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率是 IT 部署和升级的最大动力之一,ActualTech Media 和 Nutanix 联合发布的《2018年企业数据中心现状报告》中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降低成本是部署 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的主要好处之一。
IDC 关于使用 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与企业云平台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一项研究表明, Nutanix 超融合可以通过利用敏捷和可扩展平台,提高员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消除造成重大收入损失的计划外停机时间;提高IT人员的效率,减少维护、升级和支持所花费的时间;通过提高基础架构的效率和减少许可需求,降低硬件和软件成本等等方式,实现五年平均477%的惊人投资回报率。
使用Nutanix 超融合技术后,硬件方面最显著的节约来自于存储。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创建了一个基于软件的虚拟存储设备(VSA,即Nutanix CVM),可在多个集群节点上运行,所有节点都由以太网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虚拟机就在其中运行。
传统基础架构无法满足像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这类的高密度、IO 密集型工作负载。在业务高峰期,存储单元池可能难以处理来自成千上万虚拟桌面的随机 IO 请求。这种延迟会严重影响终端用户性能,导致生产力损失,拉低整个解决方案的投资回报率。最坏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影响项目交付,导致流程失败,直接影响收入。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可以通过抽象底层资源和动态分配在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将工作负载整合到更少或单一的孤岛中。这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甚至优于现有虚拟化技术的利用率,因为工作负载不一定会利用虚拟机的所有可用资源。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使用容器抽象出操作系统并运行应用模块,可以使用与其他工作负载中的应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计算、存储和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集中管理,极大地节省了物理服务器硬件成本。
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还有助于拉近云存储和计算之间的距离。Nutanix 超融合结合了标准的数据中心硬件,使用本地连接的存储资源来取代由独立服务器以及 SAN 或 NAS 系统组成的传统基础架构。通过将所有设备汇集到一个单一的共享池中,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重新利用了存储和 I/O 吞吐量,提高了设备的投资回报率(ROI)。
此外,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可以为所有虚拟机进行精简配置,确保只有在应用需要时才使用存储块。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存储的特点,这是由于数据在集群中所有磁盘上进行条带化和镜像。数据多份副本可在发生故障时获得更好的读取性能和更高的韧性和可用性,避免增加复制成本。
Nutanix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能够在降低 IT 支出占收入比例与改善创新、资源利用和员工生产力之间取得平衡,最终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同时,超融合基础架构(HCI)还可以在短期内削减成本,如工作流程整合、加快应用部署、提高硬件利用率、减少云许可等。从长远来看,成本优化胜过成本削减。
【免责声明:CSDN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SDN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CSDN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