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他指出,虚拟化平台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但存在扩展性和运维成本的问题;专有云平台带来了高效运维和弹性服务,但与特定厂商绑定较深;而容器云平台则以其标准化、开放性、轻量级和高可用性,成为构建新一代技术架构的优选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银行在信创改造中选择了裸金属容器云,实现了性能提升、信创适配简化、运营风险降低和资源效率提高。此外,杭州银行还构建了高效稳定的容器云平台底座,建立了完整的运营体系和规范流程,通过外部引入和内部培养,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目前,杭州银行的容器云平台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渠道、柜面渠道及核心交易、客户管理等各类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的敏捷快速迭代和运营效能的大幅提升。
江苏银行金融科技部 AI 团队负责人 卞雪雯
江苏银行自2013年起,便明确了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银行的战略,通过业务驱动、科技融合、企业提升三大抓手,推动数字化转型。据江苏银行金融科技部 AI 团队负责人卞雪雯介绍,江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经过了三阶段:智慧化战略实施--运用大数据实现弯道超车;智慧金融进化工程--探索敏态机制,融合科技与业务,推出RPA、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业务科技融合--聚焦管理上收、量化经营与创新工作。
在风险防控及经营管理上,江苏银行运用大模型技术提升效率。例如,在授信业务管理上,贷前利用大模型一键生成调查报告初稿,减少手工录入量;贷中推动一级审批模式,实现放款合同自动核对;贷后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减少人工筛查和处理量。此外,大模型还应用于晨报生成、估值对账自动化等场景,助力经营管理智能化。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江苏银行已构建自主可控的“智慧小苏”大语言模型平台,并在客服、文档助手、估值对账自动化等多个场景实现落地应用。通过大模型技术,江苏银行正逐步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和人工经验标准化,为银行业务发展注入新动力。
IBM 大中华区金融行业首席架构师陈剑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不确定性加剧,新兴数字银行崛起,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挑战。IBM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强大技术和广泛应用AI的银行,将在未来市场中脱颖而出。
IBM作为资深的IT供应商,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在硬件、软件及咨询领域拥有完整的能力体系,特别是在数据和AI领域,推出了多项新产品和新能力。IBM 大中华区金融行业首席架构师陈剑,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IBM watsonx平台。这是一个集数据存储、AI训练和推理、治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它,金融机构可以高效地管理数据、训练模型,并实现AI应用的快速落地。
此外,IBM还致力于推动AI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了AI规模化应用成熟度模型,从愿景与战略、数据与技术、AI工程与运维等多个维度,帮助银行实现AI的全方位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IBM深知风险与合规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可信的AI治理体系,确保模型安全、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IBM将继续携手金融机构,共同探索AI在金融领域的无限可能。
北京银行系统运行中心智能运维负责人 李德超
北京银行自2022年起,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全行战略核心,数字化转型成果逐步丰富。2024年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打赢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的“新三大战役”,集约化运营全面推进,打造“京智大脑”人工智能平台。2025年北京银行全面推进深化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布局AI+金融应用体系。经过三年时间,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1.0阶段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目标,数字化转型成效达到同业领先水平。
面对技术架构复杂化、自动化程度不足、数据管理和安全风险提升等挑战,北京银行基于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模型,形成全行数字化运维管理体系。通过提升7大重点能力项,不断提升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水平。
在智能运维技术体系构建上,北京银行以“一分钟发现、五分钟定界、十分钟恢复”为目标,建立了完善的应用系统监控体系,借助智能算法对应用单指标进行实时异常检测,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捕捉系统指标的细微变化。同时基于一体化监控平台对告警信息深度加工分级,搭建应用系统健康度可视化看板,将系统状态进行量化评估,为运维管理与故障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在故障恢复方面,通过制定标准化应急响应流程,利用自动化手段提升故障处理效率。此外,北京银行秉持“数据为核、场景为翼”的理念,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及闭环治理机制,系统性推进CMDB升级与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为智能化运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智能运维项目实践方面,北京银行充分挖掘一体化平台运维数据价值,以构建智能体工作流和智能知识问答为抓手,持续探索大模型在运维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智能运维场景落地。
青岛农商银行科技部高级经理 王乃君
“面对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行业现状,我们深知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数字化转型成为我们破局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战略愿景是打造全国农商银行的标杆,围绕‘对外服务智能化,对内管理数字化’两条主线,提出了‘一年固本强基、两年整体提升、三年塑成标杆’的战略规划。”青岛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高级专家王乃君表示。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青岛农商银行坚持小步快跑、持续迭代的原则,找到业务破局点和场景应用突破点,先见成效再加大投入,构建了“AI中台+数据中台”双中台体系,夯实智能算力底座与全域数据资产,通过数据-算法闭环驱动业务创新。
在场景建设上,青岛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拓展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生态场景;通过构建标准化、组件化的产品工厂,实现了金融产品的智能组装与快速迭代。
此外,青岛农商银行还高度重视人才赋能,实施“云梯·千数计划”,培养全行员工的数字技能。未来,青岛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业务场景为导向,构建全域金融生态体,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务。
在由企业网金融行业部总编辑、瞻新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谌力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各区域银行CIO、IT高管围绕“银行数字化转型下半场如何提质增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相关报道将另行呈现)
与此同时,腾讯云、腾讯会议、蚂蚁数科、IBM、思码逸等IT厂商也在峰会期间展出了各自优秀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