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盾量子青年专家李东东:在前沿阵地建功立业,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光荣
发表于 2024-05-23 17:14:08

(原标题:国盾量子青年专家李东东:在前沿阵地建功立业,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光荣)

在科研“无人区”砥砺前行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故事为青春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写下了生动注脚。

在合肥高新区,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科技园内,五代量子保密通信设备一字排开,从“大柜子”变成“小盒子”,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它们还可以无缝融入现有传统通信光纤,实现共纤传输,极大降低使用成本。

“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经过十余年迭代,体积变小,相关核心组件也已实现国产化。”国盾量子青年专家李东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4月26日,国盾量子资深技术专家李东东博士正在检查噪声测试链路(杨雅淑/摄)

和经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保密性更强。李东东在2017年加入国盾量子。彼时,量子通信产业经过了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的过程,产业已具备先期探索的雏形。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并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对接,其中,国盾量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品也由此逐渐走向世界前列。进入公司后,李东东主要负责量子通信相关工作,进行量子信息处理系统研发和实用化研究。

李东东与团队研发了频率更高、码率更高的量子通信设备,应用后通信效率更高、通信距离更远,可以支持百公里以上的通信距离。“最早的设备是采用多个激光器进行编码,我们改进后实现了单个激光器编码,整个系统成本降低,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能更好。”李东东说。

随着技术及产业发展需要,李东东投入到更为前沿的量子计算领域。“在量子计算机上4个小时能够完成的计算任务,使用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大概需要5万年的时间。”李东东介绍。

此前,李东东及团队参与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在“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上应用,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经过国产化、产业化迭代两代后,目前这台设备成本下降了一半,规模已经达到千比特。

走进国盾量子的实验室,可以看到,科研人员正在加紧调试即将发布的新一代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跟上一代产品相比,新一代设备的集成度提升了大概10倍,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小、性能最优的操控系统。”李东东说。

“搞研究,求创新,不能朝九晚五上下班。所谓弯道超车,就是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努力。我不觉得这是内卷,因为我们工作的内容是非常新的、非常有趣的,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问题解决了,科研又向前进了一步,有很大的成就感,同事们的自驱力都非常强。”李东东说。

一台量子计算机,涉及方方面面,从基础科研到加工制造,从电子元器件到芯片设计,是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量子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我国高精尖工业体系更加完善,能在这样一个前沿阵地建功立业,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光荣。”李东东说。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页面信息由第三方发布,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相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须经网站核实,若您提出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提交的图片由此上传,如发生图片关联行为与我们关联,如有请直接微信联系g1002718958。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微博关注
【免责声明:CSDN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SD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请立即与CSDN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